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脑如何在“知道”与“无知”之间做出决定

中国生物技术网 brainnews 2019-06-30


我们时而会对“求知欲”如饥似渴,时而又会觉得“无知是福”而享受放空,那么问题来了,在特定的时间里,我们是如何在这两种心态之间进行选择的呢?



图片来源: Human Brain Project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大脑利用与评估奖励(比如食物和金钱)相同的算法和神经结构来评估获取信息的机会。


这项由惠康基金会资助的研究将发表在《PNAS》上,该研究还发现,人们既愿意为拥有良好预期的事件的提前支付金钱,也愿意为即将发生的不好事情花钱来保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无知。


UCL实验心理学家,高级研究人员Tali Sharot博士说:“对知识的追求是人性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在关于健康和财务的问题上,人们有时会选择保持无知。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奖励回路会选择性地获取关于未来良好结果的信息(就其本身而言这也是一种奖励),而非不利结果,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知道’并不一定招人喜欢。


在该研究中,有62名参与者完成了一项计算机任务,并被询问他们是想要获取关于抽奖结果的信息还是保持无知,抽奖结果既有可能是良好预期(赢的概率更高)也有可能是不利预期(输的概率更高)。


无论参与者是否选择知道结果,抽奖都会中,他们会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得到全部奖励。


此外,36名参与者的大脑活动在他们执行任务时被扫描。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奖励系统的活动(伏核和腹侧被盖区)会对获取良好中奖预期的信息产生反应,而不会对预期不好的信息产生反应,这种模式类似于大脑对物质奖励的反应。这种大脑信号独立于受测者在确定是否中奖和预测他们信息偏好时的大脑反应。


Sharot博士说:“当参与者们被告知即将获得信息时,如果传达的好消息更多,我们就更容易观察到与奖励处理过程相关的典型神经信号。这项发现可以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认为自己的钱变多的时候更愿意查看银行账户,而怀疑存款变少的时候却不愿意去查看账户了。”


首席作者Caroline Charpentier博士说:“我们的发现与这样一种理论符合,即信仰本身是有实用意义的。这意味着,相信某事会发生也能影响我们(以消极或积极的方式),类似于真正的事情影响我们的方式。


“因此,人们倾向于寻求能够产生积极预期的信息,避免产生消极预期的信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候会逃避疾病筛查,即使这些筛查能够求他们的命。”


参考文献:

Caroline J. Charpentier el al., "Valuation of knowledge and ignorance in mesolimbic reward circuitry," PNAS (2018)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选稿:Simon

封面图片:拍信网


前 文 阅 读

 


1,Cell:利用人工智能绘制衰老大脑的基因表达图谱


2,音乐,能激活未被痴呆症破坏的大脑区域


3,别泄气,心理学在变得更好




重要通知


brainnews建立了一个脑科学知识分享的微信群。该群里,没有社交的负担,纯粹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欢迎大家加入,一起学习脑科学知识。


进群方式


由于人数已超过100人,目前只能通过添加管理员微信:brainnews_01,申请加入。

brainnews

分享脑科学最新进展,探讨对脑科学发展的思考。

  微信号:brainnews_01

  联系邮箱:brainnews@163.com

  新浪微博:1. brainnews脑科学新闻

                   2. brainnews脑科学科普 

  今日头条:brainnews

  一点资讯:脑科学新闻 

  网址:www.brainnews.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