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是中国之根

江信强 青苗法鸣 2020-10-0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青苗法鸣已经成功受邀开通原创和留言功能,感谢大家继续关注公众号,可以通过留言区与作者、编辑部互动。更希望得到大家的赐稿,投稿邮箱见文末,另外希望各位对感兴趣的内容多帮忙扩散哈!



文化是中国之根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提出过一种种族与文化的观点,大致意思是:一个国家的灭亡不是血统的消亡,而是文化的灭亡。这种论述有力地抨击了“血统论”,可以作为当今中国的一针强心剂。

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其实我倒认为,“崖山之后,仍是中国。”因为中国的文化没有亡。

蛮族入主中原,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抵制汉人的文明,二是学习汉人的文明。前者如蒙古,建“元”之后仍然维持自身落后的文化与思维,所以不到百年就结束统治,天下大乱。后者如满清,入关之后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文明,所以屹立268年;以至于到了中后期,各路农民起义,皇位不稳,汉族地主曾、胡、左、李等纷纷组织武装,对抗规模最大的“太平军”。很多人都骂曾国藩是“汉奸”,替满清打汉人。我倒觉得,曾国藩其实是为维护中国传统文明而战。

 

“太平”军每到一处,必然要烧孔庙、毁古籍古迹、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曾国藩自小深受“修、齐、治、平”的影响,必然以维护天下安定为己任;更重要的是,太平军的胡乱做法激起了所有汉族儒生的愤怒,他们不能容许太平军对文化的糟践,也不能容许所谓“拜上帝教”对儒家文明的冲突。只要仍是汉家文化,不管是满人当家还是汉人当家,仍是中国;即使汉人当政,但文化已消亡,就不再是中国了。

 

    所以这是一场文化的战争,因为满清尊重孔子,推行汉文化,所以汉人臣服;因为太平军要毁灭传统文化,所以汉族儒生纷纷站起抵抗“太平天国”。

 

    可笑的是,满清统治者即使“剃发留辫易服”,最后汉文化还是没有消亡,反而同化了满族;以致到了后来,满人不会说满语、写满文,倒是一口京片子,与汉人无异——满族没有灭掉汉族,汉族反而使满族几近消亡。

所以这是文化的胜利。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大古国”三个都已湮没,只有中国历经各种动荡仍顽强地矗立东方。当年日本企图奴化中国,但最终还是“中华文明”战胜“大和文明”, 可是在如今和平的年代,我们却处在一个更加紧迫的环境。

 

    建国后由于建设所谓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由于错误地推行极左路线,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习俗被取缔,到了文革更是发展到顶峰,极多文物被损毁,各种阶级斗争使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大大降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在当时的台湾,蒋介石和各大学者掀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大批学者得到重用,包括当时享有盛名、后来迁居台湾的国学大师钱穆,晚年著书立说,取得了不少成就;可悲的是,留在大陆、被称为“学者中的学者,大师中的大师”的陈寅恪先生却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死,他的毕生研究文稿也毁于一旦,不得不叫人扼腕叹息。

 

    所以今天台湾一直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的地方”,反倒有很多国人感慨大陆地区:已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了。

 当然,建设新文化是好事,因为总不能抱着老东西不放;而我觉得,现在中国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的问题是:在推到了“旧文化”之后,却没有建立起“新文化”的体系。所以现在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是新文化的一个方面,但是却不是一种体系;在古代即儒学中,有一套完整的价值标准,为人处世都有一套可行的方案,所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这套体系崩解之后,如何建立一种新的体系,我觉得是当代文化建设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可以说是根本问题。

 

 

    国学大师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提到: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想,外国人之所以仰慕中国,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军事、经济力量,而是因为中国悠久的文化。

可惜今天大批人学韩语、日语、英语,却不识得繁体字;大批人热捧韩服、和服,却不知中国也有汉服。有几人读过论语?有几人对我们的历史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现在的“国学热”让小学生摇头晃脑读经,甚至祭拜孔子,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作秀,孔子不是祭拜就能显圣,他应该在我们的心中。

 

  我特别喜欢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化关乎民族存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可不认同、不可不研究、不可不弘扬中华文化。以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去看待中华的传统文化,你会觉得它同样很迷人。

 

中国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长,中华文化是中国的根;如果先辈的文化到我们断了根,那我们真的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感谢那些继承发扬中华文明的你、我、他,但更要感谢那些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先辈,感谢那些为保卫中华文明的仁人学者。

感谢先贤,敬畏历史。

作者简介

江信强,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生。

自嘲为江氏小郎,生在皖南,学于蜀中。

无经天伟略之雄才,也无开天辟地之壮志。

只愿顾笑红尘,思索二三,

为兴趣执笔,为爱好踏足!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

无主题、体例、篇幅限制

收稿邮箱:

646144054@qq.com

扫扫加关注,

后续精彩推文共同品鉴


青苗法鸣


本期编辑:刘瑾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