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再小的瘀堵也会引发癌症!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如果觉得不错 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哦~~~
有的人觉得,瘀是体内的垃圾,人人都会有,时刻会产生,就算这次把瘀祛除了,没多久身体还是会自己产生瘀,没什么大不了的。
殊不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再小的瘀堵,如果不引起注意,也会酿成大的悲剧。而瘀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引发癌症!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对癌战战兢兢,因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对癌症心存恐惧。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是按照经络的线路运行的,所以经络是否畅通和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就像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四通八达的道路,气就是运行在各条道路上的汽车等交通工具。
如果道路畅通无阻,那么汽车就能正常行驶,城市秩序也就十分正常。可是如果道路出现拥堵甚至车祸,那么汽车就不能正常运行,如果不加治理,这条路就会成为一条“死路”。
如果多个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整个城市的交通就可能陷入瘫痪的状态。
那么这种情况发生在人体中,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肿块,如果较为严重的话,就可能是肿瘤。
说到底,那么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没错,就是“瘀”。故前人云:
“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体内存在着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所变生的一种强烈致病物质,渐渐积累就会变成癌。
肝癌、肺癌、胃癌、子宫癌等癌症就是这样产生的。而无论是何种癌症,都是由于我们体内产生了瘀堵。
比如说肝受到了瘀堵,肝气运行不畅,瘀血积聚,时间一久,就变成了肝癌。肺部有瘀堵肺气损伤,肃降失常,百脉失朝,代谢失司或致肺气上逆而咳嗽咯痰,或肺阴虚损而致干咳,或肝火犯肺而致气逆作咳,最后就会产生癌瘤。
如果瘀堵停留在肾部,肾气运行不畅,肾脉受阻就会产生肾脏肿瘤,甚至引发癌症。
而癌症产生后,反过来又会危害脏腑功能,影响气血运行,水津布散,使脉络进一步瘀阻,水湿凝聚,从而产生新的瘀滞痰湿。
这样癌毒和瘀滞痰湿等病因互为孳生,形成癌肿特有的复杂性和危害性,癌症严重到了晚期的人,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1、气血第一种“淤”——黏滞重浊的痰湿
一说到痰,人们可能立刻会想到咳嗽堵嗓子眼里的那种黏黏的物质,或者是我们平时吐出的口水。
而中医上把痰分为两种——“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即肺部和支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也就是我们平常咳嗽吐出的痰涎,也称为“外痰”。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痰很少,只是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持呼吸道湿润而分泌的少量黏液,但是当我们生病时,呼吸道发生炎症或者是主呼吸的肺出了问题,呼吸道就会分泌更多的痰量,而痰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可以由黏痰变成黄脓痰。
我们这里说的痰湿,实际上指的是“无形之痰”。它在人体各个组织、脏器、血液之内,是我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
痰湿是由于身体里的水液停滞不化了而导致痰和湿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滞、重浊等特点。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就容易形成痰湿。
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气郁生痰”、“脾虚生痰”,若肺失宣降,津失输布,就会液聚生痰;若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
这三脏中,又以脾的功能最重要。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
如果脾运健旺,则脏腑气血充和;若脾运失健,我们胃里积累的食物就不能变成营养物质运送到周身体内没用的产物排不出去,就会与体内的水混合,腐烂发酵,就成了痰湿。
体内痰湿过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痰湿会造成瘀血,那么痰湿和瘀血一结合,就会产生如肿块乳核、炎性包块等,让人苦不堪言。
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演变成肿瘤,危害我们的生命安全。
胖人容易痰湿
体内痰湿太多的人,基本上都会发胖。元代朱丹溪曾提出“肥白人多痰湿”的观点。
我们平时说的脂肪,实际上就是痰湿的一种脂肪是聚积在体内的水湿中的污秽部分凝聚而成的,具有“痰”的污秽、黏滞、稠厚的特征。
如果你的腰腹部出现了痰湿,会觉得腰部像绑上了一个垃圾袋,身体沉甸甸的总是很重,很难受,干什么都觉得费劲。
体内有痰湿的人,总是容易犯困,没怎么劳动就觉得浑身累,这是因为体内的痰湿阻滞了气机的升降。
脾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五脏得不到充养,导致五脏六腑的气血两虚,就会出现困倦、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眩晕、腰酸、嗜睡等一系列症状。
2、气血第二种“淤”——凝黑失氧的瘀血
在《说文》中对“瘀”字的解释是“积血也”。《急就篇》中为“瘀积血之病也”。中医认为“瘀”就是瘀血,我们在这里把瘀的范围扩大化了,只要瘀堵在体内的物质,我们都称之为瘀。
而所有无论是痰湿、湿热,或者是浊气,瘀堵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产生瘀血。
血瘀导致哪些病
血液循行于血脉之中,由气推动,周流全身,血脉为血液循行的管道,就好像是水沿着水管循流,然后通往各家各户。
血液也是如此,气推动着血在血脉中的循环作用永不停留,流淌到身体的各处。血液的正常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如果气机出现异常,血液就不能正常循行。
比如说,在管道中间堵上了一堆痰湿,气推着血运行到那里就停滞下来了,过不去了,结果血液运行不畅,受到阻滞,或溢出脉外,郁于体内,称之为“瘀血”,或排出体外,则称之为“出血”。
不管是瘀血还是出血,都是“离经之血”。瘀血是死的、不流动的血,就是一堆只会腐烂的垃圾。
健康的血液是红色的,而瘀血颜色发黑,它是凝固的,遇水不化,停留在身体中,只能给血液循环带来障碍,产生病症。瘀血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排泄出来,疾病就好不了。
3、气血第三种“淤”——浓浊厚重的浊气
浊气,顾名思义,就是体内浓浊、厚重的废气。人以五谷杂粮为食,而肚子内浊气是五谷生化所产生的,所以每个人体内都有浊气。
特别是现在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们的肠胃无力运化掉这么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被当作残渣腐化酵解就会产生浊气。
浊气中饱含各种毒素,这种浊气如果不能排出体外就会溶入血液,进入肝、肾脏,产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体各处给气血循环造成瘀堵。
除了食物中的浊气,我们的不良情绪也会转化为有形的浊气,比如说恐惧、悲伤、忧愁、愤怒等等。
一生气的时候,我们常说“生了一肚子气”,特别是生闷气的时候,就会发现头晕头疼,肚子胀,老觉得有一股气堵在那里,当你发泄出来了,这种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浊气从根源上来讲是由情志诱发而起的,不良的情绪虽然看似无形,但最后都会变成有形的浊气来伤害你。
有的人喜欢生闷气,我们知道怒伤肝,一生气不发泄出来,那些气只能停滞在脏腑之间,形成浊气,而且浊气不仅在肝里存着,还会蔓延到肠胃中、血管里,结果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瘀血就形成了。
浊气在身体里就像一个大坑,它堵在了经络某处,血液循环到那里时,过不去了,停滞在那个大坑里不动了,结果成为了瘀血,产生了细菌病毒。
有的人说通就是通瘀血,把瘀血祛除了就通了,实际上,瘀血祛除了,浊气不除,等于那个大坑还在原处没动,这批瘀血清除了,新的血液流过来,还会瘀积成新的瘀血。
当气滞血瘀越来越严重,在体内郁结成块,就变成了肿瘤。所以说,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把大坑给填平了,也就是说把体内的浊气给排出来没有了瘀堵血液的东西,身体的血液循环自然也就顺畅了。
4、气血第四种“淤”——潮腻的湿热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而形成内湿。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喝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肺的肃降,上下循环,水的精华便滋润了整个身体。
多余的水分会下输到膀胱,经过膀胱排泄出体外。如果水上下循环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体内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会停留在身体的某处,产生湿。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热是因为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者是因为体内的湿无法祛除而化成热,因此,湿与热经常是相生相伴的。
湿热是一个什么现象呢?
我们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农民们在收获的季节会把收回来的稻谷晒干,加工后就成为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
在晒稻谷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突然降雨,来不及收回的稻谷先是被暴晒,再被雨一打湿,我们用手往谷堆里一摸,稻谷又潮湿又热,而这种湿热的稻谷如果不能及时再晾干,很快就会发霉,或者长芽,不能食用了。
我们体内的湿热也是一个大的隐患,湿热停留在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麻烦:
如果湿热停留在关节筋脉,就会出现局部肿痛;如果停留在脾胃,就会觉得腹胀、恶心;如果停留在肝胆部位,就会出现肝区胀痛,或者是皮肤暗沉,眼白发黄,而且人的脾气还会变得很暴躁……
湿热是如何产生的呢?
除了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外,产生湿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个人的饮食习惯。
湿热最容易出现在脾胃,饮食不节是最容易酿成湿热的原因之一。嗜酒,吃得太饱,或者吃得过于油腻,或者无规律的饮食,都容易伤到脾胃。
脾胃受伤,无力去运化食物,肥甘厚味有生湿还有助热的特性,我们吃下去的不能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就会瘀滞、湿阻,时间长了,就化成了热。
祛除湿热的好方法
对于体内的湿热,只要平时注意调理,其实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拔火罐是一个祛除湿热的好方法,也是最安全、最简便的一种方法。火罐的温热效应能使人体内的湿和热很快地由皮肤透发出来。
在背上脊柱两边的穴位叫做背腧穴,背腧穴每一个穴位和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都是相对应的,因此作用于背腧穴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这些背腧穴拔罐可以把体内的湿热给吸出来,达到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的功效。
还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为日常调理来使用,那就是对手肘部的曲池穴(曲池穴:止痒、降压一按就灵!)每天做做按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
这样做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平常饮食要注意少食油腻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纳入过多不好消化的食物,减轻胃的负担,帮助脾运化,这样湿热就可以祛除了。
▲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