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古远清:站在当下学术前沿,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

古远清 跨界经纬 2021-12-03


站在当下学术前沿,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


古远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座教授),《站在当下学术前沿,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南方日报》,2019年2月

 

    笔者2016年2月28日在故乡媒体发表的《让“粤派批评”浮出水面》一文,引起广东文艺界的热烈讨论。为了及时总结“粤派批评”研究的新进展、新现象和新问题,推动广东文艺的繁荣与进步,提升文化界对“粤派批评”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很有必要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这张名片。


古远清


    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必须站在当下顶尖的学术前沿,出现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过去,“粤派批评”在关注现当代文学和华文文学研究的走向,总结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学术热点方面,得到了全国文学研究界的支持和评论界的积极回应。最近,又有蒋述卓2018年中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从总体上对百年来华人学者在海外对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翻译传播、阐释研究和批评实践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整理和系统的学术史研究,力图呈现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研究的整体脉络,以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华性的、跨地域的中国诗学。陈剑晖发表在2018年第4期《文学评论》上的头条文章《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亦是站在当下学术前沿的代表作。此文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进一步加强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导引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走向成熟,具有启示意义。

 

    前沿性与热点话题的评论往往分不开。黄遵宪的“诗界革命”,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的倡导,都开创了一个时代风潮,在神州大地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热点关注不能满足于追踪式、描述式,而要有理论深度,这就必须打通学科界限,超越文、史、哲互不关联的原有局面之壁垒。自古以来就有学者专治一经,也有人不囿于固定领域。林岗所走的便是文史交杂的学术思路,和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术著作有明显不同,这回他的秦征南越研究从宏观论述转向历史考证,再加上中国发展前途的丰富可能性给学术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这是林岗近来研究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林岗的《秦征南越论稿》属跨界之作,那更年轻的凌逾所使用的则是跨媒介的研究方法。这里讲的“跨”,是指打破边界、交叉互联、合作融会、扩容转向、兼容并包。对香港文艺创作来说,特指各媒介相互吸取创意思维。对文学叙事来讲,主要是吸取图像、声音、影视、舞蹈、音乐叙事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灵感,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或是艺术品从这一媒介变身到另一媒介,实现不同媒介载体的转化,或是集听、说、读、写、音、像、文字于一身,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整合多种媒介手段,完成事件叙述,让新和旧、同质和异质媒介跨过自身的楚河汉界,经横向、纵向或斜向整合,实现渗透融会,成为综合媒介。在这方面,凌逾有一系列研究香港文学的专著问世。

 

    对于粤派批评家来说,品牌意识、品牌精品以及品牌人才的建设,尤其是像李德南、陈培浩、杨汤琛、申霞艳、唐诗人、柳冬妩等面向时代和生活生力军的加入,是粤派批评队伍的壮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品牌建设需要不断出精品去维持、出佳作去支撑。所谓精品,对“粤派批评”来说,主要是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兼具地域性的佳构。在这方面,谢镇泽凭着自己多年来从事研究软实力的独特人生经验,从内蒙到广东珠海的郭海军则立足于自己新移民的工作实践,共同写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专题研究著作《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这本书,通过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听到了改革开放40年真切的前进脚步声,看到了新移民文艺工作者如何溶入当地社会,同时也看到了广东文学的可喜变化及其美好前景,成为展示“粤派批评”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的力作。



    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的名片,其途径有两条:一是由省内向省外扩张,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新鲜事物,立足南粤,辐射到境外。二是由境外向海外扩张。海外华文作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广东籍文艺工作者占了大头。我曾经发表过单篇论文《文学粤军在台港澳》《文学粤军在海外》,便是这方面的尝试。希望有人写一部《中外粤籍文学创作史》,和拙著《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对照和互补。走这两条路径不是要偏离“粤派批评”的品质和文化方向,而是为了更加壮大和丰富“粤派批评”的品格和文化内涵。“扩张”是为了造就更多的岭南文学精品,是为了使“粤派批评”这一品牌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



    在流派竞争不断的当下,“粤派批评”和“闽派批评”等兄弟文学群体一样,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对品牌意识也愈来愈关注,甚至可以说批评群体之间的竞争,已更多表现在品牌打造的竞争。在这方面,广东人民出版社以大手笔推出的多卷本“粤派评论丛书”,就是这方面成果的漂亮展示。这套丛书勾勒了从晚清时期的梁启超、黄遵宪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粤派批评”的历史发展脉络。现在面世的“大家文存”有《梁启超集》《康有为集》《黄遵宪集》,“名家文丛”有《黄药眠集》《钟敬文集》《萧殷集》《黄秋耘集》《梁宗岱集》《刘斯奋集》《黄树森集》《饶芃子集》《黄伟宗集》《黄修己集》《李钟声集》等。这蔚为壮观的十多本书,改变了过去散兵游勇著述的状况,集合为一个群体,成了一张在全国文艺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化名片。由于种种原因,以林志浩、黄修己、杨义、洪子诚、陈平原、温儒敏、黄子平、陈剑晖、宋剑华以及本人文学史写作为考察对象,探讨“粤派批评”对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贡献的《“粤派批评”与现当代文学史写作》,以及另一本由贺仲明主编的《“粤派批评”与台港文学研究》交稿后还没有面世,陈剑晖主持的《“粤派批评”发展史》亦未杀青,希望这三本著作能尽快地和读者见面。

 

    为了进一步开发“粤派批评”的研究和评论空间,建议还可以撰写作为“粤派批评”重要基地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这三所学校的中文系简史。笔者见闻有限,坊间只看到《北大中文系简史》,还没有见到别的院校中文系简史问世。像《中山大学中文系简史》的编撰,对展示和强化“粤派批评”的谱系和实力,无疑有很大帮助。



    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梁宗岱、萧殷等人铸造了“粤派批评”的品牌,我们不能停留在既有的成绩上,而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维护“粤派批评”品牌,弘扬“粤派批评”精神,这是每一位粤派批评家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而人文精神、岭南特色以及做一流评论家,保持新锐的姿态,是进一步擦亮“粤派批评”名片的重要标志。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传统”,守住“两条底线”。“一个传统”,就是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同时注重面向现实的实践性、开放性;“守住两条底线”,就是守住前沿意识与地域色彩的底线。我们“粤派批评”应自觉抵御浮躁,必须努力坚持自己的评论信念,把握新时代的文化潮流,建构“打工文学”一类具有南粤特色的批评话语,持续向全国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让“粤派批评”走出岭南大地,像谢有顺说的那样“成为中国的实证学派”。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邓媛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朱崇科:华语比较文学:超越主流支流的迷思

跨界太极学术 | 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跨界太极学术 | 李凤亮、宗祖盼: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跨界太极】  996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