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避免浪费粮食,实行新粮票制度势在必行?





为避免浪费粮食

实行新粮票制度势在必行?


来源/网络



光盘行动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经七年多了,然而效果并不太明显,铺张浪费还是很严重,勤俭节约的观念并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年轻人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没有养成。


不但如此,他们还嘲笑那些一生勤俭节约惯了的老年人,并且说观念习惯不同,不愿意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导致独居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


最近又发出了“节约粮食”的号召,不少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响应号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然而正如我们这里的一个老干部所说:要想从根本上遏制住铺张浪费的情况,还是要实行粮票制度!


目前我国国内灾难不断,国外局势紧张,联合国预测可能会出现世界性的粮荒。因此,粮食安全成为中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发现与此相对应的国民粮食浪费问题却非常严重!


如今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普遍应用,商家优惠卷的推广,数字货币的发行,让大数据时代的粮票制度实行变为可能,让人易于接受!


如今发行新粮票,成本低,发行快,尤其是发行电子粮票,能避免过去发行粮票制度的弊端,让粮票服务于粮食安全,服务于国民节约习惯的形成,让百姓的每一笔消费都变得可以控制。让浪费粮食从自觉不可控的行为,变成硬性可操作的规定。



反方网友观点:


看作者的行文逻辑,就是要利用数字货币便利,以计划手段限制每个人的粮食消费,辅以处罚手段,实现节约粮食的目的。


对文章的逻辑感到吃惊,持相同观点的人要么没有饥饿记忆,要么是借浪费粮食话题制造社会恐慌。


不自觉想起最后的粮票,那是1993年,生活中的粮票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因为获得粮食的途径越来越多,粮票制名存实亡。只是偶尔出差省城武汉,被店家索要粮票,还指定要全国通用粮票,感觉粮票制实在是多此一举。果然,粮票制1993年走进历史,我立即将剩余的一大沓粮票扔进垃圾堆,都没想到留一张作为纪念或收藏起来。


解除票证禁锢27年了,还有人呼唤以电子化新粮票“让百姓的每一笔粮食消费都变得可以控制”。


心里不免恐慌,管理思维里有了控制欲,票证就异化成管控的工具,就会留下折腾人的操弄空间,这可能是有些人怀念票证岁月的根本原因。


殊不知,市场经济这么多年,国人食物结构早已国际化,每个人的食量不同,你不能让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食量一样,不能让生命活力千差万别的人均分口粮,甚至不能杜绝粮票地下交易,一厢情愿的人为管控只能制造人为短缺,窒息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票证回归带来的可能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大倒退。


我们从来不缺少穷折腾的人,不缺少出馊主意的人,他们总想把我们拉回到反智型社会。对于鼓噪票证管控的人,我们要保持警惕,他们也许在误读政策,贩卖焦虑,祸害社会,其心可诛!


中山程   2020-08-26



延伸阅读: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粮票最早在晋冀鲁豫边区,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逐步建立粮食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9月5日,粮食部以命令形式发布暂行办法。同年,地方政府开始实行这项制度。此后,长期实行粮油凭票证供应制度。居民除在国有粮店凭供应本购买基本口粮外,在商店或饭店购买食品、商品时,必须同时支付票证和货币。

簿册和票证的发行,及粮食关系与户籍制度紧密挂钩。城镇居民以户为单位,依照粮食户口领取居民粮食供应本,有称购粮本、粮本或粮油本,以月份为期限在国有粮店购买粮食、食用油。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由城镇居民凭居民粮食供应本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另对体力劳动者有所补贴。

改革开放后,商品供应逐渐充分,1985年,政府放开粮食价格管控。商品敞开供应后,进入1990年代,凭票供应制度已名存实亡。1992年11月,粮票被废除。

扩展资料:

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1993年后中国已取消使用粮票,粮票很快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国集“粮”爱好者也在不断扩大。

近两年在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欧美一些国家高价购买竞相收藏中国粮票中的珍品。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PS:分享本篇只为这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让不知道的年轻人了解一下,不代表本号任何观点。









本公号所有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文章、图片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求是。追索。担当。有氧阅读。欢迎传播、转发、关注。





南腔北调、南北杂货


 木 樨 地 之 春  










长 按 关 注

文字,影像,家长里短,历史山河以及南北杂货。


防火防盗防失联





草木出品|纯文学|小众


 人 间 草 木 深  










长 按 关 注


防火防盗防失联





白山黑水桃花红


  南腔北调黑土谣  










长 按 关 注

往期阅读:

唐丽霞:世界性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陶渭熊:地主,被丑化的精英

七十年代的农村都吃什么

真实的农村没有田园牧歌和淳朴民风



整理/制作:锦里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