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时回忆一下人生
喜欢在生日写点东西,感一下成(bian)长(lao)之慨。而且也奇怪,就如我之前写的:很多决定,我都是在生日前后或年中完成的。不知是不是写多了带来的“思考+仪式感”惯性。
不过,去年生日忙着照顾小奶娃没写,今年生日本来也没写,但前天下午喝了一大杯麦当劳的珍珠奶茶,在夜里炯炯有神的时候,就顺便回忆了一下人生……
回想了这几年,发现自进入“不惑之年”以来,过得还是蛮带劲的,可以说是快速成长的几年了。
在这四年中,几大块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如绘画与艺术学习、笔记术、时间管理、阅读能力和写作。
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方面,比如情绪管理、与家人的相处模式,也有所改进。
写一写,当做一个小回顾或年中总结吧。
绘画与艺术学习,是比较慢的积累。
腾腾小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图画书,在亲子共读和陪他画画的过程中,有了深入了解图像艺术的想法。不过也就是看看书、断断续续地跟着书临摹,因为零散,收获甚微。
2017年暑假,以“趁早星球”APP的打卡为契机,开启“日画”行动,基本坚持了下来。
四年的积累,逐渐呈现出质的突破。最近在上油画棒课程时,发现开始将以前学的东西重新领悟和应用了。读图画书,也能看到很多不曾注意的东西了,比如图画中的细节、构图与色彩关系等。
一直喜欢各种本子,2014年开始尝试记手账。笔记方面比较大的转变,源于去年看的一本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最大的变化,是记得更多。日常生活的感受、脑海中闪现的想法、阅读过程中触动自己的句子,随时记录下来。
于是,日程本上在理性的待做事项和时间流水记录之外,多了不少感性的想法和感受。阅读的书页空白处,也随手记下了一些感想。
在趁早写作计划里学到了很好用的”左右脑提纲法“,也专门拿出一个本子写文章提纲。
潇洒姐的《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让我回顾了近几年研究过的时间管理理论,思考并更新了自己的时间观。
一个新的改变,是可以更真诚地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的情绪,记录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包括一些以前不会写出来的个人感受。
同时,也开始尝试摆脱“流水账”之倾向,学习实践叙事的方法与艺术。
借鉴《深度工作》作者的阅读方法,由之前的“死杠一本书”,改为交替阅读几本书。
怎样观察一棵树、树的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苏利文)、故宫的古物之美、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生活到小说。
基本就是每个方向以一本为主线,其它作为辅助。用这样的方法,感觉阅读效率大幅提升。
这几年,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经济方面。
2017年中,结束了上一份工作,暂时回归家庭。2018年中决定不再出去上班,做一个真正的“自由职业者”(有收入)。
不过,稿费和读书会劳务费等收入还是很有限的。我把2020年确定为“投资元年”,开始认真地进行基金定投,实现了10%的年收益率。今年上半年的收益,也还不错。
期待今后收入上能有更多的突破,早日实行财务自由。
成长快乐!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