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极学术 | 曹顺庆:比较文学前沿问题
曹顺庆
比较文学前沿问题
曹顺庆,《比较文学前沿问题》,《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02):1-2.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名实"之争,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法国学派倡导“国际文学关系史",甩掉备受攻击的“比较"二字,将重心倾注在文学史的实证性研究上,仅仅着眼于“事实联系”或“因果关系”,否认平行研究,缩小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美国学派在批评这一自我设限之举时,提出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但却没有跨出文明之界限,只是在单一的西方文明内部进行文学比较。俄苏学派对这种西方中心论进行了批判,并倡导研究世界文学类型,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中西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文学比较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异质文明之问的可通约与不可通约之处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关键。中国学派在积极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质性和变异性的比较文学可比性观念,倡导异质文明之间的文学对话与诗学比较,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在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跨异质文明研究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当前比较文学在东方特别是中国发展迅猛,这一新动态提醒我们应进一步强调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并努力搭建一个平等、多元、有效的跨文明对话的平台。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基础上,平行研究才能在一种“对话"的视野下展开,才能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互证、互释、互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闫的融合与汇通,有利于使民族文学及传统文化真正为世界所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学交流和文化发展。换言之,我们应持“国际性”和“世界性"的文学胸怀,将各民族文学平等对话的思想贯穿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始。
20世纪70年代,港台学者就提出了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构建“中国学派"学科理论,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比较文学在单一文明中进行比较的研究模式,重建适应东方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范式,提出文化模子阐发研究、跨文明对话理论和文学变异学研究,丰富和深化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和领域。这也意味着世界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了一个跨越东西文明圈的崭新的发展阶段。当然,新的阶段也有新的挑战,更有新的发展契机。比较文学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目前,很多外国文学研究实际上是“变异的"比较诗学,外国文论在译介到中国时已经变异,正如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语境下已经不是原来的古代文论。正是这种“以西释中"、“以今释古"或“以中融西"的学术语境,造成了笔者曾经提出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其实质就是没有建立中国文论独有的话语规则。这提醒我们在古今、中外之争中探寻我们的学术姿态,在他者的视域中重新反思和认识自我。
王苗苗的文章《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对中国巴金研究的启示》选取英语世界的部分重要的著作及学位论文对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与中国的巴金研究的利弊得失以及对中国巴金研究提供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加以阐释,分析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巴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因素。黄健平的《可比性与“他国化"视野中的翻译文学》、孙仁歌的《聚焦“以中释中":自立本土文论话语体系——兼谈黄维梁立足本土文论资源研究个案》两篇文章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翻译文学的变异性,本土文论如何本土化进而世界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前者从翻译文学的“他国化"视野入手,阐释了文学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过滤" 和“文化误读",重新界定了“可比性"在比较文学中的定义,重申了“变异性" 在异质文明中进行文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后者提出应建立“以中释中"的本土文论话语体系,在中国自身的文学语境中使用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建构一种鲜活、有效的,既能指导中国文学创作,也能融会全球化语境的中国本土文论。当然,在践行“中国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关上借鉴西方的 “窗口",不能停止“拿来",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在关注本土化的同时,密切注视西方文论界的学术风向,这样才能真正融汇中西,与时俱进。胡志红的《从主流白人文学生态批评走向少数族裔文学生态批评》就从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女性主义和少数族裔在文学生态批评中的崛起,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李涯的文章《仪式抵抗: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麦克尤恩早期创作》探讨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文学创作,从边缘人物、不可靠叙事、反成长主题三个方面来分析麦克尤恩早期小说的抵抗风格。邹涛的论文《从〈福〉看传记叙述困境及阿伦特的叙事身份理论》揭示了库切的早期作品《福》,同时展现了自传性叙述和他传性叙述的双重困境。
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