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止王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I财经社 Author AI财经社作者

文章来源:AI财经社

ID:aicjnews

作者:AI财经社作者

撰文 /   罗拉

辑:


阿里云公众号史上最轻松的十万+的文章,可能要属这篇文章——《王坚当选院士》。


一句话,一个红框圈出的截图,一张蓝格子衫的经典照,信息戛然而止。


2019年11月22日上午,2019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公布。在工程管理学部的6人名单中,出现了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名字。



评论区很快炸开了锅。民营企业科研人员入选院士的少之又少,况且这个人还是江湖传说中没写过一行代码的王坚博士。众所周知,作为阿里云创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团前CTO,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见与他始终“如影相随”。直至王坚带领团队开创了中国的云计算时代。


彼时阿里巴巴同样囿于外界的刻板印象之中:如果说腾讯长于产品,百度长于技术,那阿里巴巴则优于运营。这种认知根深蒂固,以至于马云2013年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忍不住“委屈”地辩解:“百度李彦宏懂技术、腾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不懂技术。很多人就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但我们尊重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才最好。”


不知道当时有多少学子内心认定马云是在吹牛。毕竟从雄辩走向现实,总需要时间和事实的检验。王坚当选院士的时间点有些巧合,此时的阿里巴巴已与10年前不同了,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电商企业,中国第一大公有云企业,还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智能企业。它有芯片、有飞天操作系统、有自研数据库、有各类软件平台、有算法……它已经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公司,它也悄然成为顶级科学人才数量最多的科技公司之一,现在它拥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450多篇论文。


而王坚只是一个缩影。



01

顶级科技公司的推手们 




在阿里巴巴38位合伙人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技术出身。他们为阿里巴巴从电商向科技公司的战略拓展中,撑起了一个无形的“作战”平台。


王坚是第一任“作战指挥”,2008年从微软来到阿里后,顶着“骗子”的名号,他闷头干了几件事:为阿里云确定去IOE(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设备)的技术路线,打造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飞天”,开创了AI体系,为阿里云的崛起全面铺路。


王坚(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


在王坚身后,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高德总裁刘振飞、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等一批内部人才成长起来。刘振飞早年负责淘宝技术预算。2009年底,他向王坚汇报,提出淘宝“2010年不会购买IBM小型机”,谁知王坚比他更激进,将了他一军:“既然2010年可以不买小型机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留后路以后还可能购买呢?你要在给董事会看的PPT上明确写一句:淘宝2010年起不再购买小型机了。”


在“倒逼”之下,阿里的“去IOE技术路线”开始推进:去IBM,用普通的PC服务器替代小型机;去EMC,用中低端存储;去Oracle,用开源数据库MySQL、自研的OceanBase支持多个关键业务。去IOE的成功实践,给整个中国云计算行业带来了全球性的话语权。


可以说,云计算是阿里巴巴朝科技公司转型的最有力“抓手”。沿着这条路径,2014年阿里巴巴最神秘部门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成立了。这个大数据和AI“大牛”的部门,第一次将阿里巴巴AI技术“大牛”们聚拢到一起,该部门也是达摩院的前身。


在另一条与业务结合更为紧密的路径上,时任淘宝技术总架构师的张建锋开始了阿里巴巴史上的“五彩石战役”——在淘宝和原淘宝商城(天猫)之间“拆烟囱”,目标是打通两者的系统,让用户购物不再是“割裂”的体验。2009年,他的团队首次引入了中间件和分布式架构,将淘宝系业务背后的技术统一到一处,蒋江伟是当时主要技术人员之一。


10年后,这次“拆烟囱”成就了阿里巴巴的中台,也是今天在互联网巨头和大量传统企业中正在践行的理念和平台。


同王坚相比,第二任“作战指挥”张建锋是个继往开来的人。2017年,张建锋在马云的支持下进一步设立达摩院,达摩院的角色是要把阿里巴巴的技术“家底”做扎实,所以从第一天设立开始,它就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机构,强调的是技术要有商业价值。如今包括顶级科学家在内的大部分科学家都属于达摩院旗下的实验室。


达摩院为阿里巴巴瞭望技术趋势,并辅之布局。在判断未来的云计算平台竞争将是“软硬一体化”的全栈能力比拼后,2018年9月达摩院旗下成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并在一年之后推出AI推理芯片含光800。如今在国内云计算厂商中,阿里云是拥有全栈能力的。


阿里巴巴在技术布局上的完善,终于可以让马云挺直腰板说,阿里巴巴现在是顶级科技公司。在这家企业10多万名员工中,现在6万多名是科学家、工程师类人才。




02

挖人——科学家的KPI之一




百度的李彦宏曾讲过一个段子:“人工智能大牛吴恩达在谷歌时很不爽,因为谷歌不相信GPU的方向。百度承诺可以随便买GPU后,吴恩达果断跳槽,成为百度的首席科学家,百度则由此建成最大GPU集群。”


虽然百度最终并没能留住吴恩达,但李彦宏的段子内涵仍具有参考价值:吸引顶级科学家的,一定不只是优渥的物质待遇,而是科研空间和技术场景。


丰富的场景为创新研究提供了落地的“土壤”。阿里巴巴经济体拥有电商、物流、金融等业务场景,其率先提出的“去IOE”、数据中台、城市大脑等创新技术,为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突破提供了载体。这正是吸引科学家走出向工业界的地方。


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主任金榕,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前曾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当时他应朋友邀请担任阿里妈妈的学术顾问,通过将从等用户来才计算广告推送改为提前进行广告推送的计算,优化了推荐矩阵,计算效率提升了30%,为阿里妈妈广告推送机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次“牛刀小试”让他意识到,理论知识能够跨越“鸿沟”,在现实世界中落地并真正发挥作用,也让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那些理论研究变成真实影响上亿人的功能。


后来,金榕带领团队开发的上传照片识别商品的拍立淘,成为每天有近有2000万人使用的产品。这段经历让他充满自豪感。如今金榕领导的机器智能团队是达摩院里最大的一个团队,拥有20多位知名大学教授,近10位IEEE Fellow。


“我们的工作里有几个‘境界’,是用自己的能力做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事情,还是做无中生有的事情。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公式出来的,算法加上算力,最后再看对某个领域的价值。这几个关键词里最重要的是价值。你觉得某件事很有价值,还把它实现了,那这段职业生涯就没白费。那种感觉和坐在办公室里上上班、领领薪水是不一样的。”达摩院城市大脑负责人华先胜如此说,当年他被王坚从微软研究院挖来,图的是技术人员的对“意义”的执念。


今年3月,当“AI架构大神”贾扬清从Facebook跳槽阿里巴巴时,也有很多人表示不解。这名80后在攻读博士期间创立并开源了深度学习框架Caffe,该框架被广泛采用,贾扬清也因此为业界所熟知。


在解释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时,贾扬清提到一点:他个人很喜欢赋能,想让各行各业都能很好地使用AI能力,技术最后需要经过产品和商业的锤炼,这是一定程度上他来阿里巴巴的原因。而这一点上,他认为阿里巴巴比Facebook更有优势和机遇。目前,他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经理,领导阿里大数据平台、机器学习平台的研发工作。


作为一个语言和语音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鄢志杰发现,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部,语言和语音AI不用发愁找不到落地实践的场景。无论是在手机淘宝里对阿里小秘机器人问一个售前售后问题,还是用高德语音规划一次出行,或者做跨境电商用阿里翻译跟外国人直接交流,又或是用天猫精灵点一首歌,这里面都用到了一系列的语音和语言人工智能技术。


丰富的“实践场”也吸引着2018年加入达摩院的李飞飞,他负责数据库的开发。“阿里巴巴吸引我留下的是它在研究与工程上的紧密结合。”研究与工程的“哺育和反哺”,是李飞飞最愿意做的。


2017年,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施尧耘担任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时,外界很好奇他为何在自己学术生涯的高峰加入阿里巴巴。施尧耘坦言:“量子计算机‘吹牛’了20年,一直是在‘纸上谈兵’,为量子计算落地做出贡献是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最大心愿。”


施尧耘组建了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并率领团队研制出据称是当前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美国《连线》杂志称这一发现有望打破谷歌的提出“量子霸权”。


技术人才纷纷涌入,也是阿里巴巴坚决加大研发投入的必然结果。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曾对手下的技术“大牛”说:“你看准了什么人,尽管去满足他的需求,钱都不是事。HR 部门会竭力配合。”


2017年达摩院成立后,阿里巴巴的技术“大牛”们通过口口相传,背负了新的 “KPI”——挖人,挖科学家,有一个挖一个。


现在阿里的顶级AI科学家阵容中,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司罗是达摩院语言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亚马逊最高级别华人科学家任小枫担任高德地图首席科学家、达摩院视觉智能实验室负责人,IEEE Senior Member鄢志杰分管语音团队。


这种不顾成本的求贤若渴与技术投入,让阿里巴巴很快在技术公司中脱颖而出。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年企业科技创新企业1000强》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国内所有科技公司中研发支出占比位居第一,跻身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行列。




03

良将频出的背后 




贾扬清从一线开发转到管理岗位的第一年,产出的代码量在组里数一数二,这对于一位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就有问题了。贾扬清后来意识到,作为管理者,真正要做的是支持团队其他人实现能力的最大化,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冲在前线。“管理者要学会自己退一步,为一线同学创造空间,支持团队Scale技术。”这是一名技术管理者的成长感悟。


在阿里巴巴,管理者不仅要成就别人,还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备胎”。早在多年前,马云就曾底气十足地说:“阿里巴巴我最骄傲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今天我们的人才梯队,组织建设还有文化的发展。如果我算第一代,我们现在第五代‘领导人’梯队建设都已经做好了。”从2003年起,阿里巴巴对每个岗位都实行接班人培训计划,每级管理者都被要求培养接班自己的人,培养结果要纳入考核,且与业务有同等权重。


这样面向未来的战略和举措,也让阿里巴巴有了传承和接班,每一级都有“良将”,有储备和有战斗力的年轻人。


除了这个“大战略”,阿里巴巴有着技术人员甚至科学家难得的“实践场”,“实践场”的丰富和多样性又不断激发技术人员的活力。


曾有某科技公司的计算机视觉科学家说:“眼看着大学同仁一门心思探索AI理论,我们却花很多精力为一款游戏皮肤做优化,有时确实会有失落感。”


这在阿里巴巴从来不是个问题。阿里CTO张建锋谈到对科学家的定位时,说得很清楚:“我们不是找你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场景,希望你来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这种务实的技术文化氛围,要求科学家在现实中实现技术理想,而非“空中楼阁”。


除了有人才梯队培养的战略,有吸引人才的“实践场”,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专家、科学家们在阿里巴巴经济体中实现“共生”,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毕竟我们经常看到某技术“大牛”在加盟一家公司后又离开的新闻。而AI财经社观察到,除了包容、信任和理解的文化外,阿里巴巴能够汇聚人才也有更深层次的组织力量。


几年之前,阿里巴巴CTO张建峰就提出,阿里巴巴的技术一定要统一。现在,当要启动某个项目时,因为技术体系一样,工作方式一致,很容易把不同团队的人调到一起协同完成项目。


曾经,B2B业务和淘宝各有一个中间团队,两者工作内容基本相同,张建峰果断进行了合并。这次合并也被阿里巴巴内部看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体现出阿里巴巴在技术治理上的强大组织力。


也正是人才梯队培养观、富有多样性的“实践场”以及技术治理上的强大组织力让阿里巴巴的人才不止步于王坚,而他们经年累月地叠加起来,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由技术驱动的阿里巴巴。




-END-





推荐阅读

经济大势,行业动态

世事经觉,见微知著

独立观点,分享共享


分享每一份收获

本文系“赵民微分享”公众号转载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