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中的西政精神 | 赠绝版书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编者按:在回顾中国法学教育史时,“西南现象”是难以绕过的一个话题。西南政法大学,这所位居山城,设施简朴,既非985也非211的院校,在其鼎盛时期却占据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半壁江山”,无数法律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这所院校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西政是一面镜子,从它的盛衰荣辱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的美好与丑恶,更能从中窥探大学精神在当下的处遇。今年9月20日是西政成立70周年纪念日,在70周年校庆前夜,青苗特开启“西政峥嵘”系列推文,将集中转载、整合一系列和西政有关的优质内容,它们既有整体的记录,也有个体的抒怀;既有肯定与怀念,也有批判与反思。我们期待用这些文字,向读者朋友展现西政的不同面孔,敬请关注。今天恰逢920,西南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以系列推文致敬这所大学。

本文节选自《声音与言论》一书


在今天的不少高校,讲座是一种社交手段。如果想要和外校大佬搞好“关系”,那么就请他来做一场讲座,路费住宿报销不说,主持人和点评人还要在讲座上认真吹捧一番,最后宾主尽欢。


至于坐满教室的学生,则往往是主办方提前“召集”而来,有时甚至还伴随着各种“考勤”“打卡”。


而在西政,听讲座的意义是不同的。


对一名西政学生而言,听讲座是他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就和吃饭、上课、谈恋爱一样不可或缺。


每学期,各个学院的学生组织都会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就社会热点问题各抒己见,这样的讲座,每学期会有近十场,而且常常爆满。


而当外校学者受邀前来,同学们甚至会带着小马扎提前数小时在场地外排队,只为求得一个靠前的位置,即使是大雨,也难以阻挡他们听讲座的热情。


某种意义上,提前排队的队伍长度,就反映了主讲人在学生中间的人气。


当然,西政对客人的“欢迎”,不仅表现在讲座前,也表现在讲座中。当主讲人在完成演讲时,他将要面对的,是来自点评人的不断“炮轰”。


在西政的讲座里,批判是一种常态。一些口才好的点评人,甚至能够在点评阶段抢去主讲人的风头,收获更多的掌声。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论辩过程,塑就了讲座独有的色彩。这既是知识的碰撞,也是学者个人魅力的展现。


西政的讲座风格,并非一蹴而就,是在一场场讲座中被塑造而成的。在此过程中,“西南法学论坛”功不可没。



西南法学论坛始创于1998年,是一个纯粹的民间论坛。和普通讲座的单向传播不同,论坛先由主讲人演讲,再由嘉宾点评和学生提问,主讲人再对问题和不同观点作出回答。学者们各抒己见,学生则从中感受到学术的魅力。


2002年,西政教师张绍彦(现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接手了西南法学论坛。他在接手论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论坛的数条“坛规”,首要的一条便是“不得相互吹捧,忠实事实和学术”。


从张绍彦老师撰写的这14条论坛花絮中,我们大致能够一窥当年的盛况:


No.1——拉开重振论坛的序幕

“停坛”一年后,2002年11月7日,法80留校任教、全国“十大著名中青年法学家”之一的卓泽渊教授,为西南法学论坛举办了《凝重而昂扬:公民权利与法治发展》的学术讲座,这是重振论坛的第一场讲座,它拉开了重振论坛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No.2——听众最多、时间最长的讲座

2002年12月15—20日,王人博教授专程从北京来到"西南法学论坛",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先后为渝北新校区和沙坪校区的学生举办了两场学术讲座,场场爆满。


No.3——最激烈的评论

2002年11月20日,全国十大著名中青年法学家之一、我校78级校友江必新教授,作《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对行政法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和追问》讲演过程中,发生了“论坛”迄今为止最为激烈的辩论。这与第一个出场的龙宗智教授的“严厉”评论有关,虽然他纯粹以学者身份点评,又是江老师的同学,但他毕竟也是校长。接下来的评论人“见状”,自然个个不甘示弱。最不应该的是我。作为主持人,我非但没有设法“控制局面”,反而在最后自己行使主持人是自然的评论人的“特权”时,把这种激烈推向了极致。现场的人在感到精彩和激烈的同时,分明也感觉到了紧张!我看到台下同学们为我的担心就写在脸上,事后我对他们说:江老师会感谢我的,你们没有看到利用这个舞台他多么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理论功底和学术魅力!


正如江必新教授答辩时所言,他是最大的赢家!


这次讲座后,我也开始考虑论坛的风格、尺度和发展问题。


No.4——上半场和下半场

论坛的活动其实是分“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上半场是在台子上当着同学们的面厮杀,真正的“论坛”则是在下半场。按照惯例讲座结束后,主讲人要用讲座得到的200块钱的钟点费作东请客,老师们开始更加深入、广泛而较力的辩论,一般都要持续到后半夜。这可能是论坛对青年教师最有吸引力,最讨他们喜欢的地方之一。


No.5——抢夺话筒成为评论嘉宾的人

2001年12月27日,王人博教授主持我作了论坛一、二阶段的最后一场讲座,题目是“权利与秩序之间: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评析"。最后一名嘉宾点评后,坐在听众席上的青年教师唐尧站起来拿过台上的话筒,面对同学直指着我激动地说:“同学们不要相信张绍彦说的…….”


当时我确实还不认识他呢,真是“无理"!更“无理”的是,在其论点屡屡遭到同学反对的情况下,他一说就是10几分钟,主持人王人博教授几次试图“夺"回话筒未遂。


"就有这样“无理”的学术“痴迷者”!最终他以“事实点评人",被正式列入本文集,他算是我经历的论坛中“最无理”的听众。


No.6——最亲切而魅力的称号

“豹哥”,这是同学们奖赏给经常出没论坛、极富个性的卢云豹老师的,实在令人垂涎!


No.7——最大的“吼声”

2002年11月20日,江必新教授的演讲,辩论异常激烈,他在回应中讲到人性中的恶行需要公共秩序约束时,坐在台下嘉宾听众席上的唐忠民教授对着正在答辩的江大吼道:“你问一下张绍彦,他是不是天使?!”全场为之震惊。


这之后,我和唐忠民教授认识,并成为学术交流的好友。


No.8——最难受的评论嘉宾

2002年3月23日,是重庆少有的大风的日子。论坛复办后表现不错,要为北京大学汪建成教授《刑事证人基本理论之三论》作“首席”评论嘉宾的龙宗智教授,正值重感“发作期”,进场前他问我:“实在挺不住,这咋个办?"我没有松口:“海报已经出了,你又是主评,进去坐一下,第一个评论完了你就走”,谁料他“龙体”欠安,战斗力却不减,“火力”猛烈依旧。当然,自始至终一直呈“痛苦状”。


No.9——痛打落水狗

2000年11月18日,在程燎原教授主持下,张永和老师在《复归自由——对迁徙权利的追问》的讲演中,提出了“本能权利”的概念。主报告结束后,众多的点评人发起了有趣而让主讲人难以招架的评论。轮到我发言时说道:“永和兄对追权利的追问遭到了评论人不只是追问,而是追打,简直就是“痛打落水.”……”


事后一年多才知道,这句话作为“西南法学论坛”激烈程度最不雅的写照,不胫而走。


No.10——最“复杂”的评论

每次讲座和评论自然只能有一个中心,但2003年3月23日我为北京大学汪建成教授主持的那次讲座,却不可避免地生出两个主题来。


原由是做最后一名嘉宾评论的贺卫方教授,作为西南的学生和兼职教授,出于对论坛的爱护和支持,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汪建成教授陪同团团长的身份,对论坛本身的风格发出了质疑和批评,尔后的评论便成了围绕讲座和论坛“两个中心”。


No.11——最动情的发言

同学们,我想接着贺卫方教授、龙宗智教授的话,就“西南法学论坛"和大家说几句。刚才龙宗智教授讲到社科院的张志铭教授从论坛下来后睡不着觉。十几天前的13、14号晚上,张志铭、王敏远等社科院的四位教授约我,就是专门要我讲一下西南“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不是对“论坛”不满,而是被西南人的学术热情震惊了!他们说,要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根本不敢相信中华大地上还存留着这样一块法学学术的热土,这样一块圣地!(长久热烈的掌声)他们对我说:绍彦,(笑声)这分明就是二十年前的北大啊!这是二十年前我们在北大读书时才能看到的场景,没想到,今天在西南,我们又重温旧梦。


这是什么?我感觉他们好像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同学们?他们悟到了西南的精神和希望!(掌声)最后,我想借同学们自己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讲座。这句话也许不太中听,也许有几分悲壮,但是,我觉得它是西南的最强音:——“西南不死,生生不息!"(长久热烈的掌声)


这是2003年3月23日晚上,汪建成教授讲座结束时我的“主持词”。当时,我明显地感到了自己的“毛骨悚然”、不能自控,因为无法再说下去,才结束了当天的论坛—我的心擎着泪花。


台下不只是极个别的同学,一边流泪、一边鼓掌,有女同学,也有男同学……


No.12——最受欢迎的提问

贺老师,你今天看起来真帅,领带也很好看!


2003年3月13日晚上,贺卫方教授讲座时,一位女生专门递上这张用以提问的纸条,我当场宣读了它。


No.13——最精彩的"点评”

最精彩的点评不属于台上评论的嘉宾教授,而是出自台下听讲的—名本科生之手。


也是2003年3月23日晚上汪建成教授的那次讲座,在激烈的评论及贺卫方教授对“论坛”本身的风格提出批评和建议后,台下一位同学递上一张题为《模拟点评》的条子,"点评”坐在台上的每个人的表现。


结合当时的场景,无疑是最精彩的“点评”。与贺卫方教授商量后,我当场宣读了这张纸条,现附原样如下:


模拟点评:建成条理清晰,能听懂,挺好的;龙老板大刀阔斧敢言敢批,挺棒的;卫方敢于直面狠辣的批评,精神可贵,其实,大家非常喜欢你;忠林的没听懂,不过学风谦虚;李龙言之乏物,但敢于挑战权威,值得学习;阿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难能可贵;高一飞有点谦卑,不过可以理解;绍彦君,有功之臣!大大表扬。西南一学子,学位:本科!!!


No.14——最火爆的讲座

2003年3月13日晚上,贺卫方教授的《中国宪政起步》,无疑是最火爆的讲座。


这次讲座“火”到了难以想像和承受的程度——不仅台子上挤满了席地而坐的人,在学校公安分局出动多名警察值勤维护秩序的情况下,无法控制的人流硬是把学校礼堂的红漆大木门活活地挤下来一扇!很多同学站在门外,头上擎着无处安放的凳子,淋在3月的雨中,听完了长达4个小时的讲座;有多人“护送”和贺卫方教授一道进场,作嘉宾评论的社科院张志铭教授,更是活生生地被挤在了门外,“被迫”放弃“批判”贺的机会。



当然,更具有传奇色彩的,还是2002年4月的讲座“相对合理主义及其局限性”。


众所周知,出身西政78级的知名刑诉学者龙宗智教授在赴任西政校长之初,便选择以参加“西南法学论坛”的方式,和西政的同学们见面。讲座的主题是他当时的学术标签“相对合理主义”。


龙宗智教授认为,“相对合理主义”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法治环境中,在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下,我们无论是制度改革还是程序操作,都只能追求一种相对合理,不能企求尽善尽美。


这样的观点固然实用,却未必能被人们接受。在点评阶段,嘉宾之一卢云豹老师直言:“这是我见过最庸俗的相对合理主义”,语惊四座。


以下是卢云豹老师当晚发言的回忆版(摘自讲座记录稿):


今天晚上,我终于见识了世界上最庸俗的相对合理主义。在龙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求较好,不求最好。”我隐约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对此,不知龙老师有何见解?


我记得几年前读过一本书,这书的名字叫《自由四论》,作者是柏林。读完一遍,觉得柏林实在了不起,我几乎要崇拜他。于是,就反复读。读得多了,就有些怀疑起来。在这书中,柏林谈到了价值相对主义,谈到了价值多元主义。当然,他是主张价值多元主义的。书中有一句话,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善和至美是人类的幻觉,绝对和永恒是人类的虚构和妄想。于是,我就在想,如果至善和至美是人类的幻觉,那么,相对的善和相对的美是否也可能是人类的幻觉?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是否也仅仅是一种幻觉?后来,我不免又接触到许多主义,在这许多主义中,有各种相对主义,当然也有自称为相对合理主义的。我似乎记得,有一本书上赫然写着:当今这个时代,是相对主义的时代。


不过,我的感觉似乎是这样的:所有这些相对主义,虽然各有各的相对,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一切价值都具有相对性,根本不存在至善,不存在绝对正义、绝对合理。当他们下此定论的时候,语气又是那样的断然、那样的绝对、那样的不容置疑、那样的充满确定感。于是,我不免怀疑,他们的那种确定感又是从何而来?直到目前这一刻,我仍然有些怀疑:这个世界上是否有真正的相对主义。在我看来,有许多以相对主义自居的人,他们往往以相对主义开始,以绝对主义而告结束,他们假相对主义之名,而行绝对主义之实。


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所谓的真相对主义,那么,什么才是真相对主义?我觉得,它似乎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作为一个真相对主义者,虽然认为人类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但决不会否认至善至美存在的可能性。他之所以认为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人类生命的短促,人类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人类目的的多样性。我们的出身、经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知识结构、个人素养等因素,正是这一切决定着我们判断何者为善,何者为恶。


第二,真相对主义者对各种绝对主义价值观一方面抱有适当的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也抱有警惕。他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充分认识到,追求至善和至美实乃人类的天性,这也正是人类精神中最为美好、最为可贵的一个部分,正是对至善和至美的不懈追求,才使人类在道德上不至于堕落到可怕的深渊。当然,他也认识到,即便是最美好的理想也可能被误用。他往往看到,人类为了抽象的存在而牺牲了真实的存在;同时也假群众之名,而使个人遭受浩劫。在人类理想的祭坛上,有多少人残遭茶毒和杀戮。因此,他对各种绝对主义价值观保持一种警惕,他要保持自我的独立和完整,以免沦为各种极端主义的工具。


第三,他也时时警惕自己,警惕自己走向极端相对主义。因为,在各种盲目和无奈的选择中,他看到了人类的艰苦命运,也看到了它的弱点。他注意到,极有才智的人抓住了一丁点真理就忘了其他一切,以至于对其狭隘思想以外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他知道,相对主义的所有命题,同样也适用于相对主义自身。他时时警告自己,在相对主义的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


第四,他时时警告自己,不要走得太远。


第五,还是不要走得太远。(笑声)


噢,听到你们的笑声,我忽然意识到,我自己可能已经走得太远。也许你们会说,卢云豹,你简直是一派胡言,说什么真相对主义,假相对主义,我看你才是彻底相对主义,极端相对主义,绝对相对主义。绝对相对主义,你看,这有多奇妙?谢谢大家。


卢云豹老师的点评,只是当晚的一个缩影,其他评论人的“火力”,并未因为主讲人是校长而有所减弱。


而令人可贵的是,龙宗智教授并未摆出校长的架子,而是以学者的姿态,据理力争。


这场讲座汇集了西政讲座的全部经典要素:学术知识、辛辣点评、激烈交锋、学者风骨......至今为西政学子所津津乐道。



“西南法学论坛”的巅峰期,正值西政50周年校庆前后。彼时的西政,正面临着大规模的人才流失,“西政不同往日了?”这个疑惑,困扰着这所校园里的师生。在当时人心惶惶的背景下,这样的活动,不仅为热爱学术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更能够被视为对西南学术传统的一种捍卫。


当然,这种努力在历史的潮流前,更像是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在今天,“西南法学论坛”虽然仍在继续,但已无法重现当年的盛况。论坛记录稿合集《声音与言论》亦永远停留在了第一卷。



但也好在有《声音与言论》这本小书记录了当年的盛况。文字是不会说谎的,即使盛筵已不再,即使西政教师中的那些精神领袖早已天各一方,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些具有温度的文字里,感受到书中人的热情、迷惘与担当。


是的,传承仍在以一种微小的方式继续。在《声音与言论》的后记中,我们发现张绍彦老师的致谢名单里,有一位忠实“坛迷”。如今他已是西政最具人文情怀的教师之一,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不知这种对学术的宗教般的热爱,是否是从某一场“西南法学论坛”中被点燃的呢?


正值西政70周年校庆前夕,我们从网上淘到了数本《声音与言论:“西南法学论坛”学术论辩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现已绝版),该书是西南法学论坛记录稿的合集,现赠与有缘人。

✲ 截止时间均为 9 月 25 日 18:00

————————


附:

《声音与言论:“西南法学论坛”学术论辩录》

目录


题目: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

主讲人:贺卫方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03年3月24日(星期一)19:3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多媒体教室


题目:西欧封建制与近代宪政的起源

主讲人:卢云豹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教师

主持人:陈忠林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评论人:张绍彦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副教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教师

刘俊祥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时间:2002年11月1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学术报告厅


题目:凝重而昂扬——公民权利与法治发展

主讲人:卓泽渊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授、法学博士、“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评论人:李常青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副教授

张永和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副教授

王学辉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莫江平 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副教授

刘想树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私法学教授

高一飞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李龙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唐尧行 西南政法大学政法学副教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政法学教师

时间:2002年11月7日19:00 11月18日19:3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小礼堂 渝北新校区多媒体教室


题目: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对行政法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和追问

主讲人:江必新 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行政法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政审判庭庭长、重庆市政法委副书记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评论人: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

李祖军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授、法学博士

王学辉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谭宗泽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时间:2002年11月20日(星期三)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小礼堂


题目:从民事诉讼目的看司法改革

主讲人:李祖军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授、法学博士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评论人: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授、博士生

王学辉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高一飞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李龙 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孙鹏 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副教授、博士生

时同:2002年11月29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学术报告厅


题目:宪政——我们期待的和不能期待的

主讲人: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评论人:卓泽渊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授、法学博士

陈金全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教授

卢云豹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教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教师

谭宗泽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时间:2002年12月17日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多媒体教室


题目:中国宪政中的“民权”话语

主讲人: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评论人:陈忠林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王利荣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和法律史教授

刘想树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私法学教授

张永和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副教授

卢云豹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教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教师

时间:2002年12月19日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小礼堂


题目:论中国宪法的完善

主讲人:张志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授、法学博士

评论人:贺卫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教授、博士生

曹明德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现代法学》副主编

王学辉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副教授

时间:2003年3月12日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小礼堂


题目:中国宪政的起步

主讲人:贺卫方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评人:李常青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副教授

刘俊祥 西南政法大学讲师、武汉大学博士生

宋玉波 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副教授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授、北京大学法理学博士

卢云豹 西南政法大学讲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王学辉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副教授

莫江平 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副教授

时间:2003年3月13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小礼堂


题目:权利保护——刑事诉讼法的基本问题

主讲人:王敏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教授

主持人: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评论人:熊秋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教授、法学博士

熊志海 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李祖军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王利荣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李邦友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高一飞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时间:2003年3月17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小礼堂


题目:刑事证人制度之基本理论三论

主讲人:汪建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

主持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贺卫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桂明《中国律师》主编

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忠林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龙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高一飞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时间:2003年3月23日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小礼堂


题目:中国文化“撞击“司法改革

主讲人:景汉朝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

主持人:邱兴隆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员、法学博士

评论人:齐树杰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祖军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吴杰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陈刚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程炼原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王人博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孙长永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时间:2000年2月27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学术报告厅


题目:权利与秩序之间——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理论评析

主讲人:张绍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劳动教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劳动教养学副会长

主持人:王人博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教授、法学博士、《现代法学》主编

评论人:张玉敏 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忠林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汪太贤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授

王利荣 西南政法大学监狱学与法律史学教授

高一飞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学教师

唐尧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学教师

时间:2001年12月27日19时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学术报告厅


题目:“相对合理主义“及其局限性

主讲人: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王人博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现代法学》主编

评论人: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李常青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永和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卢云豹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

罗军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

时间:2002年4月28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校区学术报告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西南法律人的学术传统与学术精神

这篇谈论西政的文章,曾让《南方周末》在重庆脱销

什么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

西政70年,这些70+的老先生们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编辑部

本期编辑 ✎ B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