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硕士博士留学不完全指南
这是一篇写于一年前的旧文,很多朋友因为在豆瓣看到这篇文章给我发豆邮,找到我的公众号,想进一步了解在人类学方向深造的感受。现在发到这里,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大家一起讨论。
我个人本科不是人类学,是半路出家,所以可能属于反应慢的那类,掉了几个坑了才渐渐明白套路的那种,如果你和我情况差不多,那可以花时间看看,大牛们可以略过啦。
今天和之前也是读人类学的朋友聊天,感觉内容很有意思,就想记录下来。先大概说一下我俩的背景。我是在香港读的,她在纽约。我是在努努力挺有希望能到美国读博的情况下没有继续申请,她是拿到一个博士项目的offer,读了几年拿到了硕士学位,然后博士第一年之后申请了休学回国工作,也不再从事学术研究。
可能我们的背景和经历比较相似,所以特别有共同语言。我们在谈到为什么没有继续读博士的时候,是有以下这些共同点的:
1)我们还是对自己的所学能解决一些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抱有期待,对自己花长时间钻研一门学科在现实社会里的功能性有所期望。但是我们也都认为人类学这个学科没有这样的现实功能,即使有也比较弱。这个一是我已经尝试过做应用人类学的工作,她也通过对一些朋友在公益领域工作,了解到人类学也没有发挥出很乐观的作用。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接触的事例和环境都有其局限性,不过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做判断。
2)我们接触到了一类显然比我们更适合学术的人。这类人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他们在硕士甚至本科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对理论对思辨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界做出特别贡献的能力,这个是博士阶段必须的而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厉害,可能是害怕这种竞争我们就主动认怂了;二一类是仅仅通过阅读就能获得人生几乎全部的满足感的人,这些人中的一些我们也想不到有哪些现实社会中的工作是适合他们的,而对我们两个来说,可能现实社会还是有些很强的吸引力的,也有一些其他选择。
从感性角度,我们也都通过硕士的学习渐渐感觉到一些和这个圈子的疏离感而不是归属感,感受到一些文人相轻以及虚伪的或者说是道貌岸然的东西。
1)没有感觉到归属感。这个可能一个是因为我们都没有归属到哪个门派,也没有跟到“大佬”。也可能因为我们都没能习惯这种深深的孤独。比如我在读硕士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之间互相都不了解彼此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因为各自研究的课题其实都很精专了,所用到的文献综述,理论取向等等都不一样。譬如我的几个同学,他们分别是研究基督教的脱离者群体,江浙某个地方的巫术,以及关于香港本土派的研究,这些都是我没有特别感兴趣也最终没有去真正了解的课题。没有这些纽带,我们也没有成为很好的朋友,没有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当然可能很多地方不是这样,在大陆的朋友笑称我是人类学的“孤魂野鬼”,而他则有师哥师叔师爷什么的。
2)我们也深深地感受着“文人相轻”。她在美国感受着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斗争。左派的老师甚至会阻止学生去上“右派”老师的课。政治斗争的事情她没有细说,但是听起来也挺严重。我呢,也感受到圈子里那种互相之间看不上的感觉,只有少数老师,本身是很灵性很正能量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但是即便如此,私下里还是常常听到各式各样对其作品的鄙夷。当然了,批判精神本来就是我们圈子里必须的,但可能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种互相瞧不上的环境,因为它常常扩大成为对个人的攻击。我自己也在学着把思想领域的批判限制在思想讨论的范围内,而不去扩大化。
3)最后就是在这些基础上的一种虚伪的感觉吧。大家探讨的东西都是关于如何利他,如何使这个社会更平等更好的议题,基于此大方向有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立场。但是也许由于太忙,也许由于眼睛都是盯着庞大的问题,可能我们连身边的人都不能给予关切。在小环境里,不同种族、地域、性取向、成长背景的人都并不能形成那种共融的关系,而是多止步于礼貌的距离。我观察到我们中的很多人还处理不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因此作为逃避也好投射也罢,只有在探讨其他人的问题时找到成就感。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更难。也许在其他圈子里,没有这样的对人性的理想的期待也就不会有失望,但是在这个圈子里年轻人免不了理想化有一些预期,所以会觉得虚伪和失望。
PS:我们探讨的结论就是可能都比较赞赏淡豹之前提的“知识人”的概念,或者就是知识分子,我们仍然想发挥自己所学,做知识传播的工作,只不过暂时不在象牙塔里发挥这个功能了。(最近很多认识的人类学博士硕士们也开始占领媒体了,个人感觉是个很好的事情啊!)我想我们也都无法全然脱离人类学这个宗教了,也可能工作个几年发现很有趣的题目又突发其想想写了也说不定。
只是传递困(tu)惑(cao)是不够的,下面我给现在处于本科阶段有意申请人类学的硕士和博士的同学一些建议。这是如果能重新过一遍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1.读人类学的硕士和博士的学长学姐们现在的情况:我在香港的学长们博士毕业后去到重庆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他们也都很满意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个博士她来读博士的时候本身就是内地大学的副教授了。我认识的一位在芝大读博的朋友是在芝大某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一个在SOAS做博士后的前辈也拿到了英国一个智库的实习机会(他自己后来放弃了),但是同时也听说很多用了十年毕业的博士已经希望“重新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而不是打定主意要呆在学术圈了。我的硕士同学及学长(研究型)继续留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课程设计和研究工作的有三位,或者过渡性的给老师做研究助理,也有香港籍师姐去了马普所,有学长去了伯克利或者威斯康辛,但是后期他们的学术工作我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跟进了,据我所知他们的专业方向也有调整,不完全是人类学了,是偏向汉语言文学和人文地理方向的,还有两位学长和学姐是在公益机构工作。授课型的同学我了解到去媒体的不少,去BAT做用户调研,以及做图书编辑的也有好几个。
2.兴趣很重要,但是目标也要明确,道路要提前规划好。如果发现自己对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既有热情又很擅长,并且最终的目标是进入高校当讲师或者教授,那不妨坚持。然后考虑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任教呢?可以找到一个比如年轻的助理教授作为偶像,然后效仿他的道路:他接受了哪些训练,发表在哪些期刊?出版论文是在哪个出版社?拿到了什么样的研究基金?我读硕士期间一位学霸同学就是这样目标明确并且非常顺利的进入了耶鲁。他当时就知道去耶鲁需要哪几位大佬的推荐信,他就针对性得去上大佬们的课,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明确了他要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并且他在这方面的才华确实很突出,我们都断言他一定会是一个杰出的学者。我作为好奇宝宝属于对学科兴致勃勃,但是目标感不强。他很早就建议去找我校某大佬的弟子去沟通,但是我没听,再后来毕业前夕和导师谈她也不支持我继续读博,她告诉我博士毕业后面临的情况“it is only getting worse." 加上我自己在当时也没有特别迫切想研究的课题,所以没有继续申请。
3.早点摸清如何进行学术发表,硕士毕业还是要尽量发表的,我觉得我自己还有几个朋友都写得不差但是没有努力去发表这个是很失误的,我有学弟发表到英文期刊,这些很加分。相比起来,开学术会议则重要性低很多,主要是认识一些朋友,找到一些归属感,如果能参与建设学术共同体也是极好的。孤独的路上需要同路人、见证者、需要朋友一起去发现和建设意义。
“读一些你所感兴趣的专业史中重要人物的传记对你也会有所帮助。经济能力许可的话,我建议用一年的时间去旅行。也可以做一份学术之外的工作看看到底情形如何。这些经历能够让你迅速成熟,并在今后作出更加现实的——而不是将现实世界理想化之后做出的幼稚的——决定。你还很年轻,多花些时间去做一个对今后的人生会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完全值得。一年之后做个自己不大会后悔的决定总比现在就仓促冒险要好得多。换句话说,做出知情的选择也不是免费的午餐——你必须为之努力,而这种经过辛苦调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之后才作出决定的策略,会在今后让你一直受益。”——《芝加哥学术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