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祖师法语中似乎否定中阴往生(文声对照)

净宗法师 净宗18 2019-09-06













有人举了两段文来问中阴身能不能往生。


第一段文举的是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其中的第八问,我来读一下,“问:设有一人,前生念佛勤笃,机感未应。今生虽作散善,意常在佛,而为事所绁(xiè),不能依法修持;一期报尽,又无所感。此人于中阴身,种子忽萌,十念完就,得见佛往生否?答:前生以勤笃而植因,今世由怠缓而失果。若使临终克念,生或可期;待乎中阴发心,势已无及。愿诸仁者,早为之图。”


第二段文,举的是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问曰:平生未曾念佛人,还用得否?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




这是文言文,稍微解释一下。


提问的人说,假如有一个人,他前生念佛蛮虔诚的,但是还没有具足三心,因为“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他还没达到这种程度,所以叫“机感未应”,转来转去,转到今生,今生虽作散善,就是悠悠散散地修行善法,“意常在佛”,意常在念佛。因为前生有这个善根,所以心思也老是想


到修行,想到念佛,想到佛门的好,可是被这个世间的事务所阻碍,不能依法修持。依法修持就是具足三心,一向专念,这要有闻法的根机,才能达成这样。结果他悠悠忽忽的,所以弄得这一生“一期报尽,又无所感”,这一辈子也就这么糊里糊涂过了,最终也没有达成往生业成。


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现在死了,到中阴身的时候,因为过去世也念过佛,今生也经常想佛。“种子忽萌”,种子就是他过去世种的一些善因,突然萌发生起来了。“十念完就”,在中阴身的时候,他念了十声佛。“得见佛往生否?”这个时候他是不是也可以见佛往生呢?


我们看大师怎么回答。


“前生以勤笃而植因”,前一辈子,他很勤恳,念了佛,种下了这个因。


可是这辈子呢?没有跟上、增进,“今世由怠缓而失果”,这一辈子就没有像前一辈子那么勤笃,反而懈怠、缓慢了。结果呢?他这个想求往生的果就没有达成,失去了。


虽然这么说,如果临终的时候他能想起来念佛,还是有希望,还能扳回一局,所以“若使临终克念,生或可期”。


当然,这里语言讲得比较宽缓,他没有说百分之百,只是说“还是有希望的”。可是你这辈子悠悠晃晃过了,不如前辈子勤笃了,临终你又没有抓住。


“待乎”,悠悠忽忽等到中阴身的时候再来发心念十念。“势已无及”,恐怕到那个时候形势逼迫,你不可能做到这样。


所以,盼望真有心修行的人,要早一点,最好是现在就发起三心,具足三心,现在就打定主意一向专念,连临终“生或可期”的状况都不要。拖延、等待到临终,何况还要等待临终的时候再发十念,谁敢保证啊?


所以,要明白这种回答是祖师的慈悲殷切,并不是否定中阴身的时候十念不能往生。


他是说中阴身很难发起十念,如果能发起十念,当然能往生。但是这不是大师说话的重点。


他在这里讲的是不要拖延,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平生等临终,临终又等中阴身,你拖到什么时候啊?你前辈子拖到今天不是没结果吗?”


佛法有两门,一个叫“实义门”,一个叫“劝化门”。实义门就是它真实的本义是什么样的状态。劝化门是作为一种保险起见,来劝化你的。


实义门是什么?平生念佛能往生,那临终念佛能不能往生?能,临终也能往生。可是你劝化人家的时候,总不能说“临终都能往生,何必现在念佛呢?等临终再说吧”。


所以,在劝化门一定是说“现在就要念佛”。那么,临终跟中阴身比呢?中阴身如果念佛,能不能往生?能往生,这是实义门。


那你总不能劝化人家说“反正死了超度也有往生的可能,你现在不用念,临终也不要念”。就劝化门来讲,是求稳妥的办法,现在就要拿到手上;那么实义门,是让他在任何时候都不丧失希望。


我们再退一步,三恶道的众生遇到念佛法门,能不能往生呢?也能往生。但我们总不能说“等到我做猪马牛羊,堕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再来求往生”吧?还有,比如恶人能不能往生呢?也能往生,这是实义门。


但你总不能劝化人家“反正恶人也能往生,你造造恶,做做恶人”,劝化门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这也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摄取门和抑止门。实义门就是摄取门,它是真实之义——弥陀救度的真实之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状况、任何因缘都有得救的希望,这是摄取门。


劝化门,是对我们这样恶性机类的众生,有时候实义门不能完全和盘托出,因为和盘托出之后,他不能领情,他反而造罪。那么对这样的众生,就要以劝化门来抑止他。所以,莲池大师的这一段属于抑止门、劝化门,不要错解。


那么恶人往生,临终往生,中阴身往生,三恶道往生的经文证据是什么?就是弥陀本愿里的“十方众生”。这个“十方众生”,当然包括中阴身的众生,也包括三恶道的众生。


《无量寿经》说“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这不是三恶道能够往生的经文证据吗?在其他经典里也有很多。


三恶道的众生比中阴身的众生更加业果现前,他们都能往生,把业果改了;那中阴身还属于前途不定的时候,正在两者之间,更有空间,怎么就不能被救度往生呢?


在密教里也有中阴救度法,那些救度法还要靠自力的配合,都能达成救度,何况弥陀的他力救度,怎么就不能达成呢?


所以,这个道理是非常明白的,只是我们是否理解法义的问题。



第二段文大意跟上面莲池大师那一段是一样的用意,另外,《临终往生正念文》虽然有的地方标着善导大师的名字,但其实这是存疑的。


就是这篇文,根据它的内容以及用词、用句,通过多方面的考证,应该不是善导大师自己的亲笔著作,应是有人托名。历时久了,可能会产生一些混乱。


就这段文来讲,它主要是提倡临终助念,说临终助念功效非常大。不管出家在家,平常有念佛没念佛,用上临终助念的话,都有效果,都决定往生。


有几个要求,其中一个讲“不得怕死”。所以,它有一个基调,就是定格在要把握好临终助念这件事。如果你推三让四说“不管了吧,等死亡之后中阴身,我再十念,也可以往生”,如果这样的话,临终助念这个把关就不能实现,给推诿留下了空间。


它打个比喻说“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什么叫“贼去关门”呢?这个人都已经投胎到别的道去了,贼都离开了,你把门关着,你防谁呢?该偷的东西全被偷走了。


这是个比喻,意思就是说要趁早,要关门就在临终的时候就关上。因为那个时候贼还没有来,还没有把我们的功德法财偷走,还没有把我们的法身慧命全部劫夺走,我们那时候念佛,还是我们得到的。


这里面讲的“方始十念”,也不是确定说这个人自己念十念,是说这时候才悠悠忽忽想起来。因为这个人都已经去世了,谁知道他能不能念呢?所以不是对他来讲的,而是说旁边的人想起来了。


因为助念,最好赶在临终之前来帮他助念。人都去世了,你再跑来搞个十念,这就是缓不济急,有什么用呢?


所以,这段文是诫劝帮助人助念的人,要把握临终这个关口,不要推三让四,说“等命终之后,中阴身帮他搞个十念吧”。


这也像上面讲的一样,是劝化门,不是实义门。如果是实义门,在任何的生命阶段、任何的生命形式下,不管是中阴身,还是三恶道,还是人,还是前生,还是今生,只要你专念弥陀名号,具足三心,一念相应,当下就往生。


但总的来讲,总不如现在平生一念相应来得稳当。如果等待临终,怕不稳当;等待命终中阴身,更不稳当;等在三恶道了,那更是不稳当。还有人说“那来生念佛能不能往生?也能往生,那我等来生吧”,有人这样等来生的吗?只怕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没有那种往生的愿望。



这两段法语就是说,我们不管自行还是利他,都要抓紧时间,最好是在平生的时候达成往生业成;即使不能做到这样,也要在临终这个关头,一定要把握好。


所以,这些话不是否定中阴身能够往生。我们告诉大家,中阴身也存在往生的可能性,也能得到弥陀救度,毫不欠缺;但目的也不是让大家拖延、等待到中阴身。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


也就是说,任何时候,包括中阴身的生命时段,果然能够发心念佛,决定往生;但总不如平生业成的好,至少临终能够帮他完成助念:这是一句。


第二句:固然平生业成很好,临终助念把好关也很好;可是还有人漏掉这两关,那么即使到了中阴身,也有往生的可能,只要因缘具足,到时能够发起种子一念,或者现行十念成就,也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这两句话放到一起来理解,就会比较完整。


好,谢谢大家。




往期精彩 /

《观经》下三品人有无善根?

怎么看待佛系人生?

什么是妄想,念佛如何止妄想?

有居士对师父起爱慕之心,怎么处理?

如何享受病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