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点击关注☞ 疯狂博士 2023-01-02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知道细菌、霉、病毒都是微生物。

3了解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懂得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认识微生物。

【教学难点】

用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放大镜1个、250ml烧杯1个、滴管1个、显微镜1架、载玻片1片、盖玻片1片、吸水纸1张、池塘水1瓶、草履虫培养液1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

2.学生汇报。

3.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

4.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构造:①镜座:镜座分量很重,用来稳定显微镜。

②镜柱和镜臂:中间有活动的关节,可以用来调节角度,便于观察。

③载物台:从镜臂基部伸出的圆板,中间有个通光孔。

④反光镜:镜子可以任意转动,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通过反光镜反射上来,通过光孔,照射到标本上来。

⑤镜筒。

⑥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镜筒上端的叫目镜,下端的叫物镜。

⑦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起调整清晰度的作用。)

三、演示实验——显微镜的使用

1.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四、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4.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五、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 (16321723)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1024日生,17238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1)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六、拓展活动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提出自己证明的办法。

3.活动: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4.课外活动: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新鲜的和腐烂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泥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板书设计】

1.水滴里的生物

水藻、蓝藻、团藻、金藻

钟形虫、草履虫

细菌等

 

2.做酸奶

【教学目标】

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其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知道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了解减少病毒和细菌传播的方法。

4.能够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

【教学重点】

做酸奶的活动。

【教学难点】

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鲜奶、白糖、保温杯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 35 ℃— 40 ℃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 8 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二、布置作业

1.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谈话:前几天,我们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讨论并交流:你还能举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细菌?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 ? 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麻疹病毒等。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7.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四、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1.学生阅读资料,并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一谈细菌的有功之处。

2.教师小结细菌的有功之处,并伺机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

3.学生阅读资料,并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一谈细菌的过。

4.教师小结细菌的过,并伺机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

5.谈话: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五、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六、课后拓展

举行一次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小型宣传活动。

 

【板书设计】

2.做酸奶

细菌

病毒

病菌

 

 

3.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菌。

2.能够用图或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3.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教学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教学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一次性手套、镊子、培养皿、放大镜、显微镜,发霉的食物和新鲜食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我这有一块馒头,它怎么了?(长毛了)

在科学上,这种现象我们称作发霉了。

2.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霉菌

(一)初步观察

1.这块馒头还能吃吗?

2.对,发霉的食物有可能会危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观察时,要带上手套,用镊子夹取,不要轻易品尝。(教师演示)明白吗?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发霉的食物与新鲜的食物有哪些不同?

4.学生观察。

5.说一说你的发现。

(二)细致观察

1.放大镜观察

A.其实,食物发霉是霉菌在作怪。因为霉菌,新鲜的食物与发霉食物有了这么多不同。那么霉菌到底什么样呢,我们借助放大镜再次观察,这次要仔细观察霉菌,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

B.学生观察。

C.放大镜下的霉菌是什么样的?

D.看来霉菌有很多种,形状各异。

2.显微镜观察

1)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但还是有看得不够真切。因为霉菌实在太小了。不过,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看得就可清楚了。想看吗?

2)老师在课前已经把霉菌切片做好并放到了显微镜下。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好。

3)我们来看用显微镜观察的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观察要求:1.不要随意调整显微镜,光线暗时只能调整最下面的反光镜。2.观察霉菌时要闭上另一只眼睛。

4)小组观察、汇报。

5)老师收集了一些显微镜下的霉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

3.同学们通过肉眼、放大镜、显微镜逐步、详细的观察了霉菌。那么你认为霉菌有生命吗?说出理由。怎样才能证明?(学生提出想法)

4.对,我们来培养一些霉菌。

三、设计实验

1.你认为食物的发霉与什么有关?举例说明理由哟。

2.说出你的猜测。(时间、水分、温度、空气)

3.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

4.请同学们根据猜测的环境来设计一个有关食物发霉的实验。食物任选,在小组内研究一下,并记录实验方案。

5.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各组提出异议。)

好,既然有了想法,各组就讨论并完善实验方案吧!

6.再次汇报,确定实验方案。

四、布置作业

其实,食物发霉的实验还有很多方法,形式。同学们课后可以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实验,也可以自行再设计实验并完成。

[设计意图:放飞塑料袋的实验过程简单、现象明显,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惊叹,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适宜环境:温暖、潮湿(?)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

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人体表皮细胞。

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并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显微镜、洋葱与动物表皮细胞切片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

2.学生自由交流。

3.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

4.学生思考、推测。

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

1.学生观察教材第11页的细胞图,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

2.交流、汇报: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

3.小结,并激发学生兴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三、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

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

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

4.学生汇报、交流。

5.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6.学生汇报。

7.教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四、指导学生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

1.教师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2.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五、拓展活动: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

1.阅读,说说病菌是怎样入侵人体的。

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

(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

相关链接:观察洋葱表皮

1)方法:取一个载玻片,滴几滴清水,然后用刀片在洋葱表面轻轻地划个“井”字,用镊子将“井”字中间的薄膜撕下来,放在载玻片上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用碘酒染色,从左边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在右边将碘酒液吸过来,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好。

2)现象: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没有肉眼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构成。这些小格子细长细长的,两头有的较尖,它们排成排,紧挨着,整齐得就像砖块垒成的墙。

3)结论:科学家给这些小格子取名叫“细胞”。每一个小格子就是一个细胞,每个表皮细胞的结构都是基本相同的。

注意:洋葱表皮不能用手拿,只能用镊子轻轻地夹住。

 

【板书设计】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大小

形状

功能



1.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

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地球仪或伞、小纸船或火柴棍、纸、笔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疑,导入新课

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2)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汇报补充。

3)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

4)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不科学的解释。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5)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6)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7)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

1)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3)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4)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

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

1)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

2)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4)谈话:不过,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5)课件介绍地球的形状资料。(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

三、认识地球有多大

1.谈话: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很大的,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

2.学生回答,猜测地球多大。

3.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到无锡有多远吗?坐汽车大约要多久?无锡到南京有多远?坐汽车大约要多久?出示中国地图观察图上的无锡到南京有多长。再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有多大?想象地球有多大。

4.教师补充: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5.为了便于对地球进行量测,根据不同精度需要把地球形状作不同处理,在制作地球仪、绘制小比例尺全球性地图时,常把地球当作正球体看待。精确测量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不是正圆,而是个椭圆,长轴与短轴最大相差430米,地球也不是以赤道面为对称的,北半球稍尖而凸出,较参考椭球面凸出18.5米,南半球稍肥而凹入,比参考椭球面凹入25.8米,南纬45°稍隆起,北纬45°稍微凹陷。

6.关于地球的大小很早就有人进行过测算。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根据几何学原理,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对地球圆周进行了直接的测算。在近代的大地测量中仍然采用相似的方法,只是用测量恒星代替了埃拉托色尼测太阳的方法,测量精度更提高了。

7.地球表面有海洋也有陆地,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是14900万平方公里,只占地球总面积的29.2%。陆地多集中于北半球(占北半球面积的39%),海洋多集中在南半球(占南半球总面积的81%)。地球表面高低不平,陆地平均高度为875米,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最低点是死海,-399米,海洋平均深度为-3729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为-11 033米。地球表面的最大高差将近20公里。

四、拓展活动:

1.看教材第16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数据。

2.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通过算数让同学们在时间和数字上来感觉地球的大小。

3.提问:为什么地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

4.地球,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一般说,没有生命的东西应该不会有大小的变化吧?可是,实际上并不是全对的,比如:我国长江口崇明岛不可思议的就是从水里“长”出来的——由江水中所夹带的泥沙慢慢淤积而成的。上海,这个建筑着高楼大厦的大城市,在许多年前,也是个鱼类悠游的地方。虽然地球没有生命,但它却没有停止过变化。

5.它究竟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呢?

6.有些人说,地球本来是从太阳分裂出来的,刚开始也是一团炽热的熔体,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冷凝后,就收缩成有现在硬壳的地球了,因此地球应该是在缩小。有些科学家对阿尔卑斯山作了调查后,推断地球的半径比2亿多年前(即阿尔卑斯山开始形成时)缩短了2千米;也就是说,地球的半径每年大约缩短了1%毫米。

7.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地球一直以来就在膨胀,因为它把本来包住整个地球的大陆撑裂了,现在这些裂缝还在加宽,说明它还在继续膨胀,但是膨胀的真正原因,他们还没说得非常清楚。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在大量的减少,也有人认为这是地球内部本身放射性物质因散热而引起的。

五、解决提出的问题并质疑

1.提问:课前大家提的关于地球的问题,你又有什么新的问题想知道?

2.学生来提问。同学通过所查的资料来解答。同学补充。老师补充。

3.总结:让学生知道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宛若一粒飞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巨大却让人无法想象。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发现许多现象和证据,从而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接近事实的种种观点。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而如今,人们已经能够在太空直接观察地球了。

 

【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能制作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画出简易的轮廓图;能根据地图想象实际的地形,学会使用简单的地图。

2.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情况,典型的几种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常用的地图图例的含义。

3.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能有耐心地画出地形轮廓;能自觉地在生活中提高自己使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情况,典型的几种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常用的地图图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制作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画出简易的轮廓图;能根据地图想象实际的地形,学会使用简单的地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塑料盒、沙子(教师自备)、石块、树叶、记号笔、网格纸、水彩笔(学生自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那地球的表面那又是什么样的?也如球一样光滑吗?今天我们共同探索地球的表面。(板书课题)

2.质疑:你认为地球的表面可能是什么样的?你们能说一说吗?

3.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认识地球表面的物质构成和地形

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停地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地球表面到底是有哪些地形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播放录像。(教师适时作补充讲解)

3.谈话: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吗?他们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4.出示图片,并讲解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峡谷等地形的特点。

三、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正是这些不同的地形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如果可以,你一定非常想去这些地方看一看的吧?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地球地形地貌的资料,谁愿意来描述一下。(学生交流)

2.提问:说说你最喜欢一种地形的特点?

3.学生汇报。

4.指导学生制作地表模型。

1)(出示材料)讲述:下面我们三个人一组,来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地形模型。

2)布置要求。

3)分组讨论设计图并进行交流。

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

四、指导学生画模型

1.谈话: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这些地方描在塑料盒盖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

2.讲解制作要求:

1)演示如何用塑料盒盖将地形的轮廓画下来。

2)发放网格纸,引导学生将盒盖上的地形轮廓画到网格纸上。

3)分组活动。

3.指导学生在网格纸上不同的地形描上不同的颜色。(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4.谈话:现在,我们把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师生讨论)

5.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地方,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制作的地形图,说一说哪里是海洋,哪里是陆地,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平原。

6.再把书翻到19页,你能把书上的地形用地图画出来吗?怎么画?

7.讨论交流。

8.在书上制作地图。

9.科学家们为了绘制高质量的地图可是很费了一番心思,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并比较一下他们之间的不同。

10.学生观察地形图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六、总结全课。

谈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地球的表面

地形               颜色

海洋、湖泊等       蓝色                         航空拍摄

平原               绿色           地形图

高原、山地         黄色                         卫星拍摄

雪峰、冰川         白色

 

  

3.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来解释问题。

3.体会探究地球的乐趣以及在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教学难点】

能推测科学家如何获得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暗盒、橡皮泥、尺、小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猜物体

1.提问:(出示装有不同物体的盒子)同学们面前的课桌上有一些暗盒,分别放有不同的物品,不打开盒子,你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2.学生回答。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3.谈话:同学们通过看、摸、摇、听、敲、掂等多种方法来推测盒子里的物品是什么,那在我们脚底下的“大盒子”——地球里面有装了些什么呢?你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

二、学生交流已知的地球内部的信息

1.提问:我们每天都“脚踏实地”地站在这个地球上,那么地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提问:你们这些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又是从哪里来的?

4.学生回答。

5.讲述:确实,在我们身边,书籍、电视、广播、网络等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得知识。书籍、电视、广播、网络上的这些知识又是谁提供的?(科学家)

三、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1.要想知道地球内部相关的信息,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的?

生:挖,钻,打开……

科学家的确想到了这个办法,可是到目前为止,在最先进的技术下人们所能达到最深的距离只有18千米,若把鸡蛋比作地球,他们连蛋壳还没钻破呢!显然这个方法行不通。

2.提问:你刚才研究暗盒的方法对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什么启发吗?

学生讨论、汇报。(通过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来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3.提问:你认为科学家会从哪儿收集有关地球内部信息的证据?

学生讨论。

火山喷发、地震、地热

4.从这些方面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火山喷出来,说明地球内部有巨大压力;熔融的岩浆,说明地球内部温度高,火山喷发时有岩浆和气体喷出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物质)

5.科学家正式通过这些途径对地球有了一些认识,但这些不够全面。后来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发现借助地震波特征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地球的内部。地震波有什么特征呢?

自习书上

6.视频介绍地球内部构造及人类对它的认识程度。

从视频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蛋黄好比什么?蛋白呢?

四、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谈话:地球如此之大,我们不能把它打开直接观察。大家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是科学家利用各种方法推测出来的,为了方便解释难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结构,科学家常常会通过建立模型直观地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现在你能用橡皮泥来建立一个能够“打开的地球”模型吗?各小组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制作?

提示:可以从材料,方法,注意点方面考虑。

2.小组讨论:

1)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个圈层?

师:你们准备怎样来建立一个能够打开的地球构造模型呢?

(受鸡蛋的启发,准备用灰、黄、红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和地核。)

(这三种颜色还代表不同的温度呢。)

师:很好!不仅能区分三个圈层,而且还能表示各自温度的不同。

(我们觉得所需的橡皮泥的量还不一样,因为每层的厚度不同。)

2)怎样确定各个圈层厚度?

师:如何来确定厚度呢?

(根据书上的数据我们算出来:地核直径、地幔的厚度比例约为104。)

(制作时还要注意同一层各处厚薄要均匀。)

介绍卡尺的作用。

……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

4.分组制作。

5.交流、展示、评价。

地球是由里及外是由地核、地幔、地壳构成的。地核最厚,地壳相对于地核只是薄薄的一层。

五、课后拓展

本节课只是对地球内部进行了浅显的探究,地球内部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课后发挥你的神通,比比谁对地球更了解。

 

 

【板书设计】


 

 

4.火山和地震

【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2.会做模拟火山与地震和地震的实验。

【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教学难点】

做火山与地震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1)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面粉、番茄酱、不锈钢盒子、火柴、三脚架、酒精灯(2)模拟地震实验材料:积木、街道示意图、鞋盒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话题,引出新课

1.火山和地震是比较常见的、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2008512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地震给灾区造成的巨大的损失,夺取的数万人的生命。

2.同学们,火山和地震是人为的现象吗?(不是)对,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那你知道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美丽的地球为什么会地震呢?遇到火山和地震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们!(出示课题)

二、探究火山成因与模拟火山喷发

1.认识火山发生时的现象。

1)播放课件,给学生介绍火山喷发的有关情况。

2)同学们从火山喷发的视频中获得了什么?

生:火山喷发会有一些现象:喷出红红的岩浆,冒出气体,隆隆声响,伴随地震。

3)从火山喷发的这些现象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红红的岩浆说明地球内部高温,有融融的岩浆;喷出说明地球内部有压力;冒出气体说明地球内部有一些气体或其他物质,

4)出示火山示意图,了解火山的成因。

地球的内部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其所在的某一区域的热能特别集中。在那里,高温将岩石熔化成熔融态的岩浆,并有气体不断释放,使岩浆和气体所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上覆岩层比较脆弱或发生断裂,岩浆和气体便会“乘虚而出”,从地球深处喷出来,形成景色壮观的火山。

2.了解研究火山的英雄: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夫妇。

3.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用面团在小不锈钢盆上做成山的形状,再在面粉团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得一层面粉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置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4.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

5.说一说如果我们遇到火山喷发时应怎么办?(远离)

三、探究地震成因与模拟地震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地震的现象与成因,教师相机补充。

2.课件展示地震的成因。

3.简要介绍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4.了解一些地震名词:震源、震中、震中距、震级

5.师生共同做地震的模拟实验,并作出解释。

1)在木箱上面画出街道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布置小木块模拟楼房。

2)轻敲纸箱底部,使房屋倒塌,记录倒塌情况。

3)重敲纸箱底部,使房屋倒塌,记录倒塌情况。

6.避震小常识

1)观看影片,了解避震知识。

2)做避震演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火山和地震现象以及它们的成因,知道了如何在火山、地震来临时做好自我保护。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火山和地震方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5.地表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地表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地表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道什么叫风化、侵蚀。

2.会做模拟岩石风化、侵蚀的实验。

3.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酒精灯、烧杯、水、小石子、水槽、泥土、喷壶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有很多地形地貌,谁来说说都有哪些?

2.揭题:多美的地貌组成了多姿的地球,但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地球表面的古往今来。(板书课题:地表的变迁)

二、探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很熟悉吧?(因为它们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和世界最高的山峰)但有人说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海洋动物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5.简要介绍沈括与他的地质变化观点。

6.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由麋鹿生存的环境想到曾经的姜堰是一片沼泽)

三、探究改变地表的力量

1.过渡:有了证据,科学家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等地形有惊人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各种的地表形态又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出示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3.适当小结:是太阳、风、雨水、火山喷发等力量造就了地球多姿的地表形态。

四、模拟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风、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龙卷风、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震等带来的地表变化。

3.(出示一块石头)谈话:岩石坚硬无比,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我们能不能用实验验证猜想了?

6.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模拟石头在自然界中风吹日晒而由大变小的现象。

7.出示风化定义。

8.大石头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的情况下变成了小石头,这些小石头又怎样遍布我们周围的?

9.学生讨论、汇报。

10.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怎样来模拟这一现象呢?

11.学生设计并进行模拟流水搬运砂石的实验。

12.提问:在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了?

13.出示侵蚀定义。

五、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六、课后探究、拓展

了解家乡历史上地表改变的情况。猜测将来还会怎样变迁?你准备怎么研究?

 

【板书设计】

5.地表的变迁

自然力量:火山、地震

风化、侵蚀

人类活动:开山挖石、填海围田


查看更多创意科学实验

↓↓↓

关注:疯狂博士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好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其它课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