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新疆古代工艺技术·文物线上展
前
言
新疆地域辽阔,山川雄奇壮美,资源富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天山南北的西域先民依赖自然禀赋、生存智慧、文化传统和文明交流的馈赠,创造了精彩纷呈、蔚为大观的物质文化。自先秦以来,新疆地区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在交流融合中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疆古代先民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经济实用、构思巧妙、蕴含审美的发现和创造,涵盖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古发现的一件件珍贵文物,记录着中华各民族的勤劳和才智,实证着古代物质文明的绚烂与多彩。
巧夺天工——纺织品篇
考古研究发现,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就有了毛绒纤维为原料的纺织手工业。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后,丝绸之路日益畅通,东西方的纺织技术开始相互借鉴,促使新疆地区的毛纺织业得到新的发展。各地出土的精美毛纺织品,展示着当时毛纺织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并凸显地域特色。
刻花木纺锤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
距今约3000-2200年
该木纺锤由纺轮和锤杆组成。锤杆以树枝削制,纺轮较扁,呈圆锥体,纵剖面为三角形,平面阳刻四组相对、相连的涡旋纹。
知识链接:我国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是纺锤,纺锤由纺轮和锤杆两部分组成。纺轮多以陶质和石质材料制成,在我国多地墓葬中均有发现,但锤杆为木质,不易保存,故除了新疆地区外,其它地区墓葬中至今未发现完整的锤杆。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巴州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均出土有木质纺锤。纺锤结构简单,但工作原理却很科学。使用时,在锤杆底部拴上捻好的线头,然后将它下垂,转动纺轮,利用纺轮转动的力量将纤维捻成线。新疆出土的木纺锤,说明当时新疆地区的纺织技术有较大发展,为研究新疆古代纺织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黄地螺旋三角纹缋罽单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
距今约3000-2200年
此缋罽(huì jì)(也有专家认为是褐)长61、宽59.5-56厘米。由一幅毛布制成,表面呈较深的黄色。花纹颜色不均匀,主要为红色,局部还有红紫色。织物上还有绘画所致的红色滴珠。整体图案呈纵向排列,主要纹饰为螺旋三角纹。该缋罽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代毛纺织品中年代最早的缋罽,可见古代且末地区毛纺织业十分发达。
知识链接:“罽”,被认为是精细的毛纺织品。目前,称作罽的毛纺织品比较多,如缂毛织物、双面织物等,工艺复杂,图案精美。有学者将栽绒毯也称作罽,是用各种色线以栽绒的方法显现出各种纹样,工艺很有特点。《汉书·东方朔传》中将“缋罽”相连,可以理解为是绘画的毛纺织品,同时绘画的毛织物多选用上等羊毛。
树叶纹鞍毯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
汉代
此鞍毯整体为平织、绛红色地,以秋香、浅黄等彩色栽绒显现花纹。中心图案为横列小菱形纹,内填以树叶纹,外框则以小色块倾斜组成连续几何纹,四角缀红色穗。图案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工艺精湛,也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鞍毯。
知识链接:氍毹(qú shū),古人解说为“飞席”或“毛褥”。有人认为氍毹就是栽绒地毯,也有人认为氍毹是一种粗毛毯,可以织出彩色纹样。其实氍毹也泛指毛纺织品,以毡制成的称“毡氍毹”(毡上亦可以刺绣、补花,或彩色绒毛压出纹样的装饰),既可铺地,也可充被褥之用。《魏书·西域传》中记载龟兹已生产氍毹,说明古代西域已开始生产这种毛织品。所用纤维可能是毛,也可能是棉,有些产棉区就用棉纤维纺织氍毹。《北堂书钞》卷134引郭义恭《广志》:“氍毹,白畳毛织也”,白畳毛即棉绒,证明是有棉织的氍毹。而后丝绸之路的贯通也应为氍毹行销亚欧大陆创造了条件。
蓝地人首马身纹缂毛壁挂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
东汉
该壁挂毯长116、宽48厘米,原应为一大型壁挂的局部。图案以横向晕裥为界,上方在蓝色地上,由四瓣花组成的菱格内,织出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首马身的形象,双手持一长管乐器作吹奏状;下方是在红色地上显出手持长矛的武士形象,武士深目、高鼻、厚唇、黑发曲卷垂肩,身着饰花带的红长衣。壁挂采用缂毛织法,人物面部肌肉结构缂织得清晰写实,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知识链接:缂(kè),是指通过通经断纬的方式制造的平纹或其他组织的纺织品。中国唐宋时代精湛的缂丝工艺,大体源于汉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西方传来西域的缂毛工艺,考其历史已延续两千余年。缂毛工艺随着丝绸之路被传到中原地区,历经技术变革后改用中原盛产的蚕丝作为材料,开始出现简单纹样的缂丝。隋唐时期传统的缂毛工艺经过中原巧匠本土化的改良,逐渐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缂丝花样,缂织工艺开始在中国发扬光大。
截木为材——木器篇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已经开始取用木料制作生产、生活工具。新疆境内发现的石器时代的遗存及出土的各类木器表明,这一时期的经济形态基本以狩猎、采集为主,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渔猎经济。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域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北疆及辽阔的草原地区畜牧业经济已经规模化。
钻木取火器
托克逊县阿拉沟墓地
距今约2500年
钻木取火器,是古代先民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用钻木摩擦技术而掌握取火的工具总称。新疆发现的钻木取火器,分布地域广、使用年代久、数量类型多、保存状况较好。说明这一时期新疆各地已经普遍掌握了钻木取火技术。
知识链接:新疆出土的取火工具种类繁多,从出土取火工具来看,取火主要都是用木板和木钻相配套来制取火种,而且这种取火工具形制规整,选料考究,一般取火板(母棒)的木质较软,而木钻的木质则比较硬,取火器的形制有明显的预制性,且具备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便于携带、取火方便、取火效率高等诸多特点。关于钻木取火的细节,在唐代一些赋文里,也有相关的文学描述。王起《钻燧改火赋》云:“尔其始也,命工徒案林麓,选槐檀之树,榆栁之木,斩而取也,期克顺于阴阳,钻而改之。序不愆于寒燠,既类夫求美玉而琢山石,又似乎采明珠而剖蚌腹。尔其钻也,势若旋风,声如骤雨,星彩晨出,荧光夜聚,赫戏郁攸,赩炽振怒,青烟生而阳气作,丹焰发而炎精吐,影旁射而曜威,气上腾而以顺兹四时。” 可知唐代钻燧取火,首先选定木材;钻火时用手搓动木枝,急促地、持续不断地施钻,被钻之处,首先生烟,继后则“丹焰发而炎精吐”。新疆出土的钻木取火器,是古代取火方式的实物证据再现,印证了文献的记述,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证。
飞去来器
哈密市五堡墓地
距今约3000年
飞去来器由自然弯曲的木头制成,上部呈半圆形,夹角较大。长端45厘米,柄部作椭圆状。考古发现表明,先秦时期先民使用弓箭、弓弩、绳索飞镖等获取猎物。飞去来器作为一种投掷狩猎工具,在新疆鄯善、哈密等地的墓葬均有出土。
知识链接:木器是早期人类社会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木器性能稳定,携带方便,加工容易,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早就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关于木器的使用,在我国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商君书》云:“昊英之世,人们以伐木杀兽”;《吕氏春秋》云:“蚩尤之时,人民剥木以战”。新疆先秦时期的墓葬或遗址里,都发现数量不等、用途不一的木制品:用于狩猎的飞去来器、钻木取火用的木质取火器、用于纺织的木纺锤等等。表明这一时期西域木加工生产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很早以来形成的利用当地丰富林业资源优势进行生产生活工具加工的延续。
木碗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
汉晋
该木碗为旋制而成,器物呈圆形,整体规整光滑,素面,敛口,弧腹,假圈足。口沿处稍有残缺,透出了几分古朴。
知识链接:天山以南地区,木器生产是一个重要行业,其传统制作方法是用刀进行掏、刮、削。而和田地区出土的用回旋切削法制成的木器,说明在汉代已经有了旋木工艺,开始用简单的机械来加工生活用品,也不难看出西域先民不乏精于木工的匠人。《汉书》记载,当时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区已有冶铁业,可制造刀、矛等兵器,锋利的刀具和可以转动的机械是旋切木器的主要条件。这种旋切工艺可以将木器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新疆出土了较多汉晋时期的木器、漆器等生活用具,足以反映汉代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千锤百炼——冶金篇
新疆地区是中国冶金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东西方冶金技术交流传播的重要地域。多地墓葬出土了不少铜制工具、武器、马具、艺术品、祭祀用品、装饰品等珍贵文物;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遗址、吉仁台沟口遗址煤炭遗迹的发现,各地石范、陶范等冶铸工具的出土充分表明,先秦时期居住在天山南北的古代居民,已经逐步掌握了采矿、冶炼、锻铸的技术,并显现出技术工艺的进步和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白冰铜锭
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遗址
距今约2500年
白冰铜锭属于铜矿冶炼过程中的铸块。冰铜是铜与硫的化合物,分为白冰铜、高冰铜、低冰铜三类。这件白冰铜呈圆龟背形,是经过粗炼的铜。经科学分析检测,该铜锭含铜量高达60%。这件白冰铜的发现,为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该地区的铜矿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知识链接:《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铝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铝和写(泻)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该白冰铜锭是以硫化铜矿为原料,使用冰铜熔炼工艺,工艺流程为硫化矿——冰铜——铜,在冶炼过程加入砷或含砷矿物。我们常用“炉火纯青”一词比喻学艺、修养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其实,“炉火纯青”是指冶炼时,当炉温达到1200℃,铜的青色火焰占绝对优势,看起来就是青色的,这就是炉火纯青的现象,表明精炼成功。有经验的工匠能通过炉火的颜色来判断合金浇铸的适宜温度,但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领悟。由此可见古代冶金工匠技能之娴熟、经验之丰富。
陶范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
距今约3600-3000年
吉仁台沟口遗址出土十余件浇铸铜器的陶范,是制作铜镜、铜锥、菱首剑、管銎铜戈等小件铜器和武器的模范,为新疆地区青铜时代遗址首次发现的陶范。
知识链接:
陶范为铸造青铜制品的陶制模型,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照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凹凸连接体)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浇铸铜液,待青铜液凝固,去掉陶范即可。
我国的铸造起于石范。商周以后,“模”与“范”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的铸造。经过焙烧的“模”与“范”异常坚固,一烧一铸之间,大量器物得以批量生产,形态统一而规范,功效快速提升。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中便有记载:“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模由范生,范由模造。这两件严丝合缝的东西,成为几千年来,人们铸造兵器、钱币、器物的规范模具。今天,“模”与“范”合成并一,人们用“模范”一词,来形容值得仿效和取法的榜样,这也是人们最初遣词造句的用心。
煤样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
距今约3600-3000年
吉仁台沟口遗址中发现了使用煤炭的遗迹及煤样,为迄今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已知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提早了1000多年。
知识链接: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煤炭也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自然资源之一。《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研究表明,在3600年前,煤炭的使用在吉仁台沟口古代人群中已是相当普及,他们充分认识到煤的特性,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锻造、冶炼等生产生活中。煤炭的发现和利用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
吉仁台沟口遗址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伊犁尼勒克县,是目前伊犁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考古发现了房址、窑址、墓葬、冶炼、煤堆等遗迹,以及人类最早使用煤炭的遗迹和中国较早的陶范,数量较多,加之遗址中还发现了冶铸原材料、冶铸工具和废渣、铁器等冶金遗物,说明吉仁台沟口遗址存在制铜加工,要素完整,链条清晰,是新疆史前完整冶金证据链的最重要的发现。
知识链接:在吉仁台沟口遗址,尤其是房址内部发现了大量煤灰、煤渣、未燃尽煤块、煤坑以及煤的堆放点等,显示出使用煤炭资源作为燃料这一行为贯穿了整个遗址发展的始终。从文献记载上看,中国古代对煤炭的认识,最先记录在《山海经》中:“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 ,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煤炭)。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显然,从记载可知,中国人当时已经认识了煤炭,并积累了一定的探煤初步地质知识。考古发现,古代中国最早用煤炭冶炼是在汉代,但吉仁台沟口遗址的发现,不仅刷新了中国人用煤冶炼的历史,还将人类用煤炭冶炼的历史上推千余年。
龟兹地区的矿冶
汉唐时期,以今库车、拜城、新和、沙雅为中心的“龟兹”国,是塔里木盆地周缘最大的绿洲古国,是汉唐中央政府治理西域的军政中心;古国北部山区铜、铁、铅、锡、硼砂、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龟兹古国曾长期独擅地利,“能铸冶”,以较为成熟的矿冶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雄霸丝路北道。据释氏《西域记》记载,“屈茨(即龟兹)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由此可推断,至迟在汉代,古龟兹丰富的矿产资源已被开发利用,龟兹人已掌握了较成熟的冶炼技术。
龟兹五铢钱
库车县出土
南北朝
此五铢钱由红铜浇铸,铸币圆形方孔,具有狭缘、广串、薄肉等特点。钱币双面有字,正面铸有汉文“五铢”或“五朱”二字,背面铸有两个婆罗谜文字母或符号。又有称“汉龟二体钱”。
知识链接:龟兹五铢钱是新疆丝绸之路北道流通的一种铜币,铸有汉文和婆罗谜文两种铭文,但是背面婆罗谜文尚未解读。在新疆轮台、库车、巴楚古城址及佛寺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龟兹五铢钱,主要流通于汉末至隋唐时期龟兹古国(今新疆阿克苏地区)。这种货币是在中原铸币——五铢钱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龟兹地域特色的货币,深受汉代货币制度的影响。钱币的制造和使用,体现着政治经济的一统和治理,有赖于精良材料和成熟铸造技术的保障。两汉时期中原冶炼技术传入西域后,龟兹地区矿冶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良和提升,矿产资源的禀赋,使得龟兹地区铜、铁等制品产量大、品质高,西域各绿洲亦因此受益。以中原范铸技术和货币文化为范本在当地铸行货币,既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的史证,又是国家治理西域的历史实证;富蕴历史奥秘的小小钱币,是中国矿冶科技史、丝绸之路社会经济史等研究的重要材料。
匠心独具——皮革鞣制篇
皮革制造业在西域游牧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哈密五堡古墓葬、小河墓地等遗址中出土了皮靴、毛皮大衣、皮裤等。说明当时的西域先民已经掌握了专门的皮毛处理和加工技术。皮革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其主要组成成分胶原蛋白易受保存环境影响发生变性劣化。新疆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使得这些珍贵的皮革类制品遗物得到很好保存。
皮靴
若羌县小河墓地
距今约4000-3400年
此皮靴由靴底、靴面前部、靴腰及后跟三块皮子构成,并用动物筋拧成的细线缝制而成。毛皮经过鞣制,靴底棕色毛朝外,其他部位毛皮朝内,靴面正中涂一条宽约1厘米左右的红道,红道上部两侧穿数个小孔洞,内对穿数对灰白色羽毛,羽毛中夹有红毛线绳,靴腰上有由数根白色毛线拈成的一根粗毛绳,并穿过靴口两侧的孔洞,在靴腰部缠绕两圈后系紧,更加凸显了皮靴在制作上的别致。
知识链接:皮革鞣制加工指动物生皮经脱毛、鞣制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加工,再经涂饰和整理,制成具有不易腐烂、柔韧、透气等性能的皮革生产活动。《天工开物·乃服》记载:“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详细说明了硝面鞣毛皮法等皮革的生产技术。皮革从最初的不加工直接穿用,到这般工艺效果,其鞣制工艺经历了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
仿皮囊壶 (图1)
尼勒克县穷科克墓地
距今约3000-2500年
仿皮囊壶 (图2)
和静县察吾呼沟墓地
距今约3200-2500年
(图1)
口径6.6、高13.2厘米。圆唇,微敛口,亚腰,垂腹,圜底。腹部饰一周仿缝针的刻划纹,从口沿到腹对称刻划两条同样纹饰。
(图2)
口径7.8、底径3.6、通高11.8厘米。泥质红陶中羼云母粉,圆唇,喇叭口,鼓腹,平底。从口沿向下有对称的两条附加堆纹,至腹部分叉与另一组相交,堆纹两边均饰以细密的锥刺纹,像缝纽的针眼。被堆纹圈出的两面均饰宽彩带,内饰菱格井点相间的纹样,陶器表面其余部位抹红彩。
知识链接:徐锴《说文系传》:“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韦。”刚刚剥下的兽皮,叫“皮”;经过去毛处理,叫“革”;再进行鞣制,叫“韦”。最早的皮囊壶是用牲畜的皮革加工鞣制而成的。皮囊壶是古代匈奴、乌孙等游牧民族的日常用品,特别适合在马背上吊挂携带且不易受损。仿皮囊陶器除了盛水之外,还可以装奶和酒,是当时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仿皮囊壶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而得名,制陶工匠模仿皮囊壶的外形,烧制出可以长时间储存水、奶、酒而不变质的仿皮囊壶,深受当地游牧民族的喜爱,虽然制作略显粗糙,但器形优美,从造型上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文化、审美以及生活场景。陶器易碎,不适合经常转场移居的游牧民族使用,说明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代游牧民族逐步开始了定居生活,且有了一定的农业。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合而为良:新疆古代工艺技术·文物线上展》至此完结,欢迎走进新疆博物馆,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和田遗址】传奇尼雅 再现丝路繁华
【文旅资讯】关于印发《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现场考级活动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1月修订版)》的通知
【公益培训】线上文化艺术基础教学课程(一)
【防疫科普】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这些防护提示要牢记
【消防宣传月】请收下这份居家消防安全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