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习台湾 | 于旅途中寻找未知的答案

沃启 沃启基金会
2024-08-24
 


黄丽盈

黄丽盈来自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两岸青年协作者互派实习计划2018年成员,2018年在台湾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实习。


本文编自黄丽盈的实习报告《于旅途中寻找未知的答案 》,全文6000余字,读完约需12分钟。


对于那些未知的答案、前行的迷茫,云芳老师说,顺应自己的心,每个阶段都是美好的体验;阿尧老师说,现在不知道答案没有关系,当下一小步的累积也是在埋下改变的种子。


2018年,我在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实习一个月。


出发前,我常处于纠结状态,问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却一直找不到明确的答案;迷茫于该如何选择人生发展方向,迷失于自我否定与害怕中;常陷于固有的工作模式中,没有自我的想法,困惑于该如何更好地与公众产生互动和关联……


出发前,我对台湾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剧和他人的述说——他们说,台湾的垃圾分类做得不错,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不错,可以参考借鉴;台湾人倒垃圾时站在路边等垃圾车来,倒的时候要追垃圾车;那里有很多很有创意的Idea和实践;台湾人很好,喜欢吃甜的,如果你喜欢吃辣,去时记得带上辣椒酱……


出发前,自我的困顿和他人的述说让我对台湾之旅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但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警觉,要用心去感受和寻找答案,去探寻表象背后的缘由。


我的实习机构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以原台东县垃圾焚化厂为背景依托,将在地环境议题与焚化厂设施相结合,通过各类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关注垃圾议题并推动台东县环境教育的发展,以引起公众对垃圾问题、环境问题的关注,并为此做出行动。


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入口


实习中,我主要参与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的教学课程以及日常办公,也通过观察体验,深入感受台湾的垃圾分类与环境教育政策。

 

无法营运的垃圾焚烧厂


1988年,台湾通过立法推动生产者责任延长制,并于1997年推动“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结合社区民众、地方政府、回收商与回收基金,建立资源回收系统,推动全民参与资源回收再利用。


2005年起,台湾开始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推动垃圾不落地,各县市亦通过具体方针政策实施垃圾分类,如台北市、新北市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推动垃圾减量与垃圾分类;随后,台湾也有限制产品过度包装、限制使用购物塑料袋等方针政策出台,推动垃圾源头减量。


抵达台湾的第一天,我便开始留意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的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往后的实习中,我也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台湾的垃圾分类。


在台东学习生活的一个月,我看到了不同场所的垃圾分类设置。


图1是一所学校内设置的垃圾分类装置,分别分类回收厨余、双面废纸、单面打印纸、其他纸类、塑料、玻璃以及铝罐;图2是环境教育中心办公区域设置的垃圾分类装置;图3是一家民宿的垃圾分类提醒,示意游客冰箱有厨余桶可将厨余垃圾分类放置于冰箱内的厨余桶; 图4是一家较受游客欢迎的餐饮店的垃圾分类设置,分类回收盘子、塑料勺子、其他塑料类餐具以及其他垃圾,而店员在上餐点时亦有提醒顾客吃完后分类垃圾。


另外,我看到了等垃圾车的人们,也成为了追垃圾车的人,我也看到政策法规实施背景下,各个地方的环境营造与人们习惯的逐步养成,游客也被推动参与其中。


目前,台东县的一般垃圾(即其他垃圾)会被填埋,部分则运至其他县市焚烧处理。2005年,台东县垃圾焚化厂完工,但因其行政程序不符合法令及契约规定,无法营运。2012年,台东县政府正式接管垃圾焚化厂,但因垃圾量少,无法维持焚化厂营运所需,焚化厂转为备用厂,作为区域紧急焚化处理设施或天然灾害处理备用设施。


2013年,为使民众了解焚化厂和资源回收政策的演变,台东县焚化厂申请认证为环境教育设施场域,计划转型为“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并于2016年通过相关认证,成为台东第五处环境教育认证场域。


这个转变是各方利益牵动与考量的结果,是各方在资讯流动、获知与判读下的选择,期间若有其他导向,其结果可能是另种光景。


在台湾实习的行前工作坊上,正扬老师和秀慧老师向我们分别介绍了各接待机构的基本信息。秀慧老师介绍“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时提到,负责人陈云芳老师将垃圾焚化厂推动改造为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环教中心”),环教中心是第三方角色,提供一个平台,让民众认识、选择是否将其运作,让民众参与公共决策。


不同的选择背后有着不同的考量,作为个体,我们对角色的选择以及对资讯的获知度、判读能力将影响着社会事件的变化与走向。


台湾的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各县市的具体实践有些许不一样,我们能看到各方在其中的行动与努力。


在台湾交流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小行动。

 

图5是环教中心内使用废弃轮胎做成的“花盆”;图6是E商店用废弃物品做成的“热气球”装饰;图7是F餐馆使用废弃牛奶盒(利乐包)循环做成的指示牌;图8是G早餐店的点餐单,似乎大部分早餐店都会提供覆膜餐单以及可擦拭的笔供顾客点餐,顾客使用后店员将点餐单上的痕迹擦去,该点餐单又可以继续重复使用了。


这些小小的改造、小小的行动,也正实践着3R原则: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循环再造),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避免新物品的消耗,有趣而可爱。


我们不仅仅要省思人和垃圾的关系,还需要省思后的行动,可能性的方案有很多,缺乏的也许只是省思后的行动者。我们想做问题的解决者还是问题的抱怨者?

 

“环境造就教育,教育创造环境”


参加交流计划前,我并没有系统地了解过环境教育,很感谢云芳老师为我补充了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基本了解到了台湾环境教育的发展脉络。



台湾民间社会大约从“伯利西宣言”开始引入环境教育。1977年,联合国在前苏联乔治亚共和国的伯利西召开“跨政府国际环境教育会议”,会中拟定环境教育重要宣言——“伯利西宣言”。


伯利西宣言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他们的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间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地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 


2010年台湾通过《环境教育法》,并于2011年6月5日正式实施。《环境教育法》规定,机关、公营事业机构、高级中等以下学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计超过50%的财团法人的所有员工、教师、学生,应于每年参加四小时以上环境教育课程。上述机构或所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有代表权的人员或负责环境保护权责的人员需接受一小时以上八小时以下的环境讲习。同时,政府也设置环境教育基金,以开展各项环境教育课程。


此外,台湾也设置了《环境教育法施行细则》、《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认证及管理办法》、《环境教育机构认证及管理办法》、《环境教育人员认证及管理办法》,分别推动环境教育设施场所的搭建与认证、环境教育机构的构建与认证、环境教育人员的培养与认证。


这当中的推动,离不开民间团体自下而上的倡导与努力,也离不开自上而下因应政策的行动。


交流期间,我参与体验了环教中心几乎所有教学课程。


一坪绿环保绿花园:体验制作以回收塑料瓶为底座的一平米绿花园,让参与者体验与感受植物的种植;


小小垃圾稽查员:结合目前台东县的垃圾稽查政策,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政策内容以及垃圾分类知识;


资源回收大富翁:以台东市四条街道为游戏背景,巩固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倡导日常减废行动;


夯土袋工法实作体验:了解自然建筑与永续理念,感受与泥土的关系……



这些课程内容讨论垃圾与环境,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当下的政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如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也让参与者通过互动体验感知与植物的关系、与泥土的关系、与废弃物的关系、与政策的关系、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实践与感知,教育孩子认识环境,也许未来他们就是改变的一份子,一同建构理想中的未来。


课程体验让我反思,我工作中用的垃圾分类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被有效接收?如果没有,原因及改变的方向是什么?另一方面,环教中心也有面向公务人员的环境教育课程,这些会涉及更为深入的层面,例如讨论垃圾政策等。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加了“环境教育行动 · 永续发展愿景嘉年华——环境教育区域中心成果发表”,看到各环境教育区域中心的教学课程内容与行动实践——关注河流流域的课程实践、关注空气污染的课程实践、关注生物多样性的课程实践......通过与公众的互动,展现各区域中心的环境教育成果并推广环境教育永续发展的理念。


环境教育区域中心成果发表会课程展示互动/陈云芳 摄


日常工作中,我常需要倡导公众关注垃圾问题并做出相应行动,也常说在活动中进行公众教育,其实这就是环境教育,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


在台湾,围绕环境教育,政府、民间团体、学校等各方彼此联结与推动,立法后,环境教育走向了更为广泛的参与,其认证体系与规定也影响了环境教育设施场所、环境教育机构以及环境教育人员对工作方法的选择。大家都为建构共同的未来、为更好地照顾地球而努力,而环教中心也在通过教育推动着垃圾议题被关注、被解决。诚如台中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周文豪副馆长所言,“环境造就教育,教育创造环境”。


联结创造可能性


2018年10月底,第四季度台东县环境教育设施场所平台会议在台东县环境教育中心进行。云芳老师说,平台会议已经举办到第三年了,是东部地区特有的环境教育设施场所平台会议。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做,但是觉得需要一个平台联合大家,一起发展环境教育。


平台会议的参与者中,聚焦不同议题的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负责人讨论合作与分享经验,以促成东部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共识;台东县环境保护局为环境教育设施场所提供相关政策、信息、意见以及建议;台东县环境教育辅导工作小组为环境教育设施场所提供相关政策、信息与教学需求。各方发出声音,围绕环境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共识并促成行动。


会议分享了跨场域、跨议题的联合案例,如垃圾议题与史前历史文化的课程联合、自然史教育馆与史前文化博物馆的议题联合;也有环境教育设施场所提出其课程参与人数降低,其他场所则回应可以探讨如何合作,不要形成竞争关系。


各种合作关系在此呈现,公私部门的关系,各环境教育设施场所的关系,而平台会议是架接各方联系的渠道,也是凝聚各方力量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基于环教中心,我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个团队所产生的一些联结——与聚焦其他议题的环境教育场所、与公部门、与垃圾议题本身、与垃圾焚化厂、与志愿者团队、与环境教育学习者,与在地居民……各方共创与联结的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性正在发生着。


尽管平台会议的搭建一开始并不是环教中心计划内的工作,但当跳脱原有的工作界限去组织构建时,环教中心带来的是更大层面的推动与发展。


触动与养分


这趟旅程,我遇见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故事,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带给我的触动与养分。


在云芳老师的故事里,我似乎看到《地方创生的挑战》提到的“Groundwork 三岛”活动哲学的实践:“Mission 理念”、“Action 行动”、“Passion 热情”。


云芳老师曾在大学和社区大学任职,回家乡台东后开始推广环境教育,为环境而努力。



老师说,垃圾焚化厂决定转型为环境教育中心的时候,她曾邀请对垃圾焚化厂持不同意见的人士聚在一起讨论,虽担心会发生难以控制的场面,但那时确实需要让各方了解,并获得支持;她曾花2个月时间挨家挨户以最大的诚意邀请各方参加揭牌活动;离岛的垃圾问题总被说难以解决,但是她觉得行动没那么困难,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做、去慢慢改善关系,解决问题……


我总能感受到她的热情,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为了家乡的环境,云芳老师不断地做着所能做的一切。某些事情、某些行动看似微小、看似简单,但也许就是推动未来转变的关键一步。


亦如《地方创生的挑战》说的,上述三个要素有效结合能产生多样的加乘效果,作为社会或社区改革的处方签,这个“Mission、Action、Passion”哲学是使其能够互动合作且循环运作的机制,也是迈向成功的要点。


阿尧老师和嫈琦老师以前是工程师,曾经自行车旅行加拿大和尼泊尔,在旅途中寻找“未知”的答案,现在环教中心推广自然建筑——建造夯土袋屋,教授相关自然建筑的课程,也遵循着内心重要的期许,简单生活,与大自然连结,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阿尧老师说,在旅途中遇见不同的家庭,他们对生活方式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他们也做出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简单生活,做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的事。他们从紧张而快节奏的生活中慢慢转变,在加拿大自行车旅行,在泰国学习夯土袋工法,并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实践,慢慢地,那些与自然的连结也延续到了他们现在的生活中。


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他们却是以一种我未曾想象过的方式生活着。他们在台东的一个山林里亲手建造了自己的家,使用自然材料建造,生活中不使用空调冰箱,日常用水来自雨水的收集,粪便堆肥处理……


回归自然,践行永续生活,简单地生活,与自然更加亲密地连结,猴子猫头鹰等也曾是他们家中的“客人”。


在似乎要被手机掌控一切的生活里,在步伐匆匆的快节奏里,他们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遵循内心的想法,与自然对话,将会收获更多的意想不到。


旅途中,我也遇见了其他有趣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志工队队长想做好志愿服务,不断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庄老师发挥自己专长,为环教中心设计有趣教具;小龟老师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想推动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关注普通班里的特殊教育生,所以选择去普通班任教;稳翔关注野生动物保育,时刻留意马路上是否有被路杀的动物;台东圣母医院打破传统,跳脱想象,成立“照顾咖啡馆”,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放松、转换心情空间……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行动选择下,正在为这个社会创造不同的可能性,也如至善老师所说,在不同的角色上做可以做出的行动。


申请去台湾实习时,我在“为什么想去台湾实习”一栏里写下三个原因:在行动中学习与反思、接触并感受多元文化、自我沉淀与成长。旅途中,我看到了各方围绕垃圾议题以及环境教育议题做出的行动与尝试,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用词表达。


对于那些未知的答案、前行的迷茫,云芳老师说,顺应自己的心,每个阶段都是美好的体验;阿尧老师说,现在不知道答案没有关系,当下一小步的累积也是在埋下改变的种子。我想,答案也许就在心中或正在心中萌芽,旅途的意义是让我跳出现有的工作界限与固定思维,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与行动,跳出舒适区、了解自我,并思考自我的行动。


离开台湾前的分享中,我在对未来的期许中写下:享受生活、继续不断地尝试与学习、融入当下、工作上多考虑“在地性、联结性、故事性”、行动上打破固有思维、打破对自我的设限、跳脱想象。而在这旅途中所接触到的人事物,也许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内化为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回到广州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一个市集里推广零废弃行动。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开始跳出固有的工作方案,提出更具互动性的建议。看到自己的小变化,我有点欣喜,此时此刻的微小变化也许正在慢慢地凝聚,慢慢地推动着更大的变化。


感恩那时那刻那地的那份相遇相识相知。


作者 | 黄丽盈本科主修公共事业管理,关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

 

大学期间曾组建团队开展社会调研项目,并在学习期间接触关注不同议题的社会组织。本科毕业后加入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先后负责政策倡导项目及公众倡导项目,努力让自己保持在行动中学习反思再行动。


“实习台湾”系列文章 

实习台湾 | 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回乡村?

实习台湾 | 核心在于人


策划 | 吴伟明  编辑 | 霍伟亚



两岸青年协作者互派实习计划


社区伙伴(PCD)与台湾高雄市旗美社区大学于2011年联合启动。


2018年,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与社区伙伴、高雄市旗美社区大学开始合作,以台湾和大陆的接待机构作为实习平台,支持台湾伙伴来到大陆,大陆伙伴去到台湾,进行为期2个月的短期实习,增强青年协作者的社会视野和内心动力。


该计划不仅为两岸公益青年提供认识彼此工作方法差异的机会,同时帮助双方更深入认识彼此工作方法与其社会环境的关联,搭建两岸青年协作者深化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


截至目前,两岸参与实习计划的青年协作者共55位,参与派出及接待实习生的机构有50余家。


今年的实习计划正在公开征募,将支持11位大陆青年伙伴2019年冬季赴台实习2个月,征募申请将于6月15日截止,欢迎报名。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申请两岸青年协作者互派实习计划



主办机构介绍


沃启基金会致力于通过知识生产、研究、咨询和传播,协同和支持社会组织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有效公益,助益社会生态的包容多元和可持续发展。

 

沃启基金会目前有以下三个业务方向:公益知识积累、梳理和传播;公益导航研究和生态圈建设;公益人才赋能与发展。



社区伙伴是一家在中国内地工作的社区发展机构,2001年5月在香港由嘉道理基金会创办及资助(经由麦哥利夫人所管辖的基金部分)。嘉道理基金会成立于1970年,创办人贺理士・嘉道理爵士一直秉持“助人自助”的信念。2017年8月,社区伙伴以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为业务主管单位,在北京市公安局登记,成立北京代表处。


社区伙伴没有任何宗教或政治背景,致力与社区一起探求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学习和实践有尊严并可持续的生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耕、自然教育、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领域,社区伙伴通过文化反思、培育社区协作者、搭建网络与平台等工作手法,激发社区内在动力,促进人和社区对可持续生活的理解,践行可持续生活。



台湾高雄市旗美社区大学(以下简称“旗美社大”)于2001年3月成立,由财团法人钟理和文教基金会承办,以“农村是一所学校”做为愿景,于高雄市旗美农村社区广设教室,广开课程,以培力与陪伴方式,推动农村居民与社区的成长与进步,是台湾第一所“农村型社区大学”。


在课程之外,也扮演农村NPO角色,关注农村问题,推动农村发展,以“学习、组织和结晶”三个层次的目标,发展出独有的办学方式与内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沃启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