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姜到底去不去皮?原来还分这几种情况…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生姜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可总有一些问题困扰我们:吃生姜该不该去皮?什么时候吃姜好?配什么一起吃?吃姜该注意些什么?今天就为大家解答这些疑惑。

吃姜要不要去皮


其实,姜皮绝非可有可无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去皮吃还是带皮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这么说来,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去皮吃,什么时候应该带皮吃了。

1. 生姜去皮的情况:

脾胃虚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凉食品,最好去皮吃生姜,可以平衡蟹的寒性;

患风寒感冒时,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此时的生姜最好去皮;


用生姜防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2. 生姜不去皮的情况:

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防止上火;


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如果有便、口臭,最好单独用生姜皮。


明白了姜皮什么时候该去什么时候不该去,那么还有个问题:吃姜有什么讲究呢?

吃姜5讲究


1
生姜早晨中午吃最好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


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对身体有害。


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2
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3
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凡属阴虚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4
暑热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宜用生姜


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对付受寒引起的呕吐,其它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5
腐烂的生姜千万别吃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


所以,有人认为烂姜可以吃,“烂姜不烂味”,其实是错误的。

生姜推荐好吃法



1
姜+茶


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实也是外国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10多分钟,就好了。


2
姜+果蔬


姜可以和许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依照自己喜欢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3
姜+红糖


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红糖熬制而成,甜中带辣。有祛湿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潮湿的气候食用。


4
姜汁+枸杞


枸杞泡生姜喝不仅能提高视力,对改善眼细纹很有帮助,另外,枸杞泡生姜还能提高肝功能。


5
姜+糕点


姜糕曾作为贡品进贡,慈禧太后品尝后评其为玉糕,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可即食或油炸、干蒸,用开水搅拌食用也可以。


来源:央视财经《回家吃饭》,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推荐

人体有个“刮油穴”,男人刮走大肚子,女人刮出小蛮腰,老人刮除三高症!

每天按摩这里2分钟,解决你的颈椎病、关节炎、便秘....

春季养肝正当时,必须重“四调”

老中医说:人过70无肉不饱!千万别让“健康饮食=粗茶淡饭”骗了您!

手指发麻不只是因为颈椎病,还有这9种疾病!忽略可能致命~

你的耳鸣一直治不好?是因为不对症,根据耳鸣声响特点也可辨证

差点失传的“老年病”自治良法:一病一穴,救人无数,为爸妈收好!

“药草皇后”蒲公英,七类人群常喝益处大!养肝护胃、清火控压,预防乳腺疾病!

刺激这个小部位, 可调理全身百病,很多人不知道

春天来了,喝一碗“养肝通神汤”,让你百病难生~

你体内这么寒,不胖才怪!!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