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考研政治复习建议贴

青苗法鸣 2020-10-01

以下文章来源于番茄考研 ,作者老昕

编者按:2018年考研已渐近尾声,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每个考研党都有独特的考研记忆,因此本公众号于近期推送了考研经验贴的约稿函。甫一推出,广大青苗粉丝纷纷支持,支持之一就是这篇情真意切的经验贴。政治为考研公共课之一,尽管在考研总分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每个考生都必须达到院校划出的基本分数线,没有达线依然不能录取。本文作者以自己当年86分的高分备考历程,给广大备考中的同学们现身说法。四月将至,随着各大院校的考研落下帷幕,青苗将推出系列考研经验帖。希望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经验帖能帮助广大青苗学子们更好地实现信息对称,解答困惑!但需注意,所有经验都是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青苗提供了这么一个温馨友爱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彼时考研的心路历程,特别是有关考研政治的点滴经验,我很感恩,也很荣幸。希望我所言能够对大家实现考研梦想有所助益,哪怕只有一点点作用,我也很开心。

一、考研政治概况

考研政治由五大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五个部分。其中马原较为抽象,需要理解的比较多,毛中特、近现代史和思修法基偏重记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就多为国内外的时事热点,跟现实政治联系紧密。然后,按照以上顺序,各科目分值所占考研政治试题总分的比例依次大约为:24%、30%、14%、16%、16%。总体而言,整张试卷单项选择题共16分(16小题,每题1分,题号1-16);多项选择题共34分(17小题,每题2分,题号17-33);分析题共50分(每题10分,题号34-38)。

 

题号分布:

具体来说,马原的题号分布如下:单选题:1、2、3、4;多选题:17、18、19、20、21;分析题:34。

毛中特的题号分布如下:单选题:5、6、7、8;多选题:22、23、24、25、26;分析题:35。

近现代史纲要的题号分布如下:单选题:9、10、11、12;多选题:27、28、29;分析题:36(纲要或毛泽东思想+纲要),或者是单选题:9、10;多选题:27、28、29、30;分析题:36(纲要或毛泽东思想+纲要)。

思修法基的题号分布如下:单选题:13、14;多选题:30、31;分析题:37(思修或思修+法基),或者是单选题:11、12、13、14;多选题:31;分析题:37(思修或思修+法基)。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题号分布如下:单选题:15(国内时政)、16(国际时政);多选题:32(国内时政)、33(国际时政);分析题:38(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以下为考研政治总结的几个一般规律:

(1)马原分析题一般情况下只考哲学,哲学集中在辩证法和认识论;

(2)近现代史纲要的分析题要么是纯考纲要,要么就是纲要和毛中特的结合;

(3)思修法基分析题要么纯考思修,要么就是思修与法基的结合,没有单纯考法基的先例;

(4)形势与政策只考选择题(含单选、多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考分析题(即最后一道大题),考察的方向一般都与中国有关。当然形势与政策也会渗透进其他科目进行考察,在毛中特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5)毛中特大纲规定考察约30分,但是实际考察约24分,纲要大纲规定考察约14分,但是实际考察约20分。因为纲要与毛中特里面的毛泽东思想部分联系非常紧密,二者经常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上的总结只针对一般情况,因为个别科目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故以上总结仅供参考,可能会有小的变动,但大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二、复习进度安排

鉴于部分同学是法考党兼考研党,无论如何,想必在此阶段,考研政治都还不在大部分同学现时复习的重点范围之内。其实说实话,我也深以为然,现在大家的复习重心自然是放在法考、考研英语以及专业课上。对于法考和考研两手抓的同学,大家现在啃法条啃得不亦乐乎,然后分一些精力给英语单词、长难句和适当的阅读,这是应该的,你们完全可以等法考考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宠幸政治,建议你们可以在今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准备(一般是在9月份左右)。至于那些一门心思只考研的同学,对你们在政治复习上的建议就稍微拔高一些,建议你们从暑假(7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开始得相对早一点,后边我们对政治的底气就越足,因为这也讲究厚积薄发、历久弥新。相信大家都清楚,很少有人在考研中因为政治不过线而落榜,政治考不过线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政治想考高分却不容易。因此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抱着政治过线即可的心态,而是要立志政治拿高分,细想一下,其实英语大家都很努力,专业课大家也不敢懈怠,唯独政治,你要是比别人再多花一些心思,这个分就可以多少拉上来一些,这就可以在考研总成绩中转化为一种相对优势。


现在我给你们重现一下我复习考研政治的峥嵘岁月:我是从暑假(具体日期我记得是7月13日)开始复习政治,手头上的资料就是《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系列》(所以这也是我要给大家重点推荐的考研政治复习资料,就是肖秀荣的考研政治系列丛书,这也是当初我经过多方筛选的选择,事实证明我没有用错)。我就是在暑假,每看一章《精讲精练》的内容,然后做一章《1000题》里面的题目,肖秀荣的辅导书都是双色印制,重点都会由绿色字体标示,但是过第一遍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区别对待,要一视同仁,只不过有色字体可以多瞄几眼便是。《1000题》里面你做错的题要格外注意,当然肖老的答案解释非常详细,适当还是要回到《精讲精练》里面去找知识点回看,《精讲精练》和《1000题》里的每一道题都是对应的,肖老在答案解释处都指明了该题对应哪一个考点,具体到页码,方便翻看。


过完《精讲精练》和做完《1000题》,考研政治的第一轮复习就算结束了,我记得我是在8月底完成的。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我们对考研政治也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也夯实了对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和考点的理解。政治的第二轮复习可以从9月份开始,这时候教育部会发布当年的考研时间以及考研各科目的考试大纲等讯息,所以在此也提醒大家要及时关注“研招网”官网,留意相关最新信息的发布,所有的考研官方信息都会在那里公布(当然说到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也要多多关注你报考学校的官网,尤其是该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以及你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的网站,你或许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那在考试大纲发布之后,这个时候建议大家购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就是大家俗称的“红宝书”),这是当年考研政治出题的官方和权威的题源资料,所以大家在这一阶段就认真阅读《大纲解析》,里面的重点部分它也是黑体加粗的字体。


看完《大纲解析》(另外想提醒一下大家的就是,如果买了高教社的《大纲解析》的话就没有必要再购买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提要》了,因为内容多有重复),接下来我们就要来重点关注一下最近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了,《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讲真题》横空出世,建议大家从最开始的那一年的真题做起,然后越往最近年份的真题就越要重视,尤其是最近三五年的真题参考价值最大,做真题的意义在于感受真题,洞察出题人的出题心思和考查套路,做真题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大家务必要按照标准考试时间(考研政治考试是在上午8:30到11:30)来做题,整套卷子全部完成,选择题和材料题都要做,大题写不了多少也没关系,就把要点并且结合材料写出来,另外真题中的一些当年的时事政治题答不上来也不必放在心上,那毕竟是当年的时政。按照标准考试时间来完成真题的目的只是让大家初步体验一下考研政治应试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挑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就当自己在考场完成考题。


做完近10年的真题,差不多是10月份。这个时段算是冲刺之前的强化阶段,因此还是要适当做题,训练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此时《八套卷》便应运而生,10月份(最迟11月份中旬前)完成《八套卷》,也是建议大家最好是按照标准时间把整套卷子完成,算是对自己之前复习的阶段性检验。肖老的《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以及《考点预测》一般都会在11月份出版,进入11月份意味着政治复习即将进入冲刺阶段,《时事与政策》这本书是肖老对当年截止到10月份的时政总结(需要说明的是政治的时政考查时间跨度一般为去年的11月份到当年的11月份,因为考研试题一般在11月份命制完成,至于10月之后的时政,肖老会在后面补充),体例分为国内和国际时政,里面有适量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大家可以边看边做,主要做选择题,材料题就体会一下考查切入点和答题思路。然后肖老的《考点预测》就是供大家考前背诵的小册子,是考点的压缩版,短小精悍,重中之重依旧是加了绿色的字体,建议大家可以把它结合《风中劲草》的里面的考点(风中劲草建议只购买背诵核心考点即可,其配套核心考题大可不必买,因为内容太多看不过来的)一起背诵,《风中劲草》的好处是它内容五颜六色,把每年考过的考点都有所标注,大家一目了然,因为就一般而言,除了一些反复考查的重点,一般的考点起码不会连续两年重复考查,这一点也是需要大家去结合历年真题体会的出题规律。


虽然以上两本书都算是已经压缩了的背诵考点,但是需要大家记忆的内容依旧繁多,所以建议大家只需要牢记每个考点的要点,比如一些总结性的语句,或者是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其实考试时你能把答案要点写出来然后再适当拓展写一些内容,再结合题目的材料加以提炼、概括和补充,做到这些就已堪称完美,因此对于背书这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方法,像我就喜欢大声地朗诵出来,做到眼、耳、嘴、脑并用,加深记忆。总之,从11月份(最晚不要超过11月中下旬)开始,政治的背诵工作就该开始并需要一直持续到考前一夜,而且是反复背诵、来回记忆,至于时间的分配自然是逐渐递增,越往后应该留给政治的背诵时间就越多,大家都知道,这些识记性的东西越往后你投入精力越多,其回报也就越高。


到了12月份,这是最后阶段,在继续记忆考点、知识点的同时,此时很多最后的预测题或者所谓的押题卷就会从四处涌来,在这一领域,毋庸置疑,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风靡全国,几乎人手一册,这四套卷大家要好好利用,一是作为考前检测自己的最后试金石,所以依然是希望大家按照标准时间做题(此时是要训练自己对做题时间分配的把握),何况此时大家是最接近实战的状态,脑子里记忆的考点正愁无处发泄,恰好拿这卷子来练手,所以一定要把它当做是临阵磨枪;二是要特别关注四套卷的材料题(当然其选择题的质量也很高),主要是因为肖老的大题押题率起码现在来看暂时没人能超越,即便没押中原题,它的材料题答案的价值也很高,基本上是金句或者是万能句,考场上做大题绝对可以利用,所以四套卷里大题的答案也要拿来记忆。如果大家做完了肖四还不过瘾,文都蒋中挺的《最后五套题》也可以拿来练爪子,至于任汝芬的四套卷,我个人认为稍为逊色。这些最后的预测、押题卷,希望大家到时候都多留几个心眼,一些考点、热点,几个辅导专家的预测大概会有一些重合的部分,这些部分可能需要大家重点关注一下,毕竟不是空穴来风,当然了,这个该怎么说呢?有运气的成分,就是撞上了就是撞上了,没撞上就是没撞上,大家都尽力了。


至于有人提到的所谓反押题倾向,存在这个可能性,但是大家试想,如果最终的考题把所有的热点都完美错过,那我们考的政治还叫考研政治么是不是?比如2016年大热的“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及“九三大阅兵”这个考点就没有考大题,但是依旧考了选择题,又比如2017年的“G20杭州峰会”和2018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些个大热门,大家异口同声都预测它会考,结果它就是不出意料地在最后一道材料题考到了。所以说,所有的热点和考点都没有说一定会考也不会说一定不考,只能说都有可能,或许只是呈现出不同的题型而已。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抱有强烈的侥幸心理,稳扎稳打还是最可靠的。


针对既要法考又要考研的同学,在考研政治这一块,我建议你们考完法考后,调整姿态,马上转入对《精讲精练》或者《大纲解析》的研读(务必认真、仔细,因为这可能是你们唯一的一次全面把握政治考点的机会),如果感觉自己时间还允许的话,尽量做一做《1000题》,实在来不及的话,看完《大纲解析》后就直接进入考点背诵环节,然后再做10年真题和《八套卷》以及最后的预测卷、押题卷。对于法考的同学来说,可能在考研政治知识点的积累上会有所欠缺,但这也只能通过后面的加强背诵和记忆来弥补了,所以在这一方面花的功夫要结合实际适量增加。


对于考研政治的一些额外资料,我说老实话,我没用过也没看过任何考研机构的什么音视频资料,相较于法考和考研英语,似乎考研政治在这一块本来也没有很多资源,在我看来,这个第一是没有很大的必要,第二也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如果非要推荐一下的话,我还是推荐肖秀荣在“腾讯课堂”(有APP,也可以在网站)上的公开课和全程班以及最后的点题课,其中公开课是免费的,全程班和点题课是付费的,至于质量的话,大家皆有口碑。然后就是如果大家购买使用的都是正版的肖秀荣辅导书的话,他会有一些增值服务,这些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的官网上,会有一些跟辅导书配套的视频和补充资料供大家学习。另外就是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肖秀荣的新浪微博(微博名加V:肖秀荣教授),或者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名称:肖秀荣教授),他也会在这些平台上定期发布一些与考研政治相关的信息,有时还会在线上答疑。


三、重视时事新闻

那么,以上所言算是考研政治复习的常规流程。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是复习政治或者说是政治提分的辅助手段,就是平时需要大家多多关注时政新闻!看过真题的人都可以发现,考研政治的考题都与时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最近几年,基本上整张卷子没有一道题是不和时政联系起来的,连马哲都可以拉上时政,不论选择题还是材料题,均是如此。由此可见,时政消息就是考研政治的考题载体!没有脱离时事政治的考研政治!你说要是你多少对出现在考卷上的时政有所了解的话,至少不陌生,这种提前觉悟绝对可以成为你打开答题思路的钥匙甚至是制胜武器。说到时事政治,虽然到最后也会有机构或者有人总结汇总出来,但那毕竟是别人嚼过的东西,我们可以拾人牙慧,但做到先知先觉不是更棒么?而且关注这些时政消息并不费劲,只需吹灰之力便可知天下事,现在是新媒体网络时代,你下个APP或者关注一下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推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可以发现,每年考研政治材料题里面的材料大多摘引自这几个媒体的报道),每天花点时间(可以在你偶尔休息的时间等碎片化的时间)点开看看就可以,起码对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有个印象。我个人是有每天听广播的习惯,一开始我是强迫自己每天固定时间(中午12:00以及晚上18:30这两个时段,我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前还是用收音机收听,现在手机听广播也很方便,每天中午收听午间新闻,晚上是新闻联播,现在已经形成了习惯。因为我发现从广播里吸取到的资讯足够概括一天之中重要的国内外时政,如此不仅便利而且并不占用很多时间,中午花半个多小时,晚上花半个小时,权当是在休息。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收听一下广播这种古老的传统媒体,也算是对传统媒体的最后致敬吧。

 

另外,我觉得今年考研政治的时事,与十九大相关的内容依然要持续关注,热度不减;中共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的内容要知悉,因为涉及到重要法律修改以及重磅机构改革的议题;领导人2018年新年贺词;今年的全国“两会”(国家机构换届选举、政府工作报告等几个报告、监察法、领导人在“两会”期间六下团组和他在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监察委员会以及监察体制改革;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关注今年中国的四场主场外交活动(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嫦娥四号卫星将在今年发射等等这些都是今年的大事件。一些重要会议和会谈的公报、公告、通稿、新闻稿、评论等这些都是需要大家有所关注的,还有像领导人的外访活动等。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大家要特别关注习大大的“一举一动”,因为他在今年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经过包装最后呈现在2019年考研政治的考题里面。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考研政治的题目一般很喜欢拿某某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周年”纪念时间来出题。像今年就有几个需要大家尤其关注的,比如今年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也是换届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履职的第一年;2018年被确定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2018年将迎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今年也是北京奥运会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雄安新区满一周年等等诸如此类。可以大胆预测,以上任何一个的时间纪念,都可能在今年和考研政治中的考点结合起来作为一道道考题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对这些关键节点都提高关注的敏感性。

以上就是我在考研政治这一块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复习政治有所启示。祝愿今年考研的你们最后都金榜题名,如愿以偿。谢谢!

作者简介

老昕,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政治分数为86分,没上90分可谓是毕生之憾。


约稿考研经验贴,诚愿榜上书汝名

考研,无非是一段人生经历

武汉大学刑法考研攻略

阿狗的司考考研逆袭路—教你如何在考试中伪装大佬

未参加夏令营,如何成功保研清华?


责任编辑:钱 玥

本期编辑:梁梓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