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王本朝: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二)

王本朝 跨界经纬 2021-12-04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二)

作者王本朝,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本朝:《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7期



怎样作好白话文:白话文观念的反思


白话文倡导者在质疑和批评中积极推进白话文观念的建设,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怎样作好白话文的路径和方法。他们将白话文划分为应用之文和文学之文,确定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功能和表达方式;提出了文学的国语”和“国语的文学”,实现国语与文学的融合,确立白话文与新文学的同构关系;与此同时,积极地讨论欧化的限度和文白融合的可能性,为欧化设底线,也为白话留资源。



首先,他们对白话文作出应用之文和文学之文的区分,确认不同文体类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达方式。早在1916年,陈独秀在与胡适的“通信”中,就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不同,上未可律以论理学,下未可律以普通文法。其必不可忽视者,修辞学耳”。【1】文学之文不同于应用之文,而有修辞学的要求。也就在这一年,还是高校学生的常乃惪也向陈独秀提出:“欲改革文学,莫若提倡文史分途,以文言表美术之文,以白话表实用之文,则可不致互相牵掣矣”。【2】以文言作美术文,白话作应用文,这也是蔡元培的主张。1919年,蔡元培就断定:“将来应用文,一定全用白话。但美术文,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3】在他看来,应用文主要用于“记载与说明”,需要“明白与确实”,“不必加别的色彩,所以宜于白话”,美术文只有诗歌、小说、剧本三类,偏重形式的“均齐”和“节奏调适”,文言对它而言,就“不能说毫无价值”。【4】这不过是蔡元培的良好愿望,虽有助于宽松的语言环境的形成,但却有悖于新文学运动的目标,也不符合后来的历史事实。将白话文划分为文学文和应用文,既深化了对白话文体的认识,也有助于“文章”和“文学”观念的剥离,特别是“文学”之文从应用文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美”、“情感”和“想象”等文学特性,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


刘半农(右)与钱玄同(左)摄于孔德学校


钱玄同和刘半农对应用之文的规划和建设贡献最大。1917年,钱玄同就提出“应用文亟宜改良”,并草拟了应用之文“改革大纲十三事”,【5】绘制了“应用之文的发展蓝图”,【6】有利于白话文的传播,改变着白话文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方式。刘半农则从文字与文学入手区分了应用文和文学文,认为文字“适于实用”,文学“惟诗歌戏曲、小说杂文、历史传记三种而已”。“文学之文不能应用,应用之文不能视为文学”。应用文和文学文的作法也不同,文字“处处当讲论理学与修辞学”,作文“如记账,只须应有尽有,将所记之事物,一一记完便了”,文学则须运用作者之精神,“使自己之意识、情感、怀抱,一一藏纳于文中”。【7】应用文在字法上需“位置妥协,意义安适”,句法上要“句句有着实之意义与力量”,“处处施以论理学上之分析”,章法上得“说理通畅,叙事明了”。【8】他还对应用文的选文、讲授、命题以及批改的标记等都作了具体而细致的说明,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对刘半农来说,“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却是个肥鱼大肉”;“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会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9】显然,应用文和文学文的作法和目标都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各司其职、分途发展,白话文也就拥有了文学文和应用文不同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方向。


1918年《新青年》第4卷


应用文的实践面临着许多困难。它不仅是语言运用的问题,也涉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共同运作,不仅需要写作者的自觉,还要有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行政命令、教育机构和传播方式的配合等。被称为“白话文的另一渊源”的白话“学术文”,【10】虽然前有章太炎的实践经验,但在白话文运动初期,人们主要采用的还是文言形式,连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也使用文言文,直到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号才完全改用白话文。社会上的其他领域如报纸社论、新闻报道,政府公文、法律条款,学校国文、作文及考试试卷,以及中上层社会交往的应酬、通信等,依然采用文言文。1940年代时朱自清还感觉到:“白话文的发展还偏在文学一面,应用的白话文进步得很缓”。【11】郭绍虞的说法更为直接,依然存在着“白话文是文艺文,而文言文是应用文”的情形。【12】


文学之文则是一片光明。胡适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想借助新文学来推动白话文的发展,“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如果“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13】“文学”不仅是“国语”成立和有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国语”有生命和“发达”的充分条件。“文学的国语”也使“五四”超越了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教育、普及”层次,而进入“文学化”阶段。在胡适之前,钱玄同也曾与陈独秀讨论过“标准国语”的制定问题,钱玄同提出“要由我们提倡白话的人实地研究、‘尝试’,才能制定”,【14】但还没有将“国语”纳入“文学”去思考。“文学的国语”的提出和实践为“国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和思想资源,也有助于白话文实现从“怎么说”向“怎么写”的转变。



文学的国语在语言创造上有着高度的自觉。首先,文学的国语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语言。朱经农提出:“‘文学的国语’对于‘文言’‘白话’应该并采兼收而不偏废。其重要之点,即‘文学的国语’并非‘白话’,亦非‘文言’,须吸收文言之精华,弃却白话的糟粕,另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活文学’”。【15】这样的国语也被周作人称为“理想的国语”,“以白话(即口语)为基本,加入古文(词及成语,并不是成段的文章)方言及外来语,组织适宜,且有论理之精密与艺术之美。这种理想的言语尚若成就,我想凡受过义务教育的人民都不难了解,可以当作普通的国语使用”。【16】其次,文学的国语是审美化的语言。白话文运动初期,白话是以“行文之便与不便,适当之与不适当”、“以适于实用为唯一要义”,并不把它看作是“专讲美观的陈设品”。【17】但新文学的创作实践,如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郭沫若的《女神》和“自传”、朱自清和冰心的散文等为国语开辟了新天地,实现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化。文学的“国语”,比文言更为自由,比口语更有修辞的美感。并且,文学的“国语”具有更为独特的现代感。鲁迅的《狂人日记》开篇就写:“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了;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显然,这里的“月光”不同于传统诗词中的“月色”,而有了新的语言质感,表达了“狂人”惊讶而紧张、兴奋而多疑的复杂感受。茅盾就感受到《狂人日记》有着“异样的风格”,特别是它那“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象征主义的色彩”以及“古怪”的“体式”传达出了独特的审美体验。【18】第三,“文学的国语”还是有思想的语言。白话文运动提出以白话代文言,所依据的不过是“文学进化之理”,是“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的历史进化论观念,新文学对社会人生和个体生命的探索,对启蒙主义、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表达则使白话文拥有了思想的动力和根基。没有思想的语言始终是工具性的语言,拥有思想的语言才有生命力和表现力。“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观念的提出,在思想和语言上确立了白话文与新文学的同构关系。


《狂人日记》


尽管胡适费尽心思写作了半部“白话文学史”,为白话文学提供了学术支撑,但他的理论并没有被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资源,白话文学创作主要还是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出现了过度“欧化”的现象。汉语的欧化对新文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郑振铎曾把“语体文的欧化”看作是“求文学艺术的精进的一种方法”,【19】鲁迅也认为:“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20】因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21】汉语的欧化不仅是为了弥补汉语词汇和语法的不足,也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但欧化的白话文却让人有阅读的困难,感到“不自然”、“看不懂”。白话文倡导者当初反对文言文,就是因为传统汉语有“含混”毛病,【22】用了“一要朦胧,二要难懂”的“障眼法”,【23】而提倡以“明白如话”【24】作为白话文目标,以“明白清楚”、“有力能动人”和“美”为标准。【25】但白话文的欧化却使文章不够清楚明白,让白话文又走向了文言文的老路。1922年前后,不断有读者向《小说月报》写信,反应“读不懂欧化的语体文”,因为它“文法任意颠倒”,译文也出现了“一句和一句,像连又不连,像断又不断,假使不念原文,看去也就似懂又不懂”的情况。【26】胡适对《小说月报》上的一些作品也有“生硬的感觉”,还不无自嘲地说自己的感受是“‘老古董’的偏见”。实际上,胡适并不反对“白话文的欧化倾向”,只是认为欧化要有一个限度,就是以“不得已而为之”为“唯一限度”,不能“有意学欧化的语调”,让人感觉到“满纸不自然”。“凡人作文,须用他最自然的言语”,只是在“不得已始可用他种较不自然之语句”。【27】胡适为欧化设置了底线,那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欧化得要“自然”。时任《小说月报》主编的茅盾也承认“如今的‘新式白话文’的小说,气味和从前的小说大不相同,当然觉得‘干燥无味’了”,但他又认为:“现在一般人看不懂新文学,其原因在新文学内所含的思想及艺术上的方法不合于他们素来的口味”。【28】将欧化问题说成了思想问题,绕开了欧化与文章形式和表达技巧间的关系。周作人是“欢迎欧化”的,因为可以“喜得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的享用,造成新的活力”,但欧化要适度,不能“注射到血管里去,就替代血液之用”。【29】欧化不能取消或代替语言主体,它只是为了增加汉语表达的“活力”,而不是成为“替代血液”的动力。


《小说月报》


当时,日益趋新的新文学逐渐失去了“文章”的趣味和力量。周作人就感受到:“近来创作不大讲究文章,也是新文学的一个缺陷”。【30】周作人非常喜爱废名小说“简洁有力的写法”,并认为“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章”。【31】废名小说之独特价值就在于他的“文章之美”。【32】显然,周作人的标准就是传统文章的文辞和趣味。作这样的文章,是“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33】“雅致的俗语”既有白话文的“俗语”,也有传统文章的“雅致”,文言和白话就有融合的可能。这涉及白话文的标准问题,白话文发展到新文学,以文学的审美特性为尺度,是否还需要文章的规范?欧化显然是沿着西方文学之路走的,文章却是传统的记忆,二者如何统一,就成了一个问题。刘半农曾经提出他的看法,认为太“文”或太“俗”都不是“正则的语体文”,应在“文”与“俗”、“保守”和“欧化”之间,确定“一个相当的限度”,那就是“保守最高限度,可以把胡适之做标准;欧化的最高限度,可以把周启明做标准”。【34】从力倡欧化的胡适文章里看到古文的存在,从偏爱古文的周作人里发现欧化的可能。在白话文才刚刚开辟出一片根据地的情况下,讨论文白融合显然有相当多的困难,也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特别是新文学对白话和文言的认识已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有着鲜明的新与旧、进步与落后、西方与中国等价值判断。如茅盾所说:“当白话还没有夺取文言的‘政权’,还没有在社会中树立深厚的根柢的时候”,“我们宁可被人家骂一声‘执而不化’,必须相信白话是万能的,无能表现什么思想什么情绪,白话决不至于技穷,决不要文言来帮助”。【35】像茅盾这样有意坚持白话万能的说法,也就不是出于文章本身的考虑了,而有了价值立场和话语策略的考量。但如果只关心白话文的价值取向,而忽略白话文的文章建设,也会使白话文流于粗糙和空疏,久而久之,还会留下白话文只有文学而无文章特性的偏见。如果能为文言保留一份空间,也会为白话文多留一份资源。


观念的离合:白话文与新文学的两难


从提出以白话代文言,到国语的文学实践,白话文运动主要以新文学革命为中心,并共同参与了新文化动。白话文与新文学在内容和观念上发生着多重交集,难以截然分开。它们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既推动了文学现代性和文章社会化的变革,也面临着两难处境。


胡适与章士钊的合影以及互赠的诗文


首先是“文学”从“文章”中独立出来,来自西方的“文学”观念取代了传统的“文章”观念。中国传统的文章和文学界限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缠在一起,要么文章替代文学,要么文学同化文章。文学是杂文学,缺乏纯文学观念。诗言志,文以载道,文学没有自主性。白话文运动提出文学的国语和国语的文学,“国语”与“文学”结伴而行,从文学辅助国语到形成独立的文学观念,特别是将白话文划分为应用文和文学文之后,文章主要被划在了应用文中,文学文就从“文章”中剥离出来。新文学革命积极着手“新文学观的建设”,并将它当作“新文学建立的先声”。【36】


认为“文学自有其独立之价值”,【37】“文学之文,特其描写美妙动人者耳”,【38】是“人们的情绪与最高思想联合的‘想象’的‘表现’”,具有“永久的艺术的价值与兴趣”。【39】这里的“文学”观念,“不是从‘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是从日本输入,他们的对于英文Literature的译名”。【40】这样,“情感”、“想象”、“艺术”和“审美”等就成了新文学的现代性观念,它们既不同于传统文章学的篇章结构、音韵声律、语言辞采、行文技法,也超越了白话文以“怎么说就怎么写”和“文章人人会做”为中心而形成的通俗、流畅和易懂的社会化观念。新文学由白话文发展而来,没有白话文就没有新文学,新文学与白话文相向而行。白话文为新文学提供了语言支持,特别是白话的浅白通顺、读者意识和启蒙意识,都推动了新文学的社会化进程。反之,新文学的发展也扩大了白话文的影响,巩固了白话文的社会基础,“新文学界不可忘了自己的历史的使命———白话文运动的普遍的宣传与根基的巩固”。【41】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学革命的第一步,新文学的历史责任就是要促进白话文的形成,实现以白话代文言的历史使命。但是,新文学的目标却是要超越白话文。“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文,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42】新文学语言既要有白话文的清楚明白,还要有文学的修辞和审美。不同作家追求不同的文学语言,鲁迅之风不同于胡适之体。同一个作家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鲁迅以精炼含蓄、多白描少修饰著称,但他的作品也存在这样欧化的句子:“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43】语言和文辞是为作者情感和作品思想服务的,没有固化的语言模式。白话文和新文学具有共生关系,只有这样,它们才有不竭的活力。


其次,白话文和新文学相互制约,使新文学面临两难处境。“文章”在中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曾作为书面文字专称,又被作为所有文体的总称,后又专指诗之外的骈、散文体,还经历了“文”、“笔”和“古文”的分合流转,才形成诗文并列的格局。相对而言,传统文章比诗词的地位高、作用大,使用的机会也往往比诗词多。传统文人的命运与文章的关系也更为紧密,既有发奋著书、文以干禄,也有不少文字狱。传统文章的解体或者说边缘化是历史的必然,虽然传统诗词和韵文因其言志和抒情职能也得到了新文学的部分肯定,但文言文的整体价值却被解构或者说被遮蔽了,这对“文言文及以它为根基的中国古代文章学学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使其“处于边缘化地位”。【44】但文章观念依然在新文学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自清从胡适《什么是新文学?》提出的文学“三性”———“懂得性”、“逼人性”和“美”,看到了“文学”和“一般文章一样,文学只是‘好’的文章、‘妙’的文章、‘美’的文章罢了”。【45】文学既是审美化的纯文学,追求独立、个性和非功利性,同时也有一定的文章属性,不时被纳入形式的规范化和功能的社会化要求。这就使新文学面临着两难处境。新文学既以审美独立作为现代性诉求,借助情感、想象和技巧,实现文学的审美创造,但新文学的发生又是现代社会变迁的结果,离不开社会环境,“决不能把离开了人生的东西算做文学”。【46】白话文运动就是为了适应社会、时代的选择,以白话文作为主要形式的新文学自然具有同样的价值取向。用白话文可以写作社会化的文章,包括各种应用之文,但它又与文学修辞和审美追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西方观念里的“文学”重想象和情感,而传统文章更偏重文字和修辞。在白话文还远未成熟的时候,使用文言可以让新文学更为精彩和优美,但又与白话文追求的目标相矛盾。于是,在审美修辞与社会化、文学与文章、白话与文言之间,白话文和新文学都同时面临着两难处境。可以说,白话文的社会工具性和新文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新文学既无法使用纯粹的白话,也无法实现对文言的真正继承,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工具与本体的两难。白话文的发展也是如此,它需要借助文学创作才能推动白话文实践,但文学又从白话文中独立出来,摆脱了白话文的约束,成为个人想象的产物。白话文却被抛在了应用之文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朱光潜《谈文学》


再次,“文学”与“文章”虽然发生了分离,但又常常被混合使用,这给以后的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包括语文教学都带来了不少困难。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和“文学”概念常常被混用。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和《答张永言》中同时使用了“文章”与“文学”。刘咸炘就曾指出:“白话文之起,辨难纷然”,“主者攻者两皆有当有不当”,“主者所持之说,亦非一端,可合可离,主者既混说,攻者亦混难,故致纷纭,迷乱观听”。【47】这样的情形也许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新事物或新思潮都无法避免的。尽管钱玄同说过:“愈混合,则愈庞杂,则意义越多;意义越多,则应用之范围愈广;这种语言文字,就愈有价值了”。【48】但观念的混杂也带来了文体的拥挤,各种体裁“似乎是挤在一条路上”,【49】小说和诗歌都挤在散文的领地,散文在接受其他文体侵占的同时,也向其他文体扩张,反而有了一条相对开阔的路。这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说:“‘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了,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以至于人们“都以为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50】这里说到了语体文在教学和选文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和观念的混乱。其实,今天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语言考试中,命题者常常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这里的“文章”只规定是除诗歌外的文章,但却没有明确指出是写文学性的文章,还是一般性文章。1940年代,朱光潜和朱自清分别出版了《谈文学》和《标准与尺度》,探讨了白话文写作的内容、形式和趣味,确立了语体文的标准和尺度。认为古文以简洁、节奏著称,白话文却以亲切真实、清晰明白、生动美妙为尺度。其中的“亲切”和“真实”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生动”和“美妙”也近于文学的标准,不完全符合一般性文章要求。这也表明,文学与文章的观念多有重合,文学对文章有着相当的审美诱导,文章对文学也有形式的规范要求。后来的事实也表明,新文学的观念和文体属性是清楚明白的,而白话文的边界和尺度却有些模糊不清。造成这样的情形,实际上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白话文与新文学就已存在的观念混合和功能重叠有一定的关系。


朱自清《标准与尺度》


注释


【1】 陈独秀:《答胡适之》,《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第241页。

【2】 常乃惪:《通信》,《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

【3】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7页。

【4】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358页。

【5】 钱玄同:《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5号, 1917年。

【6】 贺汪泽:《五四时期文章观念的变革与重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7】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

【8】 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97页。

【9】 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95页。但该段在收入《半农杂文》时却删除了“青菜黄米”和“一英里”,并将“肥鱼大肉”改为“精美宴席”(《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2页),反而没有那么形象生动了。

【10】 陈平原:《学问该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7—206页。

【11】朱自清:《论教本与写作》,《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12】 郭绍虞:《新文艺运动应走的新途径》,《语文通论》,上海:开明书店, 1941年,第88页。

【1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卷,第页。这里,用“国语”而不用“白话”,也有胡适在策略上的考虑,“把‘白话文学’正名为‘国语文学’,也减少了一般人对‘俗语’,‘俚语’的厌恶轻视的成见”。(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胡适文集》第3卷,第289页)

【14】 钱玄同:《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

【15】 朱经农:《通信》,《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

【16】 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周作人散文全集》第4卷,第288—289页。

【17】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

【18】 茅盾:《读〈呐喊〉》,《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395页。

【19】 郑振铎:《语体文欧化问题与东华先生讨论》,《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14页。

【20】 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第5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48页。

【21】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集,第391页。

【22】 鲁迅:《中国文与中国人》,《鲁迅全集》第5集,第382页。

【23】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全集》第4集,第629页。

【24】 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鲁迅全集》第6集,第306页。

【25】 胡适:《什么是文学》,《胡适文集》第3卷,第165页。

【26】 梁绳袆:《通信》,《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1922年。

【27】 胡适:《通信》,《小说月报》第14卷第4号,1923年。

【28】 茅盾:《通信》,《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1922年。

【29】 周作人:《国粹与欧化》,《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6页。

【30】 周作人:《〈桃园〉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07页。

【31】 周作人:《〈桃园〉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第507页。

【32】 周作人:《〈枣〉和〈桥〉的序》,《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第765页。

【33】 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第518页。

【34】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第80页。

【35】 茅盾:《进一步退两步》,《茅盾全集》第18卷,第445页。

【36】 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郑振铎全集》第3卷,第436页。

【37】 陈独秀:《随感录》,《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第421页。

【38】 陈独秀:《答曾毅》,《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第328页。

【39】 郑振铎:《文学的定义》,《郑振铎全集》第3卷,第394页。

【40】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集,第96页。

【41】 茅盾:《进一步退两步》,《茅盾全集》第18卷,第446页。

【42】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胡适文集》第3卷,第133—134页。

【43】 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2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44】  王水照、朱刚认为,五四新文学革命给中国古代文章学带来沉重的打击,文言文被白话文所代替,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忽视;“杂文学”观念转化为“纯文学”观念,而无法真正把握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点。传统文章学被新文学批评观和学术观所遮蔽,造成中国古代文章学史学术链的断裂,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进程。(王水照、朱刚:《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文学评论》 年第 期)该文也作为“序言”收入《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45】 朱自清:《什么是文学?》,《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1页

【46】 茅盾:《中国文学不发达的原因》,《茅盾全集》第18卷,第97页。

【47】 刘咸炘:《语文平议》,《刘咸炘学术论集·文学讲义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7页。

【48】 钱玄同:《新文体》,《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300页。

【49】 周无:《诗的将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43页。

【50】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叶圣陶集》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婉薇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王本朝: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一)

跨界太极学术 | 高玉:光焰与迷失:"80后"小说的价值与局限(二)

跨界太极学术 | 李永东:上海模式的中国乌托邦叙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