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个1段为什么这么难?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2024-03-04






业余1段是业余爱好者的一个门槛,是围棋生涯的解锁的第一个人生成就。然而打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现在把水平棋力教学各省标准都撇在一边,这次咱们只谈比赛。



一、比赛少,没有名额。


身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较幸福。只要愿意打比赛,全年参加10次没有问题,尽管有的比赛可能时间冲突。但假如不是在一线或者省会城市,在地级市县级市,你的机会就少多了。为啥呢?因为当地棋协每年可能只有2次比赛名额,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还有可能最高等级只限制在1段甚至1级。比如现在北京各区棋协最高都只能升到1级。北京朝阳区,海淀区有多大?那都什么等级了?才能打到1级,再往下小城市,县城可想而知。如果当地棋协没有比赛名额,当地学棋的小朋友当然也就无法参加比赛。


那么比赛少对小朋友升段有什么直接影响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延长了周期。每次比赛不可能一次通过,平均1级升1段,总要打3回左右。如果一年有6次比赛,用概率计算可能半年就能打上1段,如果一年只能有两次比赛,就算你都报上名了,平均下来也得一年半完成1级升1段的过程。其实这个并不是孩子的问题,不是水平的问题,完全是比赛名额少的原因。



二、人多报不上名。

原本比赛就少,难得有一次比赛,大家都要拼命报名,受场地名额限制,肯定接待不了这么多人参赛。甚至有的主办方出于饥饿营销心理,故意把名额弄的很少,以人为制造“稀缺”,制造“需求”。或者报名的时候优先组织团报,以至于普通学棋的少年根本报不上名。从本质上来讲还是跟比赛名额有关,你想想假如一年你能报6次比赛不就没这个问题了吗?大家至少可以错峰参赛。


三、异地参赛麻烦。

对于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横竖在自己城市里面,要是三线或者县城参赛就很麻烦了。级位稍微一高,可能要到省会城市去参赛。现在连北京都面临这个问题,比如升段赛的时候,好多孩子要从城里去远郊参赛,甚至在那住个一两天,家长一下子就变得兴致索然。北京不光交通拥堵,大城市大家时间紧啊。同样道理,在北京办的比赛,我们也经常能遇到天津,河北的围棋少年。他们就很坦率地告诉我,与其去石家庄比赛还不如来北京方便呢。可见,异地参赛不是一个个别问题。围棋少年们岁数很小自己是去不了的,要想异地参赛,还必须得有家长陪同呢,这一下就牵扯到大人的时间安排,这也是影响大家参加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规则不透明,赛场不公正。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赛场不公平往往是造成纠纷的根源。那么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业务问题,第二个是思路问题。

很多赛场的组委会主办方不能说没有比赛经验,然而往往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这套方法用于成人比赛井井有条,用于少儿比赛就会出麻烦。比如,不注意赛场秩序,家长乱进编排区,裁判数棋有问题,没有仲裁程序,出了事情不知如何解决,没有采用积分编排,没有采用裁判软件,没有采用拍照数棋等等。这些业务其实还好解决。

另外就是思路问题了,参赛的时候主办方想照顾某些单位,某些学员,怎么办呢?结果只能是玩零和游戏,在照顾某些选手的同时,就以伤害其他参赛者为代价,这是不可以接受的。当然,转变思路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因过于专业,不在此讨论。



五、证书拿的特别慢。

正常来讲,比赛完成之后,一个月到两个月内可以拿到证书,但有的时候三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拿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简单的说,因为一年可能只有两次名额,所以主办方干脆办两次比赛一起上报申请证书,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收集照片、统计成绩、上报名单都会变成很麻烦的事情,拖拖拉拉变成半年。就算孩子在这半年中水平升了2段,但因为比赛需要上级证书你也得忍着。这也是造成升1段难的原因之一。


六、拿到的是假证书。


这也可能?真有,已经发生过,实锤了。

2016年,北京东城区“X学园”举办了一次数百人参与的盛况空前的“升段赛”。结果发下来的都是精心制作维妙维肖的假证书

学生拿到“证书”之后无法参加上下一级的比赛。经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进行了及时的查处,举办假证书比赛的围棋培训机构被关停。此事后果极为严重,影响特别恶劣,对围棋形象造成了破坏性的打击。北京电视台及诸多网络媒体都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因此,提醒广大围棋参赛选手一定要注意比赛的主办方,证书的合法性。对于各种山寨的非法的机构主办的比赛千万不要参加。否则,不但浪费金钱,更耽误学生的时间。广大围棋培训机构从业者也都应自发的抵制这种恶劣行为,还围棋市场以清风正气!



七、拿到的证书无法全国通用,换了城市还得重新打。


在北京,小孩打比赛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比如他原来在江苏省学的围棋,它的1段证书到北京突然不好使了。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证书明明是正规棋院的呀?其实,这就意味着围棋证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两个概念,合法的证书在某些场合不一定有效!这里面牵扯一个属地管理原则。

江苏棋院发的证书是没有问题的,而北京棋院的做法也没有错。因为江苏省棋院负责是江苏省内的问题,北京棋院负责的就是北京的证书管理。他们互不统属,因为他们上级单位也不一样啊,一个属于北京体育局,一个属于江苏体育局。(大家搞清楚他们都不归中国棋院管。)

而且这个其实是一个新问题。以前社会流动性没那么强,这个问题就不那么严重。而现在一线城市汇聚了大量全国各地的人才,这个问题就突出了。本质上这就是老的段级位制度跟新的围棋培训形势出现了一个相互脱节的问题,必须从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进行调整。
在这里暗自庆幸这个问题只出现在围棋领域。想一想,要是在北京买的火车票到了上海就无效了,那该怎么办?回不来家了



八、普及型培训与选拔制比赛的矛盾。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像是现有制度千疮百孔,漏洞百出,其实也并非如此,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因为以前学围棋的少年比较少,以前段位级位制度实际上是侧重于一种选拔,选拔出优秀的尖子人才向上一级队伍进行输送。而现代围棋培训中出现了大量的围棋少年,他们未必是瞄着专业运动员或者世界冠军去的,所以这是一种普惠教育,一种普及型培训。那么你再用选拔制的比赛制度来作为普及性培训的行业标准,自然就有刻舟求剑之嫌。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组织10个世界冠军到1级组来参赛,最后,根据规则前4名升1段...莫非说明排在后6位的不够1段水平吗这就算是世界冠军悖论吧。
当然,杠精会说这不可能,其实我只是举个例子。就证明业余1段比赛是选拔制的产物,它反映的是一种相互间的输赢,相互间的优劣,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水平强如世界冠军,在这个体制之下,也可能再升1段的比赛中落选呀
当然了,这段话很多人认为是胡说八道,那么你想想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不也是很极端吗?这只是一种说明方法,不用大惊小怪。

又比如说,许多人说现在的级位太多了,应该把级位都去掉,其实这也是矫枉过正。很多学校幼儿园学围棋的同学,你们忍心剥夺他们参加比赛的权利吗,他们可能此生都打不上业余1段了,也应该办一些低级比赛,让人家开心哪。

所以说,船长的意思,绝对不是攻击现行的段级位制度,它仍然是相对规范相对公平比较合理的,我说的只是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培训形式之下,应该有一些新的方法。



欢迎感兴趣有想法的老师校长加入我们的讨论。
 
已经加入铁船长围棋比赛1群的请忽视。


26岁混血女孩因长得太甜登日本热搜第一。
围棋入门教程(五)双吃
围棋比赛中的潜规则
为什么中国围棋规则最合理?
 



铁船长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打个1段为什么这么难?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