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课 | 《美学研究方法》:在野实践与艺术狂想
驶过幽长晦暗的冠山隧道,左转入乡间小路,便是章苏村。冠山脚下,屋舍俨然,密竹丛生,这里坐落着在杭著名艺术家汤南南的工作室,同时这里也是《美学研究方法》一次课堂的实践之地。
近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肖剑老师和《美学研究方法》课堂上的七名同学一道,拜访了在杭著名艺术家汤南南、策展人令胡歌以及田野艺术家芬雷,参观了章苏村汤南南艺术创作的工作室以及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收藏展,与艺术家们就“理论与实践”、“创作和欣赏”、“艺术与生活”等话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旷野之息
汤南南的工作室是章苏村的一座独栋房屋,这一片艺术天地仿佛嵌于自然之中:窗外,是一片自然而又原始的野山坡,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草色入帘青;屋内,到处悬挂、放置着汤南南创作的艺术作品,整体氛围简单且安静,简朴又逍遥。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受到了汤南南的热情款待,欢声笑语间,汤南南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室与艺术创作经历。
汤南南的作品多以现代都市乡愁为核心主题,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个体与自然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文化研究为基础,尝试绘画、录像装置、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努力探索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并关切当代生活情景的艺术方式。
涌起、消散、朦胧、清晰,混沌中苏醒的大地,奔腾咆哮的海面……这是汤南南作品《铸浪为山》的场景。在工作室的二楼,汤南南带领各位同学们参观了他的影像作品。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9级美学所研究生汪蒋霖对这一场景印象颇深:“作品《铸浪为山》,像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思考与回应,寻找着山与水之间的平衡点,其中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的‘辩证法’。”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9级美学所研究生李琳瑜最爱汤南南的《补天》,在这幅动画作品中,汤南南思考着人类文明之前的世界,他设置了很多意象符号,人类文明一一填补人间,而最后升起的,是万家灯火。李琳瑜不禁感叹道:“《补天》打破了我原先对水墨和动画这两个形式结合的刻板想象,漂亮、灵动又沉稳。”
海是汤南南创作的核心意象,在《诗酒趁年华》中,日光下澈,波光粼粼,海面上漂浮的酒杯仿佛在邀约畅饮。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9级美学所研究生吴晨博颇有感慨:“我很难找到单一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作品。这就像是一片寂静的旷野,在死寂阴冷的表象之外,还有内在的勃勃生机,凛冽而炙热。”
在交谈的过程中,汤南南也向各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艺术经历,尤其是跨领域的艺术实践。他强调艺术创作需要自由之心,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看不到窗外自然生长的草丛、树丛、竹林的美丽,那么你可能很难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李林瑜十分钦羡汤南南自由的生活与创作姿态:“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艺术家最为纯真的样子,那种自由与逍遥或许来自于他与自然共生共长的平等之心。”
画廊灵光
随后,同学们动身前往“映Studio画廊”,在那里参观了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收藏展。“映Studio画廊”一百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几个区域,展览入口的第一面墙是黑色书墙,197本黑皮书排列整齐,展示出它们汇聚起来的力量。顺着延展的展墙,挂着一幅幅签名摄影原作,经典无酸卡纸配备顶级博物馆级无反亚克力保护面,装裱简洁庄重,这使观众得以忽略装裱而与原作无限靠近,去感受影像的灵光。
令胡歌作为此次策展人,向同学们介绍起了摄影界的黑皮书,他讲解道:“‘Photo Poche’系列,中文直译为摄影口袋书,因封皮为黑色,也被称为‘摄影黑皮书’。”
黑皮书是法国艺术出版人戴乐·比尔的杰作,他上大学时酷爱摄影,却买不起昂贵的摄影书,工作后,他便发明了‘摄影黑皮书’。比尔将黑皮书设计成口袋般的袖珍尺寸,从而降低了印刷成本,实现了低廉的定价,但同时他又坚持影像的精良印刷,追求丛书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据悉,此次展览是黑皮书在中国的首次展览,展出了全套197本“摄影黑皮书”,另有33本摄影师签名版“摄影黑皮书”,还展出了该机构收藏的42幅黑皮书相关作品原作。展厅中间有两个大展示柜,里面陈列的是一本本打开的摄影黑皮书,其中包含不少家喻户晓的摄影大师的相关作品,比如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打酒回家的小男孩》、温纳•比肖夫的《吹笛的少年》、细江英公的《蔷薇刑》、罗伯特•卡帕的《诺曼底登陆》、吴家林的《拉家常》。
吴晨博对中国摄影师吴家林的《中国边陲》印象颇深,他说道:“我今天才了解到,吴家林是唯一入选《黑皮书》系列丛书的华人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给我一种自然的、朴素的、原生的感觉,那种对中国大山及大山里人的影像表达是富有灵性的,或许这种极具社会学、人类学意味的人文摄影正是美学在地实践的真实写照。”
李林瑜则对黑皮书的创意赞不绝口,她讲道:“摄影黑皮书丛书从理念到编辑策略都为世界艺术出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开创并带动了世界艺术书的大众化发展,但是,大众化的市场并没有削弱黑皮书的专业性、权威性。因此,黑皮书为我认知艺术产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故事里的地方
参观完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后,田野艺术家芬雷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田野创作。
“从地方出发,从故事开始。”以此为开场,芬雷向同学们介绍了方志小说:“方志,在于‘辩方经野、因人纬俗’,成一方之志;小说,源自‘稗官野史、街谈巷议’,为世情之说。如果说方志记实,关乎现场经验,那么小说写虚,则关乎想象历险,而方志小说就是将两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协商性的在地写作。”
芬雷及其同仁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协商性在地写作”的概念,而方志小说则是这一概念的具体艺术形式。自2017年始,方志小说发起了联合驻村写作计划,数十位作者们分别前往云南普洱的翁基、贵州黎平的地扪、浙江丽水的石仓等村落,展开了定期性的在地写作。创作者们并不囿于文字,而是会尝试着借助影像、声音、摄影、绘画等形式展开多样的媒介呈现。芬雷对方志小说予以厚望:“我们希望方志小说是重视地方经验的,但不至于落入社会调查的窠臼;我们希望方志小说是重视想象构造的,但不至于落入艺术实验的怪圈。”
紧接着,芬雷分享了方志小说创作的具体案例。他讲解道:“艺术家朱湘在一个村子里找寻到了一些陈旧的书信,这些书信指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似虹之书》。于是,她通过《似虹之书》的线索,去探寻城市空间的现在以及过去。虚构和纪实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而有时我们则需要尝试去摧毁虚构叙事和历史注解之间的界限。”
在肖剑老师看来,艺术家们所提出的“协商性在地写作”的概念是十分有趣的:“方志小说的概念也大大启发了我,它将虚构小说和田野式的方志结合起来,使得艺术呈现形式如梦似幻。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讲到‘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而‘自我民族志’中有时也包含‘虚构’的成分,相信在后续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再次想起芬雷所做的‘方志小说’。”
呼啸着,奔向田野
带领学生们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field trip”,是肖剑老师在授课之初就给自己定下的教学目标。“在我看来,进行美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也应当对当代艺术实践有所了解。虽然这门课中,我一直都在讲授相关的方法,但诸如艺术分析等研究方法同学们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我希望借助‘field trip’的形式,使得同学们身处艺术田野,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加深对美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谈及此次艺术实践的环节设计,肖剑老师说道:“这次艺术实践契合了我所讲的课程主题,即通过博物馆、艺术馆为案例,以策展人、艺术家等为主要对象,理解文物组织编制、艺术田野、艺术分析等研究方法。此外,我联系艺术家时也尽可能保证艺术家身份的多样性,此次的三位艺术家则分属艺术创作、艺术策展、艺术田野不同的领域。”
《美学研究方法》课堂上的同学们对此次艺术实践印象深刻。在吴晨博看来:“美学作为传统的理论学科,肖剑老师此次艺术实践的课堂模式突破了以往‘坐而论道’的学习方法,我们深入了艺术现场,与一线艺术家对话交流,这让一些理论问题变得亲切可感,更让同学们感受到美学深沉温柔的力量。”李林瑜认为:“如果只是让我们在荧幕上欣赏艺术家的作品,那么艺术家连同他们的作品可能很快就会消失在我们记忆里。但此次艺术实践让我们更真实地靠近作品和艺术家本身,现场的视觉、嗅觉、触觉感受都会帮助我们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知,比起单纯的课堂学习来说,这样上课更鲜活,后续的印象和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除了对于理论学习有所裨益外,汪蒋霖也认为此次艺术实践也启发了自己今后的就业选择:“在接触汤南南的作品时,我感受到其作品中宏大的时空感和蓬勃厚重的生命能量,以及汤南南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深入反思。自由是汤南南生活与创作的关键词,他的观念对我们的生活与择业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生活状态,了解自己真正的诉求,在追逐事业有成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心灵的相对自由。”
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肖剑老师打算将“field trip”打造为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建立起延续性的艺术实践机制,为同学们提供奔向田野的宝贵机会。
文字 | 赵东山
图片 | 肖剑
排版 | 美多卓嘎
责任编辑 | 施慧慧 雷思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