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话大观】闲侃诗词比赛

郑万才 千家诗词 2022-01-14

闲侃诗词比赛

/郑万才

在生活中,可以说“比”无处不在,比长比短,比高比低,比穷比富,比远比近,比大比小,比美比丑……可以说,普天之下,无不可比者。那么,何谓之“比”呢?。《说文》谓曰:“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此说颇有争议,在此不论。咱们来看看比之本义:并列、并排。可见,欲比,先得并排,只有并排而列,才能去比。也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谁好谁坏,谁美谁丑来。但往往我们说的比,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人,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尤其在诗词比赛中,更是这样。而所谓“诗无达诂”,却成为了人们的托词。

可以说,任何比赛,都重在一个“比”字上,但文学艺术的比赛,和竞技比赛是不同的。虽然同样设有裁判(文学比赛中叫评委),但往往竞技比赛中,不是裁判说了算,而文学比赛中,是好是坏,却完全由评委说了算,是由评委来裁定的。可见评委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对于文学比赛,无论你的作品再好,评委说你的作品不行,就是不行。哪怕你的作品是垃圾,评委说你的作品是金条,那就是金条。而对于参加比赛的作者,除了把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写好外,对比赛的结果,是毫无能力的。当然,不排除有作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左右比赛的,这样有失公平的比赛,就不叫比赛,是让人不齿的。

那么,文学比赛中(在此主要指诗词),到底比的是什么?又该怎么去比?显然,比的是作品,也只有作品,才具有可比性。作品间接或直接反映作者的水平,也可以说,比的是水平。当然了,也不排除水平一般,却一两二首值得称道的作者侥幸胜出的。这个应该说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比赛,还比人气,比和评委之间的关系。我不排除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中国特色,就有关系存在。但那毕竟是有失公平的比赛,可以不去考虑。下面,来谈谈诗词的比赛,以及其它。

首先,我觉得评委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只有自己懂,才能正确地去判断作品的好坏。就拿诗词比赛来说吧,评委不但需要懂得诸如格律诗的孤平、拗救、三平尾等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若对诗词一些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必然导致业余的评专业的。当然,若在比赛中遇到了这样的评委,是不可能评出什么佳作来的。笔者时常关注国内一些赛事,获奖作品中,有的连韵也没有压上。压韵,是诗词最起码的要求,不压韵的诗词,就不能成其为诗词。没有压韵的诗词作品获奖,可以说是对诗词最大的侮辱,也是对评委最大的讽刺。例如毫无诗味的打油诗、老干体、马屁诗等获奖,那更是见惯不惯了。因此,有诗友提出,面对这样的比赛结果,还不如不需要评委,直接通过抓阄来确定等级,甚至抓阄抓出来的,也许要好得多。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评委,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欣赏水平。因此,在选择评委的时候,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很多比赛,都是诗官们在当评委,而很多诗官,并非以诗胜,而是以官胜。别看名号多为名家,读其作品,说他们“还未入门”,一点也不过分。当然了,人家有名,一样以名家、大家自居。这样的现象,我想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存在的,这是诗坛的不幸,也是诗坛的悲哀。但谁又能奈何中国特色呢?

作为一个评委,心态必须端正。然而,所谓公平公正,无非是一句话而已,观时下的诸多比赛,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据我所知,国内一些比赛,打着全国的旗号,最后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把等级给定了。比如长沙的一个比赛,一二三等奖几乎全是长沙人,有谁会相信长沙人那么厉害吗?反正我是不会相信的。这样的比赛,必然会让人怀疑是暗箱操作,分奖金的比赛;这样的评委,心态是有问题的,是不称职的评委。再比如,被网友声讨的重庆一个赛事,获奖作品中,其中有四副对联出自主办方宣传部一官员之手,而且多是低劣的抄袭作品。面对这样的比赛结果,我想,那不仅仅是评委水平的问题,而是涉及官员腐败的问题。因此,我觉得,作为评委,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一切以作品说话。我说过,“我可以得罪人,但绝不得罪诗。”是的,得罪人是一时的,得罪诗是一世的。我敢说,在我心里,只有作品,没有人。只要是我任评委的任何比赛,我拒绝打油诗等劣作获奖。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争取。可以说,私下,评委之间大多为朋友,关系都应该很好,但在评选中,不排除为了文学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每次比赛,评委之间的论战都是难以避免的。很难达到一致意见的时候,都得展开讨论,你说他好,好在哪儿,不好,又不好在哪儿。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只能选择投票什么的来决定。当然,只要是公平公正的比赛,公平公正的评委,都是受人尊重的。对于参与的作者,关键的不是自己能否获奖,更希望的是得到公正的待遇。

可见,水平、心态两个要素,是一个评委是否合格的标志,也是一个评委能否胜任的先决条件,还是能否选出佳作的直接保障。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端正的心态,才具备一个真评委的条件。

其次,来谈谈比赛的评选。参与作者以自己最好的作品参加了比赛,应该说虽是重在参与,但都希望能胜出。把稿子投了出来,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了评委。下面,结合比赛的一般情况,来说说比赛的几个阶段。

第一,初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被很多主办单位忽略的阶段,或许说是不受到重视的阶段。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在我看来,初评阶段和终评阶段一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比终评还要重要。如果初评评委难以胜任,把佳作当劣作,把劣作当佳作。好的作品连初评都没有过,更别谈其他的了。可见初评的重要性。比如,颇受争议的百诗百联大赛,不就是这样吗?很多佳作,连第一轮都没有通过。因此,初评应该受到更高的重视。只有保证初评的客观性,才能保证佳作的产生。

第二,复评阶段。大型的比赛,往往初评和复评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初评评委和复评评委不是一伙人。往往,复评评委可能被主办方认为水平更高些。但从我对很多比赛的观察来看,也看不出复评评委高在哪儿来。倍受关注的百诗百联大赛,有评委见到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直接要求“打入冷宫”,这样的评委,是不称职的。自己不喜欢,可以投否定票,但是要求“打入冷宫”等发言,是不妥当的,这样的评委,就没有资格任评委。还有的评委,自己提倡平水韵,就排挤新韵,见新韵作品,就一律否决。这样的评委,也是不称职的。最起码,否定了现实,否定了“双轨制”下新旧韵的存在。心态就有问题,难以胜任评委之职。如果说初选是初略的比,那么,复选就进入了更深入的比了。初选可能最先排除的是一些问题很大的作品,到了复选,就得逐个的对比。相同作者之间的比,不同作者之间的比;相同体裁之间的比,不同体裁之间的;相同题材之间的比,不同题材之间的比;横向的比,纵向的比;立意的比,所选题材的比,字词句的比,音韵的比,风格的比等等。只有通过比,无数次的比,才能更进一步选好好的作品来。复评阶段,应该在初评的基础上,通过比对,选出更佳更好的作品进入终评。只有保证了复评的质量,才有可能在终评中评好的作品来。可见,复评是整个评选中重中之重。当然,在对比过程中,很多作品半斤八两,难分伯仲。这不但需要评委有更高的鉴赏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去综合考虑。

第三,终评阶段。可以说,前面所有做的工作,都是为终评服务。终评,也往往是最受重视的一个环节,将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定位,等级的产生等。可以说,最后入围作品的命运,完全决定于终评这个环节。终评把握得不好,前面的工作就算是白做了。因此,很多比赛,都邀请了名家大家把脉,目的就是为了评出更具有说服力的佳作来。可遗憾的是,很多名家大家,真可谓浪得虚名,诗官,似乎已成为了不懂诗的代名词了。因此,所谓的权威,其实才是最不权威的。或许,在读者眼中,简直就是个笑话。也因为如此,导致了国内很多有影响的比赛,结果一出,必然引来骂声一片。当然,不排除有自以为是者,因为落选而愤愤不平的恶意攻击。然而,很多批评声,常常来自于毫无相关的作者。他们所质疑的,是作品本身,也因为作品太滥,而讽刺评委不懂,太业余等言语。就笔者的观察来看,反而一些小地方的比赛,佳作连连。这可以说是对目前一些依靠名家大家把脉的赛事最好的讽刺。“信春哥,得自信”,是的,“信名家,得劣作”。读者不妨权作一笑耳。因此,我觉得主办方在选择终评评委的时候,别去看名号,而是邀请真正懂行的人参与把脉。无论是初评、复评,还是终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不排除终评评委面对送来的一堆劣作,成了无米之炊,也成了最后的替罪羔羊的。在终评阶段,也是对比最为强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显然需要更加有水平的人才能胜任。在同样质量的作品中,可能考虑的是主题思想,传播正能量,考虑的气象,气骨,出新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正能量,并非是时下一些诗赛获奖的,毫无诗味的老干体,赤裸裸的口号诗等。只有站在诗歌艺术的立场上来说,才能选出佳作来。至于那些毫无诗味可言的老干体、口号诗等最后胜出,我觉得是对诗词文学的贬渎,也是对诗词艺术的讽刺。同时,也是对评委最好的讽刺。

最后,是揭晓后读者的声音。比来比去,其实要的就是最后的结果。有比赛,必然有揭晓。揭晓后,必然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读者的声音,是反映诗赛成功与否的标志所在。尤其是批评的声音,大多时候,可能是哪个环节的确出了问题。一般来说,被批评,往往是比赛结果难以服众,没有达到读者的期望值。要知道,每个读者读到的获奖作品,都希望是优秀作品,最起码,要过得去。如果反差太大,必然会引来骂声一片。同时,若太多的劣作获奖,必然让参与者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致于怀疑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

在此,不排除没有获奖而愤愤不平者。但一个真诗人,一个真评家,是不会去计较自己是否获奖的。只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问题。当然,每个作者都应该看到,只要是比赛,作品都是成千上万的,获奖更是大浪淘沙,沙里淘金,任何人落选,都在情理之中。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获奖,就愤愤不平。每个作者都可以质疑任何比赛,也可以质疑任何评委,但需要带着一颗平常心去看问题。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自以为是的,都只会站在自己所处的高度去呐喊,去看问题。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最佳的,我们在认为自己作品最佳的同时,应该多思考一下,为什么没有入选;应该思考一下,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评委的问题。可以说,并非什么时候都是评委的错。

综观整个征文比赛,有几点很值得思考:第一,参与者应该拿自己最好的作品参加比赛。若参加的作品太多,入围的不是自己最好、最理想的作品,就算进入最后的角逐,等级也不会很高。第二,主办方应该邀请真正的行家把脉,而不是去邀请一些还未入门的所谓“专家”把脉,“专家”不见得就比“砖家”好。第三,在评选的每个阶段,都应该视终评来看,每个环节都是相扣的,只有保证佳作能在每个环节胜出,才能最终选出真正的佳作,也才能让人信服。当然,要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比赛,是不可能的,除非每个人都能获奖。

在此,我真心希望诗词比赛能带动诗词的良性发展。诗词的兴旺,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诗词赛事。但只有让人信服的结果,才能传播正能量。别象百诗百联一样,引来一边倒的骂声一片。更别让诗词比赛成为一些组织谋利的工具。从一些比赛中可以看出,时下的诗词不仅仅是表面的兴旺,无数诗人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目前有好诗,而且有大量的好诗。时下缺的不是好诗,而是发现好诗的人。真心希望诗词比赛赛能发现更多的好诗,而不是象诗友讽刺的那样,抓阄抓出来的,也比获奖作品要强。希望诗词界能杜绝那样的赛事产生,正面引导诗词的发展。诗词已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网络的推动下,诗词有望迎来第三座高峰。



郑万才,77年生,云南彝良人,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中华诗词论坛云南分论坛创始人。历任中国诗词、诗选刊、中华诗词等十余家论坛首席版主、总版主,中华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学术部副部长等职。现为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狼社社长,《诗论大观》主编。曾参编《当代诗词三百首》任副主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任主编等。获全国诗联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百五十余次,获“首届聂绀弩诗词奖”提名。




精彩回放

(点击即可阅读)


狼社欢迎您

《知时斋说诗》

当代诗词选评一

范仲淹的三滴眼泪

浅谈咏物诗词立意 

说说诗词中的飞雁格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

精彩纷呈的国粹网梅花诗词赛

专家,被各种诗赛脱光裤子裸奔

名家访谈

廖国华:诗词的希望在民间

《千家诗话》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新诗家

闫小杰的诗裴国华的诗钟家玉的诗

当代联家

伏滚任家潮王天明

千家诗词

王述评王培森张桂珍牛永维石海天高寒王少刚吴文彦李军王景珍王春艳张小红张秀娟王学美吴  戌张春义王惠玲殷国利蒋淑玉邵红霞田素东高海生姚泉名何  力韩秀松孔繁宇刘能英武立胜朱礼刚李传领石艳萍罗  芳代古成江彩平王献力刘敬娟张耀斌。其他诗词:孤狼五绝孤狼酒诗


敬请关注《诗论大观》

公众号:shilundaguan

投稿:44348553@qq.com

主编:狂野孤狼(郑万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