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论大观】对《中华新韵》的看法及改进意见

郑万才 千家诗词 2022-01-14



对《中华新韵》的看法及改进意见

/郑万才

          新旧韵之争,争论了多年,也没有一个结果。尤其是在诗词论坛上,常常见新旧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就当下来看,谁也不能打倒谁。诗词在“双轨制”的引导下,从良好的方向发展着。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导致旧事物的排挤。这是十分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无论是新韵派,还是古韵派,都必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无法说服谁。对于当局者来说,打击新韵,或许打击古韵,都是不可取的。那该怎么办?就实行“双轨制”吧!“双轨制”的实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新旧韵过度的直接体现。就时下来看,去争论用新韵,还是用旧韵,已经没有了实质的意义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入诗,在一首诗词中,选择其一,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也没什么好争议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新旧韵的争论上,还不如找出新韵的问题所在,对新韵实行改进。新韵,是个新生的事物。虽然提出已有些年代了,但相对于《平水韵》、《词林正韵》而言,他只是个新生的事物,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目前大家用的新韵,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用《中华新韵》(十八韵)的,有用《中华新韵》(十六韵)的,有用《中华新韵》(十四韵)的,还有用《诗韵新编》的。就当前来看,诗词界用韵十分混乱,有待当局者颁布权威的、有说服力的韵书加以统一。根据笔者对新旧韵的研究,以及多年来的观察与创作实践。对新韵的改进提一些看法。

首先,是是否保留入声字的问题。入声字,是新韵与旧韵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新韵改革是否彻底的标准。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因此在新韵中,没有必要保留入声字。这样的好处在于读写一致,适合大众读者。

其次,是《中华新韵》(十八韵)存在的问题。关于《中华新韵》(十八韵)的分韵:

1、一麻(韵母 auaia)、四皆(韵母 ieue)、八微(韵母 eiui)、九开(韵母 aiuai)、十姑(韵母 u)、十一鱼(韵母ü)、十二侯(韵母 ouiu)、十三豪(韵母 ao)、十四寒(韵母 anianuan)、十五痕(韵母 eninunvn)、十六唐(韵母anguangiang)的分韵,一般没有人提出异议。

2、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为十七庚(韵母enging),显得十分别扭。在创作中,有不少诗人都故意避开。因此个人认为应该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十八东(韵母 ongiong)。

          3、五支(韵母 i (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六儿(韵母 er)、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不应分开。就笔者多年的观察,常见支、齐混压的现象。因此,此三部宜合并为一部。

4、二波(韵母 ouo)、三歌(韵母 e)不宜分开,应合并为一部。这可以说是《中华新韵》(十八韵)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让人接受的地方。

第三,是《中华新韵》(十四韵)存在的问题。关于《中华新韵》(十四韵)的分韵:

          1、一麻(aiaua)、二波(oeuo)、三皆(ie,üe)、四开(aiuai、)、五微(eiui)、六豪(aoiao)、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un,ün)、十唐(angianguang)、十四姑(u)都比较让人容易接受。

2、十一庚(engingongiong)很难让人接受。东、庚韵一向不能相互压韵,按照普通话读来,也十分别扭。就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很多诗人都故意避开,不愿意混压。因此,东、庚韵应该分为两个韵部。这有利于继承与发展。

3、十二齐(ier,ü)的分韵,虽然按照普通话读来,齐、鱼比较接近。然而,就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有不少诗人都故意避开齐、鱼二韵相互压韵。因此,此部应分为二部。

4、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十三支(-i)(零韵母)、十二齐二部,常被诗人混压。在《词林正韵》中,此二部也分在同一韵部,因此当合并为一部。

第四,是关于普通话中变调的争议。在普通话中,有变调的问题。这也是新韵中争议比较大的。有人认为,不应该有变调,而有人认为,应该按照普通话的变调来判断平仄,判断读音。而最常见的字,莫过于“一、不”二字。在有的《新华字典》上,明确注明,“一”字在一、二、三声前读第四声,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不”字,在一、二、三声前读第四声,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读音不同,显然平仄就不同。因此,是否保留变调问题,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笔者曾经注意过一些注音的读物,就“一”字而言,有的严格按照变调来注音,有的逢“一”全为一声,也没有人说不可以。因此,象“一、不”等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字,个人认为,应该严格按照变调派判断平仄。或许,根据需要选择平仄,也是处理的办法之一。

第五,关于多音字的平仄。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多音字都得按照语境选择读音,按照意思选择平仄。有不少诗人用软件查平仄,显示“通”的,都以“可平可仄”而论。这是不严格的,也是不可取的。

第六,中和《中华新韵》(十八韵),以及《中华新韵》(十四韵)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创作实践。提出对《中华新韵》以下的改进意见:

1、一麻(aiaua)、二波(oeuo)、三皆(ie,üe)、四开(aiuai、)、五微(eiui)、六豪(aoiao)、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un,ün)、十唐(angianguang)、十四姑(u)分韵是合理的,是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的,是具有说服力的,应当保留。

2、结合《词林正韵》分部,庚、东二部独用,不宜合并。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东韵。

3、结合《词林正韵》分韵,以及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创作实践,支、齐、儿三部合并为一部。

4、鱼部独用。

第七,改进后的中华新韵(15部):

一、麻(aiaua

二、波(oeuo

三、皆(ie、üe

四、开(aiuai

五、微(eiui

六、豪(aoiao

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

九、文(en in un 、ün

十、唐(ang iang uang

十一、庚(enging)(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除外)

十二、支(ier

十三、鱼 (ü)

十四、姑(u

十五东(ongiong)(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东韵)

第八,改进后的《中华新韵》(15部)只需按照普通话、《新华字典》来作即可,韵书显得有些多余,因此不需韵书。

以上是笔者对《中华新韵》的一些认识,也是多年以来对新韵诗词的观察,以及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最后,提点愿望:就目前用韵混乱的局面,真诚期望当局者颁布让人信服的、权威的《中华新韵》。


郑万才,77年生,云南彝良人,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中华诗词论坛云南分论坛创始人。历任中国诗词、诗选刊、中华诗词等十余家论坛首席版主、总版主,中华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学术部副部长等职。现为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狼社社长,《诗论大观》主编。曾参编《当代诗词三百首》任副主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任主编等。获全国诗联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百五十余次,获“首届聂绀弩诗词奖”提名。

精彩回放

《知时斋说诗》

聂绀弩诗词评论

当代诗词选评一

范仲淹的三滴眼泪

浅谈咏物诗词立意 

说说诗词中的飞雁格

廖国华:诗词的希望在民间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

精彩纷呈的国粹网梅花诗词赛

专家,被各种诗赛脱光裤子裸奔

千家诗话

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

千家诗词

宋锡慧楚成杨冰陈水冰于建奎梅凤云傅占魁伏滚罗金华王述评王培森张桂珍牛永维石海天高寒王少刚吴文彦李军王景珍王春艳张小红张秀娟王学美吴  戌张春义王惠玲殷国利蒋淑玉邵红霞田素东高海生姚泉名何  力韩秀松孔繁宇刘能英武立胜朱礼刚李传领石艳萍罗  芳代古成江彩平王献力刘敬娟张耀斌。其他诗词:孤狼五绝孤狼酒诗

敬请关注《诗论大观》

公众号:shilundaguan

投稿:44348553@qq.com

主编:狂野孤狼(郑万才)


狼社欢迎您(点击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