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专访 | 吴飞,是学者,是老师,是学生们的“同行者”

吴飞老师身上有很多让人仰望的标签,他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是著作等身的学术大牛,是视角独到的专家学者……这个看起来有些遥不可及的老师,却也是“吴老师书房云上读书会”的发起人,是请学生来家里喝茶的和蔼长辈,是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同行者”。




吴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及新闻理论。出版著作有《平衡与妥协——西方传播法研究》、《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做学问,不忘初心



吴飞老师在谈及自己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时说,正如很多新闻学子一样,自己当时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憧憬。


说起新闻专业的社会价值,吴飞老师认为“新闻在社会机制中有着重要意义,每个个体的生长、发展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知识,知识是靠教育和书本提供的,而新闻媒体则是信息的重要载体。“


吴老师对新闻清晰的社会定位形塑了他眼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框架,“我们对新闻的想象是‘让公众得到最可靠的信息’,这也构成了我们对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的想象,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学科培养的人才要为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真实的、及时的信息。从公共生活的角度来讲,我们新闻从业者应当提供没有被遮蔽的信息,让公民对世界的大势有一个大体的判断,让公民对自己生活的情境和国家社会的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对新闻事业的敬畏也让吴飞老师对学生们有着严格的专业素养要求,他认为传媒学院的学子首先应当是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向善的有道德追求的人。其次,应当具备比普通大众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深刻的思想,应当在众多的、冗杂的、混乱的信息市场中挖掘事实真相、寻找被遮蔽的权力关系、辨别社交媒体中虚假的、错误的信息。


对于吴飞老师门下的学生来说,专业素养的形成也得益于“吴老师书房云上读书会”,这是平日里的“阅读分享会”在疫情期间的延续。目前为止,吴飞和其他主读们,已经和同学们一道读了《叫魂》《社会分工论》《注意力市场——如何吸引数字时代的受众》等学术著作。吴飞老师要求每次读书会有一位同学做主讲人,以此督促学生们养成不断阅读、不断思考的习惯。“主讲人如果不进行精读的话,很难提炼出作者思想,所以读书会成为了鞭策同学们的无形动力,一年下来大家可以读十到二十本书,有的同学甚至因此找到了写论文的灵感,这样读书会就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说起举办读书会的初衷,吴飞老师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他认为学生在读书会上不能只做一个搬书匠,而是要提出自己批判性的反思,同时还要培养一种共情的能力,也就是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这个问题、建构这个问题和论证这个问题。吴飞老师认为“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读一本书或者开一场读书会就能解决或者进步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去思考、去判断、去建立起自己的认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人生是一个学习和再学习的过程。”



滑动查看更多




为人师,传道授业




除了举办线上读书会,吴飞也直接面向本科生授课,他的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传播现实而开设的。吴飞老师指出,现在西方的话语还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这门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舆论格局和当下中国所面对的舆论环境、明确社会主义媒介体制下传媒的角色与功能和西方自由主义媒介体制之间的差别、知晓在一个好的社会中,媒体、记者、新闻的形象应当是什么样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门课培养理性思辨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门课的实践内容,吴飞还请到了新闻工作者、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和浙江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的领导来讲课,他希望这门课除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理论性、系统化的阐释之外,也补充一些业内的实践经验。让业界专家来为学生讲述具体实践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当下对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衡量标准,让学生的实践感知和理论感知能够很好地勾连在一起。吴飞认为学生在走上新闻人的岗位时,不能只做一个“录音笔”的角色,而要独立的思考,可以理性地分析、报道他人的观点。


吴飞老师带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学生赴嘉兴南湖开展现场教学


“记者是一个转述者,他是公众的眼睛,代表公众来看这个世界。所以记者应该具备‘看’的能力和‘再现’的能力,也就是说,记者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要能够写很真实很生动的故事。要挖掘事实之后,通过视频或文字表达事实。”吴飞老师认为新闻从业者,尤其是记者,是社会体制运转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他对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四年期间,应阅读50本经典学术著作、阅读100部经典小说、看100部经典电影、写100篇时评、每天上一个小时微博、每天跟一个陌生人交谈十分钟。”


吴飞老师对线上课堂也有所尝试,他开设了慕课《新闻传播理论》。他不否认课堂的互动形式是慕课无法取代的,即使现代技术为慕课提供了线上互动方式,但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是线上互动无法提供的。但他也认为慕课是有意义的,“我觉得慕课存在的意义并不是面向浙江大学的老师或同学的,而是为了给其他大学的学生、没能上大学的孩子们多一个选择。像我开设的这门课在学校里只有二三十个学生选课,但是放到慕课上,一年就有两万多学生选课。我希望他们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带学生,平易近人




吴飞既是本科生的专业课授课教师,也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他把导师的角色形容为引导者和同行者。说起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时,吴飞认为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让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了,导师固然保留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但如今的师生更像是协作关系。“学生和老师在一起就社会上的重大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条件成熟的话也可以一起做一个研究,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像我和学生合作的很多题目都是在讨论中慢慢形成的。”


如果要对“导师”这个角色下定义的话,吴飞老师认为他是学生们的“读友”、“学友”,师生是平等的、互动的、求知的同行者。“和学生交流的过程让我有很多学术上的启发,有时候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他们对研究方法的掌握都比我强,那我从他们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当然我读的书比他们多一些,可以说是多得多,他们对什么问题有困扰的时候我都可以帮他们引引路,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导师吴飞也愿意关心学生的生活,学术以外,他会邀请学生来家中做客,做学生生活琐事的倾听者,他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飞飞”。


吴飞老师在家中与学生们交流




研究生王舒婷形容吴飞老师是一位“可爱”“可敬”“可亲”的“三好”导师。“学业上吴老师除了分享给我们最前沿的文献,每一天都会在师门群里和大家积极探讨热点话题,也会给我许多建议,比如他推荐我去学习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对于学业和就业都非常有帮助。”


说起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博士生夏雨欣最先想到的是他带着大家去吃东北菜。“我是一个北方人,其实在南方吃饭很不习惯,但是每次吃东北菜就吃的很香,老师身为一个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南方人居然爱吃东北菜,简直太亲切了。还有一次聚会,因为没睡好没有精神,所以话比较少,老师怕我觉得尴尬就关切地问我是不是感冒了”,而博士生李佳敏回想起自己初次与吴飞老师微信沟通时表示,当时心情很紧张,看到老师轻松可爱的文字回复后则倍感温暖。不仅如此,“老师组织的家庭研讨会、线上读书会以及师门群中丰硕学术资源的无私分享,都时刻督促着自己成长。吴老师无论在人品还是学识上,都是值得学生尊敬的导师。”


吴飞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在和学生相处的每件小事上,他帮学生打听实习信息、关照在师门聚会中有些腼腆的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于学生而言,他是一位治学严谨、亲切严谨、亦师亦友的同行者。



文案 | 唐悦舒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排版 | 卢黎黎责任编辑 | 施慧慧 雷思涵



推荐阅读

1. 请查收你的2020暑假攻略

2. 学人专访 | 王杰:从学术到育人,美与生活不可或缺

3.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拍了拍你, 邀请你成为一名专业的传媒人!

4. 第十二届浙大“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

5. 快讯 | 我院韦路教授课题组获得浙江大学“我的课题组style”研究生课题组风采大赛三等奖

6. 让思想发光,第六届学生成果奖开启申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