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弘法人员如何慎待男女情感问题(文声对照)

净宗法师 净宗18 2019-09-10







这里有人反映一个情况。说有一位居士口才不错,文笔不错,法义也挺好,也很热心弘法,受他影响来学法的人也蛮多的,可以讲影响力也是蛮大的。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但是据他反映,这个人有一些缺点,主要是利用弘法之便,一些跟他共同学习的人对他有好的印象,甚至崇拜心理,这样与多位女性发生一些暧昧关系。有涉事的女性说这样不可以,他还找出理由说,“弥陀救度嘛,罪恶凡夫,没关系的,再怎么罪恶,佛也是救的”。


所以他感到很纳闷,按说在弘法第一线,弘法这么多年,也有影响,法义也很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再来,这个知见显然不够正确,恐怕对他个人、对团体、对念佛法门都构成伤害。



这个问题应该说比较棘手,也比较重大。一个是人情本来就非常复杂,我们又不像佛菩萨一样有他心通,而且也不是调查机关,像这些事情都很敏感,又不能直接去问到底怎么回事,问来问去可能会问出很多是非矛盾,甚至会伤害一大片人。但是类似的问题如果老是忽略,也不是个办法。


这里我想分为六点来说明我的一些看法。主要是两大点,一个是具体的说明,一个是总体的说明。


一、先就具体的说明来讲


1.这个具体反映的人事到底是不是事实,是不是某人就是这样,我个人不作评判。                                           

2.为什么不作评判呢?因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法不一样,向左边说是这样,向右边说可能是那样。即使当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何况我们是局外人,所以不好下判断。


3.就像刚才说的,我们不是人家肚里蛔虫,也没有菩萨的他心道眼,他做事的真正发心,我们也不知道。


4.众生情感本来就非常复杂,外人难以知晓,难以说明白。


比如甲乙双方,也许甲方有感情,乙方不乐意,可是甲方可能认为乙方也乐意,他这种感情就会放大化;乙方是拒绝的,他的判断跟甲方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要去听甲方的,甲方可能说“他对我有意思”,他可能就这么认识。甚至人的心是很微妙的,可能前面是这样的想法,后面又改变了。


总之,我们作为有情众生,这个地方非常复杂,还是不趟这浑水,没办法说明白。


我倒不是为这个具体的人作开脱,我是怀着负责任的态度。也不是说反映这个情况的人就在造谣,他也一定有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反映情况还是蛮理性客观的,没有过高的情绪,也是从念佛法门整体来考虑。如果我判断的话,反映情况的人还是素质比较高的,应当不至于是过于情绪化瞎编的。


我之所以对这个具体事是否事实不抱判断,是因为怕误判伤害人,可能会伤害当事双方或者一方,甚至伤害信众莲友。因为毕竟我们只是听到单面之词,也不方便向对方去核实。


如果我们没有核实,就判一定这样,那也是不公正的。所谓“兼听则明”,有时候兼听还不明呢,何况是单听,又何况这个信息传到我这里已经转手好几回了,也不是当面第一手的资料。


我这么说也是想告诉大家,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都要谨慎,对具体的人事不随便下判断。 这倒不是和稀泥。如果相关信息完整,我们自然会有判断。


二、从总体来讲


我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而且可能性比较大。这个可能,不是就哪一个具体的个人,是指任何人都有可能,包括我自己,当然也包括反映情况的人。所以,这是一种可能性。


关于这个可能性,我讲八点:


  1. 宗教界的例证。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宗教界,可以说是古今中外都比较普遍的案例。比如前一段时间网上传的“天主教神父的性侵案”,还有大家共所周知的佛教的一些网络事件。社会上有这些事情是再稀松平常不过了,只不过世间本来就是五欲尘染,大家见怪不怪;宗教界领域比较清净,所以这事就会特别放大。


2.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家还是凡夫,神职人员也不是神,出了家还是凡夫僧,并没有成为佛菩萨。不要说成为佛菩萨,连最基本的众生欲爱都没有离开;没有离开,就有一种欲爱的生活向往或需求,这样在某种因缘情况下,所谓日久生情,容易产生感情。这个可能性,每个人不都存在吗?


3.就在家来讲。


出家有戒律,有共修,有道场的加持,师兄弟的提携;如果在家,环境就不一样,在家本来是五欲尘染。


如果在家原来的夫妻生活本来就不够和谐,信仰上也不能协调一致,这个人就一定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找一个也有欲爱情感的生活需求,在信仰上说得上话的自己的同门,就是他自己是有可能希望在本门莲友当中找一个他认为说得上话的知心人在一起共同生活,这也是正常的人情。


如果他弘法在第一线,有资源,有条件,也有人做他的粉丝,对他很仰慕,有这一片人,那他就具备这个客观条件。就是主观上有这个需要,客观上也有这种可能性。


因为不在寺院的环境,周围如果又没有很得力的师友善知识点拔监督。然后自己私心膨胀,不住于佛法正知正见,把自己自我防范的心理堤坝给拉开了。这样必然会失控。一旦失控,最终的结局,可能会形成个人的身败名裂,莲友心碎落泪,念佛法门遭谤蒙羞。


当然,如果是圣贤、阿罗汉,我们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还是凡夫,这个人人难免,所以必须自我警惕,自我防范。


三、打些招呼


虽然讲的是具体的事,但我觉得每个人应当引起警觉。不管是大德居士,还是念佛堂的堂主、领头人,还是我们一线弘法的法师等,不管是在线上、在线下网上,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用心,一定要谨慎。


因为大家还是凡夫,你不谨慎,你玩火,想火中取栗,最后一定会引火自焚,到时候恐怕后悔就晚了。前线弘法的人,在莲友当中有影响力,算是公众人物,甚至不是社会一般的公众人物,是念佛法门里的公众人物,所以影响很重大,也很深远。


只有两个路径:第一,要不然脱离公众的视野,追求个人生活。想自由自在,夫妻生活之外还有一些情感生活,不要在念佛法门当中。在社会上这些虽然不被看好,毕竟是你个人的生活选择,影响也就是你个人、你的家庭和相关的人。


第二,既然是个公众人物,就应该守规范、负责任。说句土话,“不能够两边通吃”。一边通吃着在公众当中的威望、地位,受人家的恭敬尊重,在法上人家把你视为善知识;但另一方面,在私下又想满足个人那种不怎么太光明的情感需求,这两个可能只能选一个,难以两全。


另外,围绕着一线弘法的法师、莲友周围的人,也要保护这个法师和大德居士,不能少数人为了自己私人的情感,跟他交好,然后两情相通,这等于就是合伙贪污,欺骗大众。


弘法者一定要洁身自好,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你在一线弘法就是一个资源。男众和女众,女众和男众,有情难免会这样,这个比较缠绕,但是一定要谨慎为先。


所以佛经里经常说罗刹女之爱,这是很有道理的,“我爱你,所以我要把你吃掉”。一个法师也好,或在前线弘法的大德居士也好,你的价值是因为你奉献给大众;你有光辉形象,是因为有法的生命,以弘法为生命。


如果被某一个人的情感所拖累去,那么立即在大众中失去了价值和存在;而且拖你下水的,不管对方是男众、女众,只要拖下去的,你在他那地方也失去了价值,所谓罗刹女,吃了你就没了。


所以由这件事,更加想到善导大师那首偈子,“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你自己在家里信可以的;可是你劝别人信,环境因缘不一样,这里面就有难度。所以弘法者要守得住孤独和寂寞,守得住情感的边线。


如果我们是阿罗汉,不成问题;我们是凡夫,经中比喻说,像背了一捆干草,然后经过猛烈的火焰,还让干草不着火。这个难度就挺大。这个火是什么?就是欲爱,凡夫的情感。


这个世间就是这样的,是条大火的道。你在里面度众生,自信教人信,要谨防不被火烧,那一定要自住正知正见,一定要祈求佛菩萨的加被。可是每一个人都是软弱的,都是凡夫的存在,情感的需要也都有,可是又不能向下去追求这些情感,那只有一条道,就是向上不断地升华,在佛的慈心爱心中得到温暖。


只有在佛菩萨那里得到了更清净的慈悲温暖,你才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你会很喜悦。所以,这对弘法者固然是难,但是也是大众对我们的成就,佛菩萨对我们的提携,它会逼着你不得不进步,这就是良好的果报。


所谓“荷负群生,为之重担”,这就是担当,该你担当的要担当。孤独也好,寂寞也好,不能放任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气,放任自己的情感,遇到这些具体事就忘了原则。即使有人向你示好,你都要很善巧、很坚毅地扛起来,知道他示好也不随他走,你这样就是帮他挑担子。你如果自己心里有缝,人家一弄,马上就随众堕落,这不是为众生挑担子。


所以,在末法时代真的是“难中转更难”,弘法很不容易,内在的烦恼,外在的诱惑。希望我们的法师也好,一些大德居士也好,要时刻警惕;周围的护法莲友要会善于爱护、鼓励、支持难得的弘法人才。


爱一个人要爱之于道义,这样相互是一个保护。我这讲两边,一个是弘法者,自己要警惕,时刻提防;再来,一般莲友也要善于维护。大家共同以法为重。


四、关于这件事的正知正见


其实是很明显的,大家都知道,甚至反映的人心中也明白,弥陀救度并不是让我们一切放逸。


当然念佛是能往生,可是你的身份、你要完成的理想、志愿和目标是什么?所以不可以因为私情就曲说佛法,曲解佛法,弯着弯说,为了自己。有句话说,“人有私心法不明”,你有私心了,法上就不能明了,因为你为自己遮掩了。不然这个怎么说得过去?旁边人眼睛都亮着,自己哪能不知道,是因为跟他相关。


五、如果确实产生了情感这方面的问题,怎么办?


我觉得作为在家居士,可以大大方方离婚,再成家,而且成家也要感情专一,这样仍然光明磊落。


如果原来的夫妻不怎么和谐,姻缘到头了,或者信仰上根本没法说一块,老是拉后腿,得找一个信仰一致能够协助我的,那这个发心还有点说法,那就要光明正大,不要黏糊不清的。


你有婚姻,人家也有婚姻,这种关系在佛法当中不允许,在世间法当中也是不被允许的。大大方方离婚,大大方方地成婚,建立新的家庭,有共同的信仰,然后更好地做事,这不也挺好吗?就是规规矩矩做。


六、最后一点是期望,要爱护念佛法门


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不容易,众生都靠这个念佛法门得度。现在念佛法门还在初期很稚嫩的阶段,说不定一个小小的天气变化就把这个嫩苗给吹折了,那这个因果就造大了。


古人讲“战战兢兢,如履深渊,如履薄冰”,我们不能做佛菩萨、祖师的败家子,放荡自己一些不良的习气毛病。这个是难,但是我们得到这样的利益,也应该坚持。


如果有正确的知见,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在这个利弊取舍当中,一定会明晓大义。这样的话,即使某个人因为特殊原因,他会脱离这个队伍,但还不至于影响整体,脱队也要有脱队的机制,就像刚才讲的,你离婚再结婚都没关系,但不要不合佛法、世法的一些规则,弄得感情也不专一,特别是知见也不对,然后让整个念佛法门蒙羞,受到人家的指责,落下口舌,这样损害就太大了。


像跑接力棒,我们个人的行为,自己没有办法,跑不动了,把棒交给别人也行。不能自己拿着棒在那跑,然后又在旁边停下来,啃甘蔗、喝茶。你想下来休息,喝茶、啃甘蔗,那你就把棒交给别人,你就不要做运动员了。你在场上做运动员,又不按运动员来出牌,那算什么?不是让整个比赛团队输掉了吗?


所以自己能跑就做千里马,使劲往前跑;不能跑,交棒,你们走,我歇一歇。这样能保证整体干净、纯洁、向上、前进,永远不退。


希望我们的弘法人才自己要自爱,希望我们的莲友们也要爱护、保护难得的弘法人才,不是诱惑,更不是一味放任,但也不是居高临下地指责、排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镜子,加强机深信,增进惭愧感,而更加涌生出报恩的力量,自信教人信。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





往期精彩 /

由于过去业力,凡夫今生造罪不可避免吗?

佛法如何看待纹身?

人为什么会一念迷,如何破除?

三世诸佛皆念弥陀成佛,是否佛法界也属于南无的范畴?

可否让成佛的我帮助现在的我,在世间少点苦多点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