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化与现代空间中摸索,作画如此,设计亦然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山水实验
以观游体验为导向的旅游综合体设计
指导教师
董屹
助教
邹天格
设计成员
邓希帆 夏亦然 和亦宁 白一江 喻桥苹 刘典傲 白雪君
山水实验·第贰篇 作者
夏亦然
关山萧寺 一眼万千
▼
嗨喽,大家好呀!这个课题之前已经发过了一个作品:山水长卷绘出毕设榜首——同济独家“山水实验室”之里程碑式探索,熟悉我们的读者会发现,之前每个Studio一般只挑选一个作品来介绍,但是这次的山水实验室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小编也忍不住多给大家多介绍一些!面对同样的任务书,不同的设计师是如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山水语言的呢?今天的这位作者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纵画长卷、挥笔写诗,最后得到的作品不仅是一个建筑,而是感性的文人情怀与理性的语汇融合而成的文化表达。接下来请看下面的精彩介绍~
感谢学姐的邀请,能让我在毕设结束后有机会回顾本科最后“痛并快乐”的设计。我们的毕设题目是“山水实验——以观游为导向的旅游综合体设计”,希望能从传统山水画中找到自己的语言,转译成有实际功能的建筑。
因为对绘画感兴趣,在毕设介绍的时候就决心要选这个看起来很特别的题目。同时我不太算一个理性出发的人,有时候只有模糊的感受,所以这次分享的内容,是一种感受为主的,比较“歪门邪道”的设计方法以及当中的困扰与出路。
壹 · 灵感来自宁海游历
在山水实验这个毕设课题中,我们每个人都找寻着自己的出发点,通过意在笔先、物象之原、四可之辩、位置经营、三远之境这几个步骤,去将山水游历之间的感悟、山水画的二维表现转化成三维空间,实现了从设计概念、语言到场景氛围都始于山水而又归于山水的完整作品。
整个学期毕设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意在笔先——周边游历、基地调研、资料收集及分析;
(2)物象之原——基于山水画阅读的三维空间还原;
(3)四可之辩——强调时间与路径的功能空间长卷绘制;
(4)位置经营——落入基地的立体空间组织;还原山水意境的概念空间模型制作;
(5)三远之境——建筑深化设计及成果展示。
毕设开始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小组集体前往宁海县勘察基地,并在老师的建议下分头前往当地有名景点感受真实山水。
在宁海梁皇山徒步的过程中,我们踏着碇步在山间行走,左手边是飞瀑倒挂,右边则是被石块分开的安静水流。沿着栈道蜿蜒上山,愈接近山顶愈发陡峭。在我们几乎都要爬不动的时候,视野忽然开阔,在接近山巅的位置躺着一片湖泊。
碇步就是一种状态切换的边界
突然的心境切换给我留下极大的震撼,离开宁海后,这两个场景也常常浮现在我眼前。通过游历真实的山水,我突然发觉,触动往往发生在穿越边界的刹那。
正是这样一个模糊又粗糙的灵感,成为我后来设计中最原始的动力。
贰 · 从山水灵感到建筑语言
回到上海后,我们开始对山水画进行阅读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三远的意境——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阅读了许多传统画作后,我意识到我所追求的“穿越边界”的体验,与画中高远深远平远的意境切换是类似的,所以我把建筑“穿越边界”概念重新定义为建筑中三远感受的切换。
但是这样文字化的概念不足以将山水画转译成一个有实际建筑。在大家交流概念的过程中,老师给我提出了一个填空题——三远感受的切换,是___和___的切换。希望我能通过这个填空题,真正将我的灵感转化成可供建筑化的概念。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填空题却足足困扰了我快一周。
王蒙《关山萧寺图》
在这期间的我,常常是面对着一幅幅不同的山水画发呆,寻找这些画中三远切换的瞬间。我开始跟着画中的人走在山道上,想象整个过程中的感受变化,发掘切换的本质。最终,在“游历”了大量画作后,我在王蒙的《关山萧寺图》的这样一个小局部中得到了答案。
画中突然打开思路的局部
下山过程中,游人视线被怪石层层阻挡,是深远之境,突然山石交错中出现洞口,豁然开朗,视野一下被拓展开,又是平远之境。我所追求的三远感受切换,放进填空题中,是一个空间内视线长度和方向的切换,是视域宽窄的切换。
高远,平远,深远的感受与视线的状态密切相关
最终,我把这次旅游综合体定义为一个以观游体验为主导的,贯彻视线控制的建筑。通过视线,建立起山水画与建筑的关系。
叁 · 从平面到空间
几经周折确定了概念后,下一步要解决的是从二维的画中提取出三维空间内视线的变化。和我们组其他同学一样,我进入了“快乐”的“捏泥巴”环节——用超轻粘土把王蒙的《关山萧寺图》中山水还原出来,以此来更好地把握立体空间。
之前捏的太粗糙被吐槽,捏泥巴技术慢慢提高了哈哈哈
与原画对比
然后把画中的上山路线放回黏土模型中,同时标出画中视线变化尤为丰富的节点。将整条流线上的视线变化根据视线方向,视线长度,视域宽窄与景深等类型进行列表分析,最终得到了一条完整的视觉变化线。
选取视线变化丰富的节点
根据视线方向,视线长度,视域宽窄与景深等类型进行列表分析
各个节点的视线分析
视觉的变化需要实体的限制与引导。我下一步任务便是寻找和画中山石草木对应的形式语言,同时要兼顾我们的建筑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的功能,将这个视线关系翻译成建筑形态。
寻找形式语言的过程也是几经反复,最终选择了倾斜插入地面的矿石的概念。倾斜的形态对人的视线产生引导作用,同时矿石的概念可以让我们通过切削体块获得透明的洞口,在一个概念里解决视线控制和体量虚实的问题。
一开始采用的是一种类似“7”的单体语言。这个“7”的形成是来自二次切削,首先正方体侧面的切削形成通路同时倾斜的角度引导人们视线上移,然后进行二次的挖洞,高度使人不能通过,但是倾斜的洞口可以使人关注背后的物体。这样的单体可以实现两种控制,同时两两组合就能实现高远深远与平远的空间模式。缺点就在于一旦单体数量变多并且体块之间咬合的话容易杂乱无序,内部空间较难用。所以我开始寻找下一种合适的语言。
最终找到这种倾斜插入地面的矿石的概念,在实现视线控制的同时,通过切削矿石,露出其中明亮的内部,又可以解决建筑单体的虚与实。这样的体块既可以组合形成高远深远平远空间,也能咬合形成比较丰富的内部,所以最后选定了它。
逐渐演变过程
用倾斜体量还原画中关系
同样,《关山萧寺图》中树的层次也在视线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控制要与山石的形成对比,来调整整个流线中的节奏变化,以免游客在其中感到视觉疲劳。经过反复修改后,我选择以空间装置的形式来呈现树的空间层次。
图中有3个主要的树的空间,在视线控制中分别承担了标志,引导,遮挡的功能。
一开始将树的层次完全抽象成建筑,显得变化过于复杂,和山石的体块拉不开差距。
空间装置,将三种不同功能的树的空间抽象成和真实的树结合。
最终得到运用视线控制的树的空间。
画中前中后景的层次,被我翻译成开放与私密的程度,结合旅游综合体应有的功能,组织成为功能结构图。前部的旅游集散面对着最复杂的人群,第二块文化商业将全部人群根据需求进行分散,这样到最后的酒店客房区,基本只接待住宿需求的客人。同时第二部分以商业作为联系各个功能区的核心,可以有效利用人群激发活力。
画里前中后景的层次与功能对应
将建筑语言,功能结构图与之前从画中获得的视觉流线结合起来,进行平面的深化设计。这三个部分的私密性逐渐加强,平面上空间的透明程度,与公共空间的结合紧密程度也随之变化。同时我们的基地很狭长,我把建筑放在中部靠后的位置免受喧闹的道路交通影响,在综合体前设计一个石文化主体的公园作为序列空间,后方紧靠深甽镇,设计一个休闲公园服务小镇居民,在整体上也是构成一个“出世-入世”的过程。
我希望游客从来到基地之后,先是走过石文化公园,眼前的怪石与远处巨石般的综合体遥远的对话,仿佛是一个逐渐翻译抽象的过程。然后走入综合体内部,告别了喧嚣感受行走在画中的空间体验,同时在综合体室内也能更好体验视线被限定的山水空间。最后从一个山石“夹缝”中离开综合体,眼前又豁然开朗,出现了热闹的市民公园与远处深甽镇的生活景象,从山水中回归到现实世界。
平面设计大致完成后,建筑形态也逐步确定。
肆 · 内外空间的不同处理
建筑的形态已经确定,由于遵循了画中的视觉变化,争取实现游客在外部空间行走时感受与《关山萧寺图》一致。建筑内部空间该如何贯彻视线控制,成为了下一个难题。
触动发生在穿越边缘的刹那,内外部空间需要差异来强化这个边界的感受。由于外部空间是视线随时在各个方面变化的,所以一开始我希望内部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变化,比如在一个空间内仅强调视域宽窄,视线长度。在这种想法驱使下,我根据每个体块应有的功能设计了内部空间,可以看出内部的变化还是非常复杂的。
最开始的展厅内部设计,想以控制视域为重点,却做的太复杂
课上交流时,老师和同学都提出了相同疑问——既然强调边界,为什么不做到最强烈的对比呢?外部已经是动态的视线变化,内部不如制造一个安静而完整的大空间——就像眼花缭乱故事中一个定格场景,让原本连贯紧张的游客体验有了停顿的变奏点。
在完整且安静的方向指导下,问询大厅内部空间有了雏形,之后慢慢开拓了思路
在这样的原则驱使下,我完成了内外部各个空间的意象设计并绘制了一幅山水长卷。
▼
伍 · 场景式体验的营造
山水长卷之后,我需要将空间落实到功能与场地,一半时间是和老师在平面上讨论,另一半时间则是投入到我们“观游体验”的核心——场景。我的想法中,建筑场景分为了三类——外部的“山路”,树的空间和内部功能空间。“山路”是希望能还原《关山萧寺图》中的感受,给人一种在峻岭中穿行登高的体验;树的空间则是为了反映出画中承担三种不同功能的树的层次,如标志\引导\遮挡;而内部空间是特别设计的,因为画中山石的内部是未知的领域,所以我结合各自功能,希望能营造内部安静而完整的氛围的同时突出某一视线控制效果。下面我也着重介绍的是内部的设计。
因为喜欢Sparth的场景概念图,我想在我的建筑中做出类似的、让人有所触动的场景,但又能带有传统山水的气质。
Sparth的场景概念图
所以我按着游客漫步的流线顺序开始梳理建筑的空间。
旅游问询大厅
首先是游客进入的第一个空间——旅游问询大厅。根据画中的关系,作为标志物的树的空间以装置的形式在入口出现,吸引人们视线集中在植物上,视线距离较近,能和之后突然开阔的视野形成强对比。
然后进入第一个室内空间,在问询大厅内我希望对视线的方向进行控制,除了一层的大空间用作咨询和展览,建筑利用倾斜的体块,在二层的资料阅览空间内引导人们视线眺望远山,在远山的背景映衬下靠在木制台阶上阅读;而在负一层的休息空间里,倾斜的体块引导视线俯视水面,营造安静的喝茶聊天氛围。整个空间里仰视山俯看水,处于我所需要的氛围之中。
表演区
在游览了问询大厅后,游客将进入表演区,这个空间包含了室内外两个舞台。我希望人们在穿过的过程中能选择自己喜爱表演进行观看,所以如何使室外舞台的吸引力和室内持平成为需要解决的空间问题。室内舞台有设备来制造氛围,而室外的背景是青山绿水,所以我在这个空间内对视域进行了压缩,通过体块的倾斜引导视线,使人在穿越的过程中也能关注到室外的空间而不是单纯被灯光音乐吸引。通过光线较暗的室内对比,人们眼中是静躺在闪耀的小溪上的室外舞台。
这个场景是我第一个出现在脑中的室内场景,也成为我这次设计中最爱的一个。每次不知道室内需要怎样的氛围时,我就会看一会这张图,它也体现了我对这幅画理解后希望达到的样子,安静且完整,或者是安静且有力。
树的指引空间
走出表演区,会进入第二个树的装置空间。这个树的空间在《关山萧寺图》承担着引导指示方向的作用,所以在这个空间内也是利用阳光板来做出一个树的“迷宫”——给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方向却模模糊糊看不见终点,也是我对山水中树的层次的一种建筑化翻译。虽然是现代的材料,但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展览与体验区
根据树的空间引导如果选择左手边的路,游客就将进入石文化主题的展览空间和作为商业空间的生活体验馆。
在这个空间内我希望做出视线长度的控制,当游客某些站位时封闭的视线会突然延伸,也是希望做出在真实山水中漫步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受。当人们在展厅欣赏山石展品,可以透过空间的缝隙观察到生活体验馆中人们放松休息的活动,引导人们继续前进探索未知的空间。
娱乐空间
如果在树的引导空间中选择右手边的路,就会沿着“上山”路进入娱乐空间。这段路也是还原了画中从高远到平远的一个转化,先是从一个洞口眺望高山,穿过之后到达较高平台一览远山。
视线在多方面的变化会更有冲击力,当人们转身进入室内,在这个娱乐空间内我试图还原在最初画中激发灵感的一个局部。
娱乐空间需要一些私密性,但是又需要营造整体的氛围,我希望把活动“藏”起来,就像画中山石的背面,你从纸面上并不知道会之后藏匿什么。一个个活动空间错动的缝隙中露出其中的路径,给人一种听见欢笑的声音却偶尔才能看见人影的空间效果,也是另一种类型的视线长度控制。人们听着欢笑声踏着内部的道路逐渐向上,逐渐发现这些被藏在背后的活动空间,制造一种发觉空间未知与惊喜感。这一点也是属于画与山水的一种魅力。
树的遮挡空间
走出娱乐区会进入第三个树的空间,这个部分在画中是一个遮挡的功能。而在我的综合体中,这个空间处于娱乐区与酒店客房区之间,为了保护酒店空间的私密性,也需要这样的装置来遮挡视线。所以我设计的装置中,阳光板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排列,与真实的树木相互遮掩。保护低层客房住户的私密的同时,为游客的行走路径中设置一个节奏变化点。这个空间所需要的氛围可能不属于“三远”之中,更接近于“六远”中的迷远。
客房区
下面就走入了一个客房区。根据视线控制的原则,在整体采用倾斜角度使客人在房间内能将目光集中在溪流上;同时盥洗室也采用了倾斜的墙,结合浴房的设计,采用嵌入墙体的同一倾斜角度的花洒。当客人沐浴时,倾斜给人属于一种山石的自然,希望给人一种水流来自高处的山巅,在自然飞瀑中沐浴的感受。
酒店主楼
继续深处走,穿过小桥来到了酒店主楼。由于功能的高私密性要求,酒店主楼内部的场景处理方式也与其他空间不同。我从《关山萧寺图》中得到了灵感——画中山石大多呈现一种弯曲倾覆的形态,同时在顶端由于特殊皴法形成了可以分化的小单元。
同时我想在内部场景中体现倾斜的视错觉。平面上客房一列列通过组合和变化逐渐变长,形成曲折的效果,在立体空间上客房与走廊一层层向外推出,在两个方向上客房的组合都呈现出一种变化趋势。
酒店叫做“玉山将倾”,最顶层的空间设计成酒吧,是个人恶趣味的一个小双关
同时整体倾斜的姿态也能和垂直的交通空间形成强对比,这样从大厅和阅读区仰视便会呈现出一种倾覆感,希望给人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保证私密性的同时贯彻设计的视线控制概念。
结构
这种比较戏剧化的场景,柱网体系就不太适合表现,所以我采用了大跨度的剪力墙,在一个空间内可以自由排列墙体来形成倾斜的空间,再通过剪力墙局部开洞完善流线。
由于采用了剪力墙的结构,建筑中“山”的体量显得格外厚重,在外立面采取了竹模板混凝土,希望通过这种墙面上竖向的纹理强化倾斜感。
下一步难题是要为体现“树”的空间装置选择材料。山敦实沉重,树应该轻盈却不完全通透,能与山形成对比同时完成树的部分的视线控制——所以我像前文所提到的那样,采用了阳光板材料来塑造这样的空间。
轻盈但不完全通透
最终出图
展板上的大图——建筑山水画,成为了最后一个要攻克的难关。
开始是采取了将建筑整体拉长的方法,但几轮之后感觉这个方法不太适用于我这幅《关山萧寺图》与我的建筑所要表达的意境。为了表现出建筑中“上山路”的感受,我在SU中将建筑单体进行相对高度上的调整,这样就能把被遮挡住的广场与公共空间展示出来,拿掉了一部分屋顶又酒店的特殊户型进行了剖切,在几个角度中选定了现在的样子,导出线稿叠加AO,然后开始了漫长的PS过程。制图过程中主要是体现出建筑中人的活动,流线与体现“三远”的视线控制空间,使画中的信息丰富一些。
因为在最终出图前就打算采取整体排版的布局,所以全部图纸完成后直接拼成了毕设展板,老师还让我们给自己的设计写一段赋,成为了画图间隙的自娱自乐,写完以后毕设就完成啦!
丁酉晓春 关山初遇
泛舟远望 山高巍巍入云
拾阶而上 岩深层层通幽
一室之内 俯仰别有洞天
独径侧畔 顾盼皆起笙歌
远山已见 前路蜿蜒 笑语阵传 人迹难寻
终见主峰 屋室叠出 吐狂澜即倒之势 含玉山将倾之姿
虽处檐下 如入山中 关山萧寺 一眼万千
一点点感想
山水转译模型
空间模型
看着最终的完成稿,很难想象是从最开始的一团泥巴逐步演变到现在的样子。起初老师认为我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弱的概念会不利我后面的推进,确实这个问题也在寻找概念与建筑之间翻译语言的过程中反复“折磨”我。到最后我也是在很多轮方案对比中选择出了一个较好的,来进行下一步的深化。
这个设计是我个人对《关山萧寺图》非常主观的解读,倾斜角度大多是手工模型阶段凭借肉眼调整出来的——这一点也在答辩时被老师们质疑过,用来控制视线的角度可以再反复推敲一下,从一些科学数据方面修正。也有老师认为内部空间倾斜的墙体太多,整个设计显得很“蛮”,可以加入垂直的体量与斜墙面产生冲突,也能减少一些空间浪费。在一个学期之后建筑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推敲,使它细腻起来。
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商业建筑与住宅设计后,这个毕设题突然让我想起大一大二的感觉——场景体验为主的建筑和可以为一个突然的想法一条路走到黑的自己。经历了这个毕设,又重新学到了一种设计方法,把低年级的冲动与高年级的技巧结合起来推进方案。
总而言之,从山水画出发是一个浪漫模糊的东西,但庆幸我们还是从中找到了给自己感触的一点点现实。
图文来源:夏亦然
编辑优化:侯苗苗
不想错过精彩文章?赶快给TransAxis设置星标吧!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转至文章)
山水实验第一辑——江山秋色图↓
城市里的桃花源记↓
同济史诗级毕设——魔幻豫园!↓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TransAxis
合作联系 :wangxiang_521(微信)
邮箱:392501599@qq.com
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文章,就随手转发一下吧!
随手点个赞也是个好习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