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段子期:德国科幻剧《暗黑》中的时空回环与多维宇宙

段子期 机器人人文 2022-10-30

作者简介

段子期,钓鱼城科幻作家委员会秘书长、作家、编剧,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制片系。科幻小说作品见于《科幻世界》《科幻立方》《银河边缘》《中国校园文学》《文艺报》《西部》等杂志,曾获“中国新编剧”大赛冠军、冷湖科幻文学奖等。


原题《科幻剧<暗黑>中的时空回环与多维宇宙》

原载《科学Fans》2020年第9期46-49页


今年5月,烂番茄网站发起了一个评选最佳剧集的投票,共有250万用户参与,最终,来自德国的科幻剧《暗黑》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同是网飞出品的《黑镜》《怪奇物语》,拿下“最佳原创剧集”的桂冠。

《暗黑》第一二季在豆瓣的平均评分9.1,在6月份,阔别一年的第三季也强势回归,评分9.4,依旧神作。《暗黑》这部剧凭什么能击败《黑镜》等知名度更高的科幻作品,坐上剧王宝座呢?答案也许在于它硬核且烧脑的设定,写实的人物与剧情呈现,有粉丝说,这部剧代表了目前人类高级智慧的精华集结,汇集了科学、宗教、哲学、玄学等多种复杂深刻的理论。

不得不说,《暗黑》的观影门槛比其他作品更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一开场就容易被劝退。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它被粉丝吹爆,热度却远远不及其他作品的原因了。但只要沉下心进入剧情,就会被《暗黑》宏大的科幻思辨,以及缜密的剧情逻辑所折服。

《暗黑》海报(图源必应)


打破因果概念的环形叙事

首先,这是一部时空穿越的题材,全剧共跨越了165年的时间(1888—2053),剧情围绕小镇上四个家族中的30多个去中心化的人物展开。作为对外国演员脸盲的观众,全部记住他们都很难,更别提叙事结构还是非线性的,同时展开多条时间线并行,烧脑程度令人咋舌。

故事原始线是在2019年,高中生约拿的父亲米切尔自杀了,留下一封遗书,信封上要求在11月4日22:13之后才能打开。接着,一位神秘青年出现又失踪,另外还发生了儿童失踪案,这起案件与33年前的儿童失踪案很相似。谜题渐渐笼罩,而一天晚上,四大家族的小孩基本凑齐一起去山洞探险,包括警察乌里希的三个孩子马格努斯、玛莎、米凯尔。但最后,米凯尔失踪了。更奇怪的是,一个男童尸体出现在树林中,经推断是乌里希33年前失踪的弟弟,但这个男童还是失踪时的年纪。

约拿拿到父亲的遗书,巧合的是,米凯尔失踪的时间正是11月4日22:13。他从信中得知,父亲米切尔和隔壁家的小男孩米凯尔,竟然是同一人。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谜题浮出水面,每个人的余下人生都将牵扯其中。

剧中借人物之口多次提到“结”,也就是循环往复的时间:“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命运紧紧相连,血红的线,串起我们的所作所为,解不开的结。”

如剧情开端,米切尔和米凯尔共同生活在一个时间线里,他在这里娶妻生子,接着自杀,再接着儿童版的自己失踪。随着剧情推进,约拿会遇见老年版的自己,而且除了他自己,还有很多深谙时间回环规律的干涉者在行动,目的都是为了解开各自的“时间结”。除了这条线,还有诸如母亲生下女儿,女儿长大后在未来世界生下女儿,女儿被送回过去,最终成为自己的母亲。

吊诡的是,很多人物在关键节点做选择的时候,是因为受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的影响。接着一层一层如俄罗斯套娃般,各个开始穿越的人物不断发现过去时空的缺陷,想要弥补,反而不断扰乱时空,导致未来的自己必须再次穿越,然后,越玩越大,更远的过去,和更远的未来被相继打开......看似悖论,实则宿命。不仅如此,里面交织的家族、时代、情感、政治等元素也都被精心铺陈,融入到几十个人物的命运之中。

第一季,约拿帮大家摆脱了原本的小结,却也因此打开了第二个更大的结,新一轮循环开始,更多人加入,时间跨度更长;在第二季,小镇的核电站在2020年引发世界末日,虫洞出现,平行宇宙概念的引入,多了一个镜像世界,让剧情变得越加错综复杂;第三季,则继续拔高,两个平行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作为一切起源的“婴儿宇宙”。

《暗黑》用了整整三季来呈现“时间”这个绝对主题,并将各个不同维度的认知体系糅合在一起,设计成一个循环嵌套的故事,也因此,它有足够的剧情空间,去涉及到过往时空题材作品中没有研究透的内核。

《暗黑》剧照(图源烂番茄)


祖母悖论真的存在吗?

祖母悖论,这是基于线性时间提出的理论和设想,我们回到过去,一旦干扰了正常线,那未来的我们可能也不会存在了,如果我们不存在,那谁又穿越回了过去?祖母悖论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在目前我们所认知的宇宙来说,时间是单一的、绝对的,牵一发则动全身。而这也影响了一大批科幻影视作品,如《回到未来》《时间机器》《蝴蝶效应》《重返十七岁》等等。

《蝴蝶效应》中,男主小时候经历了一系列糟糕的事件,破坏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于是他“魂穿”到各个不同时期的自己,希望通过改变当年的一些小小细节,而让自己的人生重回正轨。这里的时空观便是基于祖母悖论,改变一点,未来同步会发生想象不到的剧变。男主无数次穿越回去修复,因此衍生了出不同的结果,却都无法令人满意。最终,男主决定在童年就远离女主,而这能让两人在未来都相安无事地活着。在导演剪辑版中,男主穿越回到母亲肚子里,决定在那时就放弃生命,以此方式拯救其余所有人。

而在《暗黑》中,时间并非一条不可逆的线,而是一个首尾相接的莫比乌斯环,过去和未来彼此影响、互相成就。你以为你穿越了能改变什么,但实际上,穿越这个动作依然是环的一部分,你想要影响时间的这个意志,依然是时间回环中的一环。

剧中多次借发明了时光机的钟表匠坦豪斯之口,介绍了时空穿越的详细理论,也解释了祖母悖论能被打破的原理所在。“爱因斯坦-罗森桥”的概念在1930年,由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提出,也就是“虫洞”。虫洞的存在打破了线性时间和因果概念,在其中,所有事物都会互相关联,如同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我们无法再判断孰先孰后。

因此,我们会看到如下剧情:少年约拿和隔壁家玛莎相爱,之后发现约拿的父亲米切尔和玛莎的弟弟米凯尔是同一人,所以,约拿爱上的是自己的姑姑;汉娜穿越回去与人私通,怀孕后离开,生下女儿,女儿长大后在未来世界生下女儿,女儿被送回过去,最终成为自己的母亲;处在1953年的钟表匠坦豪斯,在从2019年穿越回来的乌里希衣服发现一只手机,他吓了一跳,但这台手机成了制造时光机的重要道具;住在养老院的黑尔格总是神秘兮兮,他穿越回去开车撞向中年的自己,是想阻止自己参与黑暗的儿童实验,这就为什么小镇上那么多儿童失踪死亡案件......

然而这些线索都只是剧中的冰山一角,三季里的人物关系复杂至极,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非线性联系,也因此,传统的道德伦理和因果概念受到巨大冲击。《前目的地》中,男主回到过去阻止一件爆炸案,遇见一位变性后的年轻男子,了解了他的故事后,想将他训练为跟自己一样的时空特工。然而真相令人震惊——自己跟自己结合,生下了自己,并且,最后那起爆炸案的主谋也是自己。

由此看来,祖母悖论可以被解锁,而且到了21世纪,几乎没有科幻影视作品再运用这个概念。因为不管是对时间,还是对人性的认知维度,单一、线性的推想,都只是探索的第一步,在前往终极真相的台阶上,也许还会有更多悖论、概念等待破解。

《暗黑》剧照:从2019年来到1986年的米凯尔(图源烂番茄)


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若万物皆有目的,那么这目的是由谁决定?我们真的能决定自己的作为吗?或只是在永恒的循环里被重新创造出来罢了?我们是否是只能遵守自然的法则,只是空间与时间的奴隶?但人类会本能地相信,我们参与了生命的过程,相信我们的行为可以影响事件发展。”发明了时光机的坦豪斯如此说道。

既然祖母悖论不存在,那么自由意志又存在吗?如果接下来的几季,依然是用环形嵌套结构把这个小镇的爱恨情仇扯清楚,那么《暗黑》绝不可能封神。第二季,平行世界的出现,让一些小“结”攒成了大“结”,在某个重大节点,人的不同选择会创造不同的平行宇宙。由此,《暗黑》沿着那层台阶,继续探讨到,人在不断循环往复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人类的自由意志。

首先,时间回环和平行空间相悖么?并不,两个概念在第二季和谐共存,多个时间线共同循环,直到在某个重大节点衍生出平行世界,然后平行世界互相循环纠葛,再衍生出多维宇宙,永不停息,仿佛无限镜像。

《源代码》中,男主不断踏上同一辆火车,试图阻止爆炸案的发生,最后发现自己已经死亡,所有影像来自于自己死前八分钟的源代码,他的自由意志是一种模拟。《无姓之人》中,男主小时候在父母离婚后面临选择,跟谁走都衍生出一个不同的世界,经历不同的爱恨,在命运的交叉点上,每个不同选择都在不断增加这个循环中的变量,不管怎么选,都无法获得圆满。《西部世界》中,人工智能女主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摧毁算法系统,将选择权交还给所有人,而不是被数据统治,但这并不见得就拥有了自由意志,战争会因此终止么?亦不见得。如同科学的昌明无法完全剔除生命的无知本性。

那么,人的自由意志如何在这些选择面前体现呢?

也许是在违背道德伦理之前刹车,在伤害别人之前停下,在满足自己私欲之前三思,在明知会引发更大混乱前止损......当然,不会有绝对对立的善恶黑白,但即便重新选择一次,他们也许依然会重蹈覆辙,再次走入下一个循环。

在今天,我们讨论的“自由意志”更偏向于选择的权利,而不仅是选择的正确。《暗黑》中,许多人物在大多时候是拥有选择权利的,但往往他们想挽回更多,所以继续面临更大的选择,最终离本初的世界越来越远,由此看来,自由意志似乎成了一种桎梏。这看起来是一个辩证的话题,而思考越深,越是无解。

在第三季结束,原世界的约拿和镜世界的玛莎,通过那个山洞回到真实世界,他们成功阻止了时光机被发明,循环似乎被打破,所有曾经穿越过的人都消失,一切看似新生。最后,剩下没参与过穿越的人在汉娜家聚会,她已怀有身孕,旁人问及想给宝宝取什么名,她想了想说,约拿这名字好听。看似结束,实则是新的循环的开始。

所以最后,自由意志也不一定存在。

《暗黑》剧照(图源烂番茄)


多维宇宙中蕴藏着高维度的因果

我们刚开始说,时间循环一旦开启,因果概念则被打破,在量子物理的世界,时间是相对的,因果可能倒置。但是那个本初的世界,也就是还未分裂的“婴儿宇宙”的存在,意味着一切因果都有一个起源,这个起源引发了人去做选择,去率先打破平衡,而这个起因就叫做——执念。

“我们在生活中拣选的每一条路,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由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指引,我们无法对抗这种欲望,我们所行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它。”坦豪斯再次说明了,每个人物的每个“结”,起源都是来自内心的执念。

钟表匠为了挽回因自己而死的儿子而开始时空实验,约拿为了阻止父亲自杀,克劳迪亚为了拯救得了癌症的女儿,乌里希为了调查弟弟失踪的真相,老年玛莎为了儿子存在,神父诺亚为了找回女儿而听命于老年约拿,都是为了自己对于情与爱的自私欲念,而主动或被动地开启循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时间恢复正常。但在过程中,背叛、欺骗、杀戮相继上演,甚至是女儿杀死父亲,母亲杀死女儿,儿子杀死母亲,爱人杀死爱人,活到最后的人杀死所有人。他们都天真以为自己这么做能让时间恢复,可现实却是滑向更深的深渊。

所谓更高维度的因果,便存在于当他们面对真实自我的那个世界中,所有的bug被消灭,所有的世界归于合一,此时,他们的某个执念就是所有事件的起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而因果丝毫不会错乱。在《恐怖游轮》中,女主为了拯救儿子一遍又一遍杀死新上船的自己,导致时间往复轮回,而当她回到岸上,明明可以选择结束一切,但面对下一次轮回,她显然还未放下执念,于是,同样的因果再次上演。

同样,在第三季结尾,汉娜说:“世界终结了,就是一片暗黑,再也没有光亮了,我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这是件好事,一切都将结束了,突然间不再受任何束缚,没有欲求,没有无尽的暗黑。”为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写下最后一个注脚。如果说轮回即因果,他们的命运不过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那如何能逃避这所有的诅咒?也许就是正视自己的欲望和执念,在意识到真实自我的那个瞬间,就彻底放下那些虚无缥缈的未来。

《暗黑》就像是带领观众攀爬一座人与宇宙关系的思想山峰,每一面是科学、哲学、神学、玄学等等,最终达到山顶,却发现山顶之外还有苍穹。如同海报那句“结束即是开始”,如果不去拥抱光明,那剩下的未知也许便全是“暗黑”。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

如不慎侵权,请后台联系署名或删除


(推文编辑:宴安)

往期文章



01  |  

【首译】森政弘(著)江晖:《恐惑谷》


02  |  

【访谈】50年后,森政弘再谈“恐惑谷”

03  |  

【争鸣】程林:“人转向”:为何机器人跌入的是恐惑谷而非恐怖谷?

04  |  

【缘起】程林、江晖: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从延齐和森政弘的理论谈起





欢迎扫码关注

机器人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