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得君:混合战争与现代冲突

2018-01-20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作者文章回顾:

许得君:俄罗斯2016年战略核力量建设和部署情况盘点

许得君:揭密卫星杀手“努多尔”——俄罗斯新一代空间防御及反导系统

许得君:“4202项目”带领俄罗斯进入高超音速时代



混合战争与现代冲突

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  许得君 编译

原文作者  俄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国际安全信息中心主任亚历山大· 巴尔托什


21世纪初“混合战争”以全新的概念和形式强力展现,推动着现代军事思想的变革,战争的本质和意义可能将随之发生变化,但战争的最高利益仍然不会变,正如克劳塞维茨所指出的:“任何一场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对胜者有利的条件下赢得和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国家依靠传统武力从物理上摧毁敌国并占领其领土的方式将在现代国家战略选择中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采取一系列信息和心理上的综合措施搅乱敌国局势,破坏其行政和军事指挥系统,进而掌握战略主动权,压制敌国意志并迫使其屈服。按照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的说法就是:“使用非直接、非对称行动和‘混合战争(Гибридная война)’方式即可剥夺敌国主权而不必使用军队占领其领土。”现代军事战略这一发展趋势正在成为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形式。

“使用非直接、非对称行动和‘混合战争’方式即可剥夺敌国主权而不必使用军队占领其领土”


一、现代冲突的演变

现代冲突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形式即传统形式,就是传统主权国家间延续了数百年的直接正面的武装冲突;冲突双方自始至终都有组织地使用军事力量,以武力征服敌人为目的。第二种形式被称为混合形式,或“混合战略”,包括混合战争和颜色革命;“混合战略”依靠“软实力”和“硬实力”,运用现代信息及认知技术,通过向对手施加最小的军事压力而达到最大化的政治目的。

现代冲突的主要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冲突的对抗空间已经发生改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我们将网络空间视为军事空间,此前已经有海上、陆上和空中空间,现在要增加网络空间。” 20世纪中叶之前的传统冲突形式已经过时,现代国家间大规模使用武力的战争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新型战争”,即“混合战争”。发起者一方会努力避免将自己的军队投入血战厮杀,而是运用“软科技”将对手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种“混合战略”基于完全不同的武力运用规则,混合使用传统战争以及有组织犯罪、恐怖袭击、信息对抗等多种手段达成目的。

现代冲突形式的演变已经使得“旧战争”和“新战争”产生了质的变化。梅利·卡尔德尔对这一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他在《新战争与旧战争——全球化时代的有组织暴力》一书中指出,现代冲突的“新变化”与全球化及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发展使得同样装备的敌对双方之间所展开的对称战争变得更具毁灭性,其中任何一方都很难取胜。这种“新变化”体现为通信领域的全球化极速扩展,使战争动员变得更加容易,也使战争恐慌以空前的规模迅速传播。比如,在一战中使用了11种大众传播工具,二战中有13种,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25种,在乌克兰事件中有40种。因此可以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战争手段或多或少在过去的战争中都曾使用过,只是在今天提高了科技层次,并且在全球化条件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制造雪崩式混乱局势的能力。

新科技的出现以及全球化条件下相互依赖性的日益增加,使现代冲突变得极为尖锐和激烈,冲突双方会更加频繁地动用政治、经济、信息以及多种非军事手段,通过这些所谓的“混合”方式向对手施加最小的军事压力而达到最大化的政治目的。上述因素导致新一代冲突中使用军事及非军事手段的方式和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所谓的“混合”战略,成为现代冲突的第二种形式,即混合战争和颜色革命。

现代冲突中传统形式与混合形式相结合,甚至仅用混合形式即可达成既定目标而不必公开进行军事干预(比如颜色革命)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形式。

二、混合战争与颜色革命

混合战争与颜色革命的实质可在传统协约战争(конвенциональная война)中“歼灭战略”和“围困战略”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出来。俄罗斯军事理论学者亚历山大·斯维钦指出:“‘歼灭(сокрушение)’和‘围困(измор)’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战争,还适用于政治、经济甚至搏击,适用于任何争斗,是争斗的动态形式”。

在传统协约战争中“围困战略”是一种循序渐进地削弱敌人,切断其交通线,削减其补充损失、保障需求和保持战斗力水平的能力,从而耗尽其兵力,最终迫使其屈服的军事行动方式;“围困战略”的实施通常需要多年时间。与“围困战略”相对应,混合战争旨在利用军队和非正规组织在被侵略国内部实施一系列破坏行动并最终迫使其屈服,包括在军事、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价值观领域制造混乱,实施网络攻击等。按照这一战略,侵略国不经正式宣战就会对侵略对象国的政府机构、护法机关、正规军队以及经济、信息和文化价值观领域发起秘密攻击;在某一特定阶段会展开由被侵略国当地叛乱者、雇佣兵、私人武装参与的军事行动,并由境内外组织(寡头、有组织犯罪集团、民族主义者、伪宗教组织)为其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对侵略对象国的军事安全领域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从而使其疲于应对是混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边境及重要战略地区挑起局部冲突,在边境地区举行大规模挑衅性的军事演习,大量部署进攻性武器,发展“第五纵队”和间谍网络等。

在传统协约战争中“歼灭战略”是一种通过完全粉碎敌人,消灭其武装力量,摧毁其军事经济基础从而夺取最终胜利的军事行动方式;“歼灭战略”的实施时间相对较短。与“歼灭战略”相对应,颜色革命旨在针对侵略对象国的国民、政府机关和军队采取政治、经济、信息、思想意识及心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推翻其合法政府,使其置于外部势力控制之下。颜色革命是非直接行动的一部分,具有高度动态性,乌克兰基辅迈丹广场事件就是典型范例。

乌克兰基辅迈丹广场事件是颜色革命的典型范例


根据“歼灭战略”,颜色革命在准备阶段要为搜集情报和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进行大量复杂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寻找资金支持、拟定标语口号、控制媒体、培训武装分子头目、选择可能的袭击目标、建立通信联系等等;下一阶段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数个星期)完成,主要行动就是强力冲击政府机关,推翻政权并将其置于外部势力控制之下。在酝酿民众大规模抗议活动中境外基金、伪宗教组织以及受操纵的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侵略国的外交部门和情报机关也积极参与其中。

当前,在相对不发达国家和政权不稳定,社会经济、种族及宗教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中颜色革命展现了淫威。但是在足够稳定的大国,颜色革命并不是总能达到预想效果,要想取得胜利十分困难。因此针对这样的大国要采取长期“围困战略”的混合战争方式。“歼灭战略”和“围困战略”具有互补性,两者相结合使混合战争和颜色革命成为现代国际冲突的特有现象。

颜色革命者的“面目”在所有国家都一样,侵略国外交和情报机构煽风点火的行径隐藏在“抗议民众”的面具之下

三、混合战争的特点

混合战争体现了新一代冲突的主要特点:

第一,混合战争开局容易结局难料。混合战争中侵略国可能不宣而战,但是要想结束混合战争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混合战争按照自己独特的模式发展,可能为局部冲突推波助澜将其升级为地区规模,甚至全球性规模的冲突。今天我们在叙利亚就可以看到类似雪崩式的国家动乱,这里国内局部战争早已演变为地区冲突,有许多地区大国卷入其中。大国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参与局部战争,使得战争拖延多年,也增加了地区冲突向全球漫延的危险。

由于大量运用信息战,混合战争所亲手播撒下的敌视和怀疑的种子,将在数十年间成长为挑起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毒苗,那些幕后大国玩家所扶持起来的以战争为生的家伙们并不会就此放下武器。混合战争中很难期待某一方轻易屈服,最终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合法政府坚持到底并最终使用武力结束纷乱;另一种是战争幕后操纵者所扶持的各派头目,在已经不存在的国家的废墟上开会商讨停战条件。

第二,混合战争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传统战争按照合乎逻辑的线性结构发展,遵循已知的战争规律;通过线性发展规律可直接确定传统战争的前因与后果、扰动作用与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人们只要知道战争的初始条件,即双方的经济状况、军事力量对比和部署情况、武器装备数质量、训练水平以及军民精神状态等,就可预测传统战争的结果和持续时间。而混合战争中大量采用非直接手段,比如实加制裁和压力,从信息和心理方面对执政精英及民众的思想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破坏性影响,组建并扶持非法武装组织,投入特种作战力量,引导犯罪集团及恐怖组织参与等等,这些非直接手段打破了因果之间的直接联系,会产生战争发起者自身也无法控制的极度危险情况。混合战争中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发挥着各不相同且未经计划的作用,其中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就可能引起雪崩式的战略格局改变,这些都对预测混合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构成严重障碍。

第三,混合战争无视现有国际法规。联合国针对传统战争于1997年提出了“侵略”的概念,并制定了关于保护作战人员、俘虏、平民的权力以及禁止使用特定类型武器等方面的法律;这些法律也适用于那些在战争中做出政治决策和实施军事领导的人员。而类似这一切在混合战争中根本不存在;混合战争中没有正式宣战,“冲突各方”无法界定;混合战争中没有“调解”的概念,即使被侵略一方为明确的主权国家,也很难界定冲突另一方为侵略者;混合战争中的侵略行为不会立刻被发现,信息战和计算机网络战可能成为其首轮攻击形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种情况下很难界定侵略主体。

另外,发动混合战争的成本较低。混合战争不需要研制特殊的武装装备,只是在武装分子与平民混杂在一起的城市作战中,必须要使用现代高精度武器,根据实地情况适时进行选择性打击,以避免和限制附带毁伤。相对而言网络武器成本更低,只须使用互联网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基础培训。

四、混合战争中的“摩擦”

混合战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任何冲突本质特征的体现,军事理论界称之为“战争摩擦(трения войны)”。克劳塞维茨在自己的研究中强调指出:“‘摩擦’是区分真实战争和纸上谈兵式战争的唯一概念”。假想的战争和真实的战争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摩擦”因素实质上决定了战争的结构特性,因而现代冲突中研究“战争摩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克劳塞维茨列举了传统战争摩擦的7种类型:危险,压力,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不可预知的偶然事件,军力使用的自然阻碍和政治限制,与敌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可预知性,战争起因与结局之间的脱节。在战争摩擦的作用之下,一些战术层面的看似不起眼的现象和事件会演变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导火索,从而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影响。克劳塞维茨指出:“摩擦的‘串级效应(каскадный механизм)’可使一个小事件蹿升为一个出乎意料的、不可预测的、任何理论也无法估量的大事件”。摩擦因素的叠加效果往往大于其数量的简单相加,其中一个摩擦因素作用于另外一个,又为其增加了作用力。

混合战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会演变成为战争摩擦,并对战争进程产生实质性干扰,使其变得不易控制甚至不可控制。混合战争中各种手段的运用会使敌方人员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加其出现错误的概率。网络攻击会产生强大的扰动作用,导致敌方指挥系统失灵;针对敌方国家领导层实施信息战,释放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诱骗,会导致其指挥系统混乱不堪;针对军事目标、民用设施以及重要交通线路实施恐怖袭击会产生灾难效果;刺杀敌方领导人可制造恐慌等等;这些手段都可能成为“串级效应”的催化剂。混合战争中各种不确定性的摩擦因素会产生非线性增长作用并反映在领导、决策以及信息体系中,引发许多此前无法预知的偶然事件并使冲突规模升级,这在核大国利益卷入其中时尤其危险。

任何一场战争中都存在可以减少摩擦的“润滑剂(смазка)”,比如参战人员的战斗经验和训练水平,严格的组织纪律,缜密的战略思想,获取、传送、处理及分析情报数据的有效途径等等。混合战争同样如此,但混合战争独一无二的“润滑剂”却是合法性和国际规则的缺失,侵略者一方借助这一“润滑剂”得以实施最肮脏的破坏行为,比如引入恐怖组织、犯罪组织和私人武装等等。

五、混合战争的实施步骤

实施混合战争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要针对侵略对象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思想意识等各个领域展开持续行动。具体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寻找侵略对象国内部和外部安全方面的薄弱点和易损点;②根据侵略对象国当地特点实施一系列混合威胁;③循序渐进地破坏侵略对象国负责公众活动管理的关键部门和领域,包括国家政府部门、文化价值观领域、社会经济领域,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军事安全部门;④研究混合战争中的“摩擦”和“润滑剂”的作用特点;⑤展开秘密的军事行动,借助当地叛乱分子、分离主义者和私人武装,发挥“第五纵队”的重要作用,通过一轮或数轮颜色革命冲击侵略对象国的国家政府机关、经济及文化价值观部门和正规部队,实施特种作战,破坏通信设施等;⑥在最后阶段向侵略对象国提出彻底投降的最后通牒。

实施混合战争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思想意识等各个领域展开持续行动


从传统战争可见的线性模式转入混合战争不可见的非线性模式是现代战争形式演变的重要指标,混合战争的不可预见性及非线性动态特点使现代战争成为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作为国家间冲突的新形式,混合战争问题应当提升为现代军事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