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论文继续挑战半个多世纪前的谜题:长期记忆如何形成?

brainnews 2023-04-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经纬 Author 学术经纬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1953年,一名代号为H.M.的年轻人躺上手术台,接受一场赌博式的手术——为了治疗癫痫,他同意外科医生切掉他的部分大脑。

从治疗癫痫上看,手术进行得很成功,但这场手术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醒来之后,这名年轻人尽管认知和语言能力一切正常,却无法形成新的长期记忆。也就是说,虽然生命还在继续,他的人生却永远定格

图片来源:123RF

人们把原因归咎于医生切掉的海马体,这也是我们首次了解这块大脑区域对于记忆的不可或缺性。但是,长期记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今日,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尝试回答了半个多世纪前的这一谜题,研究结果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


让我们把时钟回调到1986年。当时,本研究的通讯作者Michael E. Greenberg教授刚刚来到哈佛大学。在一项研究中,他与合作伙伴们发现,一旦一个神经元被激活,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开始表达一个叫做Fos的基因

尽管Fos基因编码了一个转录因子,但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它的具体作用,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神经元激活的标志物在使用。

▲知名神经生物学家Michael E. Greenberg教授(图片来源:哈佛医学院官网)

Fos的表达模式表明,它非常有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的某些功能,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本研究里,科学家们将小鼠放置在新环境中,评估其海马体主要神经元的活性。奇怪的是,接触到新环境后,表达Fos基因的神经元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处。这也能影响记忆的形成吗?

后续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抑制这些神经元产生Fos后,小鼠果然展现出明显的记忆缺陷,困在迷宫中难以脱身。这也表明,表达Fos的神经元,的确参与了记忆的形成

接触到新环境后,表达Fos基因(红色)的海马神经元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处(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使用光遗传学的方法,科学家们激活了这些神经元周边的其他神经元,发现它们会受两类中间神经元的影响:一类传递过去的抑制性信号会增强,另一类则会减弱。如果神经元本身不表达Fos,就不会有类似的特性。

“这些中间神经元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可以调节Fos激活的神经元在何时放电,以及放电强度。此外,这些神经信号的发放与环路中其他神经元的关系也很重要。”本研究的第一作者Ee-Lynn Yap说道。她指出,Fos可能与特定环路的可塑性有关。

▲研究生Ee-Lynn Yap是本研究第一作者(图片来源:哈佛医学院官网)

既然Fos是一个转录因子,研究人员自然而然想到去分析其控制的其他基因。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方法,他们找到了一个叫做Scg2的重要基因,它会影响抑制性的信号。如果小鼠的Scg2基因被沉默,那些激活了Fos的神经元,就会出现信号接受上的缺陷。相应地,小鼠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脑电波同样会出现问题

具体来看,Scg2编码了一个神经肽,会被切成四种不同的形式。研究人员指出神经元会利用这些神经肽,对中间神经元发来的信号进行微调。

综合来看,科学家们提出这样一个模型:当接触到新鲜事物后,海马体内的一小簇神经元会同时表达Fos,激活Scg2基因,产生相应的神经肽。在接受到中间神经元发送过来的指令后,这些神经元会形成一个协调的环路。

图片来源:123RF

“当海马体的神经元被激活后,它们无需事先以特殊形式相连。中间神经元有非常广泛的轴突分支,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细胞并传递信号。这可能是这些分离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编码记忆的方式。” Greenberg教授补充说道。

本研究从分子的角度,提供了关于长期记忆形成的一个机制。无论是对于基础的生物研究,还是记忆相关的疾病,都有重要的意义。毕竟由记忆串起的片刻,定义了我们的人生。

欢迎科研人员扫码下图
申请加入brainnews学习记忆研究交流群 
(留言:学习记忆)



记忆机制相关文章
  1. MIT诺奖得主Tonegawa两万字解码记忆机制(全文版)

  2. 北师大薛贵教授Science杂志提出“记忆的神经激活模式再现假说”10周年,后续成果汇编

  3. Nature Commun:科学家发现记忆在大脑产生了“指纹”,以此来揭示大脑的组织方式

  4. Nature背靠背:调控特定类型记忆存储的神经元亚群进一步被鉴定,聚焦杏仁核和海马

  5. 认知科学顶刊:挑战过去50年神经科学观点,人类智力的优势或来自于记忆储存方式

  6. Nature Neurosci:记忆是怎么形成的?MIT蔡立慧等揭示神秘过程

  7. Cell重磅:记忆研究的突破进展!在诺奖成果基础上,用“全光学”组合来“操纵记忆”

  8. Science重磅:基于θ振荡的海马记忆编码新颖视角

  9. Cell重磅:近百年的理论被“修正”!研究发现“一晃而过”记忆的潜在神经机理

  10. 李澄宇:记忆是什么?或许我们就是我们的记忆

  11. 陈晓科/朱英杰团队Neuron力作:阿片类药物成瘾相关记忆的环路机制

  12. 《自然—人类行为》:大脑如何高效地搜寻记忆?

  13. Nat Rev Neurosci 重磅长文解读:海马齿状回环路与情景记忆的编码、提取和分辨



参考资料:

[1] Yap, EL., Pettit, N.L., Davis, C.P. et al. Bidirectional perisomatic inhibitory plasticity of a Fos neuronal network.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3031-0

[2] How neurons form long-term memories, Retrieved December 9, 2020, from https://hms.harvard.edu/news/making-memories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欢迎加入超过 20000人

全球最大的华人脑科学社群矩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