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吃肉的都看看!“食荤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痰湿的?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流感多发季节,多饮金银花茶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人胖了,有个丑名字:痰湿胖,人如其食,你吃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体质,改改你的饮食习惯吧。


1、常年吃肉多,变成痰湿丑


现代营养学非常强调肉蛋奶营养均衡摄入,超市中的肉类品种丰富,吃肉已经是家常便饭,与以前生活不同的是,我们的营养每日超量摄入已经是常态,这就是造成了很多人体重会超标的原因之一。


我认识一个女生,属于肥胖体质,特别爱美食。到什么程度呢?各种好吃的好喝的,她每天都在吃。看她的朋友圈,美食确实很养眼,更养了身体。高热量的肉类和饮品不断进入她的身体,近10年来,她的体重从未到达正常标准。


超重,意味着健康风险增大,果不其然,最近,她的体检出了问题,血脂和血糖超标,需要进一步确诊治疗。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她开始了定期运动,减少主食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了。这回朋友圈里晒的,基本上都是玉米、粗粮饭和蔬菜,以前那些奶茶、咖啡、甜甜圈、烤肉、涮火锅很少见了。


身体的状态从一个极端,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如果身体也会说话,它一定意见很大。


2、中医怎样看待体质的?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上面说的肥胖例子,放在中医体质的系统里,可以称为痰湿质。这类体质有什么特点呢?


痰湿体质是水太多了,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


人体中存在着“津液”,也就是水份。《黄帝内经》言:痰之本,水也,源于肾。  


一个人经常爱出汗,说明是体表津液不固,爱流失掉。一个人经常口干舌燥,说明津液不足,或者损伤得比较多。


“津液”与“痰湿”有着很大的联系,“津液”是“痰湿”生成的基础:


若一个人的阳气不足,液就不能被气化,液的量多了,就容易形成痰。若一个人的阳气太足,也会灼热液,炼成痰。


“痰湿”这种东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不像吹风了会马上感冒咳嗽那么快。


它的特点是:爱往下走。比如腿、小腹部。


我们看一个人的小腹比较大,腿比较粗,那么与痰湿就有关系了。痰湿会导致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肿大、脂肪瘤、眩晕、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不孕症、月经不调等。


痰湿质的症状:舌苔白腻,面色恍白,个别人有点浮肿, 大便软或黏,小便清长。



3、日常饮食,有哪些会助长痰湿?


首先,就是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主要指肉类,羊肉、鸡肉、鸭肉、猪肉。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饮食以这些为主,主食为辅,这样的饮食结构在10岁以内不会带来很明显的疾病,过了10岁就比较危险了,会增大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是成人,有这种饮食习惯,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风险非常高。


戒不了肉食的馋,怎样减轻其害?


有些人“嗜肉如命”,吃肉就像吃糖一样,幸福得不得了。一顿不吃肉,三天没精神。这该怎么办呢?


一个方便的办法就是餐后吃点山楂消化肉食。


山楂味酸而微甘,能补助胃中的酸汁,故能消化饮食积聚,以治肉积尤效。——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其次就是喜欢冷饮,尤其是加了冰的。这样的饮食习惯,会把胃里那点“小火苗”给浇灭。


还有一点,就是情绪低落,爱抑郁。痰湿这种东西,也很爱跟抑郁在一起,抑郁很大程度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痰湿也是,这样痰湿与抑郁就成了“好朋友”。抑郁的人有个很大的特点:不爱动,喜欢静,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待着。

要想让阳气振奋起来,就需要动,运动。散步、打球、爬山、郊游都是好办法,最大程度的接触大自然。每天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后,抑郁就会有很大改善,痰湿之气也会减少。


从上面的成因中也不难看出,要想改善痰湿体质,主要是少吃高热量的肉类食物,杜绝喝冷饮,让脾胃之气振奋起来,最后运动起来。


当然,从饮食习惯入手,改善体质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也许1年,也许3年,或者更长,贵在坚持。

更多推荐

【光明日报】专访黄璐琦:战“疫”亮剑,彰显中医药人才力量

国医大师唐祖宣:四次战“疫”悬壶济世

国医大师李佃贵:临危受命第一线,自拟“藿香化浊解毒饮”

基于方证辨证对清肺排毒汤速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