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专访 | 王杰:从学术到育人,美与生活不可或缺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人文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做出应对和思考。”从事美学研究四十余年,王杰教授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美学的理论发展与学术建设,也在一以贯之地将他的审美情怀与学术情怀投向育人实践、融入生命。
人物简介
请输入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人类学、当代美学问题。
担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首席专家等。出版学术专著《审美幻象——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等。
01
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缘起情深
王杰很早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广西柳州市朝阳中学读书的时候,为了响应毛主席“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王杰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书籍;也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从事哲学研究的念头:“我觉得哲学对于自己的人生、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1976年中学毕业后,王杰报名前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到当地插队劳动。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一年参加考试的王杰不幸落榜,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备考。
在插队的两年时间里,王杰一直是边劳动边复习,既要在农村里负责整个养猪场的工作,又要抽出时间来准备考试。而且不仅时间上捉襟见肘,物质条件也颇为艰苦——居住的木板房四面透风,煤油灯则是废旧瓶子和铁皮自制的、连一顶玻璃灯罩都没有,风一吹,光线就会摇摇晃晃,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他回忆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复习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经常会累得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
不过,这样的复习条件并没有让他退缩。1978年,王杰第二次参加高考,并顺利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我觉得高考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都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王杰说。
他至今还和武大1978级的同学们保持着联系,时常会在群里与同学一起回忆起高考给自己人生带来的转折。“那两年的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录取率非常低。但经历过高考这种磨练,当时的武大也称得上是人才辈出。”
1982年本科毕业后,王杰前往华东交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哲学。后来,他又先后取得了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和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02
从广西师大到浙江大学
博士毕业之后,王杰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事过教学及行政工作,培养出一批审美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优秀学者。
2015年底,王杰已经在不同学校担任过副校长、院长等职位,同时还在主办《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此时的他更希望能潜心学术,把更多精力放到美学研究上。最终,他来到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为“求是特聘教授”,并于2016年春天开始授课。
“浙大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人文氛围很浓厚,在学科发展思路上也比较有前瞻性。”王杰老师说,“综合考虑之后,我觉得浙大是最合适的地方。”
03
教学相长,在课程中促进师生交流
在浙大担任特聘教授的这几年,王杰开设了《审美人类学》《悲剧美学》等本硕博课程,王杰为本科生上过两年《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课程,每年都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一百余名学生选修。2016年上这门课程时,刚好赶上G20峰会在杭州举办,王杰就组织班里的学生一起讨论G20晚会的内容、形式和国际传播效果。当时课堂讨论效果很好,不少同学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次课程给王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讨论对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大家的兴趣都很重要。”
本学期,王杰面向本科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课程,一个学期会布置两次大作业,由学生们组成十个人一组的团队,并在课堂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展示。“我感觉浙大的学生很好学,研究能力也不错”,因此,他给班里的同学提供了更多机会,展示做得好的团队可以到王杰主办的国际学术论坛上进行发言。
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方面,王杰很注重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审美人类学》是王杰到浙大之后新开设的博士生课程,他提到,开课过程十分不易:“我们学校美学所的博士大多研究的是传统美学,但《审美人类学》需要用一些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为了帮助学生们学好这门课,王杰连续两年组织大家到乌镇做田野调查。去年的课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的课程论文都得以发表。
如今,王杰担任着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所“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团队导师,与林玮老师共同指导着博士生、硕士生各7名。几年来,团队师生主持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编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运营“马美研究”微信公众号,开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工作坊,举办了一系列当代中国电影研讨会。2018年,王杰的团队成功申请获批了“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团队内师生所有的研究与实践拧成一股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国内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镇。
在研究之余,王杰和学生们也会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制作视频短片,进行社会价值的引导。在疫情期间,团队内师生合作翻译了20余则与疫情相关的英文短视频,还制作、翻译了6集抗疫题材动画片《和土波兔一起战“疫”》。这部动画片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海外推广工程,并面向英、法、西、日等15个国家发行。
教学相长,不仅王杰这样认为,他的学生们更是从课程中受益匪浅。“王老师对我们的作业是很严格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阿悄说,“他对美学见解独到、博学严谨,课上举例时总信手拈来,同时他的课堂标准也很高。但他也是一个温柔风趣的人,课余时间常常会和我们聊天,还会开玩笑。”
美学硕士研究生小霖则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她回忆道:“王老师的悲剧美学课上,我们经常会去咖啡吧圆桌交流。他在课上既会讲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也会讲艰深晦涩的专业知识,总能迸发出许多有意思的想法。”
2016级广告学本科生郑郑特意选修了王杰的课程作为个性学分,除了课堂上的互动之外,她也充分利用起了社交媒体:“我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的公众号‘马美研究’,我经常在上面阅读关于美学、艺术史的内容,学习思考有关美的问题。在不能修读王老师的课程时,能通过这个账号了解他们研究的动向,还是蛮受益的。”
04
浙大的花很多
课余时间,王杰喜欢看新闻,将新闻视作“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新闻中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发展动态等新鲜资讯,更在新闻中观察、思索马克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诸多问题。原本就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的他,在疫情发生以来,对新闻更是关注,“现在早上、中午、晚上都会看”。
跑步、散步也是王杰的一大爱好。他留意过,绕紫金港校区一圈,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疫情期间,他同样没有忘记走一走,锻炼身体、调节心态,平衡脑力工作带来的压力。每次外出,他做好防护工作,一路赏花观鸟,“阳光很好,浙大的花很多,去看了好几次黑天鹅”,还不忘把途中拍摄的照片分享给同事和学生。
他笑言:“大家都在家里,我一个人出来,也很安全!”但提到紫金港校区从原本的空旷,到渐渐有了勃勃生机,“会看到一些小朋友喂鱼”,他笑得更加开心。他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到课堂,为同学们讲解美学问题。
王杰认为,美学强调通感与和谐,为不同社会、不同种族达成共识提供了一条路径,是大变革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也是身处疫情后的人类社会,对人的情感模式、生活方式进行重新思考时,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他希望同学们在专注本专业的同时,学一点美学,塑造审美意识,并在美学的滋养下,都能成为有所成就的学者、新闻人、艺术家。
文案 | 雷思涵 何淼
图片 | 马美研究 浙江大学官微 网络
排版 | 王沛文
责任编辑 | 施慧慧 秦钰阳
推荐阅读
2. 第十二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信息流动与传播公信力
3.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32期 | 坚守与融通----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几大变局分析
4.快讯 | 我院韦路教授研究项目“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获得浙江大学2019年十大学术进展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