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辨析——“棋力巅峰”与“棋战成就巅峰”

乌鹭传 A铁船长围棋B 2024-03-04





吃龙万吨(知乎)


在重新考察史上各时期顶尖棋手的巅峰年龄时,又发现了其中不易理解的历史事实:早期的超一流棋手,进入巅峰较晚,但从巅峰滑落也晚。比如桥本宇太郎,37岁获得第一个头衔,40-50岁较密集地获得了4个头衔,而在63岁,在群星灿烂的70年代还获得过大棋战冠军,甚至在70岁进入首届棋圣战决赛;又如,藤泽秀行52-57岁棋圣六连霸,自己也声称“真正厉害起来,是在五十岁以后”,还说就算体力衰弱了的64岁时也能战胜38、9岁时的自己。秀行先生在66岁高龄夺取王座并在次年击退(五番棋)如日中天的小林光一的挑战而卫冕。


《棋魔——虅泽秀行自传》
《胜负与艺术——藤泽秀行自传》
要知道,秀行的健康状况是很差的,83年第七届棋圣战就是因为胃癌大出血而在先胜三盘的情况下被赵治勋实现大逆转的,做了切除胃的手术后几年,又查出淋巴癌接受了放疗。
而赵治勋和小林光一都以对围棋执着而著名,赵治勋还一向很壮实体力充沛,却都在50前后就远离了巅峰。

要解释上述看起来矛盾的历史事实,就需对以下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棋力巅峰“和“棋战成就巅峰“。

这二者显然是有关联的,棋力巅峰越高,则棋战成就巅峰通常也就越高;而且二者的时间段,至少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但这二者又不是同一回事,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其参照标准。棋战成就巅峰是相对于其所在的棋手环境的,强于所处棋手环境,则即使不在其棋力巅峰,也能获得棋战成就;弱于所处棋手环境,则即使还在其棋力巅峰,也难以获得棋战成就。而棋力巅峰是相对于棋手自身的,修业时期,棋力上升;棋艺成熟,进入棋力巅峰;当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巅峰棋力的输出,则开始从棋力巅峰滑落。

从前述藤泽秀行和桥本宇太郎的情况看,棋力巅峰通常可以延续到六十岁后。
有了以上分析,再来看史上各时期顶尖棋手的巅峰,就容易理解了。
前文《棋手棋力巅峰年龄演化史》的巅峰,其实不是棋力巅峰,而是棋战成就巅峰。
棋手进入棋力巅峰的年龄,与棋手自身天赋有关,更与其棋力成长环境有关。棋史上,棋手们棋力成长环境剧变主要有以下几次: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前,低段棋手基本没有比赛可下,高段棋手的比赛也很少,棋手成长缓慢,基本上都要在四五十岁才能到达其棋力巅峰,峰值还不是很高。


 随着方圆社等围棋组织的产生,以及报社的加入,棋手间交流增加,棋手的成长有所加快,但仍然要四十岁后才能进入棋力巅峰。比如,秀荣46岁将天下棋士(除了秀哉)降到先二,升为八段准名人,54岁成为名人,并对32岁的秀哉保持定先。再如,秀哉40岁将天下棋士降到先二,被公推为名人,59岁授先吴清源2目胜,64岁授先木谷实下出世纪名局“名人引退棋”。又如,这一时期另一名代表棋手,中川千治,33岁升六段任方圆社长,42岁升七段,54岁升八段。




1927年,开始有升段大赛(大手合),新闻棋战也更多,到1939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棋战,棋手的棋力巅峰可望更早到来。但普通低段棋手只有大手合可下(本因坊战只有高段棋手能参加),除了吴清源、木谷实等少数棋界宠儿有较多的比赛可下外,绝大部分棋手一年只有十来局比赛可下。加上四十年代战乱的影响,这时期的棋手除吴、木谷能在三十多岁到达棋力巅峰外,大部分仍然要至少四十岁才进入棋力巅峰。这一时期,由于秀哉之后到桥本宇太郎之前没有杰出棋手,因此,尽管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雁金准一等人仍然处于他们的棋力巅峰,棋力巅峰比他们高不少的吴清源与木谷实在还没有到达棋力巅峰时就已经超越了他们。


 30岁的藤泽库之助于1949年升为九段,但实际离其棋力巅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除了在32、3岁被吴清源先后9局降为先相先、6局降为定先外,还在35岁被桥本宇太郎6局降为先相先。39岁开始进入棋力巅峰而密集获得冠军,43-57岁连续14年在藉名人战循环圈。


● 高川格1952年(37岁)首夺本因坊冠军,虽然还没进入棋力巅峰期,但其棋力巅峰高于年长的主要竞争者桥本宇太郎与木谷实,因而开始进入棋战成就巅峰期,不仅成为本因坊战九连霸的开始,还在40岁成为三冠王。不过正因为尚未进入棋力巅峰期,所以不仅在十番棋被吴清源降级为先相先,还在“吴*本因坊”三番棋中吞下了11连败。不过,到44岁终于开始进入棋力巅峰期,在吴清源的车祸(47岁)前对其拥有了8胜3负足以降级的成绩,而且一直处于顶尖棋手行列,55岁还获得最优棋士奖秀哉赏。


● 坂田荣男比高川格小5岁,与之相似。因为巅峰高,因此尚未进入棋力巅峰就能在33岁的六番棋胜吴清源,并在35岁开始密集夺冠进入棋战成就巅峰期。因为没进入棋力巅峰而在34岁被吴清源在十番棋中降级。40岁开始进入棋力巅峰,加上后辈杰出棋手还没登上舞台,因此在棋赛中大包大揽,创造了无敌的坂田时代,61年(41岁)和64年(44岁)两度七冠王、64年30胜2负年度胜率93.8%、连续十六项决赛获胜、本因坊决赛十七连胜等都是伟大的纪录。棋战成就上看,似乎65年就从巅峰滑落了,其实棋力仍然处于巅峰,不过林海峰与大竹英雄的棋力巅峰略高于坂田,因此尚未到达巅峰也能对坂田构成有力的竞争。

坂田41-45岁夺冠24个,46-50岁9个,51-55岁8个,56-60岁5个。
由于棋力巅峰可以一直延续到六十岁后,因此,坂田60岁后还夺得了3个冠军,70岁还在本因坊循环圈并夺得胜率第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批棋战创立,如:首相杯(1957),快棋名人战(1956),日本棋院第一位决定战(1958),最高位决定战(1955),最强者决定战(1956),王座战(1953),日本棋院选手权战(1953),棋手们的成长大幅加快,基本上在30-35岁进入棋力巅峰,其中林海峰大竹英雄石田芳夫由于其棋力巅峰高于前辈,因此二十多岁就进入棋战成就巅峰。林海峰23岁成为史上最年轻名人,48岁成为世界冠军,59岁进入名人战决赛并夺得富士通杯季军。大竹英雄25岁开始每年有冠军进账,50岁成为世界冠军,52岁卫冕十段并夺亚洲杯。石田芳夫22岁成为最年轻本因坊冠军。


 赵治勋被称为史上三大早慧天才之一,19岁夺得专业十杰战冠军成为史上最年轻冠军,23岁开始每年获得冠军并开始进入棋战成就巅峰期。由于其棋力巅峰高于大竹、加藤、林、石田等,因此尚未到达棋力巅峰就在25岁初次达成大三冠。31岁达成全冠王伟业,开始进入棋力巅峰,之后33岁起,到42岁本因坊十连霸,期间40、41岁两年包揽大三冠。47岁三星杯世界冠军。51岁最后一个大赛冠军十段。此后,虽然仍然在其棋力巅峰,但经过韩流熏陶成长起来的平成四天王的棋力巅峰更高,此时后者又处于三四十岁的棋力巅峰,因而赵已经远离棋战成就巅峰。


●小林光一21岁获得快棋选手权战冠军崭露头角,25岁首夺七大棋战冠军,比大竹、林、加藤、石田等都晚,是因为这些棋手还处于棋力巅峰成为拦路石。32岁经过中日围棋擂台赛的锤炼,终于开始进入棋力巅峰,34岁成为五冠王,之后有小棋圣六连霸、棋圣八连霸、名人七连霸。45岁成为世界冠军。52岁获得NEC杯和NHK杯冠军。之后与赵治勋状况类似。



以上三次围棋环境的改变,因为并没有伴随着围棋技术发展上的革命,因此,棋手棋力巅峰仅仅因为围棋技术内容的积累而比起前代棋手有微小的上升。比如:道策秀策秀荣秀哉 – 吴清源 – 坂田荣男 – 赵/小林,棋力巅峰沿着这样路径缓缓提升。但接下来的一次改变则大不相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的十多年里,围棋环境发生了以下剧变:

  1. 李昌镐引领了围棋理性化定量化运动,

  2. 围棋比赛国际化,大批国际棋战创办,而且其中相当多的采用公开赛制;

  3. 大量棋手通过道场的大强度科学训练成才

  4. 网络普及

1的影响见 围棋天才论,还因为这是围棋技术发展的革命而导致棋手棋力巅峰相对之前的棋手有了一个飞跃,2使得低段棋手得到了比以往多的与高手比赛的机会;4让棋手们能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围棋资讯,也能随时获得与高手对局的机会。简章地说,1大大提高了棋手棋力巅峰的高度,2,3,4使棋手棋战成就巅峰显著前移。目前棋界的共识是,李昌镐带给棋界的影响是将棋界整体水平提高了约一个贴目。

李昌镐因为空前绝后的天才,也因为韩国良好的围棋土壤,还远未进入棋力巅峰的14岁就开始进入棋战成就巅峰,20岁左右进入棋力巅峰,30岁仍然在棋力巅峰,但有了一大群(李世石、崔哲瀚、朴永训、古力、孔杰、胡耀宇、陈耀烨等)棋力巅峰与之相仿的对手后,开启了世界大赛九连亚。在此期间,面对“是不是健康出了状况”的疑问,李昌镐的回答是:身体没问题,棋还有进步,但大家进步更快,所以自己难于象以前那样常胜。


古力因为围甲而20岁进入棋战成就巅峰而在国内占据大部分冠军,约25岁进入棋力巅峰,但27岁后开始面临通过道场与网络成长起来的九零后棋手挑战,而后者的棋力巅峰更高,因而尽管古力目前正年富力强(35岁)还在棋力巅峰,但已经一冠难求并对柯洁吞下难堪的九连败。

这第四次围棋环境的改变对中韩的影响因为期间频繁的国际交流而影响了日本,其中网络影响还直接作用于日本棋手。井山裕太16岁夺得阿含桐山杯成为史上最年轻冠军,20岁成为最年轻名人,尽管尚未进入棋力巅峰期,但其棋力巅峰显著高于平成四天王,因而此时开始进入棋战成就巅峰期。22岁胜古李夺超霸杯标志着进入棋力巅峰期,之后两次包揽七冠。目前仍然处于棋力与棋战成就的巅峰。
假如没有九十年代以来十多年围棋环境的改变,那么,现在62岁的赵治勋很可能还是各循环圈的常客,52岁的依田纪基很可能还经常进入各大赛决赛,棋界为40岁上下的平成四天王把持,而29岁的井山只能是他们的有力挑战者。

李昌镐起,很多棋手在16-20岁首夺世界大赛冠军,30岁是棋手夺得世界冠军的年龄上限(只有个别例外)。因此很多人认为棋手棋力巅峰从16-20岁开始,30岁结束。但从前述分析可知,16-20岁实际是棋战成就巅峰的开始,而这又是因为最近二三十年棋力巅峰的提高陡然变快,棋力巅峰应该还是在20岁之后才开始的;而30岁后难夺世界冠军也不是因为离开了棋力巅峰,而是因为后来者的巅峰更高而结束了棋战成就巅峰。从人的生理机能来说,尽管目前围棋的激烈程度与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有了质的飞跃,但棋手的棋力巅峰应该可以延续到至少近四十岁。



对此,有力的证据是,李昌镐之后,最低年龄夺取冠军的是2013年3月16岁零7个月的范廷钰获得应氏杯冠军。到现在,5年多过去了,夺冠年龄不减反增:芈昱廷和柯洁都是17岁夺首冠,辜梓豪和谢尔豪19岁夺首冠,杨鼎新和李钦诚已经年过20,还在为首冠而奋斗。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两饭一米”之后,棋手训练模式成才模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98四杰”的棋力巅峰不会高于“两饭一米”等人,自然,他们就只能至少接近自身的棋力巅峰时才能进入棋战成就巅峰,表现出来就是至少近20岁才能夺取世界冠军。



目前,围棋环境正在经历第五次大的改变:AI,但这给棋手的棋力巅峰及棋战成就巅峰带来的影响,目前尚未出现。从棋手成长周期来看,估计用AI训练成长起来的一代棋手再过6-10年会登上舞台,他们的棋力巅峰会高于柯洁,柯洁的棋战成就巅峰会因此而终结。因此,可以大胆预测柯洁职业生涯世界冠军数不会超过李世石,更不会超过李昌镐。超过李昌镐的棋手,可能会是在AI训练成长起来的一代棋手中的天才王者。



你没见过的清明诗词

於之莹力斩崔精三连霸!!!
围棋中“力战派”和“本格派”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兼论中日韩高手棋风
围棋与战争系列(二)棋形与军阵




 铁船长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辨析——“棋力巅峰”与“棋战成就巅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