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欧阳友权: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学理逻辑

欧阳友权 跨界经纬 2021-12-0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学理逻辑


欧阳友权:《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学理逻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


摘要:科技活动是人的目的性行为,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切入“关系"维度,找到价值生成的人文根脉。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杠杆,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进步蕴含文化指向,文化与科技具有互动关联,二者融合的理论逻辑是解决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将其运用于产业实践是解决本体论问题。科技为媒,文化为魂,产业为用,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拉动产业的引擎,是理论逻辑的现实确证和实践还原。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融合;学理逻辑


科技对文化的历史性影响分为产品创新和观念构建,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来实施、通过产业实践得以体现的。科学以揭示自然规律为目标,技术以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为宗旨,而体认自然技术生产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历史性生成。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曾说:“一切技术都与生成有关,而运用技术也就是研究使某种可以生成的东西生成。"①我们讨论文化与科技融合,不仅需要辨析文化与科技海德格尔在反思现代技术时就曾提出:“当我们的互动关联,还要有一个产业实践的生成维度,而这些均有自己的理论逻辑。



一、科技发展的文化指向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但科技绝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是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因为科技的动因是文化,科技的终极指向还是文化。海德格尔在反思现代技术时就曾提出:“当我们问技术是什么时,我们便在追问技术。尽人皆知对我们的问题有两种回答。其一曰·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其二曰·技术是人的行为。这两个对技术的规定是一体的。因为设定目的,创造和利用合目的的工具,就是人的行为。" “因此,通行于世的关于技术的观念一一即认为技术是工具和人的行为一一可以被叫作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②是的,技术本身奉行的是“工具理性",但任何工具都是为特定目的设置的,技术工具的目标指向总是人的目的性行为,于是技术行为就与“人"这个存在者建立了关联,就有了属人的价值蕴含,即有目的的人文价值,技术与使用者的关联让技术从“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这种价值理性是一种文明的积淀,我们称之为“文化",故而科技发展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积淀了人类文明的人文文化。基于海德格尔对于现代技术的哲学追问,既然“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就将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而“现代技术中隐蔽着的力量决定了人与存在者之存在的关系"③于是,我们探讨技术的文化指向,需要切人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维度,在现代科技文明中找到文化生成的价值根脉。


现代技术发展的加速度趋势,加剧了文化价值建构的时代紧迫性。自上世纪40年代起,人类的高新科技便以超越想象的高速发展态势席卷而来,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沿微观领域向生物技术开拓,沿宏观领域向空间和海洋技术扩展,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群。这些高新技术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帮助人类认识自然,创造财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当现代科技高歌猛进时,我们是否应该追问:人类发展科技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追逐功利、膨胀物欲么?不是。人类创新科技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满足功利欲望,而在于人与外物的和谐以臻于生命的完美;不是物对于人的占有,而是人驾驭物的自信与自由。它是通过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来高扬人自身的个性、创造性和自由本性,运用客观合规律的手段,实现主观合目的的宗旨。任何一门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目的都在于认识世界让人在自然界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在这里,物质的种子生长出的是一片精神的绿野,最尖端的科学探索回答的是“认识你自己"这个最古老的“人"的命题,最缜密的技术试验收获的却是大写的“人"的心智成果。④



爱因斯坦主张,一切科学技术、道德、政治和艺术等,“都是同一株树上的不同分枝,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他从单纯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他提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化,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副产品,而“关心人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⑤科学技术及其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但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的技术主义必然导致“工具理性"伤害人类自身,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应该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⑥。科学技术追求的是合规律性,侧重物理客体、客观自然、普遍规律、因果关系、实证知识、理性逻辑等;人文文化倡导合目的性,强调个性情感、主观意志、直觉体验、人伦道义、生命价值等,只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与互补,才会有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现代科技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实质,就是达成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博弈相融、对立统一。可以说,正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决定了科技发展的文化指向;高技术与高人文相依相生,是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因而,论及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应该有一个意识形态的向度,并据此确立起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我们知道,人类文明史上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譬喻: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获得了道德和智慧,从此文明开光,启动文化创造之旅;另一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让人类获得理解天地万物的能力,推动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还有一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成就了“苹果"品牌,以技术创新成就了财富神话。“苹果"的隐喻是科技也是文化,它以史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让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原始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迈人后工业社会的数字文明时代。


二、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关联


如前所述,文化与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侧面,两者的携手共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保证。从人类文明的源头看,古希腊缪斯女神既司管文化艺术,又执掌科学,后人从“缪斯" (Musae)一词衍生出“音乐" (Music)和“博物馆" (Museum),绝非偶然,因为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本来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连袂而行、比翼双飞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技术的巨大贡献则在于,能为社会进步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强大的国力支撑。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规范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导向,形成综合国力的文化影响力。



(一)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


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是一维的、矢量的、永无止境的。技术作为对于“物"的一种“宰制性"力量,不仅在为大千世界不断地命名和证伪,同时也在为人类文化建设助推或“加载"。这是因为 “现代存在的东西被现代技术的本质的统治地位打上了烙印,这种统治地位已经在全部生命领域中通过诸如功能化、技术完善、自动化、官僚主义化、信息等等可以多样化地命名的特色呈现出来"。⑦文化的历史性建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文化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为文化的价值观是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前提的,而要正确认识世界、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依靠科学和技术。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在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信息技术,是用智能活动的空间浓缩人性发展的时间,用五光十色的技术产品物化人的创造精神用人与外物的和谐去沟通人的个性生命形态的有限与生存质量提高的无限的矛盾。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仅有了更为舒适的生存空间,而且有了不断拓展的认识空间和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这便是人类从自然外物中赢得的自由境界,亦即文化的境界、文明的境界、诗意栖居的审美境界。科技把文化推向“座架"⑧又通过“撬动" 世界而创新文化,让文化创造在技术杠杆的支点上获得不竭的原动力。


历史一再证明,正是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文化观念的建构和文化产品的不断更新,成为文化业态变革的核心动力。例如,正是留声机、摄影术、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的发明使音响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和发展,并使出版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正是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使文化产业在消费终端以及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阿凡达》海报


可以说,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文化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印证着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阿波罗登月火箭的宇航员踏上月球时,他讲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又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心声,是人类面对浩瀚宇宙的自豪呐喊,其意义已远远超乎技术本身,而升华为人的哲学和文化的诗学。以数字虚拟为技术依托的数字电影如《阿凡达》《钢铁侠》风靡全球,让我们见识了技术和文化创意联姻的魅力,引发了全世界3D电影的浪潮。科技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高新技术,创造的是联袂双赢格局。一旦失去科技的支撑,很多文化创作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很难形成规模走向市场。


(二)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


历史已经表明,文化发展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及其传播应用,没有社会文化的提升,科技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没有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规制,技术的利刃就可能伤害到人类自身。今天,高新科技带来的后工业文明,或曰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正在以智能计算机逐步代替“蓝领"和“白领"的职工,企业生产正在从劳动密集化向智力密集化转变,人类自己的价值取向也在完成“体力一一脑力一一智力"的跨越。这样的文明和文化,必将加速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让科技文化成为科技本身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


如果一种科学技术没有承载文化内容,不管产品多么完美也只能是一个机械的“躯壳"。如同苹果系列产品,其成功之处不仅是智能技术,还在于它为产品注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使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表达,种时尚感的自足体验。如果没有带给消费者这种文化体验,苹果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一部手机、台电脑而已,不会产生巨大的文化附加值。这种包含了价值判断的品牌内涵,即是企业文化,是苹果创新力的思想源泉和逻辑支点。我们看到,苹果公司定位于高端消费与个人专业市场,他们设定了9条企业理念:(1)专注于设计;(2)信任乔布斯;(3)忘记一切,从头开始;(4)相信苹果比其他所有公司都强;(5)看重他人的想法;(6)永不服输;(7)时刻关注细节;(8)保密至高无上;(9)主导市场才是最重要的。⑨正是凭着这样的企业文化理念,让苹果产品行销天下,连年人选世界品牌价值榜的榜首。


再如阿里巴巴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企业一直坚守的文化理念,即阿里巴巴集团的六个核心价值观:(1)客户是衣食父母: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2)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3)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4)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5)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6)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于是,阿里巴巴确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能够通过发展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⑩这样的企业文化精神,是阿里巴巴改变人们购物方式、打造阿里巴巴网络门户的人文基础。



中外成功的文化企业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科技让文化更加精彩,文化让科技更具魅力。科技承载着文化发展的成果,文化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方向,成为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文化与科技是联袂而行、携手互动的,科技走在产业前台,文化提供精神内力;一个是创新的原动力,一个是基因DNA,它们的合二而一将形成内外兼修、互动互补、相得益彰之功效。


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将导致社会危机,他比喻说,科学技术就像一张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后,科学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者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地,这个“价值"导引便是文化最基本的功能范式。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对意义的遮蔽,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姿态让神秘的意义世界得以敞开,他说:“技术世界的意义遮蔽着自身,若直面此遮蔽的意义则我们就置身于一个向我们遮蔽自己的东西的区域中一一它在朝向我们而来的同时又遮蔽自己一一一此即为神秘之特征。据以对在技术世界中遮蔽的意义保持开放的态度命名为: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⑪敞开便是对遮蔽的解蔽,文化与科技的关联与互渗即是让神秘的意义世界虚怀敞开以解蔽神秘的最好方式。


三、科技为媒,文化为魂,产业为用


 如果说,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论逻辑是解决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将这一认识运用于文化产业实践则是解决本体论问题,即回答存在者如何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说:“我们让技术的东西进人我们的日常世界,同时又让它出去,即让它们作为物而栖息于自身之中。这种物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相反,它本身依赖于更高的东西,此态度可命名为:对于物的泰然任之。"⑫海德格尔一直反对仅以技术的眼光看待技术,而认为技术是人的行为,是合目的性的工具,人为了避免成为技术的奴隶就需要用“思"和“诗"去拯救,于是,作为“物"而栖息于自身之中的技术,其所“依赖于更高的东西"便是拯救它们的“思"和“诗",即属人的持存物,亦即可以对技术“解蔽"的人文文化。文化及其文化实践行为不仅是技术的救赎之物,也是现代技术的救赎之路,有了它人类便可对于技术之物“泰然任之"。科技为媒、文化为魂、产业为用,即是本体生成的救赎之路,它体现了人驾驭物的自信与自由,文化产业则让前二者的融合形成物质性存在,得到感性体现,构成“存在场",进而为“科技一一文化一一产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形成本体论确认,找到不可逆的利益归宿,也有利于防范技术异化带来的危机。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上说,无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都要为产业服务。我们所说的“文化与科技融合"首先是倡导一种观念,一种文化工业战略,种提升文化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可能,要把这种观念、战略、可能变成现实,离不开产业实践。前者是述道、述理,是认识论、方法论,后者才是述实、述功,是本体论、价值论。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将文化和科技这两条“腿"扎根于产业现实的 “大地",让文化和科技在产业实践中产生“ 1 + 1 > 2 "的效果,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我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给科技注人文化的灵魂,而无论“科技翅膀"还是“文化灵魂",最终都要通过特定的产业行为和产品市场来体现。如果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拉动产业的引擎,那么,产业实践则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源性动力。故而,科技为媒,文化为魂,产业为用,三者互为表里,相需为用,应该携手共进、无缝对接。



当前,就我国文化国情而言,要让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引擎,应该处理好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


(一)面向需求,即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要以社会需要和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


从社会需求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应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坚守时代核心价值观,遵照我国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鼓励和扶持文化企业形成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该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高端产品开发为切人点,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面向消费需求是所有企业生产的基本导向,更应该是文化企业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社会责任。以消费者为中心不仅是文化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科技人文性和人文科技性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文化科技行为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对人民大众文化权利的尊重。


对于文化与科技双方来说,面向需求的产业实践对它们有规制性导向作用。其中,面向国家需求和满足消费需要的文化生产,应该贴近大众生活实践,加强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文化为“魂",加快科技基础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让先进的技术装备、软件、系统承载刚健有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创作、传播、展示等环节的技术创新,形成以高新技术支撑的文化产业;而从科技创新角度看,面向需求的文化科技行为,则要求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上,抢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制高点,特别是在数字出版、互联网影视、数字高清电影、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现代创意设计、公共服务网络等新型产业的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加快各类文化创新要素的集聚融合,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科技业态。


 (二)促进转化,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和社会生产力。


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创造新产品,改进新工艺,提高新效率,最终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利益,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同产业对接的关键一环。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担了众多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863 "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务积累了许多科学成果和技术专利,形成了庞大的成果转化的技术宝库。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等,也都可以提升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的产业创新力。



今天的文化科技,已经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载体,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三网合一、网络电视、电子阅读器、3D电影、动漫游戏等等,它们都是科技创新转化的文化新成果。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文化广场等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的成功建设和使用,都包含着较高的科技转化要素和文化创意含量。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省市在促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方面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搭建高端融合平台,开辟交流转化的渠道,从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基地建设等多个层面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成果奖励等方式,扶持成果转化和重大项目,加大网络电视、数字出版、物联网、云渲染服务平台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打造科技、文化、产业融合转化平台。


(三)推进提升,借助科技的力量创新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在广电业、出版业、报业、都市休闲业、文化旅游业等传统领域,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靠“打资源牌,吃祖宗饭" 传统产业需要借助新型科技实现转型升级,但更应该注重新型业态培育,促进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应该大力培育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手机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业态,创生以3D技术、虚拟技术与文化融合形成的新展示模式,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这些新业态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典范,也是文化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在科技与文化业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融合点。在这方面,英国的“伊甸园计划"、法国的“洛林模式"(老工业基地转型)、日本的九州工业区环境生态循环经济转型升级模式等,可资我们借鉴。科技为媒,文化为魂,产业为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坚持面向需求、促进转化、推进提升,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拉动产业的引擎,这是中外文化工业的成功实践也是该论题在理论逻辑上的现实确证和实践还原。


注释:

①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② 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5页。

③ 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40页。

④ 参见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9页,第73页。

⑥ 李醒民: 《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 主义》,《光明日报》2004年6月1日。

⑦ 《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7页。

⑧ “座架”(Gestell)一词是海德格尔在一种非同寻常意义上对现代技术本质的命名,其含义是“生产之聚集,是让显露出来而进入作为轮廓的裂隙中的聚集。 ”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⑨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h1D_N87LCJs3wd1hmNDrvOUWNMNFRvP38q-h8dx03df9PvrQNnIOM2pwIwdxoummUGZbQo9gkHfEO5QiP8ka, 2015年2月9日查询。

⑩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参见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658022957.html,2015年2月9日查询。

⑪海德格尔:《泰然处之》,《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39页。

⑫海德格尔:《泰然处之》,《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39页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 41008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何春桃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单小曦:从后现代主义到“数字现代主义”——新媒介文学文化逻辑问题研究反思与新探

跨界太极学术 | 徐诗颖:混杂性 :流徙空间下的香港文化身份特征——以 1980 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为例

跨界太极学术 | 黄鸣奋:艺术与混合现实


【跨界太极】  981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