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赏昙花
我妻子的小学同学舒广林,在微信群里发出邀请,说家里的昙花晚上要开了,一颗树上有二十几朵呢,难得一见,同学们来看吧!
他们这个微信群共有十六人,除了我是冒牌的以外,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仪征南门小学的同学,现在有远在北京的、休斯顿的,也有近在扬州的,但大部分都在仪征,他们经常聚会,有时候我也参加,今年春天他们组团参加开元旅行社组织的苏州超值二日游,我应邀出任随团摄影,呵呵。
早早地吃了晚饭,我们就步行前往,从镜湖走到他家,四公里出头呢。他家住在天池南岸,老活塞环厂西边的巷子里,单门独院,那株昙花就在院子里,栽在一个花盆内。
为了拍照灯光、躲避蚊虫和享受冷气电风,舒广林和另一位男同学万宏声,合力将昙花从院子里抬到了屋内。
在灯光下打量这株昙花,叶子像火龙果的,花蕾都是从叶子上直接长出来的,新叶子油光发亮,但没有花蕾,老叶子旧巴蜡哄的,毫无光泽,貌一看还以为是叶子的反面,偏偏花蕾就是从这些老叶子上面生长出来。
【昙花树全景】
昙花的花骨朵很大,比牡丹、芍药、月季要大,跟高大的广玉兰花蕾大小差不多,棕色和绿色的花托、白色的花瓣,还没开呢,侧面看像个大鹅蛋(这个比喻没有雅境,差评)。
【大鹅蛋】
主人说,我老婆反复数过,女儿也反复确认,这一棵昙花树上,共有24朵花。这棵树已经19年了,是用树叶扦插的,每年都开花。一个月前已经开过一次,好几朵呢,没想到今天又要开了,而且一开就是24朵!
晚八点一刻左右,昙花顶部张开了樱桃小口,有五分钱硬币大小,一股幽香开始在屋里弥漫。
【樱桃小口】
大家很兴奋地围着花拍照、发朋友圈,说要是能搞延时摄影就好了,要是电视台来拍就好了,七嘴八舌,都是想尽量留住美好的瞬间,尽量让更多人分享快乐。舒广林的女儿站到凳子上,为我们拍了合影(还有位同学合影后才赶到)。
【合影】
八点五十分,昙花的口开得更大,从五分钱变成了袁大头。
【袁大头】
现在,某花已经露出了花芯,好像美女西施一不小心露出了舌尖(这个比喻咋样?)。
【舌尖】
九点一刻,我们来了一个小时了,昙花不再像大鹅蛋,她正在努力将一年来积蓄的青春朝气,奋力绽放出来。
【青春】
十点整,昙花们正在全力盛开,我选了个光线好、花型正的拍了一张特写,这张特写,被中新社记者崔佳明,用于他2016年7月20日发表的《“昙花季”扬州几户家养昙花相约怒放挤爆朋友圈》一文,作了题头封面。
【特写】
十点一刻,拍一张24朵昙花同时盛开的全家福,这一张照片同样也被崔佳明的通讯稿采用了。
【24朵盛开】
十点三刻,花儿开放势头正劲,香气袭人,为了不打扰主人祖孙三代休息,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临别时再拍一张,与花儿做告别留影。
【告别】
今天上午(2016.7.20),舒广林发来了已经谢了的昙花照片,花儿已经被搬回了院子,看得出来,花儿们已经完成了使命,全部闭合,就像端午节孩子们挂在胸前的鸭蛋网兜(我是多么喜欢蛋蛋)。
【鸭蛋网兜】
昙花属于仙人掌科昙花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石竹目),怪不得叶子像火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原产地在南美洲。
昙花为什么在夜里开花、开花时间为什么这么短呢?民间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爱情故事,说的是花神爱上了韦陀,被玉帝处罚每年只能开一次花,他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能在每年初夏的某个黄昏后,情人相见,用神话解释了为什么昙花只在晚间开放。其实,昙花原产南美热带沙漠中,白天气候干热但晚上凉快。晚上开花,可以避开强烈的阳光曝晒;缩短开花时间,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损失,有利于生存和繁衍。总之,此乃进化之功也。
既然昙花产在南美,那她到中国培植就不该有太长时间,查哥伦布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是1492年,对应明朝的弘治五年。根据郭沫若《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词序,山芋是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00年后,华侨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引进的。马铃薯的引进时间也是明末,推测昙花的引进也不会早于明中叶。
但是“昙花一现”的成语家喻户晓,查一下来源,居然是《法华经·方便品第二》“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法华经》最早的中译本是南朝梁代的,对应西历是502-560年,“优昙钵花”长什么样?唐释玄应所撰《一切经音义》描述它的形态说:“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果实。”直接是个无花果;宋代苏轼有“优昙钵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的诗句(《赠蒲涧信长老诗》),以为“优昙钵花”没有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明确的肯定:“无花果乃映日果,即广东所谓优昙钵。”古人不知道无花果的开花结果机制,以为很神秘,“昙花一现”就是形容稀有罕见的。
古代的昙花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昙花不是一回事,估计是南美昙花引进之后,人们发现此花的开花行为很合乎“昙花一现”的成语,就将这个花命名为昙花了。
“昙花一现”成语,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本无褒贬。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邓丽君的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她这个是靡靡之音,劝人及时行乐,未免有些颓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勒斯说要用管弦乐吹垮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不是没有可能。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儒家的入世上进,修齐治平。夜赏昙花,如果能够联想到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要珍惜时光抢抓机遇,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把自己的家建设得幸福无比,也不枉俺花一天时间写这篇文章。
公众号允许每篇配一个音频,按说配邓丽君的“好花不常开”蛮好,但靡靡之音容易引导年轻人颓废,不要。这里选取《战地新歌》第五集的“赤脚医生向阳花”,这是电影《红雨》插曲,用在昙花主题的帖子上虽也不怎么贴切,但总比前者好些。
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爱我仪征、敬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