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师大到南大:考研的试炼之路
作者简介:
刘禹甸,江苏南京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即将毕业,录取院校及专业为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学硕。热爱阅读、旅行,座右铭是“你首先要寻找天国,别的东西也会加上给你们。”
在回顾2018年到2019年的考研经历时,想想自己是如何从一头雾水到初试390到最终被南大录取的改变,是件很有趣的事。最初的过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显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积累了很多之后,我开始把这些视为“类似的情景”以更平静、更严谨的方式对待,就像律师看到一堆案卷时一样:首先确定它的类型,从自己的“先例库”中检索,然后合理地制定辩护策略。考研经验就是这样的“先例库”,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将自己摸索的经历展现给读者,让你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形时能做的比我更好。
一、考研心路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解现实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实现现实。面对这一过程的心态至关重要,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唯一的胜利秘诀。从有考研念头的第一刻起,我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恐惧,这一恐惧的原因是:缺乏信息。现在想想,我觉得信息大致有三个方面:
(1)主体:我擅长什么专业、我的兴趣、我的学习能力、我以后想做什么、想在哪里发展;
(2)客体: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导师、招多少人、往年复试线、录取线、考试范围;
(3)中介:怎么备考、学习如何学习、历年真题、如何做笔记、有无内部资料等。
认识自己是知识的开端,我花了很多代价才真正认识到这点,永远不要高估自己。我并不相信仅靠盲目的勇气和冲动能够实现目标,考研的时间、经济成本也不适合多次重复,而应该接受现实(前提是确认自己掌握的信息足够评估清现实)包括残酷的现实,并鄙疑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当你把上述三个方面搞清楚时,差不多算可以做出考不考,考哪里的决定了。
客观地了解主体、客体很难,所以必须依赖他人的意见,以及全部的证据。我在2018年的2月份时大致决定了考南大法理学,在2-4月我尝试联系我们上一届考上南大的学长、往届南大法理学的学长学姐、上一届考研成功和失败的几位学长、自己在南师的导师等。在这几个月我保持虚心和开放的心态,了解自己的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在确定了方向和搜集了足够的信息之后,就需要规划自己的复习时间,这属于中介的问题。在开始准备前(寒假到4月),我先花了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和网上“学习如何学习”,例如如何更快地背诵单词,如何绘制思维导图,记忆规律等。有了这些准备工作从5月开始全面展开复习。在最开始的几个月里,不妄自菲薄很重要,发现自己专业课复习了一遍后依然无法做出一半真题会很受打击,这很正常。关于如何坚持、如何调整心态这些我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相信你们会在这过程中自己掌握。
了解客体最好的途径可能是进入你所报考的院校蹭课(需提前得到老师同意),能让你最大程度获得别的考生没有的优势,同时你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跟你目标院校的学生相比如何。
二、方法论
(一)读书和做笔记的方法:由面到点,由点到面
笔记的目的是将作为客体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属于主体的知识。我的笔记分为两种:A类为读书时做的批注总结笔记;B类为笔记本上的知识体系。前者遵循由面到点的拆解式思维,从别人组织的框架入手;后者由点到面,将阅读完成后碎片化记忆重新拼合成知识框架。从书摘式的收集,到整理,消化,最后到考试或写作时输出。做笔记的方法各位会在考研期间不断更新,不断整合出自己最满意的。形式上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电子+手写的结合,当然着两者都需要预留大量时间。
A类笔记,一般作于书的右侧
B类笔记,阅读完成一章后记录于笔记本上,可在其上补充其他书籍上知识,历年考频等
应对考研(尤其是学硕)时,要注意如果有可能在推荐书籍外多看一些同类型的书籍。很多推荐教材并不理想,但只有你发现你已经能完全指出目标院校所用“推荐书目”和你自己所看“更理想书目”的优劣在何处时,才能在后期背诵上选择你自己的书目。我的做法是以推荐教材的知识点为框架,补充我自己阅读的同类优秀教材的不同内容,并在一些重点问题上详细展示国内不同教材观点之间差异,这也是考研时论述题的得分方法之一。
(二)背诵方法:反复多次,二八定律
考研需要把专业教材(专业课或政治)颠过来倒过去刷好几遍(遍数取决于个人,对于我的核心专业课——法理学,我把教材看了2遍,第一遍读时书上做了1遍笔记,笔记本上电子+手写又做了2遍,再背诵时书背了1遍,笔记在初试前背了2遍,复试前背了1遍),刚开始的几遍都可能需要以周为单位计算时间,那么如何节约背诵时间就成了重要的问题。定位是背诵的加速器,把大部分背诵时间投资在产出高的地方。你也许听说二八定律——在一组东西中关键的只有20%,教材尤其如此。这些东西是有特征的:①高频考点,对照做历年真题时标准,考一次就在笔记或书上标注一下;②分值高的知识点;③我看不懂的地方。我需要背诵大约4本专业书籍,还有几本政治的小册子,人是活的,书本知识是死的,每一遍背诵都攻克一个按以上3个标准入围的知识点,考研的最终分数都会上升00.1~0.05%,耐心+勇气,最终会发现自己已经都记住了。
学习,就是学自己不懂的东西啊!复习时发现自己还有地方不懂都应该开心。
(三)考研规划制定方法: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
面对铺天盖地的任务(考研材料>30本/册)很多人无所适从。归纳起来有5个障碍:①对完成计划没有自信和毅力;②太自信的苦行派,给自己设置太多任务;③制定计划却不开始;④没有计划,看心情复习;⑤在漫长的复习中拿简单任务代替复杂,减少负罪感。而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像一台学习机器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多次重复”,在制定属于自己的考研规划时要把自己进入一种本能的“机械状态”,这些任务就是给自己的编程。
制定一个自己绝对完的成的每日计划,绝对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考研是马拉松不是短跑,你可以冲刺几天,但难以维系几个月。在自己的日程表标出优先等级,把一个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从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入手。
在制定完任务后彻底执行,凡是还在拖延的人都是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的人,那些被梦想追赶着的人、那些找到使命感的人,足够忙碌,足够充实,是没有时间拖延的。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拖延或偷懒,则要么自己目标不对,要么自己方法不对。
我的计划分为科目阶段计划和每日组合计划,以下如同:
科目阶段计划,列举现复习阶段各科目所需材料
每日组合计划,将上表材料安排到每天
三、日程表
(一)考研英语复习安排
(二)考研政治复习安排
(三)专业课复习安排(此计划耗时太多,建议简化)
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最后,祝大家能如愿考上理想的学校。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钱玥
本期编辑 ✎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