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建筑,到底该不该听老师的话?

TransAxis TransAxis设计坐标 2022-04-21


在学习建筑的路上

你是否踽踽独行

我们想分享

和你聊聊有趣的、不为人知的

小故事



 

哈喽大家好!本期是一场经验分享交流会,小编主要想和大家对于一些常问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问题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梳理归类后可以汇总为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那就是“我想设计酷炫的建筑,到底该怎么做?”

 

那么这个话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No.1 我到底该不该听老师的话?

No.2 软件到底重要吗?

No.3 形式主义到底是好还是坏?

No.4 如何提升异形建筑的设计水平?

 

这四个部分相信也是众多建筑学子比较关系的话题,那么我们会分为四期文章来慢慢探讨。那么本期,我们来解决很多粉丝关心的问题之——

 

No.1 我到底该不该听老师的话?

 

经常有粉丝向小编提问:

我们老师比较传统,但是我有一个大师梦,他们总是和我的意见相左,我到底要不要听他们的?

或者就是,老师总是扼杀我的创意和想法,让我以设计院模式为目标做朴素的落地方案,我该怎么办?

再或者是,我有扎哈那样的酷炫建筑设计梦,但是总遭到老师的反对和批判,我该怎么办?

 



关于意见分歧是否听老师的话这一点,我首先给出自己的观点总结:

 

不要过于神化自己的老师,但是也不要骄傲自负目中无人;对于老师的言论需要自我判断,如果觉得确实不适合自己未来发展或者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不符时可以选择不听,但是你需要加倍努力来填补自己给自己挖下的“坑”,并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要从建筑学科中需要大家通晓和达成共识的几点说起:

 

1 天才是无法教出来的

2 建筑不是一门理性严谨的科学性学科,而更为感性主观,没有绝对的对错与优劣

3 付出与回报很可能不成正比,越是叛逆越可能别样精彩,越是规矩容易普通优秀

4 大部分情况下,理论素养与设计水平往往无法兼得

 

而对于建筑学徒而言,有几个道理也是需要大家明白的:

 

1 不是人人都适合学习建筑,天赋在设计中尤为重要

2 设计不是学会的,而是领悟后能够灵活贯彻运用的

3 大部分建筑学生毕业后都变为绘图员,一部分人虽然日后能够当上建筑主创或者总师只是工程经验充足但设计水平乏善可陈,极小部分才能成为精英级原创建筑师

 

有了以上的共识,那么当遇到老师和自己的意见不合,到底该不该听时就可以作为一定的思想指导。一方面取决于老师自身的出发角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固有特质。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内涵比较好,遇到矛盾时,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那么本次我们以批判的角度从老师与学生身上各自进行思考与批判,从而帮助大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对策,那么首先先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与批判:

 

根据中国建筑界“重工程、轻创作”的一贯尿性,中国建筑学教育师资力量总体而言是极不均衡、整体偏弱的。王澍不也是在大二后就喊出没有人再能教他了么,只要你天资不差,热衷于学习探究,那么在某个时间节点你的老师的认知或者眼界很可能不及你的水准。你的老师也许只是毕业后无所适从选择了任教,在他的学生时期也只是一个天赋平平甚至普通的人,也许只是善于考试与成绩或者发表论文而能够达到教师招聘的水平线。所以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所认为好的设计还停留在一味地随波逐流地夸赞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的水平,也许他们心里也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这些大师的作品是好的(内心os:明明家门口的民宿酒店可能都比什么萨伏伊别墅看着好看,用着舒服呢~),只是评论界口口相传的那些现代主义的优点以及这些大师划时代的身份使得他们觉得用这个来教育学生是毫无问题的,也是很保险很有说服力的一点。学生如果想质疑我,那你们就是质疑整个建筑界、建筑史学,你们有这个实力和胆量吗?这样的老师也许只适合带着学生入门认知建筑,而无法带领他们突破创新,如果学生想设计公寓或者别墅,老师还是拿来萨伏伊别墅或者马赛公寓说你看他们的平面形式和布局照着抄,那么这个老师肯定不是以设计见长的人,因为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那时候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的功能布局、面积配比、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品质追求了,我们学习设计不是学习一个结果,而是要学习其中的模式。


老师之所以让学生设计方案时按照传统的从场地、环境、文脉、轴线等要素找关系推理概念生成过程等繁琐的步骤,一方面是当年他们受到的建筑学教育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建筑市场汇报也喜欢如此追根溯源的模式。这种设计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产生致命性的设计问题,稳妥好用,但是学生是否能像盖里、扎哈那样视周围环境如粪土自嗨型设计呢?当然可以,设计哪有那么明确某种方法一定是对的,哪种一定是错的,最后无非是设计师个人把控能力以及众多因素来决定建筑的好坏,因为建筑学又是一门玄学,那就是所有突发奇想的强硬概念都可以通过圆润的说辞而使得建筑仿佛为此场地专属定制一般。(说人话就是把不合理的概念生生扯成合理的)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带来的弊端就是所有的设计都有了所谓的“套路”,有了套路的设计往往就失去了那丝浪漫的人类艺术智慧结晶于其中。


如果你有一个扎哈梦,喜欢创作新颖的建筑概念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与反对,那么很可能是因为老师本身对于这个方向没有十足的把控能力,一味地对方案认可和推进有可能形成失控的局面,为了避免这些麻烦,则会选择采用学生时期夯实基础为理由禁止学习“旁门左道伎俩”从而“警示”学生;当然,也许老师给的缘由会是——以后你们工作碰到这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几率太低,学生就应该夯实基础,学会排平面、画cad来适应以后去工作,而不是搞这些虚无的造型而变成形式主义弄潮儿。那么这时候我觉得你应该判断一下未来自己到底想走什么样的方向:如果以后你只想得到应用的文凭,毕业后去设计院工作的话,那么我觉得多听老师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能够熟练的干好建筑学看家本领工作对于就业来说起码有一手吃饭的能力,不至于像很多建筑公司抱怨英国排名前茅的某建筑院校毕业生会很多花哨的软件,但是工作起来并不实用还需要从头教其基础技能;但是如果你怀着一颗炽热的建筑情怀,有一颗宏伟的大师梦想,以后就是为了先锋设计而奋斗,那么你可以果断不听老师那“陈腐”的忠告了,但是与此同时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实现自己那遥远的理想了,途中不再有人相陪,不再有高人指点,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的摸索和学习来为未来添砖加瓦。

 

当然,上面的假设是老师由于自身的实力不足而关于方案本身产生了意见分歧,还有可能则是由于不同人的审美和关注点的不同,导致了严重的观点与意见分歧。


小编在同济就深有感触,大四时期小编买了一本关于伊东丰雄专刊的《建筑素描》,设计课老师看到了封面就直接对我说:“我特别讨厌伊东,看到他就觉得恶心”。先不说伊东已经拿到了普利兹克奖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光是伊东关于建筑的创新型实践都让小编惊羡不已,比如仙台中心如海草般摇摆柱子的结构实践探究,台中大剧院关于极小曲面在剧院空间应用的探究,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中混凝土拱门与自由结构布局体系的探究,蛇形画廊项目与男神塞西尔·巴尔蒙德合作探究几何原型从概念到规则应用所带来的设计可能性等等,每一个经典项目对于建筑学生而言都是极好的教学示范案例,结果在某老师眼中就是一坨shi,这就是价值观的分歧;在随后的交流中,我渐渐发现这位老师对于王澍等人也是满天批判(熟悉小编的朋友会知道,小编本人是澍吹),所以总结下来自己与这位老师的价值观偏差太多,那么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如果产生了意见分歧,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倒也不能说这位老师究竟是对是错,只能说两个人对于设计理解不同,所以道不同不必强求。所以如果你和老师有意见上的分歧,可能是你的价值观与他的严重不符,或者你的理念严重的冲击了他的理念,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到挑战的时候尤其是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他更会想扭正学生的思想。那么你就需要学会判断了,到底老师的话对自己有没有真正适合自己的帮助。

 

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种矛盾,我的建议是学会研究老师的特点。老师不代表全能,尤其建筑领域包含了太多门类分枝于其中,设计创作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有的老师擅长理论研究,谈到多米诺建构、中西建筑史、现代/后现代/解构主义体系等能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如果你和他探讨关于设计中概念原型与衍变,那么自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有的老师擅长概念与形式,你和他探讨方案中声学优化、结构性能等,自然容易觉得这个人这些都不懂怎么当老师?有的老师擅长建筑技术,比如建筑构造、绿色节能等,你让他帮你推敲一个酷炫的立面造型,得到了自己不满意的答复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该老师的实力。人各有长,当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仔细想想你的老师到底是否擅长这个方向,那么随后要不要听他的建议的主动权就在你手中。

 

对老师的批判性思考结束后,我们来谈谈关于学生的批判:

 

老师都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无论是眼界还是经验都会比大部分学生宽广,所以更加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地、降维式评价学生的作品;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于其中,很容易在评判设计时掺入感情元素从而不能客观认知。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编在大二别墅设计课程中对于设计花费了很多心思,又是围合景观庭院,又是设计双层表皮,又是玩悬挑,又是开一些大小尺寸随机变化窗户,极其用力地将自己喜欢的很多设计手法和元素都结合在自己方案中,并且很认真地手绘了多角度表现图以及分析图,期待在最后的评图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扬。但是老师给的评论却十分地无情:这个建筑样样都齐全,但是就没什么特色。随之在评分中只给了84分这种尴尬的成绩。当时的自己就觉得设计中有如此多的精心细节老师并没有发现、不能够理解,所以对这个评价和结果并不能接受,也无比的委屈和气愤。然而过了这么多年回头再看当年那个设计,它真的很像一只穿的破破烂烂的蛤蟆趴在地上,无论是空间概念以及手法都是简单直白毫无趣味和新意可言。当时自己所觉得有创新的点只是因为知识、手法以及认知的局限和片面,就自我感觉良好颇有成就,在建筑实践中并不算新颖和特别,设计并不是精彩元素的简单堆叠,而是关系的设计与处理,所以如果现在的自己评价当时的作品,会果断地和老师的结论一模一样。然而当时由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水平技能太过于初浅,所以意见不合时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有的学生会困惑,为什么自己想做酷酷的方案,但是老师总是要求自己一板一眼排平面,理功能,禁止做曲线异形造型,扼杀自己的创造力?当然这个问题从老师的角度出发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方面,建筑专业并不完全只是形式设计,它也包含图纸、技术、材料、流线、功能等很多元素在其中,有时候建筑师不单单设计造型,同时也是梳理各方面关系的整理师。如果我们只是培养单纯的造型设计师,我们可以从头到尾和学生玩形式、玩概念、玩脑洞及人生理想,但是建筑专业总归是相对均衡发展,不能偏科的太过于严重,毕竟极度偏科不是建筑教育所提倡的结果。小编在同济也做过多年的设计课程助教,对于一些学生Rhino/Maya拗的飞起,但是平面图居然会出现柱子堵在入口中央、所有疏散门都朝内开启、垂直交通只有电梯没有楼梯、办公房间没有采光窗等等基础问题,那么觉得作为建筑学生而言,这都是及其不合格的行为,先不说有的大师重创作轻工程,这些起码的基础尝试施工队都比你这个专业建筑学徒门清的太多。

 

另一方面则是老师能够明显感觉学生在设计异形造型水平实力尚不足够,从场地解读到概念再到深化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推进模式,很容易陷入某种形式陷阱中不能自拔,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酷炫和创新,实际上对未来发展并没有太多帮助的消极盲目试错型工作。大部分学生想做比较异形、酷炫的方案,以为只要会了软件,玩玩曲线扭扭曲面就能探索出新大陆。说句实话,异形建筑的设计创新远远难于方盒子建筑,那些由于自己的设计体系尚不成熟的学生,给出的结果基本全是山寨哈尔滨大剧院、山寨扎哈梅溪湖艺术中心、银河soho,山寨UNStudio的STOEP剧院,山寨BIG、山寨小众设计师作品等等,和建模临摹作业差不多,却还远没原版好看。当把这些所谓的酷炫创新方案拿给老师看的时候,老师内心也是哭笑不得,这种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创新探索能力的作品,一味地满足学生的追求不加以管控难道以后将“中国创造”口号硬生生变为“中国复制”?


当老师苦口婆心的告诉学生你还是打好基本功(无论是建筑学认知、审美还是软件技术等),等对建筑的认知再上了一个层次再搞这些。先学会做好方盒子概念,从场地、环境、文脉等找关系入手来学习如何推敲概念以及深化方案,学好基本功,走路走踏实了再学习跑步,而学生却是反复拿出rhino模型中皱巴巴的曲面卯足了劲钻牛角尖,到底又是谁的问题?所以这个矛盾的解决还是取决于学生自身实力是否强硬,当你足够强,那么老师的这些建议完全是自打没趣没事找事的行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当一个老师教授一门课,他更希望的是让学生学习理解自己那套设计工作流及模式,这套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不一定得到精彩绝伦的作品,但是它是一种设计方法论,一种体系,一种可以将设计这种带有黑匣子性质的迸发结果加以规律总结量化并能够推广实践的模式,因此这位老师更期待的是学生能够贯彻他的体系并按照计划推进,而不一定设计课都非要大家随便发挥三教九流的自创功夫进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扎哈和库哈斯、隈研吾、王澍带studio,studio内部学生的作品风格肯定比较接近,但是不同studio之间的风格大相径庭,因为你上这艘船就要按照船长的旨意来,不然只能跳海自生自灭。小编的大三某设计课老师在第一节课就明确说明,我们这学期的设计是需要根据他的方法论进行指导和推进完成,哪怕你不吃这一套自己做出妹岛、库哈斯这种大师水准作品,但是在这里仍属于不合格。因此老师不让你做酷炫的方案,是因为在这一时刻这一场所,需要按照他的教学体系来完成教学计划,也许你认为这个体系就是一派胡言,但是它客观就是教学要求。如果真的是因为庙小容不下高僧这种情况,那么你的确可以考虑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拒绝老师的意见,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学习成长。

 

当然,事情的可能性还有很多,我们在此无法一一举例说明,由于本期的问题比较宏大,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到底听还是不听,一切决定都需要结合事情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情况进行思考并作出抉择。我还是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不要过于神化自己的老师,但是也不要骄傲自负目中无人;对于老师的言论需要自我判断,如果觉得确实不适合自己未来发展或者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不符时可以选择不听,但是你需要加倍努力来填补自己给自己挖下的“坑”,并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

 

从小学中学一路走来,大部分同学都是按着老师的指导与规划一步一步完成任务,而到了大学,主动权其实更多地是在自己手里!希望大家做的选择是经过思考,而非只是受惯性驱动。常言道,如果你擅长做的事、你喜欢做的事与你有能力做的事这三者能最大程度地匹配,那么就成功了。喜欢建筑、喜欢酷酷的异形建筑,这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要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你可以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毕竟这是一条相对非传统的道路),愿大家能找到自己心中真正的燃点然后能乐在其中!

 

本期讨论的话题,其实是小编一直以来心中不断的思考与总结的集合,并且自开公众号以来,许多读者也对小编进行了相关的提问(所以说要多多和我们互动呀~),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也无形间促使小编理清思绪,借这次机会整理成文,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同学。

 

 

文章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前几天在书店看到的话作为结尾,对于坚持建筑梦想的少年们十分适用,听上去很励志,虽然不是那么完全正确:

 

 

所谓的天赋,不过是义无反顾






END



P.S. 以下话题我们会在未来推文中进行一一解答,敬请期待~

No.2 软件到底重要吗?

No.3 形式主义到底是好还是坏?

No.4 如何提升异形建筑的设计水平?

——————————————————

文字&图片来源: WX

整理&编辑:WX



相关前线探索文章延伸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TransAxis

合作联系 :wangxiang_521(微信)

邮箱:39250159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