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要去非洲发粮食,你呢?| 剑桥旧日记【4】
第一次出国是2004年,在银行工作一年和英国政府援华项目工作四年之后,我幸运地拿到了英国壳牌志奋领奖学金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发展学硕士。
那是一个还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
和同班壳牌奖学金获得者在壳牌石油伦敦大楼的招待会上
有一天,我们班的mailing list上,收到系秘书转发来的一封邀请函,特意邀请我们班“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去一个演讲厅参加一个工程系本科生举办的一个研讨会。我们班总共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加起来只有6人,其余全部是2004年本科毕业的80后。然后,我很好奇地跑去了。
我竟然被安排在第一排的正中间,主办方说这是“顾问席”。这帮“Engineer Without Borders (EWB)”(注:无国界工程师,是一个在国外很多高校工程专业都有分支的一个学生社团联盟性质的组织,其创始人上过TED演讲)社团的nurdy kids要搞什么事情,竟然会用到发展学这个专业?
研讨会由工程系一个大三的英国男生主持。他说,他的团队已经从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申请到一笔资金,资助团队利用这个学期到肯尼亚的一个村庄做一个保障当地安全饮用水和用于庄稼灌溉的节水工程项目。他还一本正经地展示了一次田野调查后回到实验室设计好的技术路线和工程图纸草稿——虽然我基本没看懂。
然后,重点来了——
他说,由于我们是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对处理当地的部落争斗、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发现公共卫生和其他社会问题并没有经验。但是,我们非常希望这个项目无论从设计到实施都能充分了解和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并且确保项目最后成功实施。所以,我们邀请了来自发展学、社会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同学们一同来参加这个项目讨论会。“希望各位顾问从多学科角度给我们专业的建议,从而让这个看上去是解决工程问题的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资助方的要求,在造福当地人民的基础上,探索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示范工程。”
和同班同学在Annual Dinner上的合影——亚非大团结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第一排全部坐的是他们邀请的非工程类专业的跨专业的“顾问们”。当时我就被震撼到了——
我在大三的时候,在学校的校报记者团这个社团里当头儿,干过的最扎眼、得过最高评价的业绩是校庆专刊中《风展红旗如画——全校师生认真学习XXX理论》的特稿。
对比之下,这帮80后的大三“小屁孩们”(现在应该是大叔啦)已经在拯救遥远的非洲了!
2004年跨年夜跑到爱丁堡过苏格兰新年夜
这一晚的头脑风暴相当精彩,至今历历在目。社会人类学专业的“顾问”跟EWB社团同学们搞了一个详细的你问我答,经济学专业的“顾问”从成本控制切入,提出了一个最大化项目成果的建议:寻找本项目的协同收益,比如妇女赋权和寻求当地政府的资金配套以确保项目落成后的后期运营得到保障。我从工作经验中的项目管理角度,提出把整体项目分拆成模块来制定目标和管理流程,而这个目标体系的制定除了要参照资助方的具体要求,还要兼顾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重效益。这个会议之后,我就被拉到一个mailing list中,EWB项目团队一直给我发项目进展直到我毕业。
从多学科参与的角度来进行整体项目的方法学开发、重塑参与式的项目设计,并把各专业都整合到同一个项目管理流程中,这帮大三同学组建的项目团队,通过一个研讨会,思路全部搞定!而这个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非洲某贫困地区的项目地,却吸引了在英国的这一批精英学生如此认真的投入,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视野才会去关注、挖掘和解决这些原本跟他们的生活很遥远的问题?
考完试后的年度Garden Party
毕业前,一个地理系的挪威男生在几个跨专业学生参加的趴体上,问我:“毕业后,我要去非洲发粮食,你呢?”我反问了他一个愚蠢的问题:“为什么?”
他说:非洲缺粮食的地方,不是经历过战火就是遭遇过瘟疫或自然灾害。我觉得我学习的地理知识太书本了,就申请了联合国难民署的实习生项目,自费跑去发粮食。但我们需要研究当地很多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避开战火,梳理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如何选择效果最大化的难民营……
好吧,他描述的“发粮食”这个动作背后,其实已经包含了他大量的研究,明确知道了自己要做的工作性质和要努力的方向。
同班同学Pot Luck Party
虽然我当时已经工作过五年,其中包含四年的国际合作项目经验,我还是要承认,相比这些同学们,自己不仅在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而且在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上,在主动发现问题,并从多学科角度和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式,去做解决问题的项目设计,都是相当不足的。
回想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发小们一起扎个风筝也是一个小研究课题,大家动手做还得动脑筋怎么把风筝做得更轻、放得更高;和大院的哥哥们去池塘抓蝌蚪也要一起讨论在什么天气、用什么方式可以抓到大小不一样的蝌蚪,然后还要制定计划如何观察它们长大......
而在当今中国教育集体焦虑的背景下,每个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放学后,基本都是两个路线:要么回家独自做海量作业,要么进补习班攻课外题。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跟同龄孩子们在一起探讨问题、做研究,因为好分数在短期内是进好学校的硬通货。
问题来了——
在2018年2月初,为孩子挤出10天左右的时间,让TA来参加由我原创设计、并亲自总领队的一个针对13岁到16岁之间的中学生,到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比较贫困的少数民族山村里去学习了解当地的某个具体问题,运用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著作,来找到“可持续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希望在这个时间段中,由我带领的顶尖导师团队和助理团队指导孩子们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入户调查和跨学科的调研方法,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你,会有兴趣吗?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