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逢春:治湿温病10法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现有社区医疗门诊项目
寻找合作伙伴
请联系: 18016247306
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导读:我们正在步入热烘烘、湿哒哒的夏天,湿热为患,该如何治疗?学习一下汪逢春先生的治湿温病十法吧!——《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赵绍琴》第460-464、472页。
今将赵绍琴总结的汪逢春先生治湿温病十法,转录如下。
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舌苔白腻而滑,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黄赤,湿热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法。
处方:鲜佩兰5g(后下),鲜菖蒲5g,大豆卷10g,鲜藿香5g(后下),嫩前胡3g,川郁金6g,白蒺藜、姜竹茹各10g,制厚朴6g,川黄连、通草各3g
暑湿外受,表气不畅,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恶心呕吐,腹中不舒,中脘满闷,脉象濡滑。法当芳香疏解,以退热止呕。
处方:佩兰叶12g(后下),广霍香10g(后下),陈香薷5g(后下),大豆卷10g,制厚朴6g,新会皮3g,制半夏10g,苦桔梗、枳壳各6g,白蔻仁5g,煨鲜姜3g,杏仁泥6g,太乙玉枢丹1g(研细分冲)
03芳香化浊法(上、中焦)暑热湿滞,互阻中焦,身热泛恶,呕吐痰水,胸闷腹中阵痛,大便欲泄未得,心烦急躁,两目有神,舌苔白腻,口干不欲饮水。用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
处方:鲜佩兰10g(后下),藿香(后下)、制厚朴各6g,半夏曲12g,川黄连3g,大腹皮、佛手各10g,煨姜3g,保和丸12g(布包),焦麦芽10g,赤苓12g,上落水沉香末、白蔻仁末各1g
后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随药送下。
暑湿蕴热,互阻肺胃,身热头晕,咳嗽痰多,两脉弦滑略数,按之濡软。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需轻扬。
处方:香豆鼓12g,炒山栀6g,嫩前胡3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枇杷叶12g(布包),保和丸15g(布包),鲜芦根30g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咳嗽痰多,胸中满闷,苔黄垢厚,大便不通,小溲赤黄,可用宣肃上焦,疏化畅中法。
处方:前胡3g,象贝母12g,杏仁10g,香豆鼓12g(布包),山栀3g,炙枇杷叶12g,黄芩10g,保和丸15g,枳壳3g,焦麦芽10g
暑热偏多,湿邪略少,身热咳嗽,汗出口干,意欲凉饮,舌红苔黄,脉象细弦,用清解暑热,清宣化湿法。
处方:薄荷细枝2g(后下),佩兰叶10g(后下),连翘、炙枇叶各12g,白蒺藜10g,前胡3g,杏仁10g,川贝母5g(研冲),鲜荷叶1角,益元散12g,鲜西瓜翠衣30g
湿热病,热郁中州,湿阻不化,头晕目胀,胸闷周身酸楚,漾漾泛恶,苔白滑腻,大便不畅,小溲黄赤,辛香开郁以利三焦,苦以降热兼燥其湿,少佐淡渗分消。
处方:白蒺藜10g,佩兰叶12g(后下),白芷3g(后下),半夏、杏仁各10g,黄芩12g,黄连3g(研冲),炒薏苡仁12g,白蔻仁2g,赤苓、滑石各12g
08宣化通腑法(中、下焦)暑夹湿滞,互阻不化,小便艰涩,大便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腹胀矢气,宜宣化降逆,展气通腑,一方两法,兼顾胃肠。
处方:鲜佩兰12g(后下),鲜藿香6g(后下),香豆鼓12g,山栀、新会皮各5g,佛手片、槟榔、杏仁各10g,前胡6g,通草、煨姜各3g,酒军0.5g,太乙玉枢丹1g
后两昧共研装胶囊分两次用佛手片10g、煨姜3g煎汤送下,药先服。
湿温后期,身热已退,症状大轻,余热未除,湿热积滞退而未净,大便不通,腑气不畅,腹中不舒,苔腻根黄厚,用本法泄化余邪而通其胃肠。
处方:白蒺藜10g,粉丹皮6g,香青蒿4g,枳实3g,鲜枇叶12g,保和丸15g(包),全瓜蒌30g,知母6g,炒薏苡仁12g,山楂炭、杏仁各10g,茵陈12g,白蔻仁0.6g,生大黄末1g
后二味共研细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湿温初愈,邪退不净,中阳未复,阴分亦虚,运化欠佳,胃纳不馨,周身乏力,舌胖而淡,脉多濡滑缓弱,用泄化余邪,甘润和中法,以善其后,病势向愈,饮食寒暖,切当留意。
处方:川石斛12g,丹皮6g,香青蒿4g,甜杏仁10g,范志曲12g,鸡内金10g,冬瓜子20g,茯苓皮15g,生熟谷麦芽各12g,香砂枳术丸15g(布包)
赵绍琴进一步发挥引申汪老治疗湿温病十法的临床应用时指出,宣畅三焦法可以治疗内科杂病。
他说:“汪老治疗湿温十法,体现了展气机、畅三焦,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抓住了湿温的病机特点。
因‘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历五脏六腑’,又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湿温病,为湿热合邪,互相裹结,难解难分,且湿郁热盛,热蒸湿动,弥漫三焦,阻滞气机,遏伤阳气,水液运行受阻。遇湿热之证,按汪老法,每获良效。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一些虽不是湿热病,但因脾虚、肝郁、食滞或其他原因,造成气机不畅,湿不得运,阻止于三焦,其舌苔多腻,脉见濡滑,也可用宣畅三焦法,行气化湿,辄取良效。
如曾治一女患者,三十余岁,体丰多痰,咳嗽胸满,小便不爽月余,入夜益甚,前医诊为癃闭,迭用八正散之类月余不效,且有增重之势。
诊其脉濡软,按之沉涩,舌苔白腻滑润,此乃湿郁肺气不宣之象,极宜宣通肺气,以畅三焦,所谓‘提壶揭盖’之法也,药用苏叶、杏仁、荷梗各10克,五剂后诸恙若失。”
来源:肖相如频道,本文选摘自《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吕志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1年10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
如果觉得好看
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