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站在新起点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写在司法部重组一周年之际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2018年的春天,根据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整合原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职责重新组建司法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

重组后,司法部成为一个不仅要承担中央依法治国办相应工作职能,同时还实现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职责一体、全面贯通的新部门。

一年来,司法部深化改革彰显大气魄,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折不扣完成改革任务;法治政府建设彰显大视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清理法规一体推进;平安建设彰显大格局,紧盯监所内外及严重犯罪和小纠纷,打出组合拳;司法为民彰显大情怀,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指尖,法治温暖直抵人心。司法行政工作站在新起点,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全面履行一个统筹四大职能


2018年3月22日,原国务院法制办的全体干部职工来到北京市朝阳门南大街6号院,他们第一次与原司法部的全体干部职工坐在一间会议室里,彼此还略显生疏。

这是重新组建后的司法部第一次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司法部对外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坚决拥护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改革任务的落实。

时代,赋予了司法部更大的政治责任和全新的历史使命,也昭示着我国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

路径清晰,但任务繁重。

实干,是实现宏伟蓝图的唯一路径。

道路决定成败。“司法行政系统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傅政华强调。“司法部首先是政治机关,讲政治始终是第一位的。”司法部党组书记袁曙宏指出。

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部党组会和部长办公会议的第一议题均为政治学习;落实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连续举办11次集体学习(扩大)会;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头雁效应”,部领导带头讲党课……一年来,司法部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层层传导、层层落实。如今,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已经成为全系统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有力推动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开创新局面。

机构改革蹄疾步稳——

司法部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提前16天实现了全员集中统一办公,率先完成综合部门和人员整合融合,在中央国家机关中走在前列。

新设立的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职能优化后的立法一局至四局、人员合并后的国际合作局……司法部有序推进机构整合、职能划转、人员调整等,于2018年9月按时完成机构改革工作。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地方司法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也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重组了司法厅(局),并积极与编制部门沟通协调,配合制定“三定”方案。

司法行政改革紧锣密鼓——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一年来,司法部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更强的勇气推动深化司法行政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呈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触手可及。

建立完善立法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减证便民”,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监狱系统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深化社区矫正制度改革,刑事执行体制不断完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一系列改革推动司法行政事业新发展。

改革永远在路上。2019年1月底,司法部对外发布《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改革发展,再一次吹响改革的号角。

宪法学习深入人心——

宪法修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深入学习贯彻宪法,是法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应有之义。

联合中宣部等6部门印发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组织律师深入各地开展192场宪法宣讲活动、袁曙宏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向社会各界人士宣讲宪法精神……一年来,司法部切实抓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组织实施,迅速掀起学习宣传遵守宪法的热潮。

2018年12月,“宪法宣传周”活动精彩纷呈——司法部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 走进司法行政”为主题的司法行政系统第一届开放日活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开展微视频展播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人才培养顺利实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力的人才保障。

2018年是组织实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开局之年。司法部公布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编写2018年考试大纲,印发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规则、应试规则、监考规则及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为考试顺利进行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客观题考试开考,司法部部领导全员上阵:8名部领导分赴8个考场巡考,一名部领导在部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各地组织实施工作。主观题考试开考,傅政华亲自到考试现场巡视,并在部指挥中心视频巡视,袁曙宏等部领导前往各地巡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精心组织考试,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最终,全国12万人通过考试,脱颖而出。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全体司法行政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奋斗,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推动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将一律取消。”

2018年6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部长傅政华的一席话,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磅新闻。

长期以来,“我妈是我妈”“我是我”“我还活着”等各类奇葩证明,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诸多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猛药去沉疴。司法部启动对证明事项的集中清理工作,使出“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等六大硬招,并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组织专门力量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截至2019年3月5日,累计接收证明投诉1160件、办结1048件。

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成效几何?

数字最见真章:截至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共取消13508项证明事项。司法部对涉及本级和地方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实施的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28项。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府带头有法必依、严格执法是关键。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依法行政,前提是职权法定。

一年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几十项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法规条例相继出台,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与此同时,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司法部部领导直接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提供法律咨询和法治保障。

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高铁霸座、地铁“鸡爪女”、城市流浪犬治理问题……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引发公众对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的高度关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动各地全面实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有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项制度”带来执法环境之变,群众最有发言权。淄博一名王姓商户说:“过去执法人员话很少,说出来也是硬邦邦的官话。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检查还是处罚,都会对法律规定做耐心解释,讲得很透彻,老百姓感受到公正。”

2019年1月,司法部推动起草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乱执法、不执法、粗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社会评价并期待:“教科书式执法”将成为常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推动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打出平安建设组合拳


2018年12月28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正在隆重召开,马善祥的名字出现在改革先锋百人名单之中。

马善祥,重庆市观音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近30年。他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服务群众,总结形成“老马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

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获得改革先锋这一莫大的荣誉,既是党中央对他个人的嘉奖,也是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充分肯定。

一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北京、江苏、黑龙江、四川、宁夏等9省(区、市)根据司法部部署开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3个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4.4万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9万件。

一个又一个案例,见证了人民调解的平凡与不凡。

黑龙江大庆市民老于,因女儿出生时被麻醉师意外拉伤手臂,到处上访两年多未能解决问题。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介入后,既讲医疗专业问题,也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医患双方达成和解,老于拿着赔偿金回归平静生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人民调解已经成为平安建设的“稳压器”,筑牢了平安大厦的根基。2018年,全年各地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953.2万件。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稳”字当头,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监狱、戒毒所和社区矫正场所安全稳定工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打出平安建设组合拳。

司法部动员组织全系统力量投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律师依法开展涉嫌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努力推动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各地监狱扎实做好涉黑涉恶罪犯的收押、管理、改造工作。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监所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司法部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对监狱系统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创新性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专业化手段为引领,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为根本目标,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模式,严守安全底线,实现监所安全稳定。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而不懈努力。


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司法为民,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功。

一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等方面工作,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让群众随时随地随身获得法律服务。

人们看到,公共法律服务来到身边——

各地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动更多法律资源入驻其中。截至目前,全国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覆盖率分别达99.97%和96.79%,65万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人民群众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拨打这一热线电话,均可以免费获取基本的法律服务。2018年,全国共接听热线电话347.9万通。

人们见到,公共法律服务送到指尖——

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湖南如法网、云南法律咨询智能平台、山东法律服务App、内蒙古4K机顶盒公共法律服务电视终端……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2018年5月,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藏汉双语,为群众提供海量法律资讯,多样化、智能化在线法律服务。截至当年年底,中国法律服务网累计服务网民9500万人次。

人们感到,公共法律服务走进心间——

记者在一次随司法部调研的过程中感触深刻。

听说来了调研组,河北省临城县石固村的村民涌进村委会的小院里,大家七嘴八舌,说的却是一件事: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惠民。

村民老杨抱着小孙子来凑热闹,他告诉记者:“原来有纠纷,大伙不是吵闹就是打架,看谁的家族势力大。自从前两年村里设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有了村法律顾问,大伙都知道可以找律师、人民调解员解决问题,村里和谐多了。”

力除烦苛之弊,大兴便民之举。司法部部署全系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公证行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认真开展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让公证更加便民利民。



2018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司法部出台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4个方面20项具体措施,并组织律师为重点民营企业开展一次全面“法治体检”。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在“法治体检”活动中,全国开展法律政策宣讲6500多场,为5.6万余家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7.8万余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4.4万余件。

“为这次‘法治体检’活动大大地点赞!”浙江民企澳门豆捞集团公司总经理盛笑华深有感触地说,法律服务推动依法治企,澳门豆捞走在了前头,也尝到了甜头。

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也是法律服务为民的生力军。

一年来,司法部全力推进律师党建工作,会同中组部联合召开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成立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党校,加强党建工作培训,推动全国实现地市级律师行业党组织全覆盖,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律师事业发展,推动律师在为民服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律师调解试点工作。据统计,因试点扩大通知辩护案件超8万件,为10万多被告人免费提供辩护,保障了人权;全国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中心)2300多个,达成调解协议近1.7万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改革的方向不会动摇,改革的步伐永不停歇。因改革而生,为改革而兴,新时代司法行政机关将改革进行到底,傲立潮头,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续写春天里的故事。


文章来源 | 法制日报记者周斌

更多资讯


值班主编:薛   欧

值班编辑:周南青

责任编辑:王   奥


海南省司法厅出品hainan justice online

欢迎来稿

hnsfxc100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