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经纬:学术 | 师曾志、潘聪平、仁增卓玛:一切尚待生成: 作为跨媒介叙事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
一切尚待生成:
作为跨媒介叙事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
师曾志 潘聪平 仁增卓玛
[提要]将互联网世界隐喻为跨媒介叙事超文本,赋予互联网传播理论与实践以更广阔的想象力,强调传播学研究中跨学科的重要性。基于符号意义上的对话交流不仅使传播学成为基础学科,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传播学乃有我之学。力图阐释互联网超文本链接世界中符号意义是如何生成的,以此将长久退隐的观念、情感、认知及选择突显出来,并在万物皆媒的现实中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变化的要素与推动力。超文本世界意义的无限延伸与流变,让客体的诱惑与主体的欲望在沟通对话中参与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乃至社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中。互联网传播速度的加快与反馈机制的改变,个体感知、情感与认知等成为互联网传播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考验着人们的感知力与自我认知能力,艺术家所具有的认知与创造并举的思想方式为传播如何可能敞开了道路。互联网传播增进了个体认知与人类绵延关系的紧密程度,遮蔽在异质、无序、失范等背后的生命时间意味着有机社会的深刻存在,并在更大的时空差异中趋向同一,实现着在传播表达、行动与改变中以言行事所带来的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这一切的基础都离不开个体自我的感知、判断与抉择。
[关键词]互联网超文本; 跨媒介叙事; 生命时间; 以言行事; 个体自我
随着 3D 光影技术沉浸式体验、超强滤幕一镜到底的实现,CG(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动画的无实物表演、视频的数字剪裁与合成等技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享受着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所带来的数字视觉美感。视觉呈现能力的强化,不断营造出各种讯息无缝连接、错综复杂的时空美学,新型高科技所带来的传播超文本形态层出不穷,人们的感觉与知觉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它在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革命,也是个体与社会差异化的源泉与动力。传播技术的智能迭代,使得万物皆媒成为可能。链接与连接人感觉、知觉、欲望、情感、意识等的互联网、物联网,自身也在不断演化与变异,成为一个跨媒介叙事与传播的动态生成的超文本世界。这个超文本跨媒介叙事既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其自身也构成了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符号意义生成与社会变迁
互联网超文本自身演化与变异的底层逻辑在于语言、言语等符号意义的编撰是由多元传播主体参与进行的,各种权力以算法规制的方式对符号意义进行干涉与制衡的同时,叙事逻辑相比以往有了更多与更大的选择空间。传统文本作品的写作、编撰、编辑与传播虽彼此分离,但作者、编辑、出版者与读者相对稳定与集中。互联网超文本则冲破了作品由少数人完成创作的传统,每个个体都可能参与其中。互联网超文本作品的延展性也与传统作品存在较大差异,如同人小说( FAN FICTION) 如今在互联网世界中大行其道,它将已出版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故事背景等既定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多人参与文本编撰与写作,打破了创作者与阅读者间的界限,在多人参与下,作品始终处于创作之中,体现出不同创作者自身的风格、特色等,以隐喻、借喻等方式建构与解构着个人的人设与 IP。这种符号意义系统突破了作品、甚至产品本身,形成全方位的文本符号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作品与产品超越其载体、介质、形式等区隔,直面符号意义上的竞争。
符号意义以互联网超文本链接方式成为了社会变迁的底层动力,互联网传播中超文本已不仅仅是网状文本本身,其中揭示出权力、资源、能力等的在场,形成推动社会变革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在跨媒介叙事符号意义的不断生成中,媒介隐喻与延伸凸显出传播主体感觉、知觉、情感、情绪的存在,揭示出传播是在客体的诱惑与主体的欲望间的复杂存在,传播速度的加快释放出的个体,其获得的是自由或规训,首先考验的是个体尽可能全面的、不断变化的感知与认知能力,像艺术家一样摒弃线性时间观念中阶层、性别、语言等概念的束缚,在绵延的生命时间中建构起其存在的方向与力量。互联网超文本世界正是在生命绵延不绝中将符号生成的行动、实现与意义本身结合了起来,以言行事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最终与个体的判断与选择相关。
二、互联网作为超文本世界
互联网世界中符号意义借由各种媒介的相互连接而生成着新的象征系统,并深刻影响着其进一步演化。我们将在互联网上跨越不同媒介的编撰与剪辑、处于不断生成状态的符号系统称为“超文本”,它具有动态、生成等特征,强调人物、情节、意义与视角的同时,更注重其“以言行事”实现的能力。超文本符号意义在跨媒介叙事与传播中突破了个体态度与行为、意义以及行动的边界,强化了万物皆媒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呈现出以超文本为主体的互联网世界。
超文本中的“以言行事”是基于各类场景中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对沟通交流而言,表达的内容固然重要,但表达对自我和他者施加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如何引发他们各自在心理、感觉、知觉、思想与行动上的变化,则更为重要。互联网世界中沟通交流的基础已不仅仅是言语、语言,人们的知觉、感觉、情绪、情感等亦作为载体在不知不觉中卷入到符号意义的生产之中,影响到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判断与选择。
人与符号意义系统的关系是理解互联网超文本世界的关键。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独辟蹊径,在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的意见和幻想”[1]( P44)等思想的启发下,提出“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1]( P45),人与自然、他者、自我等关系,笼罩在流动的、动态的有机世界中,而人类“有机生命过程的显著特征正在于,我们不可能在描述它时不涉及未来。”[1]( P90)人类本性中对未来的期许在思想、生活中,更在符号意义系统中。人类“伦理思想的本性和特征绝不是谦卑地接受‘给予’。伦理世界绝不是被给予的,而是永远在制造之中”[1]( P102),这就是说,人类现实伦理世界植根于怀着对未来期许的、永远在创造的大地上。由此,不难理解柏拉图所说的“知识是灵魂追随事物的运动”“美德即知识”“知识就是感觉知觉”,以此为基础的互联网超文本世界最终是在人性与个体生命底色上进行,生命密码在符号意义中不断编码与解码,需要迫近与抵达的是外在利益与内心善恶的协调与平衡。
三、超文本跨媒介叙事对符号意义的构形
互联网超文本是跨媒介叙事的基础,跨媒介叙事是互联网超文本意义产生、生产、生成、变形与构形的方式。多元主体的卷入,使得互联网超文本跨媒介叙事不仅影响到个体洞察事物、自我决断的能力,也对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结构带来了影响。
罗兰·巴特
发端于文学的叙事学,从一开始就隐含着跨媒介的视阈。1966 年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在《交际》杂志发表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时就指出: “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和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 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绘画、彩绘玻璃窗、电影、连环画、社会杂文、绘画。而且,以这些几乎无限的形式出现的叙事遍存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2]( P4)德国叙事学家扬克·里斯托夫·迈斯特也指出: “叙事是跨媒介的现象,没有哪个叙事学家对此持有异议。”[3] 诚如麦克卢汉指出的“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语言,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4],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媒介社会化与社会媒介化使得跨媒介表意及行动无处不在、无处不显。跨媒介叙事已日渐成为互联网叙事常态,所有媒介都可能参与到叙事之中,每一种媒介的参与,都会影响到符号意义的建构与解构。
四、跨媒介叙事作为隐喻与延伸
跨媒介叙事作为一种隐喻是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等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指出: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5]( P26)各种媒介作为隐喻亦如幽灵一般,在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游移交融,穿越国家制度及社会结构等,在看似碎片化的浮光掠影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却难以忽视。在这个意义上,跨媒介叙事所揭示的是众生喧哗表象背后的现实权力与资源结构的动荡和失序,符号意义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中的编撰,不断解构与重构着社会关系网络,其重塑的权力资源成为社会结构改变与社会变迁中生生不息的政治与伦理力量。
作为隐喻的媒介自带魔力,其自我意义本质的隐蔽、遮蔽需要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分析与判断才能得以解蔽与彰显。麦克卢汉曾提出: “任何一种延伸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影响”,它引起人们对媒介理解上的歧义,后来麦克卢汉直接指出: “从社会意义上看,媒介即讯息”,[4]( P9)即“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4]( P18)媒介作为隐喻在人们思想意识中新旧“尺度”的变易有着巨大的延展张力,冲击甚至颠覆着现有的规范、制度、法律等结构化的存在。跨媒介叙事在人们各自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动态、流变的符号意义体现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个体在更大时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有了更多跃迁的可能性。
媒介作为符号、言语、语言,与人们的情感、感知乃至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多面性使得交流与沟通得以实现,然而,交流的无奈揭示的却是人们自身差异化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框架。语言作为“野兽”可能会重蹈巴别塔的覆辙,但也可能成为被围困起来的“野兽”,它的驯化与规训导致人们思维方式与认知框架的固执与坚守,对个人而言需要的是在两者间不断校准、校正的能力。
语言对感知、知觉、情绪等的敏感凸显了因果、事实、逻辑、理性等的意义生成,所塑造的思维方式注重的是怀特海所谓人思维方式“重要性”“表达”“理解”的后两种,而忽略掉了作为后两者基础的“重要性”的步骤。重要性是人们表达与理解的基础,它对人的包容性、价值观念等都会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语言文字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人的情感与行为进行分离,人能够只要去行动而不必卷入自我的情感、知觉,在这个意义上语言、言语也分离了人的身心。重要性是人全身心的知觉能力,表面的不在场实则却是顽强在场,它直接影响到表达与理解。
在此把作为超文本跨媒介叙事的互联网世界称为互联网超文本叙事,它是由穿越时空中的感觉、知觉、情绪与符号所构成,不同文本构成了自我不同的空间,其情感张力在超文本叙事中不断生成着新的意义。当将文本界定在符号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时,文本就能超越语言、言语,接受更开放多元的讯息来源。讯息来源的多元化带来了媒介表达的多样化。文字与视觉等媒介表达中存在连续和间歇两种方式,连续是通过叙事中的节奏、音乐等将事件连为一体,间歇却是让人深刻卷入。互联网超文本叙事中的间离陌生化需要受众的高度参与,其中具体而微的感觉、知觉与情感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不断抵达符号意义本身。
媒介对人感知习惯的影响,使得媒介延伸不仅仅是让人在外爆中获取更多讯息,其内爆性更能反映出不同个体在思维与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互联网超文本本质上是媒介内爆与外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万事万物的互联考验的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环境的感知能力。媒介延伸使得人的心理需要在多样化的物质与差异化的精神中不停地进行转换与调适。因此,网络语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更是观念与心态上的。若对新媒介环境下生成的各类事件、用语名称不甚了解,很难与同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人进行交流与对话,因为语言言语的快速迭代背后便是诱惑与欲望的急速变化。
五、跨媒介叙事中诱惑与欲望的在场
弥漫在互联网世界中的诱惑与欲望以多样、快速变化而影响到跨媒介叙事中意义、权力、价值、利益等的生产与再生产,传播速度与反馈机制的加快,传播主体与客体身份不间断地转换,使得诱惑与欲望不断促成新观念、意义的生成,进而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显现出《道德经》中“物形之而势成之”[6]( P269)的思想。
“诱惑与欲望”是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学术思想的重要密码,它主要指的是主体的欲望与客体的诱惑之间的相互关系[7]( P41)。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诱惑与欲望以“势”的存在方式突破了语言、言语以“物”存在方式的局限性,符号意义深入到了人的情绪、情感等心理状态之中,加剧了符号意义系统的动荡与变化。人的欲望是诱惑的深渊,其魅惑从多方维度展开。媒介作为人感官的延伸,影响着人的情绪、知觉、体验等,也反过来颠覆或强化着人们的感觉。个体差异更多表现在对诱惑与欲望的回应力上,它不仅仅体现个体的心理差异,成为个体沟通交流的基础,也会影响社会心理乃至社会人格的喧嚣与动荡。跨媒介叙事在交流对话以及场景变幻中不知不觉发生着错位,引申出不同媒介表达的内涵,支撑着诱惑与欲望的顽强在场。
让·鲍德里亚
传输、传递、传播信息的载体、介质、渠道等是以媒介物性与物像的方式存在。印刷术发明以来,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替,媒介物性与物像之间变幻多端,激活了诱惑与欲望间的关系,使得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的传者、受者、内容、渠道、效果都发生了变革。这种变化需要我们对跨媒介叙事具有感知、知觉的能力,在注重媒介内容的同时,意识到媒介形式、叙事方式的变化将对内容产生影响,避免被割裂的、碎片化的内容所牵引,而忽略隐蔽其后的诱惑与欲望所勾连起的互联网超文本中情感认同的有机联系。唯有此,才能重视以媒介形式与内容作为感知对象,对符号意义生产与再生产的影响,在媒介以及媒介所延展的时空中展开无尽的想象,让思想永远处于抵达中。
六、互联网超文本叙事中的速度与艺术家
互联网超文本中因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跨媒介叙事,对符号意义的表达、形式、命名、技艺等导致符号意义本身在概念、思维、感知、情感、体验等中的不断延宕甚至失控,这背后巨大的推动力量是传播速度对反馈机制的影响。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符号意义系统中内外部信息交互密切,相互作用增强,改变着传者与受者的固定角色,即传者可能变成受者,而受者也可能成为传者,传者与受者角色有时甚至是合一的,传播内容与意义也由于传者、受者角色在系统中的反转而不断变异。
传播速度带来反馈机制的改变引发了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权力、权威、效率、效能等的变异,它使得互联网超文本世界时空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它发展的动力与效果取决于系统内外自我否定之否定以及随时调适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传播时机的把握。麦克卢汉对此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 “媒介影响现存社会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加速度和分裂。”[4]( P133)速度将物质与身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转变为精神与心理的问题。“速度至少在机械世界的低级阶段,总是起着分离、延伸和放大人体功能的作用”[4]( P140),而在电力时代“在电的速度之中,一切都颠倒了。内向爆炸和收缩代替了机械的外向爆炸和扩张”[4]( 143),人类生存功能压缩性的多样化使得个体感官享受大大提升,人们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存所需与对感官享乐的需要越来越与人们的心理相关。这不仅仅体现为对产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享受其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这也是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在这个新型的、踪迹不定的、无所谓专门‘工作’的世界里,我们的猎物是知识,是对生活和社会过程的洞察力。”[4]( P180)这说明社会变革的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审美推动着观念的改变,而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麦克卢汉
这里的艺术家用的是麦克卢汉定义的“艺术家”,即“凡是把自己行动和当代新知识的含义把握好的人,都是艺术家”,他还指出: “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4]( P102)数字化时代,人们视觉、触觉、听觉等同时作用,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就是人中枢神经的延伸,这种延伸“给人注入一种新的原始直觉和充满魔力的潜意识知觉”的回归,社会调适模式的基础更多的是来自个体情感、感知、感觉等心理的需要。过去通俗艺术往往被高雅艺术所不齿,文化战争的辩论会以高雅与低俗为议题。在互联网超文本世界的跨媒介叙事中,凡圣同居真正得到实现,高雅与通俗只是社会建构的概念。
作为艺术家,人们在互联网超文本世界中更注重沟通交流中关于妥协与不妥协间适应社会的能力。传播技术发展对个体做事、处事以及倾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符号意义系统中的非同一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决定了沟通对话在各个层面上展开,这要求个体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能在认知上不断调整与平衡的能力。
七、跨媒介叙事中“生命时间”的意义
“生命时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提出的重要概念。柏格森认为,时间如同绵延的洪流,它是以人的激情、兴趣、爱好、心理为动力流转,机械式上帝视角的时间变成了个体自我的生命时间,个体的感觉、感知、情感、知觉、经历、体验等不断卷入与绵延,生命的意象成为推动具体事物运动的力量[8] ,这正是互联网超文本世界看似碎片化背后有机整体世界存在的基础。
亨利·柏格森
新媒介环境下符号系统面对的不仅仅是钟表、机械、科学、线性时间,同时还加入了个体感知与知觉中认知差异的生命时间。古腾堡时代的语言文字对人们的线性思维方式及社会组织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带来的是文化的“同一性、一致性和连续性”,而以“原始部落”与互联网超文本为代表的非印刷文化的特征则表现为“多元性、独特性和非连续性。”[4]( P124)生命时间突显了符号意义在现实空间中丰富的内涵,如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红食品、服装等产品,其复古、亲自然、用典等跨媒介视觉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勾起消费的欲望,这是符号意义在人们的心理、历史、人文与自然时间上的承接与继承。如味觉的开发很可能唤醒的是人们儿时的记忆,几种已有味觉产品的混搭,目的是将喜好不同味道的不同时代的人黏合在一起进行产品的延伸。这些很难用新旧来描述,更多的是打开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记忆,与其说是消费产品,不如说是强化与产品相关的集体心理记忆。
互联网超文本叙事是在跨越时空中赋予事物独特的连接性而产生更为复杂丰富的意涵,由此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若单纯从传统时间概念理解时间,很难解释以上种种变化。数字传播中时间由统一的、秩序的、线性的变成了非统一的、非秩序的、非线性的,它们成为打开人们思考的道路。传统社会中机械时间规定着多数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人们以时间为中心,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日升日落的生活,不知不觉中生命的动力让渡给了分割而又连续的机械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时间的机械性决定了人自我生命被动性的倾向。生命动力与生命冲动被压抑在线性时间中,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与认知,自觉不自觉地让时间成为了人们行动的准则,如学生上学,是上学时间到了,而非学生愿意去上学。重复的时间导致人们产生惰性、习惯与固执的生存状态,生命之流在静态中便变得沉重、压抑与庸碌。
对人类而言,真正的时间是绵延。钟表时间提供了空间化的世界,时间成为线性、可控、可计算、可预知的,是无机与机械的,而柏格森所谓的生命时间,却是有机的、永远变动的,无法控制,很难计算,有着进化的能力。绵延异质性的时间消灭了由线性时间所规定的意义空间,生命时间使线性空间定性的、规定的、固定的变为不确定的、变化莫测的。
互联网超文本叙事让生命时间日益显露其存在的巨大能量,时间真正具有了生命力。时间是个体的,更是历史和宇宙的。时间的绵延让人类意志得以存在并影响着人类的进程。自由意志不仅针对一事一物,而是过去所发生事物对现在的影响以及现在如何决定着未来的走向。真正的自由意志是在绵延的生命长河中得以呈现的,生命时间在其无机性与有机性汇合中使生命面向未来显现出创造性的力量,从而产生行动与变革的力量。
八、跨媒介叙事中的“以言行事”
言说本身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非语言现象。非语言性揭示出言说实则支撑的是一种不断涌现与迭代的思维与认知。言与行、说与做的结合愈来愈成为现代人沟通对话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言行合一与知行合一就不再是空洞的,语言真正凸显出其作为人类协作的基础,启发我们语言与其表达世界间的关系比传统二元对立关系更加复杂,语言与世界不仅仅是描述与被描述的关系,它们间也存在相互改变的可能性。
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离不开语言与言说,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图形、视频、声音等,传达中都有以言行事的可能性。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奥斯丁的主要核心思想之一是“说话就是做事”,为此他建立起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其目的是想搞清楚“总的言语情境中的整个言语行为”,为此,他将言语行为分成三个基本层次,即: 话语行为、话语施事行为、话语施效行为。[9]( P90-102)从字面上看,话语行为是一种意义的表达,意思表达清晰就好,表达的意思究竟能否实现不是问题的关键;话语施事行为则强调意义的表达与倾听、处事、做事等能力结合在一起,但能不能做成也不是最终的答案;话语施效行为强调的是意义的表达与行动最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解网络表达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据。意义表达的话语行为是复杂多样的,奥斯丁将其分为发音、发语与发言三种。发音的清晰与含混、声调腔调的高低、情感的起伏跌宕,语言、言说、方言、口音等都为意义的表达增添了无穷的可能。话语施事行为在意义表达中实施了“言外之事”。言外之事的不同也会让施事的方式与效果有所不同。话语施效行为是话语能带来情感、知觉、感觉、思想等方面的改变。这三种层次在话语实践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话语意义的生成与行动、改变愈来愈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义在感觉、知觉的互动中参与到了符号意义的建构中,也在言外之意、言外之行中达成了以言行事。
言行合一将自我与他者的语言与世界作出了分别,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世界是如何影响、决定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自我与他者是如何在沟通交流中了解世界并有所行动。言行合一中人们观念、视野以及选择的改变意味着权力与权威结构的改变,并为人们心理与行动提供了“能”的基础。
在新冠疫情期间,愈发出圈的直播带货正是互联网技术赋权与反赋权的产物,也是跨媒介叙述的典型例证。技术主导下多个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屏幕同时切换,将物理空间压缩于屏幕之中。跨屏传播无限延伸了生命时间,从表达与行动各个层面带来原有各种组织权力资源的无缝对接,在跨媒介叙事表达中实现行动与改变。
九、跨媒介叙事中个体判断与自我抉择
互联网超文本叙事中个体自我在社交平台上对各种信息源的选择具有相对的自主性,自主性在此意味着个体对意义的卷入甚至生产的可能性。这一方面说明数字化社会中个体自我的呈现,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每个人卷入方式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自电子媒介产生以来,就有许多人秉持“凡交际未必是好事”的理念,他们不常听电话,拒绝使用社交媒介,刻意保持自我不受到电子、数字媒介的打扰; 而也有许多人拥抱各种新媒介。不同选择凸显出自我感知、觉知等能力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我的信息渠道,不同的信源会分化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等,因此,考验的是观念与行动需要个体的自我选择与决断,直面的是个体自我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自我对良善生活的主动作为。
社交平台上的多样表达与行动,彰显出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社会进化呈现为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形式,很多人依然固守着传统的知识框架与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讽刺与嘲讽。所谓的共识在宏大叙事上愈来愈难以达成,这逼迫我们回到具体问题上,深入了解与理解,解决问题的方式才会一层层向我们敞开。跨媒介叙事中的个体判断与自我选择让我们看到因缘、时机在传播中的重要性,基于自我的微小叙事成为社会组织方式的新动力,成为达成一定程度“底线共识”的新路径,在绵延的生命时间中建构起存在的方向与力量。
结语
互联网跨媒介叙事超文本世界作为一种隐喻,意味着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传播在意义的生成与历史的绵延中展开。麦克卢汉早已深刻认识到媒介是社会的组织方式之一,这意味着媒介加入信息生产的同时,也参与到了社会制度、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中。万物皆媒的实现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背后的推动力是人们观念、视野、抉择等在跨媒介叙事中的演变。对已知的世界与知识而言,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未知而言,尤其是 AI 等新智能技术,人类还处在原始、神秘、粗糙的直感与直觉中。传播速度的加快与反馈机制的改变,使得互联网超文本叙事中诱惑与欲望的流动已卷入到意义的生成中。时间为我们嵌入世界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凸显了个体感知能力的重要性。跨媒介叙事正在以全然接纳的姿态包容着人们各种的想象与探索的视阈,这既是人类向原始部落的回潜,也是试图揭开未知世界面纱的努力。从符号意义是如何生成中去理解社会、技术、人类以及我们自己,能让我们不断跳脱出传统的、固化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以问题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术关怀与实践,在学科高度分化的今天使我们重新思索跨学科的意义,也让我们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意识到在自由的追求与自我的确认中责任、认知、能力等不断提升的重要性。世界在符号意义中不断敞开,人类未来愈来愈与自我的生命体验与认知相关,在亲密与疏离、喜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并存的世界中,拥抱生命中良善的活力与创造力,一切都尚待生成。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机制研究”( 18AZZ01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形象境外社交媒体传播”( 19JDXCA005)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 生命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跨媒介叙事; 潘聪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 媒介与社会变迁、生命传播; 仁增卓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 媒介与社会变迁、传播民族志。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法]罗兰·巴特.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尚必武. 西方文论关键词叙事性[J]. 外国文学,2010( 6) .[4][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5]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7.[6]老子. 道德经[M]. 徐澎,刘浩注释.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7][法]让·鲍德里亚. 论诱惑[M]. 张新木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8][法]亨利·柏格森. 创造进化论[M]. 肖聿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9][英]J. L. 奥斯汀. 如何以言行事[M]. 杨玉成,赵京超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总编:凌逾
责编:夏清晨
*文章、图片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往期精彩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2124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