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棋比赛中的潜规则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2024-03-04

上次谈了比赛中的技术因素,力图给大家提供一些临时抱佛脚的简便法门。这次重点说说技术之外的。当然,比赛还是要以实力作为基础的,技术之外的因素,毕竟还是个小概率事件。

首先还是自身实力,这个不必多说。

其次是比赛中的运气。说什么“强者运强”就等于没说,强者还需要运气吗?又不是争夺世界冠军。

除此之外,影响胜负的还有许多比较暗黑的骚操作。外行会以为只是运气不好倒霉而已,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输也要输个明白。



很多老师家长都有这个经验,孩子明明下棋的水平很强,平时成绩也很好,结果比赛中不但打得差,而且出乎意料的差!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大体上有三类,分组问题,赛制问题,裁判问题


分组问题


一、分组好多大孩子。

对于幼儿园的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很无语的情况。孩子本来水平并不差,但突然面对一个比自己大三岁高一头的大哥哥,立刻吓得技术变形了。该赢的棋全都输了。当然,从规则赛制上讲没有任何问题,按照正能量理论是应该找自身缺陷”的。但船长以为这纯属扯淡小的怕大的就是真理,没什么好讲的。

原因:比赛规则只要求按照水平分组,并不限制年龄。

要给北京某些老师办的比赛点赞。他们总是很暖心的分出一个幼儿组,让幼儿园的孩子们能在一起有一方净土。

可能会有个别官僚较真儿的人说了,这违反了比赛规则,这是不公平!

船长是懂政策的人,弱弱的反问一句:比赛规则规定必须要让5岁的孩子跟五年级的一块儿玩儿才叫公平吗?五年级的孩子要是不跟5岁的小弟弟一起比赛就会吃大亏了么??

事实明摆着。从普及围棋的角度船长呼吁:如果可能,尽量自己麻烦一点儿,累一点儿,设一个幼儿组吧


二、遇到死亡之组!

有的时候同组的对手都非常强大。表面上看是个运气问题,实际上分组的时候让组委会设计了,掉到了死亡之组。主办方把一些硬手都弄到一起,让他们去炼蛊。对这个球迷很理解,无论亚洲杯世界杯都有这个情况。

规范的比赛报名之后都用电脑编排,随机进行打乱,这样就比较公正了。也有的裁判长比较尽心,拿到集体报名名单之后,会很贴心地把它们平均分配到各组中去,还能防止自相残杀。

和上一条儿不同,设立一个幼儿组,船长大力支持。搞一个死亡组绝对是一种不公正。但这种事情不太好解决,真要碰上了只好认倒霉吧。喝点儿鸡汤压压惊。

赛制问题


一、苦乐不均,两极分化。

强的秒杀,弱的成渣,有没有

同一组的选手,有的很顺利的打过的比赛,有的下一盘输一盘最后剃光头。俩人水平可能差不多,甚至得零蛋的更厉害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比赛因为裁判水平,条件限制都是搞大循环赛制,或者叫蛇形布阵。也就是说一走入赛场就进入了一个轨道,每个对手都固定的。遇到的对手弱就占便宜,对手强就倒霉。

这个并不是裁判不公正,完全是赛制问题,大循环赛制就是这样。其实相对公平的赛制是积分循环,一般是用电脑编排,当然也可以手工排。但很多比赛不采用这种方法,实际是怕麻烦。因为这个得用电脑得用软件,很多裁判因为不会弄,就干脆打大循环吧。

积分循环赛制:

通俗的说,每轮的对手不是提前指定,而是根据每轮比赛的成绩,按照高分对高分,低分儿对低分儿的原则指定。听起来就很公平阿。

用1张简单的表格举例子:

用这个就可以看出,每轮的对手都是根据成绩确定的。叫东的选手比赛难度明显加大,而叫竹的选手虽然很渣,但同样遇上更弱的,也能得点分。


错误认识一:积分循环会增加升级的难度

这完全是逻辑错误。首先升级的难度是由一个组升级的名额比例确定的。

你用大循环也好用,积分循环也好,都可以指定一个比例比如40%,无论哪种赛制都可以控制升级比例,并不影响总人数。

不过采用积分循环,冠军的难度确实大了很多,因为每场比赛都是硬碰硬。但和总的升级人数没啥关系。再说当第一难度再大,不是也不影响升级比例么?

错误认识二:积分循环会打击最弱的选

首先,最弱的选手无法升级,用什么赛制都一样,和积分循环无关。

其实积分循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最弱的选手别输的这么难看。

从上面滴表格可以看出,弱的选手碰到的也都是弱的,大家和和气气,你输一盘,我输一盘儿,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耗子还能个过关的。就算还是不过关,总体上分数都能高些,剃光头的零蛋也会少很多吧。


在我看来,对于这种升级赛,在强调铁面无私的同时,应该多一点人性的关怀。作为围棋老师,脑子也要多一根筋,想想每次比赛之后,流失的都是些什么学员?

是没得冠军的学生吗?肯定不是。是没升级的学生吗?也不一定。最多的就是那些一分没得零蛋的学员啊。这个太伤人了,对孩子会造成一辈子的阴影。从这个角度讲,真的应该实行积分编排。多少也让最面的选手开一开张,哪怕轮空一盘也好啊。

在此要给北京棋院点赞。(并不是因为我是北京人的关系)北京毕竟是全国的首都,很多事情得风气之先,从前年开始,北京棋院就已全面要求所有的段级位赛实行积分编排,把苦乐不均两极分化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二、总和自己人自相残杀

有的时候比赛采用了积分编排,但家长突然发现孩子总是和自己的同学来回来去打,好几轮都要碰上。如果问裁判,还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这是电脑分的。真是这么回事儿吗?

其实在积分循环中,有一种叫邻近编排,一种叫首尾编排。顾名思义,就是优先跟旁边人打,还是优先从前后找。上一张图中选择的就是首尾编排。那么邻近编排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还是看这张表格。我们假设东南西北都是方向围棋学校,梅兰竹菊都是花卉围棋学校。一般围棋比赛在团体报名的时候,除非主办方很负责任的给他们分组,或者干脆用电脑随机打乱顺序。否则的话都是一个学校的学生会一大串挨在一起。

如果采用邻近编排,那么就意味着好几轮儿都要跟自己的同学的打。人数越多,自相残杀的就越厉害。

如果采用首尾编排,那么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就会是两个学校选手之间的对抗。虽然说围棋升级赛并不是打对抗。但比赛下总是和自己人打自相残杀,既不符合锻炼的需要。也有违比赛的公正。实在是其心可诛!



裁判问题

上面讲的问题比较烧脑。能看懂的人不多,大多是领队或者校长,跟选手家长关系也不大,再说看明白也没办法而裁判问题不同,直接关系到每一盘的输赢。虽说是老生常谈,但还是要讲一讲。

首先,在比赛中最容易吃亏的就是小孩子。年纪小,个子小,又听话,个别无良裁判经常利用这一点,对这些小孩子进行打击。船长就亲身经历过一件很恶毒的事情。

几年前带学生去参加比赛,有个5岁的小孩特别听话,棋也挺厉害。结果因为当值的裁判想判他自己的学生赢,就给他使坏。因为他碰掉了一个子,让他当场把整个教室的子都捡起来!

正好我在赛场内巡视观战,发现了果断交涉投诉。主办方很讲道理,当场把这个裁判赶出了赛场,这个孩子也顺利通过了比赛。(凭实力过关没有照顾)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这个裁判太操蛋了。怎么能这么恶毒呢

不知说什么好


下面船长说说最常见的套路,其实也最好解决


一、裁判不数棋当场就判。

这种情况一种是过于自信,一种是选手多裁判少,懒得数棋,还有就是别有用心。要想解决也很简单。

从裁判方面来看,推广用手机拍照数子,比如用腾讯围棋。

从学生来看,那就是养成一个习惯,裁判做棋前自己先拿手机拍一张照片,甚至聪明的孩子还会自己先拍照用手机判断一下。在北京的赛场中,这个办法很多学生都会了。


当然,如果主办方就是存心捣鬼,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说什么担心遛狗作弊,那就没办法了。我只能说,好多中国人就是在干坏事的时候算无遗策


二、裁判数棋的时候使坏影响比赛结果。

这个不用多说,解决方法同上。


很方便吧


总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生在围棋比赛中会遇到许多潜规则,与其假装岁月静好,不如干脆弄个明白。




围棋比赛中必须躲开的七个大坑

日本围棋天才小萝莉实力几何

围棋老师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围棋凭什么进行异业竞争?



 铁船长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围棋比赛中的潜规则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