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氏名医】唐由之——儒雅谦和的中医眼科泰斗


核心提示:  看到著名中医眼科大家唐由之的第一眼,就觉得他是相当儒雅的一个人,并且这个曾经为毛泽东主席、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朝鲜金日成主席、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治病的中医眼科泰斗竟谦和得没有一

 

  


看到著名中医眼科大家唐由之的第一眼,就觉得他是相当儒雅的一个人,并且这个曾经为毛泽东主席、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朝鲜金日成主席、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治病的中医眼科泰斗竟谦和得没有一点名医的架子。

  而尽显唐由之大医风范的是其最先继承和改进了唐代的金针拨障术,这不仅促进了中医眼科的现代化,还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勤勉聪慧,眼科名家陆南山的高徒并贤婿

  出身书香门第的唐由之早年在杭州就读,后家境日下,由其兄著名画家唐云接到上海,专攻古典文学和国画、书法。后因处于战乱年代,诗词绘画恐难生存,恰好喜欢绘画的上海眼科名医陆南山是唐云的至交,于是有机会得以引荐。从1942年开始,16岁的唐由之在陆先生门下,夙兴夜寐,奋发攻读。

  眼科病人相当凄苦,所以人们常用“拨云见日”这一古代只有修炼到家的神仙才能实现的变化来表达对医家的敬意。唐由之年轻时就下定决心济人于盲瞽。

  陆南山不仅是唐老的恩师,也是他的岳父。在中医史上,高徒贤婿的佳话很多,能被选为贤婿的当然有过人之处,自然也近水楼台,尽得真传。于是我们询问唐老当年应该“聪慧机敏,深得老师器重,常使之左右,指点秘要”。唐老笑着摇头道:“陆先生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对任何学生都不保密,而且陆先生不排斥现代医学和现代仪器。”

  唐由之秉承了陆氏的学风、医德,5年后,受陆先生委托,到苏州代陆先生应诊。1947年底旋归故里,在杭州市开设眼科诊所,正式悬壶医林。在此期间,他一方面锻炼技艺,一方面也打算为日后的进一步深造积攒学费。此时他发现,对于眼科,仅有中医的功底是不够的,应该系统地学习现代医学。

  1952年,他巧遇国家选拔在职中医培养提高的良机,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终于实现了宿愿。和他一起5年寒窗苦读的,还有著名的中医专家方药中、施奠邦、费开扬、陆广莘等。学满毕业,唐由之被分配到当时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突破禁区,改进金针拨障术

  如果是从西医眼科学起,唐由之永远不可能知道中国古老的金针拨障术,也不可能有后来的一系列的针拨手术。但如果仅是局限于传统中医精方选药,同样也不会有后来的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手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唐由之敢于突破现代解剖的权威认识,并善于用中医的精巧弥补现代医学手术的不足,这就是唐由之成为中医大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古老的金针拨障术虽有几千年历史,但现代人们几乎不采用此种方法,一是此种技术是“秘而不传之术”,不容易真正掌握它的关键手法;二是此方法采取睫状体平部切口,即《目经大成》书中所谓“风轮与锐眦相伴,正中插入毫发无偏。”此部位在1972年前被国内外西医列为“手术的禁区”,认为易造成交感性眼炎、出血和感染。

  唐由之通过解剖观察发现,睫状体平部并非像西医专家认为的那样有很多血管,是可以尝试手术的。之后他采取了在术中增加划破玻璃体前界膜的动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术后并发青光眼的可能,他用这种改进的金针拨障术为数千例病人做过手术。在1966年召开的“白内障针拨术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唐由之有意聘请了国内西医界的眼科专家,会上他在众多专家面前亲自做手术,连续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直到安全去掉纱布,专家一致通过了鉴定,并给予好评。

  现在白内障针拨术和针拨套出术不仅已得到公认,并且对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西医用现代仪器发展了众多的更加精细的手术,可见唐由之当时的理念对现代眼科睫状体平坦部为切口的内眼手术起着不可磨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详见: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中医神奇的“金针拨障术”!!!(点击阅读)


  巧拨千钧,为国内外领导人医治眼疾

  柬埔寨宾努亲王留居我国期间,双眼患老年性白内障,一眼已失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他患有严重的震颤症,手术时头部不能固定,精神紧张时左右摆动高达120多次,曾前往国外求医手术,但未能如愿而返。1973年秋季,唐由之亲自为宾努亲王操刀,在术中,宾努亲王的头动,唐由之的手也跟着动。术后宾努亲王恢复了光明,在10余年里,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直至最后逝世。

  还有众人皆知的为毛主席成功施行的白内障针拨手术,使主席不久就能看书看报。手术当天,周恩来、邓小平等在窗外观看了手术全过程。手术完成的当晚,毛主席挥毫默录下鲁迅先生的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当即赠与唐由之。

  唐由之曾长期担任朝鲜金日成主席的眼科保健医,先后多次赴国外为印尼总统瓦希德等医治眼病。唐由之的医术在多次重大的医疗活动中都经受了考验。


  倾注心血,筹建眼科医院

  唐由之是个有思想的人,很多认识和决策都是高瞻远瞩的。唐由之认为,中医在眼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远不止金针拨障术。一些疑难的眼底病等,是西医手术不能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却疗效卓著,所以在科研、临床上都应大力发扬,这也是唐由之筹建眼科医院的初衷。


  筹建眼科医院是相当不容易的,申请土地、筹措资金、筹划基建、挑选人才和设备,唐由之日夜奔波,和各种各样的人洽谈,眼科医院从一排小平房到现在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整整用了10年之久。现在,经常有国际友人慕名前来求医,临床科研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今,看着倾注巨大心血的眼科医院不断发展,唐由之非常欣慰。


  儒雅谦和,深爱兰花

  唐由之不仅有大医之风,也深具书画家的品味,在他家的客厅北墙,挂着长兄唐云和侄子合作的《双蝶苍兰图》,南墙上是恩师陆南山先生画赠的《兰花图》,还有一幅国画也是兰花,可见他深爱高雅脱俗的兰花。阳台上瓷器盆景,书房里典籍字画,南墙上还高悬着小楷抄写的《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唐老非常随和,指着各个时期的合影告诉记者,自己当年为主席做手术时还穿着布鞋,也紧张得眼底出血。虽然是眼科医生,但自己的眼睛也不很好,高度近视,在六七十岁时因白内障视力有所下降,但还坚持给患者做手术。所以唐老从不离眼镜,并且是不同时期戴不同的眼镜,这更增加了他不凡的气度。

  虽然是眼科界权威的专家,唐老还一直不改平民情怀,总是告诫大家:“病人者,养生之父母也,要善待每一个患者。” 

  虽然一生经历过很多紧张精细的手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诊务繁忙,社会要职多,但八十岁开外的唐老身体看起来还硬朗,精神矍烁。问及解压的诀窍时,唐老说事情来了就认真地操心,事情过去了就不再想了。凡事应拿得起放得下。

  唐老不讲求什么特别的养生技巧,但是重视颈椎的保健,每天都做一遍适合自己的体操,防止颈部的骨质钙化,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上输于脑。所以唐老至今还思维敏捷,精力旺盛。

  而唐老养生最大的诀窍,恐怕就是将医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每一个精细的手术,就是唐由之创作出的一个精美细致的工笔画。在诗词书画的雅致中,不仅使自己的性情得到怡养,并且使大医精诚的思想得以升华。


出版著作

1.唐由之、肖国士主编. 《中医眼科全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杨启平主编. 《花开花落两由之》.新华出版社,2011

3.卢春宁主编. 《为毛泽东做眼科手术的医生:唐由之》.人民出版社,2011

4.邱礼新,巢国俊,唐由之主编.《国医大师--唐由之(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 》.医药科技,2011

5.唐由之、吴星伟主编. 《眼科手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6.唐由之,蔡松年等主编. 《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眼科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

7.唐由之、肖国士主编. 《中医眼科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8.唐由之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9. 唐由之.《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白内障》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10. 唐由之.《中医对沙眼的认识与治疗》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1957


唐由之,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发展中医药眼科的四大宏愿:

建一所现代化的中医眼科医院和眼科研究所;

组织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

组织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创办一流的刊物《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如今宏愿一一实现。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眼科集大成者,唐由之的成就来之不易。


相关阅读:(点击阅读)


陆南山:学贯中西治眼疾

回忆我的祖父陆南山

寻找陆南山医师

纪念我的父亲陆道炎【最后定稿】

记“亚洲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

唐由之:为毛主席做眼科手术的中医

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中医神奇的“金针拨障术”!!!


更多陆氏名医的趣闻轶事,尽在公众号后续报道。。。。。。




END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