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通讯 | 首届国际华文微诗研讨会顺利召开

跨界太极 跨界经纬 2021-12-03


首届国际华文微诗研讨会顺利召开


23日下午,首届国际华文微诗研讨会于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隆重举行。熊国华、田忠辉、凌逾、王瑛、吴作歆等学者诗人,对“微诗体”的时代性、创作与传播方式、文体贡献和诗学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由国际华文微诗群负责人熊国华教授主持,田忠辉教授进行点评。


大会伊始,中文系主任王瑛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师生表示欢迎。

 

随后,熊国华教授围绕中西方文论对接和现代新诗对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问题,发表了题为“用微诗贯通古今诗学”的演讲。


面对现代新诗在理论与创作的困境,熊国华教授总结了诗歌话语系统“多元无序、乱象丛生”的现状,提出高度警惕照搬翻译和口水化的现象。在熊国华老师看来,它能够承接古代诗歌的绝句形式和相互唱和的传统,并且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形式变革,可从题材、意象、章法、技巧等方面展开古今的对话与接轨,实现古今诗学的贯通。


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写作中心主任田忠辉教授从微诗的表达方式、呈现方式和文体方式展开讨论。田忠辉教授认为,微诗打破了诗歌的规则与范式,在诗歌史学建构上具有标志性截点的意义。他指出,从前微诗作为一种生活趣味的方式,在现阶段已逐步迈向进入学术理论建构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文体意义、史学意义以及时代高度。


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作歆指出“微诗是碎片化时代的诗意存在”,他从碎片化时代阅读和写作特点进行论述,提出微诗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媒介的转换,符合“微言大义”的审美要求,是贯通古今诗学的最佳途径。


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张萍分享了自身与微诗结缘的心路历程。谈及微诗对自身当下生活的冲击,张萍坦言:“微诗让我的灵魂不再枯燥乏味”。

 


郭锦生校长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发表了“以匠心让微诗显光芒”的主题演说,提出创作微诗如同雕琢钻石一般,需要以一颗匠心将文字进行精巧和极致的打磨。

 


石文娟老师认为微诗具有辨识时代的特征和约束力。她围绕“微诗,辨识时代的特性”的主题,通过回顾古代诗歌的源起,思考微诗在当今时代的规模、格式建构、创作格局以及影响力等问题。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馆长詹海林主要从作者的创作角度探讨了微诗的个性和共性,论述了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以及中国新诗的创新发展历程。

 

自由讨论环节中,现场的微诗创作者积极交流想法、交换对微诗创作的意见。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跨界研究中心主任凌逾老师就微诗题材的选取、国际化格局、微小化的内容形式以及网络化的传播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思考当今微诗的主攻性方向和多元化的媒介形式。

 

王瑛教授表示,当代新诗允许“试错”,包含多种表达形式,但同时也存在语言过于随意、缺乏社会考量、尊严感较弱的问题。对此,她强调微诗的情感注入、思路的清晰指向以及语言章法的美感。

 

       刘云老师从微诗的载体进行阐述,她倡导构建微诗与社会群众相接的沟通渠道,为文学吸收年轻群体,将当下流行的手机软件与微诗相结合,形成新的传播方式。


       刘秀丽老师表示,微诗应该尽量规避模式化写作,强调丰富诗歌写作的多样化创作类型,关注微诗的思想性。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孙萍认为写诗“情到深处,方能本色”,并且以教育者的身份强调下一代的诗歌教育,倡导诗歌的“推陈出新”,为微诗注入新的生命力。

 

薛亚聪老师则结合自身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了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强调了诗歌教学的创新性以及诗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在整个自由讨论环节中,田忠辉教授针对发言的师生进行了点评,并且补充和强调微诗的界定、形式、内容。


至此,首届国际华文微诗研讨会圆满结束,参会师生积极互动与交流,气氛活跃。


总编:凌逾

摄影:罗海燕

撰稿:李婉薇

责编:李婉薇、夏婉琦

【跨界太极】  1096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