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179 篇文章 -
今天,我们决定把新世相的推送出让,发布一份针对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援助手册。疫情爆发这些天,网络上偶尔流传出几个前线医生崩溃痛哭的视频,让所有人看得揪心。我们与针对一线医护人员做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团队“用心抗疫”取得了联系。这个团队是由一群海内外专业心理咨询师自发组建的,其中不少成员都参与过汶川地震、非典、911 等心理援助。花了几天几夜,他们为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制作了一份心理援助手册。目前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被感染风险、物资短缺、患者不安情绪、床位紧张以及病人的生死,心理防线面临很大的挑战。你会从下面的故事中,了解到他们这段时间的真实经历与心理感受。我们特地配合心理援助组织发布了一份手册放在后文,做成了长图的形式,方便随时查看。
科室四个医生 24 小时连轴转,从 20 号到现在没休息过。抢救、查房、陪病人送检……除此之外病人的吃喝,大小便,也都得护士帮忙做,因为怕病人在厕所晕倒。所以她们(护士)的工作量非常大……最担心的还是防护物资不够,N95 口罩只能用到后天……(说到这儿就转过头哭了)
“在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下,有医生刚脱下工作服便再也忍不住,瞬间变身‘小女生’坐在房间里嚎啕大哭;也有不知如何宣泄情绪的医生,表面上看一切正常,却因长时间不能休息、无法轮换,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严重失眠导致无法正常上班.....”
武汉市某医院呼吸科医生在接受《海上柳叶刀》采访时说:“这段时间我每天至少要哭三次,我每天下班时都会和同事们抱在一起哭一场,再回家。昨天晚班,蛮多病人,在哪里喊救命,看着他们,我觉得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些病人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救也救不过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
武汉肺科医院 ICU 主任@胡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泣不成声。他另一个医院的好友,在连续几天救治重症患者后确诊感染新型肺炎。打电话来跟他说的是:胡明说,天天面对生死,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这么情绪波动过。
烟台市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牛传振正在对来访的记者介绍病人情况: “有一个年轻的病人 19 岁,因为自己的心理素质比较差,他的家长刚才在安慰他……”
接受采访时,武汉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郑先念已连续 4 天无眠无休。
有一位正在输液的发热病人,忽然情绪激动,还将一把百元大钞洒向空中……1 月 23 日下午,短短一个小时内,心急如焚的病人们为了能够住院,就和医护人员起了两次冲突。所以,总的来说,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可能主要来源于工作的高强度、高压、高危,家人之间的相互牵挂、担心;还有病患对疫情知识、防疫政策、医护工作的不了解,和恐慌情绪。
“用心抗疫”志愿者团队针对前面提到的几种压力来源,制作了下面这些心理知识手册。
他们每天轮流值班,向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援助。团队的心理咨询师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认证心理督导,参与过 911、汶川地震、SARS 等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一线医护人员时间很紧,所以我们特地把这些内容制作成图片,方便直接保存查看。希望你帮忙扩散,让他们更清楚如何保护自己;也让其他人知道如何更好地帮助到他们——
👇给患者、疑似患者,和无感染症状但正经历心理恐慌的普通人:
希望你帮忙把这份手册扩散出去,让它能够传到疫区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和更多需要的人手里。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疫区医护人员需要其他心理辅助,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用心抗疫”,或者拨打咨询热线 010-81400101 联系他们的志愿者团队。文中部分故事来自人民视频 央视新闻 大河报豫视频 健康时报 海上柳叶刀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创伤与危机干预专家;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应用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滕燕青: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心理治疗师,多伦多华人社区危机干预热线督导师;
张怀宇: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ZSFG 创伤康复中心咨询师,国际华人心理与援助专业协会主席;
蔡振宗:美国加州大学尔湾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培训主任,911等灾后创伤干预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者;
徐艺珊:美国旧金山湾区资深心理咨询师,弗吉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用心抗疫”宣传组:崔尔婧 简曼 潘梅晗 黄彦科 李艳 陈明 李绍颛 陶纯 沫沫 萱萱 欧璐 陈珏 汪子杰 周逸 余冰珺
请帮忙扩散,
尽可能让一线医护人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