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发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出版社 Author Science Press
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培育创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研发部署、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进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自2002年以来,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每年出版发行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已经成为本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2022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以总结2021年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我国生命组学与细胞图谱、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干细胞、新兴前沿与交叉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取得的年度进展、重大成果和具有的重要意义。本书对我国生物产业热点领域进行产业前瞻分析,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分析投融资发展态势,以反映生物技术领域科技计划的财政支持情况,生物技术领域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情况及投融资的热点方向,生物产业的市场表现和发展态势。本书以文字、数据、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2021年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行业发展和投融资情况,以及我国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产业取得的重要进展。
2021年,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稳步向前。
2021年中国发表论文195 499篇,相比2020年增长了6.68%,2012~2021年的1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13%,显著高于国际水平。同时,中国生命科学论文数量占全球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8.89%提高到2021年的19.38%。
生命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多组学分析成为基础研究新的范式;
细胞图谱的陆续发布助力解开生命现象发生的机制与奥秘;
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研究稳步推进;
合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会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
表观遗传学研究向更广泛的疾病和公共卫生领域扩展;
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有力指导药物与候选疫苗设计;
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免疫学临床应用快速推进;
干细胞和类器官研究的持续深入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可行性。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进入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快速成长阶段,也正成为全球再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45个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上市,包括22个化学药、12个生物制品和11个中药。
其中,有43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长期化和防控常态化促使疫苗与药物研发仍是2021年生物研究主线,2021年,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了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康希诺生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以及清华大学和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生物医药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生物制品新药研发数量在2021年达到了历年新高,充分展现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力量不断增强的趋势。
我国生物农业也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行业创新加速。
政府推出多项种子行业政策;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1 368亿元;种子企业科研总投入持续增加,行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物肥料行业继续呈平缓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有机肥产量达1 618万吨。
生物农药市场总体份额尚较小,发展过程仍存在一些困难。
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政策法规,兽药行业壁垒逐渐提高,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化;2021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67.32亿元,市场规模明显增速;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国内兽药制品新注册数量保持平稳。
本文摘编自《2022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一书“前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书可供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管理人员,以及关心和支持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