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比“补”更重要,不“守”只“补”不但达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从古至今养生就不容忽略,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市面上的各类补品,让人眼花缭乱,大家也纷纷接招,不管自身体质如何,照搬照做,什么补身体就吃 什么。中医有个基本观点叫“同症不同证”,意思是生病的症状相同但可能导致该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在治疗时要对“证”下药。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能,为养生长寿之根本。比起一味的“补”,守住精气神才是根本之法。下列几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守”却“补”不但达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话多耗气伤津


中医认为,“多话语则耗气”,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话剧演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或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疾病。


此时若用甘寒的胖大海、麦冬等泡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还可能因药物寒凉而损伤脾胃。这是因为只补阴,忽视了益气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少说话,减 少用嗓,守固气阴;如实在无法避免,可在胖大海、麦冬基础上稍加太子参、蜂蜜等,可益气生津。


二、熬夜伤血



中医认为,与无形的阳气相比,有形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养阴”,夜晚是养阴血的重要时间。


如果经常熬夜,或因各种原因长期昼夜颠倒,会导致阴血耗伤而出现健忘、脱发、月经不调等症状。


此时最需要做的不是服用阿胶等补血之品,而是立刻调整作息,守护阴血;其次,可在睡前热水泡脚,能够引火归元,促进睡眠;再次,可以将龙眼、红枣、百合等配小麦熬粥,以养血助眠。


三、纵欲伤精



肾精来源于先天,又有赖于后天的水谷滋养,它在人体起着生殖繁衍、充养髓骨和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


房劳纵欲而伤精者,不仅会表现出生殖方面的异常,还可见 骨软乏力、脑空无物和身体温度感觉异常等表现。


在这方面,中医养生提倡“守精”:首先要做到节欲保精;其次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疏理肝气,健运脾胃,以后 天养先天;此外,还可以用黑豆、薏米、核桃等煮粥调养。


四、过劳耗气



合理的劳作,有利于疏通气血、活动筋骨、增强体力,但违背常规过度劳作,就会影响到健康。


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只有劳逸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才能守住正气,维持体内平衡状态,达到健康长寿。

五、悲则气消


《黄帝内经》认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句话是说,过度悲伤会导致心肺之气消耗。一般悲伤爱哭的人, 就比较容易神色黯淡体质差,这是心肺之气被伤的表现。


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调畅情志,防止过悲伤气,可运用《内经》五情相胜理论,“喜胜悲”,在人悲伤时, 尽量用能调动喜悦情绪的事物缓解其悲伤,比如讲讲笑话,外出欣赏美景等,分散其注意力。


很多的时候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其实往往很简单,反之简单的事情更该精妙谨慎的对待,有的人天天养生不离口,但是真正的养生精髓你真的领悟到了吗?


更多推荐

越着急入睡,越睡不着?一招点穴术让你酣睡如泥!

建议你少吃水果,并非仅仅因为寒凉!加热就能改变凉性?

你的“内脏”是否有炎症?摸摸这几个地方就知道!

咳嗽,可能是咽喉的问题

手指发麻不只是因为颈椎病,还有这9种疾病!忽略可能致命~

春季过半,这个器官易虚!不是肾、不是肝,你千万别养错!

详细介绍体内有“湿”的十大症状,牢记7个排湿食物和6个排湿穴位

不太长寿的人,往往有三处“发黑”,两处“变大”,若你也是,别忽视!

五行“指头功”:打通五脏经络,治未病

伤肾最狠的肉、菜、茶,就在你家餐桌上!能不吃就不吃了吧!

宿便毒素,一按这里,全排出来了!(真人演示)

小拇指藏着巨大的秘密,不知道的赶紧看看!

它被称为“女人草”,行气活血、养心助眠、驱寒止痛效果好

止痒神方!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皮炎......横扫各种皮肤病

“饿瘦”不如“补瘦”!中医告诉你:不补脾,你就减不了肥!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