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气冷了,孩子反复感冒怎么办?(好文推荐)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I导读:容易感冒的孩子周围真是一大堆,稍微变个天,有个风吹草动就中招。这篇文章将小儿易感的理、法、方、药,讲的很清楚。我们不仅要学会治,而且要学会怎么防。

梁宗翰老中医谈小儿脾虚易感证的治疗

作者/梁跃华 梁瑞华


小儿脾虚易感证,即小儿脾胃虚弱,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生的一种病证。小儿脾虚易感证,在古典医籍和现代教科书中均无此名,但近年来临床却很常见,多是由于乳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妄加营养等,致使脾胃功能失调,久则虚弱,水谷精微亏虚,肺卫失于营养,卫外功能低下,外邪侵袭而发病。但临床常见的脾虚,不是脾阳虚而是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调。

一、病理机制


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不知饥饱,家长又片面强调给以高营养的滋补食物,导致饮食不节,生冷无度,营养过盛,使脾胃运化负担过重,以致脾失健运,胃不思纳。日久精微不足,则不能滋养于肺,化生于卫,故见肺虚卫弱之象,肌表空虚,稍受寒冷或气候稍变等,即可引起外感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及时消化所纳食物,积滞日久往往化热,内热由生,肺胃热盛,稍感外邪即发病。


以上二种,一个偏虚即脾虚外感,一个偏实即内热外感。但二者都是由于脾胃亏虚,运化功能失调所造成。


二、辨证论治


本证多表现为食欲不佳,甚则厌食,面苍黄不华,消瘦、发枯失泽,夜卧不安,手足心热,头汗多,腹胀痛,四肢倦怠,大便干燥或如球状,经常感冒,并常伴发咳喘之证。


脾虚易感的本证是脾虚,标证是积滞兼外感。所以在治疗时,急则治标,解表祛邪,化其积滞,治标中应兼顾其本,即调脾助运。故此病虽然也有脾胃虚弱之象,治疗时也不能冒然用补药,因为补则反留其滞,应采用消不伤正,补不留滞,消补同施,标本兼顾的方法。


偏实者,解表祛邪,清热化滞。药用桑叶、荆芥、焦曲、砂仁、陈皮、莱菔子、藿香、黄芩、生姜。后期调脾助运,药用茯苓、白术、苍术、焦曲、砂仁、佩兰、荷叶、炒谷稻芽。


偏虚者,解表祛邪,调脾益气。药用苏叶、桑叶、桔梗、生姜、焦曲、茯苓、白术、陈皮、太子参。后期健脾益气,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黄芪、黄精、大枣。


外感偏风寒加苏梗、粉葛、豆豉散寒解表;偏风热加薄荷、芦根解表清热;发烧加银花、连翘,小儿牛黄清热散、紫雪散清热退烧;食滞重加内金、枳实消食化滞;腹胀加木香、厚朴去肠中滞气;寒滞腹痛加肉果温脾散寒;热滞腹痛加赤芍清热化滞;齘齿加内金、川连清胃消食;躁急、惊悸加莲心清热镇惊。


便燥如球状者少用大黄调和肠胃,加郁李仁缓下无伤;因食热而多汗加黄芩、枳实清热化滞;表虚多汗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黄精固表止汗;咳嗽加桑皮、苏子、杏仁、桔梗、前胡宣肺止嗽。偏寒者加白芥子、法夏配妙灵丹散寒止咳;偏热者加黄芩、旋复花、胆星配保元丹清热化痰;咽痛加射干、牛蒡子利咽止痛;脾虚不运者,加苍术醒脾助运;后期脾虚加四君健脾益气;气血亏虚加当归、白芍、黄芪、黄精等补益气血。


总之,先解表祛邪,解表中必兼化滞,表解滞化,症状自然好转,然后再调脾助运或健脾益气使脾胃功能完全恢复,脾气充足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亦足,即能滋养于肺又能化生于卫,肺卫气足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三、病案举例


例一:


王x,男,2岁。1984年3月20日初诊。平素食欲不佳,经常感冒,近感寒凉,发热T38.9~39.4℃,夜晚尤重,清涕、稍咳、不食、手心热,夜卧不安,腹胀痛,便燥,舌红苔黄白且厚,脉浮数,证属内热外感。治以解表祛邪,清热化滞。方药:荆芥3克,豆豉6克,苏梗3克,薄荷3克,黄芩10克,焦曲10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内金10克,黄连3克,芦根10克,生姜一片,三剂,小儿牛黄散一瓶。


服三剂发热即解,咳嗽尚作,腹痛。大便已下仍燥。再拟:清热化滞止嗽。方药:桑皮10克,苏子3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桔梗3克,焦曲10克,砂仁3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肉果3克,赤芍6克,大黄3克。


五剂药后,感冒已愈,夜卧安,食欲大增,便润,再拟调脾助运。方药:茯苓10克,白术15克,苍术12克,砂仁3克,陈皮10克,木香8克,焦曲15克,炒谷稻芽15克,内金10克,赤芍10克,佩兰15克,荷叶15克,甘草15克,郁李仁6克,以此为丸药巩固之。


例二:


张x,男,3岁。1983年9月11日初诊。食欲不佳二年余,经常感冒,每月发作1~2次,面苍黄不华、体弱神疲、多汗、昨又新感,微有发热,体温37.4~37.8℃,清涕,四肢倦怠,厌食。夜卧不安,舌淡苔薄白,脉细缓。症已五天,证属脾虚外感,治以解表祛邪,调脾益气。方药:


桑叶6克,豆豉6克,苏梗3克,焦曲10克,陈皮10克,木香3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太子参15克,生姜一片,三剂。


药尽热退,精神尚佳,食欲稍增,夜卧已安,多汗。再拟调脾助运为法。方药: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2克,苍术10克,山药6克,砂仁3克,浮小麦12克,黄芩10克,焦曲10克,莱菔子10克,生姜一片。


五剂药后,食欲已增,汗减,感冒已愈,面色较佳,无何不适。再拟:健脾益气。方药: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黄芪20克,黄精20克,苍术15克,山药10克,焦曲10克,砂仁6克,陈皮10克,浮小麦20克,牡砺10克。以此为丸药巩固之。


例三:


刘x,6岁,1984年1月19日初诊。患儿食欲不佳已3~4年,经常感冒咳嗽,喘憋,近受风寒,清涕鼻塞,咳嗽夜重,喘粗时憋,痰多色白,不烧,纳差,夜卧不安,腹痛,面苍黄且白,消瘦,舌淡苔白厚,脉沉紧。证属风寒束肺,脾肺气虚,治以宣肺散寒,扶脾益气。方药:


桑叶6克,桑皮10克,苏子3克,前胡10克,白芥子3克,桔梗3克,焦曲10克,杏仁10克,半夏6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二片,妙灵丹二丸。


三剂药后,患儿清涕净,发憋已除,喘咳亦轻,咯痰爽,夜卧较安,食欲稍增,苔白厚,再拟前法。方药:桑皮10克,桔梗3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半夏6克,陈皮10克,砂仁3克,焦曲10克,肉果6克,甘草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生姜二片,五剂药尽。


药尽,喘憋咳嗽除,偶有痰涎,食欲增,夜卧安,面色尚黄,苔薄白,脉细。再拟:补益脾肺。方药:党参2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甘草30克,黄芪30克,黄精30克,山药20克,桑皮15克,杏仁15克,前胡15克,百合20克,冬花20克,紫菀20克,焦曲20克,砂仁10克,以此为丸药巩固之。




体弱者反复感冒之良方(节选)

作者/承扬

 

如果家中的老人家经常感冒,或者独生子女常患气管炎,请试用一下中医的著名处方——玉屏风散。


本方若作汤剂用时,其常用剂量为: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6克最好碾粗末作散剂,小剂常服,取效缓渐进之功。若用汤剂,3~5剂当然可取效,但常见药停则反复。如用散剂,每服10克,坚持服用一个月左右,疗效则巩固。因表虚腠理疏松,是肌表生理衰弱的表现,要改变和恢复其功能,必须循序渐进,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即慢病慢治之理。


近年来,各地使用玉屏风散及其复方,防治老年人和体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临床实验亦证明可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经临床验证,本品能增强体弱儿童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适用于肺脾两虚所致的反复感冒,多汗,食欲不振等证。




给反复感冒的孩子开的处方

作者/黄德伍


玉屏风散:


此方是治疗气虚自汗的代表方剂,因其独具防御风邪的功效而得此美名,适用于反复感冒、体虚多汗的孩子。目前有更方便的剂型,如玉屏风冲剂(药店有售),每次1包冲服,每日2次;玉屏风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清咽饮:


反复感冒的孩子容易患慢性咽炎,经常咽部充血,又痛又痒,呛咳,可服清咽饮:桑叶、玄参、麦冬、胖大海各10克,芦根30克,蝉蜕3克,生甘草5克。本方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频饮服。如果孩子嫌苦味较重,可加入适量冰糖


米醋: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验方,对预防感冒有较好的作用。取米醋250毫升,加入冰糖150克,用小火烧烊后冷却。每次服1茶匙,每日2次,可长期服用。


中药外敷:


这种办法没有痛苦,易被小孩子接受。取桃仁、山栀各10克,丁香、肉桂各5克,将众药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取适量药糊涂在纱布上,用胶布固定于双侧足底的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用3天。以后改为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I导读:本文说的反复感冒的患者,要注意胃肠积热,这一点在小儿尤其明显。厚朴七物汤、双解散、防风通圣散,都是针对外感夹积热的病机。

对外感病有易感性而且经常反复的患者,要注意其是否内有伏热

作者/李克绍


有些患者最容易感冒,治愈之后又经常反复。这样的患者,固然可由肺气太虚、卫阳不固所引起,而更多的则不单纯是肺气虚,其他内脏邪热内伏,宿邪与外邪互相纠缠,更为常见。这其中尤以患有消化道慢性炎症者为较多。


曾治一幼儿,经常感冒,予发汗退烧药,常愈而复发。问知此儿,每次感冒前几日,常多饮多食,消谷善饥。知胃肠有积热,于升麻、葛根、芦根等方中少加大黄、黄连,不但退热效果好,且能使不再轻易感冒。


胃肠道有积热的患者,平时常见饮食忽增忽减、口苦口臭、舌苔厚腻、腹满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平时或不甚明显,患者未加注意,医生也容易忽略,当症状明显时,却往往是即将外感发热的先兆。所以这样的患者,平时要节制饮食,尤其要少吃油腻食物。适当服些三黄片之类的药物,可以清除积热,且有助于防止感冒。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这就是胃肠积热兼有外感的证治。感有外邪,故发热脉浮;肠道积热,故腹满脉数;积热能消谷善饥,故饮食不减而如故。厚朴七物汤中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走表和荣卫以解热,更为关键的是用枳实、厚朴、大黄清泻里热以为正本清源之计。


刘河间之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在外感病中之所以应用广泛而可靠,就是因为此方是在厚朴七物汤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以荆芥、防风、升麻、薄荷发汗解表,黄芩、黄连、石膏清里泻热,使这一汗法更臻完善的缘故。


I导读: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算是一张大方,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反复感冒大多是由于“气虚卫外不固”,作者用薯蓣丸预防反复感冒,有较好的效果。

薯蓣丸加味预防反复感冒

作者/蒲洪春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用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笔者试用于预防反复感冒,有较好的效果。简介于下:


药物组成和用法:薯蓣(山药)120克,党参、黄芪、焦三仙、干豆黄卷各40克,白术、白芍、麦冬、杏仁、防风各24克,茯苓、柴胡、桔梗、阿胶各20克,当归、熟地、川芎、桂枝各30克,干姜、鸡内金各12克,白蔹10克,大枣(去核)20枚,炙甘草15克,蜂蜜750克。


上述诸药(阿胶与蜜同炼)共为细末,加炼蜜调匀为丸,白糖为衣,每丸重10克。每次服二丸,一日三次,连服3个月。服药期间,注意保温,避风寒。


例1.刘某,男,53岁。1985年9月27日诊。近三年来经常感冒,反复发作,冬季尤甚。诊见恶风,纳差,神疲乏力,自汗,舌淡红,脉弱。证属正气虚弱,卫气不固。服上方二料,食欲增加,抵抗力明显增强。随访一年,仅感二次,其势亦轻矣。


例2.孙某,女,41岁。1983年10月4日诊。素禀薄弱,稍有不慎,即患感冒,每月就诊1〜2次,入冬尤其频繁。诊见面容憔悴,精神不振,纳食不香,头晕乏力,舌淡,脉沉弱。服上方三料,食欲增强,精神好转,面转红润。随访一年,未曾感冒。


【体会】感冒尤以体质差,正气不足,宿有肺疾,气候变化异常时,更易罹患。祖国医学认为反复感冒是由于“气虚卫外不固”。《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旺盛可抵御外邪的侵袭,减少百病的发生。本文重用薯蓣、四君、大枣大补脾气,使脾旺而不受邪;四物、阿胶、麦冬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白蔹宣肺理气散邪;黄芪补益肺脾之气而固表;焦三仙、鸡内金理脾胃,消食滞,使补而不滞;豆卷宣脾化湿。诸药合用,有散诸风邪,补诸不足,滋诸枯槁,调诸营卫,益气固表之功。


来源:中医书友会

第一篇摘自《北京中医杂志》,1989年第1期,作者/梁跃华、梁瑞华;

第二篇摘自《医学文选》,1990年第1期,作者/承扬;

第三篇摘自《农村百事通》,2006年第2期,作者/黄德伍。

第四篇摘自《李克绍医学文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李克绍著;

第五篇摘自《四川中医》,1989年第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推荐
名医珍言,值得收藏
名老中医沈绍功的30首家庭简便实用效方
重磅!糖尿病降糖标准变了,你必须知道这些
这块骨头硬的人,一般都长寿,为什么?
中了5条以上,说明你身体很健康!
冬天“”第一“”大补,不是羊肉也不是牛肉,而是这种家常菜!四高齐降还补钙 …
手上有一个重要开关,打开它,可以阻挡百邪入侵!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母婴健康知识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