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大家”才有保障。“大家”,终究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
近日,广州天河区龙岗路的街坊称,这里的快递柜突然停止服务,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据广东台触电新闻报道,涉事快递柜区域被警戒线封起,并贴有警示标签。有快递小哥介绍,这里的快递柜每天可以流转数百个快递,封闭后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为何快递柜突然被封?天河西街社区居委会回应称,快递柜旁边的住户投诉快递柜拿取声音太吵,影响了家中5个月大的婴儿睡眠,经多方协商快递公司决定暂停该柜服务,婴儿满周岁后会重启快递柜服务。 从报道中也能看到,有周边住户对此表示了理解,并且建议能不能把快递柜挪到其他地方。从暂停快递柜这一举措来看,大概是各方也达成了合意,目前的做法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周边居民同意、社区居委会和快递公司同意,但新闻发出来一些网友却不同意了。有网友在相关留言区谴责这户家庭“自私”,“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公众利益”“家人也是巨婴吧”,种种言论不一而足。 封上一个快递柜,肯定会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考虑到快递已经成了如今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这种影响不可谓小。加之此前在舆论场,人们也确实看到过一些带娃家长对孩子袒护、溺爱的事件,或许很多网友正是代入了这些,故而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义愤”。 但毫无疑问,婴儿的安静权利是应当保障的。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居民区的噪音标准在45分贝-55分贝之间,超过这个标准可算作噪音扰民。如果这个快递柜确实很吵,别说对婴儿睡眠产生打扰,对成年人来说也是烦恼。 而且在这件事上,其实有一个更简单的判断标准,即“你”是否愿意为了“公共利益”,允许快递柜安在自己的窗前,去忍受连绵不断的噪声?且不说事件里的当事者是婴儿——一个最为脆弱、最需要社会呵护的群体,即便是成年人,是否又有这样的“胸怀”和“格局”? 很多事情,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简单的道理一代入,就简单多了。人们不能动辄用“大家”去道德绑架“个人”,用所谓的“公共利益”去压倒“个人权利”。因为你可以是“大家”,但是你也有很多机会成为“个人”,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诉求的人。 楼下的广场舞可能影响了你,乱停的自行车可能堵在了家门口,电梯声音过大影响了睡眠等等,如果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知道这种日常纠纷有多频繁。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些不同的场景里去表达个人诉求,去“对抗”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但是,难道个人诉求就应该无条件让步吗? 显然不能。人们应当按照基本的社会常识和规则去解决纠纷,而不是看着哪方人多势众,就用“公共利益”的说辞去压服个人。反过来想想,只有当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大家”才是有保障的。“大家”,终究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也可以想想反向的新闻。今年7月,在贵阳至南京的一列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碱中毒,航班在起飞30多分钟后紧急返航,得到了机上旅客一致理解与支持。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让人感动?就是因为公共利益让渡给了个人权利,这能让每一个人都有安全感,相信“我属于集体,我的利益也会得到集体的保护”。 所以当快递柜拿取声吵到婴儿睡眠时,快递柜服务被暂停,才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当婴儿的休息权与更多人的权利发生冲突,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水位。为一名婴儿让渡权利,实际上也宣示了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这是远比“拿快递方便”更大的价值。编辑 赵瑜
- 推 荐 阅 读 -
【 热 门 话 题 】
热点关注丨依法行政丨国际纵横丨反腐观察丨以案释法丨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丨文化观丨养儿育女丨小黄看剧丨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
百年奥运与明日世界丨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 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丨“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丨关注阿富汗“变天”丨解局“少年自杀”丨观潮:我和我的5年丨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 大 赛 】
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三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二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一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 作 者 专 辑 】
守一丨易之丨伍里川丨王石川丨佘宗明丨韩浩月丨赵志疆丨赵清源丨刘远举丨杨三喜丨舒圣祥丨龙之朱丨朱昌俊丨白晶晶丨李一凡丨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