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三时|记学生眼中的吴飞老师
“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有趣的灵魂有一个共性——不止一面,总能在与之相识、相处、相知的过程里不断变化,带给你源源不断的惊喜与感动。
对“吴门弟子”而言,吴飞老师便是这样一个值得用一生去发现、了解与感受的人。
01
初识时:欣喜与忐忑交织
问起初见吴飞老师时的感受,学生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激动欣喜伴着紧张忐忑”。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心情实际同样源自吴飞老师在学术圈中的名气与威望。吴飞老师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界享有盛名的大咖,他的大部分学生在初见之前就早已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教堂·火塘·电视》等著述耳熟能详。
20级博士生杨龙梦珏是吴飞老师的多年的“粉丝”:“作为在云南生长的人,我想我与吴飞老师的初识在我读他的书时就开始了,那时我在永不熄灯的硬座车上阅读着吴老师笔下西南边陲小镇的故事,被他的田野精神与学术造诣折服,多年之后终于有幸加入师门,那是梦想成真的时刻。”在初步印象中,大家总会觉得吴飞老师是一个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学界大牛。在真正成为其学生之时,除了梦想成真的欣喜,自然也多了几分面对“大佬”时的慌张与不知所措。博士生尹梓熹回忆道:“第一次和吴老师发微信特别紧张,一直盯着屏幕看他会怎么回,生怕说错了话。后来吴飞老师用了一些可爱的表情包,我这才轻松下来。”
02
相处时:以行传道的一道长影
在熟悉之后,“另一个吴老师”开始慢慢走进大家的生活。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吴飞老师很爱发朋友圈,他像个孩子一样无拘无束,总能对所见所闻畅所欲言,还会在交流中时不时地开怀大笑。
在本科生眼中,吴飞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他总能用奇妙的比喻、引人发笑的段子道出严肃的洞见,由他主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了全校文科生最为喜爱的金牌课程之一,求是园中的未来媒体人都要在这里思考新闻活动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培养自由容忍的精神品格。
在研究生们看来,吴飞老师有着一套独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吴老师会定期在自己家的书房举办科研组会与学术沙龙,将学生们召集起来交流学术,碰撞灵感。正如尹梓熹所言:“老师家的阳光房简直是我理想中的学术圣地,我们在这里聊学术、谈理想,近距离感受学术大师有别于课堂之上的风采。”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学术议题,但组会的氛围往往轻松活跃。每逢学生来家中交流,吴飞老师都会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慷慨招待,亲自为弟子们烧水泡茶,偶尔还会无比骄傲地露一手厨艺。目前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交流的博士生李佳敏就是师门学术活动的受益者之一:“吴老师善于倾听且循循善诱。有一次我有一个小想法但无法完全打开思路,便试着在组会上提了出来,吴老师听得很仔细,当即的点拨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后来,这篇用海德格尔哲学阐释数字媒介的文章被国际传播学界最高级别会议ICA年会接收,并在巴黎宣读。
吴飞老师的学术视野宽阔,涉猎领域广泛,这也使他的学生中囊括着对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感兴趣的研究者。但学生们从未感到研究方向差异带来的隔阂,这是由于吴飞老师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将师门打造成了一个“差异化协同”的学术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各具所长,同时又拥有高度一致的学术旨趣与共同的价值追寻。“共情传播”“建设性新闻”两大曾掀起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热潮的议题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酝酿而生的,学生们从不同的分析路径切入相同的议题,产出了大量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的学术成果,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国内知名期刊并最终形成了专著,龙强等人的文章还敲开了SSCI的大门。在吴飞老师严格而又包容的科学指导下,学生们从不断的磨炼中收获了科研能力的长足进步。
2021年末,吴飞老师带领学生们成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人的脸庞,他们还要携起手来,继续迎接更大的挑战。
除了生活中的欢笑与学术上的指导,在与恩师相处时,更令学生们感到春风化雨的是吴飞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生哲学。对2020级硕士生韩子元来说,吴飞老师最令他佩服的地方在于“平衡”的处事哲学:“吴老师总是可以把一些看似相反的事物平衡好,向外交往与向内求索、主流话语与自由探讨、实证研究与哲学思辨……也会用包容一切的大爱对待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淡泊而无戾气。”李佳敏也认为,“与仅仅将知识点讲给学生的老师不同,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是身体力行的。善良本真、求同存异是老师的教导,亦是老师的践行。”的确,吴飞老师从教治学,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无法言说却始终身体力行的“道”,对学生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着任何口头说教都无法比拟的深刻。
在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舒婷的脑海中,有一个画面久久不能遗忘:一次师门聚餐分别后下起了雨,而雨伞只够学生们使用。为了避免持续推让雨伞的场面,吴飞老师便让大家先回校,自己则转身离去,留给学生们了一个独自在雨中行走的背影。这个身影无私、笃定、与世无争,让人不禁联想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东坡先生。“不做灯塔,做一道斜阳下的长影就够了。”以身作则,在无声中育人正是吴飞对“老师”二字的别样诠释,他的长影也会永远地烙在学生们的心底。
03
别离时:一日为师,终身如父
对于暂时分别无法相见的,或是毕业后走出校园的学生,吴飞老师的严厉一扫而光,留存下的仅仅是如慈父对远方游子般的挂念与关怀。
在“吴门”微信群中,吴飞老师会时不时地突然“@”到某人,大家明白,那是吴老师念起某位往届的学生了,随后交流的内容往往却只是简单几句:“最近怎样?”“过得好不好呀?”就没有更多了,像极了心中充满牵挂又羞于表达的父亲,总能引得观者会心一笑。当学生的家乡遭遇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吴飞老师也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询问是否平安,需要哪些帮助。
现已在湖南大学任教的龙强对恩师的关照有些“受宠若惊”:“在我毕业后,吴老师还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我的科研与生活,每次发了新的文章,他总是会第一时间转发点赞,甚至在我官宣恋爱、结婚的时候也会开心地与同门分享,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啦。”虽然远隔千里,但在人生最骄傲与幸福的时刻,恩师从不缺席的关怀总是能让他感受到温暖,仿佛真的有一位目光慈祥的长辈静静地站在远方,脸上挂着欣慰的微笑为他祝福。
在学生们眼中,从初识的欣喜与慌乱,再到相处时的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直到走出校园后的陪伴与牵挂,吴飞老师的形象是复杂多变的,但不变的是学生们对老师愈发真挚与坚定的情感。师恩三时,时时难忘,吴飞老师的谆谆教导与身体力行是学生们一生的财富,也是他们需要用一辈子去回馈的爱与良善。
文 | 韩子元
图 | 吴门大家庭
责任编辑 | 姜盼盼 雷思涵
推荐阅读
1.第十四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3.喜报|我院“杭州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国际传播案例获评“2022中国好故事十大研究案例”
4.百年薪火 · 院史故事|张广富:回溯一甲子过往,忆浙大新闻系初创
5.携手合作新征程,共创数字新未来——2022全球数字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暨阜博集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