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谣言”——媒介素养修炼手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大微学工 Author 认真学习的
疫情期间,白衣天使们化身“战士”,冲向前线和名为“新冠病毒”的敌军作战,而因“激烈战况”困于家中的键盘侠们,却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谣言。
“吸烟可以预防感染”“新冠肺炎通过眼神传播”……诸如此类荒谬的谣言在朋友圈、家庭群满天飞。人们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目的转发,却引来了更大的恐慌。所幸“流言止于智者”,再荒谬的谣言最终也会被真相戳破。
谣言是如何产生的?谣言有什么特点?如何应对谣言?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写作中心“文以耕心”大学生写作素养培养计划的学员们通过对社交媒体信息进行挖掘,利用Photoshop、图表分析可视化等工具梳理疫情期间各类谣言的地域分布状况、发展走向,归纳谣言的基本特点,探究谣言产生、传播的原因,努力将问号拉直,并提供了谣言应对“锦囊”,火眼金睛分辨纷繁信息,冷静理性处理不良谣言,使大家在媒介世界中更加游刃有余。
疫情谣言知多少?
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
疫情爆发的同时,谣言也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从被处罚谣言地域分布图中看出,谣言分布与疫情爆发的强弱明显相关,疫情较为严重的东部和南部(如湖北、湖南、广东、浙江)被处罚谣言偏多,而北部和西部偏少。
数据来源:截止4月19日 @微博辟谣、腾讯较真
谣言成为了疫情期间普通群众焦虑和担心的化身。我们可以发现,前期的谣言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封城、医疗防控、民间抗疫方法和武汉市,其中有关饮食防疫篇的谣言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后期的谣言则以国际谣言为主,而贯穿至今的大多数谣言都与病毒种类、传播途径、有效药以及口罩有关。
数据来源:@微博辟谣
从谣言主题词词云中可以看出,疫情中的谣言分不开“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等大背景关键词,其次便是诸如“感染”“口罩”“确诊”“隔离”等词。而随着疫情持续近3月,复工复产和复学的情绪高涨,“开学”成为最常见的关键词。
(更详细的谣言信息梳理请点击阅读原文)
谣言跑得比真相快?
2018年发表于Science的一项研究揭示,在社交媒体上,谣言往往比真消息要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深。在疫情期间,谣言作为“信息病毒”在舆论生态中肆意横行,其制造的手法多样,传播范围广泛,为何低劣的谣言却能迅速传播呢?
传播环境:社交媒体中的复杂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连续发布多份调查报告,聚焦疫情信息从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疫情信息的主要分享方式、各类谣言内容的不同占比等,研究得出的结论之一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民不仅主要基于社交媒体微信单向获取疫情信息,而且会进行多次互动传播。这种互动行为表现为基于某一信息、话题和观点展开对话,并且会将该“对话”内容再次传播,例如聊天记录的截屏、保存和转发等。这也印证了移动互联时代谣言传播的强关系特征的确存在。在此次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和扩散路径更多借助于强关系特征的熟人网络,以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快速裂变,在传播速度和扩散广度上都实现了“大跨越”。浙江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汪凯曾提到,不一定是谣言带来了恐惧,而更可能是恐惧带来了谣言。突发事件刚发生时,人类对病毒本身所知甚少,各类揣测无奇不有。在群体传播中,由于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人们更是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提供的信息。正因为“敌情资料的匮乏和敌人凶猛的攻势”,恐惧心理在一头雾水的大众中滋生。
传播者:无知无心者与别有用心者
一方面,传播者缺乏基本的常识判断能力。人们对迅速得到答案的渴求也许会超过对确保其真实性的需求,在此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显得更为强烈,公众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奥尔波特和波兹曼回顾了战争时期的谣言并提出谣言公式:谣言的流传程度=问题的重要程度×事实的模糊程度。他们指出对于造谣和传谣者来说,议题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共同造成了谣言弥漫的结果,缺失一方,谣言便不存在。谣言具有迷惑性的外表,有些更以善良为外衣,辨识的难度大大提高。疫情期间的长期隔离,加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感,谣言正是利用了“精神口香糖”的功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心理舒适感,在混乱时期作为群体沟通信息的媒介而存在。另一方面,一些别有用心的传播者为了流量和利益不惜造谣以吸引眼球,这类传播者不关心谣言的内容,只要谣言中有一部分迎合了他们的期许,他们就可能将全部的内容复制转发。社交媒体尤其是拥有庞大用户的微信微博,由于其具有隐私保护的功能,使得谣言传播主体隐蔽性增强,经过翻新后的谣言难以准确界定其传播主体,大大增强了传谣造谣者的侥幸心理。传播者无视常识,并对自己言行的责任认识不清,使得谣言有机可乘。
接收者:群体压力下的沉默螺旋
大众社会理论把公众视为均质、孤立的存在,受众容易不加甄别地将信息全盘当真,上演诸如“谣言下的抢购风潮”等行为。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认为:当人成为群体的一员时,很容易受到集体暗示并能互相感染,成为集体共识,产生集体行动。在网络谣言的传播扩散过程中,参与主体向来都是群体行动,给个体带来较强的“法不责众”的安全感,容易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谣言的声音远远超过了真相的声音,公众跟风相信“多数人的意见”。另外,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快速有效地认知新事物或新信息,都得归功于大脑中的“认知基模”,它来自于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比如这次疫情中,由于过氧乙酸和医用酒精可用于消毒的日常经验,许多人都不幸“上当受骗”了那些熏醋、喝酒可预防新冠病毒的谣言。大众对谣言的轻信,既是被钻了恐慌心理的空子,又是吃了知识储备贫瘠的亏。
谣言传播怎么看?
火眼金睛,提升媒介素养
“据传闻”“据听说”“打听到”……诸多模棱两可的言论,在营销号上变成了报道发布的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流量至上已经形成了对社会的“绑架”,人们一边排斥着流量至上,一边又被其裹挟,这也正是营销号造谣最大的勇气来源。当我们选择不看营销号的造谣,不给其流量,很多谣言便会不攻自破。此外,部分传统媒体机构仍遵循“自说自话”的传统观念,导致传统媒体有时“渠道失灵”,主流媒体和信誉良好的自媒体值得信任,有劣迹的自媒体的消息需要多加谨慎。
冷静理性,全面看待问题
心理学上,“恐慌”是个人或者群体在事件刺激下产生的有关生理、行为、情绪、认知上的焦虑和害怕反应。当出现群体性恐慌时就容易造成谣言的不断扩散,甚至那些已被辟谣过的言论,也会因为恐慌的发酵而再度被一些人相信。因此在群体恐慌反应来临,自己掌握的信息较少而无法全面评价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去思考这些谣言背后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由于从众心理的存在,在谣言面前独立思考显得格外重要。当众人表达一致的观点时,我们应当有在思考后说“不”的勇气,审慎而不狷躁。
多方取信,科学跑赢谣言
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证明, 互联网媒体发布的科学产品和内容越丰富, 科学流言得以传播的机会就会越少。谣言的猖獗, 恰恰是因为各种网络平台上, 既有吸引力又有说服力的科普作品还远远不能满足网民对于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需要。“互联网+科普”需要更为多元的参与主体参与科学普及的工作, 需要努力创新方式, 让高冷的科学充满趣味与温度, 增强贴近性和接受度。心理学研究证明,辟谣之后人们反而容易加深对谣言的印象,这说明从源头上阻断谣言接触非常重要。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面对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学会多方取信,自觉筑起谣言的防火墙,让科学跑赢谣言。
作为青年的我们,除了加强基于常识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应重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听听各方的声音,让各种信息交叉验证。即使触及难题,求是精神也将指导我们不懈追求真理。至少,这将拖慢谎言的脚步,给真理更多的时间,穿上鞋子出发。
来自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进工程”之写作中心平台建设项目
本文转自浙大微学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