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9期丨精心谋划 全面应用 加强延伸 浦东新区法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审判工作 提升审判质效
欢迎光临 司法改革 栏目
推送司法改革最新动态,展示司法改革最新成果,解读司法改革最新政策。
编者按
浦东新区法院根据最高法院加快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部署,精心谋划,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审判、在线调解、专家咨询、召开庭前会议等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审判工作,形成全流程网上审判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精心谋划 全面应用 加强延伸
浦东新区法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审判工作
提升审判质效
全文字数: 2500
阅读时间: 8分钟
/语音版请点击播放/
2017年以来,浦东新区法院根据最高法院加快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部署,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案件远程审理,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提高审判质效的互联网审判工作机制,取得较好效果。2017年1月-2018年7月,该院共利用互联网审判系统审结案件1,331件,所有庭审、调解均程序流畅,连接顺利,案件涉及的当事人遍布北京、天津、湖南、山东、福建、海南、安徽、广东等多个省市。互联网审判工作便利当事人诉讼,减少了诉讼成本,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一、精心谋划部署,开发完善互联网审判系统
一是选定试点部门。选定知产庭、诉调对接中心等部门作为试点庭室分别探索远程庭审、远程调解,挑选审判岗位中对法院信息化工作感兴趣并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同志组成“信息化兴趣小组”,由小组联络人对接行装部门及技术人员,全程跟进系统融合和平台搭建工作。二是确定开发需求。以一线需要为导向,确定开发方向。院分管领导多次组织行装处、技术开发人员与一线审判人员开展需求座谈;在庭内一线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中进行需求排摸,收集相应意见和建议。三是合力完善系统。组织“一线部门-行装处-第三方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系统,在开始试用系统后,配备专人驻点庭审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问题,建立“即改即用、实时反馈”的工作机制。在不断推动互联网审判系统更新升级的基础上,结合案件审理实际,在系统设计阶段整理提出详细需求,在系统应用的各阶段与技术人员多次沟通调整细节,最终形成方便法官审理的“双网双屏”设置、方便书记员操作的“单屏切换”配置和便于当事人参加庭审的“多屏互动”模式。
二、改造法庭软硬件,搭建互联网庭审环境
一是服务器独立化。设置“大鱼”服务器,作为会议室主机,设置固定的会议号,集中处理多线视频音频信号,接受包括法庭、当事人在内的各路拨入,减少了在电脑主机安装运行软件可能导致的不稳定性,实现了庭审核心需求排除干扰、独立运转。二是内外网便捷化。在书记员席增设外网电脑,实现法院内网与互联网之间“物理隔离,一键切换”,书记员或法官助理可通过特定按钮双击实时切换内网审判系统和外网互联网庭审,在人民法院内外网隔离的保密要求之下大大增强了互联网庭审操作的便利性。三是多屏幕联动化。在法官席设内外网屏幕,方便法官实时掌握庭审节奏和外网当事人情况。面向法庭中央位置设置大屏,利用多镜分屏,语音激活的功能,在一方当事人发言时激活分屏至最大化,便于到场当事人、书记员、旁听人员实时了解庭审进程。同时接入一路实物投影,便于当事人当庭展示实体证据。
三、完善庭审流程,形成全流程网上审判模式
一是积极探索庭审录音录像替代笔录。充分讨论分析在远程审判系统中,以庭审录音录像替代笔录的可行性,形成初步适用意见,并选择适宜在互联网进行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率先探索适用庭审录音录像替代庭审笔录。二是修改传统庭审流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增设庭前告知、在线举证、庭后释明等环节,制定符合互联网庭审要求的操作预案。三是形成全流程网上审判模式。在线庭审试点成功后,进一步探索全流程在线庭审规范,庭前指导当事人灵活运用多种终端安装APP,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确定出庭人员身份,庭后发送在线录像链接供当事人确认,并明确当事人在三日内对庭审录像内容不提出意见的即视为无异议,同时,每日将外网生成的庭审录像导入内网并刻录成光盘归档,保证庭审录像的完整性。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审理模式。
四、全面推广应用,形成院内外共同使用的良好局面
一是动员全院推广应用互联网审判。由院领导专门组织多次动员会议,重点向派出法庭、执行局等部门推荐相关软硬件,并向法官当场演示互联网审理操作流程,详细介绍系统应用,安排技术人员及时解答应用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技术问题,加强沟通交流,破解大家对新技术、新方式应用层面的疑虑,形成全院共同尝试、共同使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动员当事人参与互联网审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选择合适案件,由法官助理或书记员指导当事人在手机、电脑、平板等任选一个终端安装小鱼易连APP,并提供软件方的客服热线,让当事人迅速上手操作方式,了解庭审、调解在线开展路径。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为让更多的当事人选择互联网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通过该院外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多角度介绍该院远程审判系统,引导各方当事人积极参与互联网审判工作。
五、加强探索延伸,扩大互联网审判系统适用范围
一是增加适用互联网环节。在诉前调解、庭前会议、执前督促、咨询专家意见等环节中适用互联网办理方式。例如,知产庭事先通过电话请高校教授安装手机端“小鱼易连APP”,并提前进行了连接测试,随后通过便携式小鱼终端实现法官与教授之间的视频会议,对部分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探讨,并全程录音录像留档。二是区分使用场景配置软硬件。设置了远程庭审“大鱼”专项法庭,与市高院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对接,在排期时即可勾选“网上调判”框,一键完成系统软硬件准备。同时,针对调解室、办公室中不便部署大型设备的特点,采购了便携式设备服务保障谈话、调解、联系当事人等工作。小型设备配置到审判团队,并可根据各法官的实际需求携带至调解室或办公室中连接使用,极大拓展了互联网庭审的外延,增强了在线诉讼和调解的便利性。三是推动院外在线调解工作。结合各派出法庭对接人民调解、家事调解平台实际,附设互联网调解工作点,有效调动各方力量集中就地化解矛盾,避免了以往街镇调解无法处理异地当事人纠纷的局限性。同时,紧密结合律师调解、专业调解平台推进互联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院内“调解秘书”对接机制,由调解秘书负责对接案件移转及互联网调解排期、通知工作,联系调解机构的调解员到法院调解室或在调解机构办公场所,组织双方当事人在线调解,法官也可通过系统进行调解指导,切实践行“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责任编辑 / 俞小海 伍红梅
执行编辑 / 胡逸娴
⏩ 转载请标明本公号和二维码 ⏪
推荐阅读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2期丨创新理念 完善机制 智慧司法海事法院积极探索审判专业化新路径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3期丨健全制度 完善机制 配套保障 长宁区法院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4期丨集约化分流 社会化减负 徐汇区法院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新型管理模式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5期丨虹口区法院聚焦实践需求 积极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6期丨强化审判监督 确保类案同判 市二中院积极推进法律适用统一机制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7期丨打造生态司法 护航生态发展 崇明区法院聚焦“四化”推进 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
●【司法改革】上海法院综配改革案例第18期丨增强改革配套功能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徐汇区法院探索形成“八员一者”诉讼辅助事务社会化模式
满意请点赞,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