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十佳校园记者”的新闻梦
近日,为庆祝中国第二十二个记者节,更好地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卓越传媒人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开展了首届“十佳校园记者”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和专家评审,十名同学被评为“十佳校园记者”。
他们的记者之路,也许是出于无意偶然,也许是出于使命必然,在浙大校园中开启。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或是文字,或是镜头,记录下校园中的点点滴滴。
他们过去坚持温度与深度并重,未来秉携初心与使命前行,承担起传媒学子的时代责任。
本期,我们采访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十佳校园记者”,一起听听他们新闻梦背后的故事。
Q&A
01
记者有百态,记录则如一
问:你觉得记者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
王耀敏:其实从小学起,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记者。当时学习了一篇课文,节选自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深入战争前线,写下这篇报告文学,赞美那些最可爱的战士。阅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立志做一名像他一样的记者,告诉远方的人自己亲眼见证的故事。在我看来,记者是诚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给远方的人,是人的眼和脚的延伸。
郑俊磊:关于记者的身份,我很赞同澎湃新闻2018年记者节献词中提到的定义。所谓记者,最直白的说法就是“职业记录者”。其卑微与伟大,皆在于此。记者们有时扮演真相的打捞者,有时扮演正义的守护者,有时扮演常识的普及者,但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的,在于“记录”。
彭静怡:一方面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要为自己敲下的每一个字负责,要勇于承担“发声”“呈现真实和客观”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意味着开阔视野,记者这个身份给了我许多接触陌生世界的机会,让我能与更广阔的世界互动,与更多的人交流。
02
记者在校园,成长初体验
问:成为校园记者后,对记者这个身份的认知有没有发生变化?
孔祥思:校园记者让我对“记者”这一职业有了初步体验,为我练习记者的基本功提供了机会。记者不同于作家,不一定要掌握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写出文学性很强的语句,而要为自己文字的真实无误负责;记者也不是摄影师,不可以摆拍,更不可以PS,要为照片的真实负责。记者的作品可以不美,但要真实。
伍美宣:我认识到做记者是一件需要热爱和动力驱动的事情。当我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明白做好一个选题有多么艰难,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麻烦,既需要对事实审慎核查,又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沟通,但是如果想做好这篇报道,我们就一定得克服困难,去想方设法联系受访者、阅读优秀报道和社会学书籍、和共同撰稿的伙伴一次次讨论构思再动笔、反复修改……
03
慧眼识好题,雕琢自灵动
问:一般如何确定自己的新闻选题?你认为有价值的新闻选题应具备什么特质?
方诗琪:在浙江大学广播电视台工作的三年间,我们每周都会召开选题会,在头脑风暴中探讨校内热点话题。
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前年上海刚出台最严垃圾分类条例的时候,恰逢选秀节目热火朝天,我和两位朋友便用“垃圾101”的灵感制作了一部公益性短片,既有社会意义,也不像传统说教般枯燥,是很有趣的尝试。
赵东山:我认为好的新闻选题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首先新闻中的人物是鲜活的、自然的,这意味着新闻记者需要将人物的本真特点呈现出来,而不要过多的、想当然的去建构他人的形象。其次新闻的故事是要有生命力的,要讲出一个好故事。最后新闻的叙事要灵动,在具体的写作手法等操作层面上,记者要视一手材料而定,切忌死板僵化。
04
迎难而上前,行文亦修练
问:在跟进采访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没有碰到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杨睿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暑假参与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前往新疆塔里木跟拍一位建工学院援疆教师。那次给我带来的眼界拓展是意义非凡的:一方面是人文层面的拓展,我接触了大量当地的民众,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也体会到了浙大老师以及另外无数浙江援疆干部的辛苦付出与建设,这对于校园中的我们是十分震撼的;另一方面则是空间地理上的拓展,前往千里之外的地方,面对完全不同的景色,站在戈壁滩上看到听到的都是新的体验,同样会带给人额外的思考。
方诗琪:有一次写深度报道,我找到了独自在萧山一处废旧工厂里收养流浪狗的钱阿姨。无底洞般的救助站养了几百只猫狗,钱阿姨二十七年的人生浸泡在犬吠声里悄然走过,她拖着一条病腿,一瘸一拐地四处忙活。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就着一瓶咸酱菜吃饭,她吃得很香,说酱菜“太贵了,不能经常吃,因为要八块钱一瓶”。然而她却舍得为生病的猫狗买最贵的药。她对着我们的镜头数度落泪时,我突然意识到人文关怀之于新闻的重要意义,在那一刻,我真切地希望我们的报道至少能给她一份力量。
05
心中怀丘壑,落笔叙山河
问: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接下来会从哪些方面去继续提升自我?
赵东山:目前已经研二,也在考虑就业的事情,记者是一个选项,但并非唯一的选项。目前来看,未来我还是要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虽然在具体工作上会和记者有所区别,但我仍然希望能深入现实、触摸社会,写下有分量的文字,去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惟此才无愧于初心。
今后可能会在两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多读书,我一直认为,领略过伟大作品的伟大,才不会满足于自己创作的残次品,只有多看好的文章,提升自己对于文字的鉴赏力,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空洞乏味、矫揉造作。二是多实践,脚下一定要有泥土,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欧阳雨轩:未来还是会继续在传媒领域奋进,但是可能不同于“记者”这个明确的角色。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可能是参与影像创作等方式,继续去关注校园、关注社会、讲述故事,将个人、社会和人类建构在一起。
06
积跬步小流,至千里江海
问:身为浙大传媒人,你认为广大传媒学子该如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讲话精神?如何承担起时代与历史的使命?
赵东山:能“高”得上去,也能“低”得下来。详而言之,既要有高的站位,心怀国家、人民,有大局观。同时也要有“绣花”工夫,多思考,多关注现实生活,多听普通人的声音。
郑俊磊:新发展阶段,媒体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广大传媒学子应当多走向舆论引导的官方阵地。在近些年的新闻学科中,专业人才流失率很高,百花齐放固然好,养源固根是基本。传媒学子应牢记专业所赋予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勾勒真相、描摹正义、久久为功,将时间作为一切的丈量。
07
推荐阅读
1.要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召开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宣布会
2.与你有约,2021年冬学期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office hour来了!
3.卓越传媒人大讲堂第61期 |好学 善悟 坚毅——新闻实践塑造自我 实现人生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